免费获得国外相关药品,最快 1 个工作日回馈药物信息

出境医 / 临床实验 / AZD0486治疗复发性或难治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

AZD0486治疗复发性或难治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

登记号 CTR20250894 试验状态 进行中
申请人联系人 刘磊 首次公示信息日期 2025-03-13
申请人名称 AstraZeneca AB/ 阿斯利康全球研发(中国)有限公司/ Vetter Development Services USA Inc.
一、题目和背景信息
登记号 CTR20250894
相关登记号
药物名称 AZD0486   曾用名:
药物类型 生物制品
临床申请受理号 企业选择不公示
适应症 复发性或难治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
试验专业题目 一项评价AZD0486在复发性或难治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受试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模块化、单臂、多中心、开放标签II期研究(SOUNDTRACK-B)
试验通俗题目 AZD0486治疗复发性或难治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
试验方案编号 D7404C00001 方案最新版本号 2.0
版本日期: 2024-08-08 方案是否为联合用药
二、申请人信息
申请人名称
1
2
3
联系人姓名 刘磊 联系人座机 021-61308402 联系人手机号
联系人Email Clinical-Trial-Disclosure-Mailbox@astrazeneca.com 联系人邮政地址 上海市-上海市-静安区西藏北路88号 联系人邮编 200071
三、临床试验信息
1、试验目的
评价AZD0486以2期推荐剂量(RP2D)单药治疗复发性或难治性B-NHL的有效性
2、试验设计
试验分类 安全性和有效性 试验分期 II期 设计类型 单臂试验
随机化 非随机化 盲法 开放 试验范围 国际多中心试验
3、受试者信息
年龄 12岁(最小年龄)至 80岁(最大年龄)
性别 男+女
健康受试者
入选标准
1 能够签署知情同意书,包括遵从ICF和本方案中列出的要求和限制。
2 实施任何该研究要求的特定程序、采样和分析前,提供已签字并注明日期的书面知情同意书。
3 在可选基因组学整合计划研究采集样本之前,应提供已签字并注明日期的书面的可选基因组学整合计划研究信息和知情同意书。
4 受试者在签署ICF时,年龄必须在18岁至80岁之间(含)。
5 既往至少2线全身治疗后复发性或难治性疾病。复发性或难治性状态定义为缓解后复发,或进入研究前最后一线治疗的最佳缓解为疾病稳定/疾病进展。注:申办者有权将既往CD19 CAR T细胞治疗失败的受试者入组限制在最多25%。
6 根据当地病理学报告,依据WHO 2017分类(Swerdlow et al 2017)和模块特定合格性标准的定义,组织学确诊为B-NHL。 模块1:根据WHO 2017分类,组织学确诊为1~3级FL(Swerdlow et al 2017);2 既往至少接受过2线全身治疗(包括至少1种抗CD20靶向单克隆抗体和1种烷基化药物)后复发性或难治性疾病。 模块2:组织学确诊为大B细胞淋巴瘤(根据WHO 2017分类)(Swerdlow et al 2017)、转化的惰性B细胞淋巴瘤和滤泡性淋巴瘤3B级(FL 3B)。
7 根据当地病理学报告,依据WHO 2017分类(Swerdlow et al 2017)和模块特定合格性标准的定义,组织学确诊为B-NHL。 模块1:根据WHO 2017分类,组织学确诊为1~3级FL(Swerdlow et al 2017);2 既往至少接受过2线全身治疗(包括至少1种抗CD20靶向单克隆抗体和1种烷基化药物)后复发性或难治性疾病。 模块2:组织学确诊为大B细胞淋巴瘤(根据WHO 2017分类)(Swerdlow et al 2017)、转化的惰性B细胞淋巴瘤和滤泡性淋巴瘤3B级(FL 3B)。
8 受试者必须提供新鲜或福尔马林固定的石蜡包埋的肿瘤样本,用于组织学和分子亚型检测。(受试者的肿瘤样本仅用于组织学确诊。)备注:以方案内容为准。
9 既往接受过CD19靶向治疗的受试者必须在当地进行确认评估(完成CD19靶向治疗后),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或流式细胞术证明存在CD19表达。
10 FDG亲和性且具有可测量病灶。定义为有至少一个二维可测量淋巴结病灶(定义为最长直径>1.5 cm),或至少一个二维可测量结外病灶(定义为最长直径>1.0 cm)。
11 既往治疗引起的非血液学毒性(脱发、疲劳除外)应消退至≤1级(以下情况除外:周围神经病变应≤2级)。备注:以方案内容为准。
12 肝功能良好:总胆红素<1.5×ULN(除非受试者已知诊断为Gilbert综合征,在这种情况下胆红素必须<3×ULN)。AST和ALT必须≤3×ULN(除非受试者已知诊断为Gilbert综合征,在这种情况下AST/ALT必须<5×ULN)。
13 具有充分的血液学功能或实验室检查值,定义如下: (a) 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1.0 × 109个细胞/L (b) 血小板计数≥75,000/μL (c) 血红蛋白≥ 9 g/dL (d) 绝对淋巴细胞计数<5 × 109个细胞/L 允许输血和/或提供生长因子支持;然而,筛选前中性粒细胞、血小板和血红蛋白必须在输血和/或给予生长因子后至少72小时内保持稳定,然后才有资格参加研究。如果受试者接受了半衰期较长的生长因子治疗(例如,聚乙二醇化G-CSF),则中性粒细胞计数必须在筛选前稳定至少14天。
14 肾功能良好:通过Cockcroft-Gault计算的CrCl≥45 mL/min。
15 心功能良好,定义为根据超声心动图或MUGA测定的LVEF≥45%。
16 男性或女性避孕措施的使用应符合当地有关临床研究受试者避孕方法的相关规定。 (a) 有生育能力的女性在研究治疗前72小时内血清妊娠试验结果为阴性 (b) 男性受试者:必须同意从签署ICF至终止研究治疗后6个月,在与有生育能力的女性发生性接触期间使用屏障避孕法(即避孕套)。另外,男性受试者在上述时间内还不得捐精或储存精子。 (c) 女性受试者:必须为无生育能力的女性(定义见下文)或从签署ICF至AZD0486末次给药后至少6个月内必须使用一种高效避孕方法(定义见下文)。 无生育能力的女性定义为永久绝育(子宫切除术、双侧卵巢切除术或双侧输卵管切除术)或绝经后的女性。如果女性在入组前已闭经≥12个月且无其他医学原因,则认为是绝经后女性。还需符合以下年龄特定要求: 如果<50岁的女性在停止外源性激素治疗后闭经12个月或以上,并且卵泡刺激素水平在绝经后范围内,则视为绝经后女性。 如果≥50岁的女性在停止所有外源性激素治疗后闭经12个月或以上,则视为绝经后女性。 有生育能力的女性受试者必须使用一种高效的避孕方法。高效避孕方法定义为持续正确使用时年失败率<1%的避孕方法。与未绝育男性伴侣保持性生活的有生育能力的女性必须同意从签署ICF至整个研究期间以及AZD0486末次给药后至少6个月内使用一种如下定义的高效避孕方法。与负责医生讨论上述时间点后是否停止避孕。以下为不可接受的避孕方法:定期禁欲(推算日历法、症状体温避孕法、排卵期后避孕方法)、体外射精(性交中断法)、仅使用杀精剂和哺乳期闭经法。女用避孕套和男用避孕套不应同时使用。所有有生育能力的女性在筛选时的血清妊娠试验结果必须为阴性。 高效避孕方法包括:完全禁欲、伴侣输精管切除、依伴侬、双侧输卵管结扎、宫内节育器/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Depo-Provera注射剂、口服避孕药和Evra Patch、Xulane或NuvaRing。有生育能力的女性必须同意从签署ICF开始,在整个研究期间,以及AZD0486末次给药后至少6个月内,使用一种上述高效避孕方法。
排除标准
1 诊断为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urkitt淋巴瘤或Richter转化。
2 B-NHL累及活动性CNS。有CNS受累的远端病史,已接受充分治疗,且在筛选前的最近6个月内无复发证据的受试者可能有资格入组。如果担心CNS受累,应在筛选时进行MRI和/或脊椎穿刺。
3 疾病有白血病表现,定义为NHL的一种表现为外周血中存在循环单克隆恶性淋巴细胞(关于要求的绝对淋巴细胞计数,参见入选标准#13)。
4 有临床相关CNS疾病史或现病史(基于研究者评估),如癫痫、惊厥发作、轻瘫、失语、卒中、重度脑损伤、痴呆、帕金森病、小脑疾病、器质性脑综合征或精神病。
5 累及CNS的活动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史。
6 诊断为另一种恶性肿瘤或接受了另一种恶性肿瘤相关治疗,其自然史或治疗可能干扰研究治疗方案的安全性或有效性评估。 既往或伴发恶性肿瘤、其自然史或治疗不可能干扰研究治疗方案的安全性或有效性评估的受试者有资格参加本研究。
7 患有研究者或医学监查员认为会使受试者处于不能耐受的高毒性风险、可能干扰治疗成功或安全进行或可能干扰研究药物评价或受试者安全性或研究结果解读的任何医学或精神疾病
8 患有需要全身治疗的活动性或未能控制的感染,如果受试者参与研究,则存在不可接受的风险。
9 感染HIV或感染慢性或活动性HBV或HCV受试者,以下情况除外: (a) 在AZD0486首次计划给药前6个月内接受有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且病毒载量检测不到的HIV感染受试者有资格参加本研究。研究期间在出现临床指征时监测HIV RNA。 (b) 乙型肝炎核心IgG抗体(抗HBc)阳性的受试者在进入研究前必须有阴性PCR结果,并且必须愿意在研究期间接受DNA PCR检测和/或接受HBV预防治疗。HBsAg阳性或乙型肝炎PCR结果呈阳性的受试者将被排除。 (c) 丙型肝炎抗体阳性的受试者应接受HCV RNA PCR检测,并且在入组研究前通过HCV RNA PCR检测不到病毒载量。
10 重大心脏异常,包括但不限于:未受控制的心绞痛或危及生命的不稳定型心律失常、筛选前≤12周有心肌梗死史、≥3级纽约心脏病学会充血性心力衰竭、重度心功能不全或持续QTc间期延长(>480 ms,QTcF)。
11 既往抗肿瘤治疗导致的≥2级(NCI CTCAE v5.0)非血液学AE,以下情况除外: (a) 脱发 (b) 疲劳 (c) 周围神经病(不包括≥3级的周围神经病)
12 既往在AZD0486首次计划给药前8周内接受过T细胞双特异性抗体治疗。
13 既往在AZD0486首次计划给药前12周内接受过CAR T细胞治疗或自体HSCT治疗。
14 既往在AZD0486首次计划给药前24周内接受过既往同种异体HSCT或实体器官移植(合格性标准:受试者不应正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疗或患有需要治疗的活动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15 需要长期免疫抑制治疗,包括全身或肠道皮质类固醇,但以下情况除外: (a) 使用外用、吸入或鼻内皮质类固醇或低剂量口服类固醇(每天≤10 mg泼尼松或等效药物)治疗合并症 (b) 短期使用糖皮质激素(超过10 mg泼尼松)治疗合并症不超过14天。 (c) 使用全身性皮质类固醇控制研究疾病症状 注:根据医学监查员和申办者的判断,如果免疫抑制治疗在研究治疗首次给药前14天或N个半衰期(以较短者为准)停止,则受试者可能有资格参加研究。
16 在AZD0486首次给药前14天内(或抗肿瘤药物的N个半衰期内)接受过任何癌症治疗(包括放疗、化疗或生物制剂)或接受过重大手术,以较短者为准。
17 在AZD0486首次给药前最近28天或(药物的)5个半衰期内(以较短者为准)参与另一项研究药物的临床研究。
18 既往暴露于AZD0486,或已知对AZD0486或本品的任何辅料过敏。
19 参与本研究设计和/或实施的人员(适用于阿斯利康工作人员和/或研究中心工作人员)。
20 经研究者判定不太可能遵从研究程序、限制及要求的受试者不得参与本研究。
21 既往曾入组本研究。
22 当前处于妊娠期(通过妊娠试验结果阳性确认)或哺乳期。
4、试验分组
试验药
序号 名称 用法
1 中文通用名:AZD0486
英文通用名:AZD0486
商品名称:NA
剂型:注射用浓缩液
规格:NA
用法用量:NA
用药时程:NA
对照药
序号 名称 用法
暂未填写此信息
5、终点指标
主要终点指标及评价时间
序号 指标 评价时间 终点指标选择
1 ORR,定义为IRC根据Lugano 2014疗效评价标准确定的达到PR或CR的受试者比例 主要分析 有效性指标
次要终点指标及评价时间
序号 指标 评价时间 终点指标选择
1 AE/SAE、AESI的发生率、性质和严重程度以及实验室数据、生命体征和ECG相对于基线的变化 因AE导致的研究药物停药、剂量降低和给药延迟的发生率和性质 主要分析 安全性指标
2 DoR,定义为从首次记录缓解日期至记录出现疾病进展(由IRC根据Lugano 2014标准评估确定)或全因性死亡日期的时间 CR(由IRC根据Lugano 2014疗效评价标准评估确定)。 主要分析 有效性指标
3 ORR,定义为研究者根据Lugano 2014疗效评价标准评估确定的达到PR或CR的受试者比例 CR率,由研究者根据Lugano 2014疗效评价标准评估确定 主要分析 有效性指标
4 由IRC评估的DoCR、TTR、EFS PFS(Lugano 2014疗效评价标准) TTNT OS 主要分析 有效性指标
5 PK特性 主要分析 有效性指标+安全性指标
6 免疫原性 主要分析 有效性指标+安全性指标
7 报告不同严重程度水平疲劳(IL233疲劳量表)、疼痛(IL233疼痛量表)和认知(IL233认知量表)的受试者比例 通过PGI-TT报告不同程度总体副作用负担的受试者比例 主要分析 有效性指标+安全性指标
8 疲劳(IL233疲劳量表)、疼痛(IL233疼痛量表)、淋巴瘤特异性问题(FACT-LymS量表评分)和总体HRQoL(IL232 QL2评分)的变化 主要分析 有效性指标+安全性指标
6、数据安全监查委员会(DMC)
7、是否购买保险
四、研究者信息
1、主要研究者信息
1 姓名 李建勇 学位 医学博士 职称 主任医师
电话 13951877733 Email lijianyonglm@126.com 邮政地址 江苏省-南京市-广州路300号江苏省人民医院
邮编 210029 单位名称 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妇幼保健院)
2、各参加机构信息
序号 机构名称 主要研究者 国家或地区 省(州) 城市
1 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妇幼保健院) 李建勇 中国 江苏省 南京市
2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蔡清清 中国 广东省 广州市
3 山东省肿瘤医院(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山东省肿瘤防治研究院) 李增军 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
4 四川省人民医院 黄晓兵 中国 四川省 成都市
5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 王婷玉 中国 天津市 天津市
6 江西省肿瘤医院 李午平 中国 江西省 南昌市
7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 施文瑜 中国 江苏省 南通市
8 河南省肿瘤医院 周可树 中国 河南省 郑州市
9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邹立群 中国 四川省 成都市
10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陶荣 中国 上海市 上海市
11 Hospital de Clínicas de Porto Alegre Laura Maria Fogliatto 巴西 Rio Grande do Sul Porto Alegre
12 Albert Einstein Sociedade Beneficente Israelita Brasiliera Guilherme Perini 巴西 Sao Paulo Sao Paulo
13 Instituto D’Or de Pesquisa e Ensino Abel Costa 巴西 Sao Paulo Sao Paulo
14 Princess Margaret Cancer Centre Robert Kridel 加拿大 Toronto Toronto
15 The Ottawa Hospital David MacDonald 加拿大 Ottawa Ottawa
16 The Royal Victoria Regional Health Centre Derek Nay 加拿大 Barrie Barrie
17 William Osler Health System - Brampton Civic Hospital Mina Dehghani 加拿大 Brampton Brampton
18 Rigshospitalet Anna Caroline Riley 丹麦 Copenhagen Copenhagen
19 Sygehus Lillebaelt Michael Clausen 丹麦 Vejle Vejle
20 Hopital Saint Louis Catherine Thieblemont 法国 Paris Paris
21 Hopital Lyon Sud Emmanuel Bachy 法国 Pierre Benite Pierre Benite
22 Centre Hospitalier Universitaire de Montpellier Guillaume Cartron 法国 Montpellier Montpellier
23 Centre Henri Becquerel Fabrice Jardin 法国 Rouen Rouen
24 Universitatsklinikum Würzburg Max Topp 德国 Bayern Bayern
25 Universitatsklinikum Koln Peter Borchmann 德国 Nordrhein Westfalen Koln
26 Universitatsklinikum Essen (AoR) Bastian von Tresckow 德国 Nordrhein-Westfalen Essen
27 Klinikum Chemnitz gGmbH Mathias Haenel 德国 Sachsen Chemnitz
28 Vivantes Klinikum Am Urban Christian Scholz 德国 Berlin Berlin
29 Universitatsklinikum Jena Ulf Schnetzke 德国 Thueringen Jena
30 The Christie NHS Foundation Trust Kim Linton 英国 Greater Manchester Manchester
31 Norfolk & Norwich University Hospital Nimish Shah 英国 Norfolk Norwich
32 Freeman Hospital Wendy Osborne 英国 Newcastle Newcastle upon Tyne
33 Derriford Hospital David John Lewis 英国 Devon Plymouth
34 Nottingham University Hospitals City Campus Mark Bishton 英国 Nottinghamshire Nottingham
35 Austin Health Eliza Hawkes 澳大利亚 Victoria Heidlberg
36 St George Hospital Charles Shuttleworth 澳大利亚 New South Wales Kogarah
37 Macquarie University Hospital Monique Menzies Wojtowicz 澳大利亚 New South Wales Sydney
38 Hollywood Private Hospital Chan Cheah 澳大利亚 Western Australia Nedlands
39 Prince of Wales Hospital Wong Raymond 中国香港 香港 香港
40 University of Hong Kong/Queen Mary Hospital Wai Choi Eric Tse 中国香港 香港 香港
41 Istituto Europeo di Oncologia Enrico Derenzini 意大利 Lombardy Milan
42 Ospedale civile Busto Arsizio Elisabetta Todisco 意大利 Lombardia Busto Arsizio
43 OSPEDALE S. RAFFAELE - MILANO Andrés Ferreri 意大利 Lombardy Milan
44 Policlinico Umberto I Ilaria Del Giudice 意大利 Latium Roma
45 AO SS Antonio e Biagio e C. Arrigo Marco Ladetto 意大利 Piemonte Alessandria
46 A.O.U. di Bologna – Policlinico Sant’Orsola-Malpighi Pierluigi Zinzani 意大利 Bologna Bologna
47 The Cancer Institute Hospital of JFCR Dai Maruyama 日本 Tokyo Tokyo
48 National Cancer Center Hospital East Junichiro Yuda 日本 Kumamoto Kashiwa
49 Chiba Cancer Center Masahiro Takeuchi 日本 Chiba Chiba
50 Kanagawa Cancer Center Hiroyuki Takahashi 日本 Kanagawa Yokohama
51 Okayama University Hospital Daisuke Ennishi 日本 Okayama Okayama
52 Osaka Inter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Takafumi Yokota 日本 Osaka Osaka
53 Niigata University Medical and Dental Hospital Jun Takizawa 日本 Niigata Niigata
54 National Hospital Organization Kumamoto Medical Center Toshiro Kawakita 日本 Kumamoto Kumamoto
55 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 Hospital TaeMin Kim 韩国 Seoul Seoul
56 Samsung Medical Center Won Seog Kim 韩国 Seoul Seoul
57 Asan Medical Center Dok Hyun Yoon 韩国 Seoul Seoul
58 Yonsei University Severance Hospital Jin Seok Kim 韩国 Seoul Seoul
59 The Catholic University of Korea, Seoul St. Mary's Hospital Seok-Goo Cho 韩国 Seoul Seoul
60 Hospital Quiron de Madrid Carmen Martinez Chamorro 西班牙 Madrid Madrid
61 Hospital Universitario Fundación Jiménez Díaz Raul Cordoba 西班牙 Madrid Madrid
62 Hospital Universitario Vall d'Hebron Pau Abrisqueta Costa 西班牙 Cataluna Barcelona
63 Karolinska universitetssjukhuset Bjorn Wahlin 瑞典 Stockholm Stockholm
64 Sahlgrenska Universitetssjukhuset Per-Ola Andersson 瑞典 Goteborg Goteborg
65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Cancer Center Bor-Sheng Ko 中国台湾 台北市 台北市
66 China Medical University Hospital Yeh Su-Peng 中国台湾 台中市 台中市
67 Veterans General Hospital Taichung Chieh-Lin Teng 中国台湾 台中市 台中市
68 National Cheng-Kung University Hospital Tsai-Yun Chen 中国台湾 台南市 台南市
69 Kaohsiung Chang Gung Memorial Hospital Ming-Chung Wang 中国台湾 高雄市 高雄市
70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MD Anderson Cancer Center Jason Westin 美国 Houston Houston
71 Atrium Health Ryan Jacobs 美国 Charlotte Charlotte
72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Yazeed Sawalha 美国 Columbus Columbus
73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Medical Center JingZhou Hou 美国 Pittsburgh Pittsburgh
74 Froedtert & the Medical College of Wisconsin Sumana Devata 美国 Milwaukee Milwaukee
75 NYU Langone Health Catherine Diefenbach 美国 New York New York
76 Penn Medicine Stephen Schuster 美国 Philadelphia Philadelphia
77 Mission Cancer and Blood Tara Graff 美国 Des Moines Des Moines
78 H Lee Moffitt Cancer Center and Research Institute Sameh Gaballa 美国 Tampa Tampa
79 Mayo Clinic Yucai Wang 美国 Rochester Rochester
80 Oregon Health and Science University Tanaya Shree 美国 Portland Portland
81 City of Hope National Medical Center Lihua Elizabeth Budde 美国 Duarte Duarte
五、伦理委员会信息
序号 名称 审查结论 批准日期/备案日期
1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 同意 2024-11-19
六、试验状态信息
1、试验状态
进行中 (招募中)
2、试验人数
目标入组人数 国内: 41 ; 国际: 240 ;
已入组人数 国内: 登记人暂未填写该信息; 国际: 17 ;
实际入组总人数 国内: 登记人暂未填写该信息; 国际: 登记人暂未填写该信息;
3、受试者招募及试验完成日期
第一例受试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日期 国内:2025-05-08;     国际:2024-11-27;
第一例受试者入组日期 国内:登记人暂未填写该信息;     国际:2024-12-11;
试验完成日期 国内:登记人暂未填写该信息;     国际:登记人暂未填写该信息;
七、临床试验结果摘要
序号 版本号 版本日期
暂未填写此信息

治疗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