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题目和背景信息
登记号 |
CTR20244796 |
相关登记号 |
CTR20191199,CTR20202495,CTR20220613 |
药物名称 |
重组人源化抗白介素-6受体单克隆抗体注射液
曾用名:
|
药物类型 |
生物制品
|
临床申请受理号
|
CXSL1700167
|
适应症 |
类风湿关节炎 |
试验专业题目 |
重组人源化抗白介素-6受体单克隆抗体注射液(VDJ001)治疗对甲氨蝶呤响应不佳中重度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及阳性药对照Ⅲ期关键性临床试验 |
试验通俗题目 |
重组人源化抗白介素-6受体单克隆抗体注射液(VDJ001)治疗对甲氨蝶呤响应不佳中重度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及阳性药对照Ⅲ期关键性临床试验 |
试验方案编号 |
VDJ001-RA-Ⅲ |
方案最新版本号
|
V1.0
|
版本日期: |
2024-09-13 |
方案是否为联合用药 |
否 |
二、申请人信息
三、临床试验信息
1、试验目的
主要目的:
以安慰剂和阳性药为对照,评价VDJ001在甲氨蝶呤响应不佳中重度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中的有效性。
次要目的:
以安慰剂和阳性药为对照,评估VDJ001在甲氨蝶呤响应不佳中重度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受试者中的安全性;
以安慰剂和阳性药为对照,评估VDJ001在甲氨蝶呤响应不佳中重度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受试者中的群体药代动力学特征;
以安慰剂和阳性药为对照,评估VDJ001在甲氨蝶呤响应不佳中重度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受试者中的药效学特征;
以安慰剂和阳性药为对照,评估VDJ001在甲氨蝶呤响应不佳中重度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受试者中的免疫原性。
2、试验设计
试验分类 |
安全性和有效性
|
试验分期 |
III期
|
设计类型 |
平行分组
|
随机化 |
随机化
|
盲法 |
双盲
|
试验范围 |
国内试验
|
3、受试者信息
年龄 |
18岁(最小年龄)至
75岁(最大年龄)
|
性别 |
男+女
|
健康受试者 |
无
|
入选标准 |
1
|
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
2
|
年龄18~75周岁(含边界值)
|
3
|
采用198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标准或2010年ACR和欧洲抗风湿病联盟(EULAR)分类标准诊断为RA
|
4
|
筛选时根据以下标准判断为中、重度活动性RA:关节肿胀个数≥6(基于66个关节)且关节压痛个数≥6(基于68个关节),同时必须满足C反应蛋白(CR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ULN或红细胞沉降率(ESR)≥28 mm/h
|
5
|
随机化前已经接受甲氨蝶呤(MTX)口服治疗至少12周且稳定剂量(MTX剂量为7.5~25 mg/周)至少4周;MTX肠道外用药史(皮下、肌内或静脉注射)的受试者有资格入选研究,但在随机化前,这些受试者必须已经接受≥4周的MTX 7.5~25 mg/周稳定剂量口服治疗
|
6
|
筛选时,如果受试者正在服用泼尼松或相当剂量的糖皮质激素,则随机化前稳定剂量(泼尼松剂量≤10 mg/天)治疗至少4周
|
|
排除标准 |
1
|
体重>100 kg或<40 kg
|
2
|
ACR功能分级为Ⅳ级或长期卧床/久坐轮椅者
|
3
|
过敏体质或已知对研究治疗的任何成分和/或其他同类产品过敏者
|
4
|
研究者判定受试者曾接受过的手术或者计划接受的手术可能会影响对评估关节的研究评价
|
5
|
患有除类风湿关节炎外的风湿免疫性疾病,未控制的需要口服皮质类固醇治疗的免疫系统疾病,研究者认为影响试验评价者
|
6
|
原发性或继发性免疫缺陷病(既往或目前为活动性)
|
7
|
既往或目前患有肿瘤(已治愈且至少5年未复发的皮肤基底细胞癌或鳞状细胞癌、宫颈原位癌、乳腺导管内原位癌和甲状腺乳头状癌等除外)
|
8
|
患有任何淋巴增殖性疾病病史者,如EB病毒(EBV)相关淋巴增殖性疾病、淋巴瘤、白血病、骨髓增生性疾病、多发性骨髓瘤的病史,或提示当前有淋巴疾病的体征和症状
|
9
|
存在严重的、控制不佳的伴随疾病,例如(但不限于)神经系统、心血管、肝、肾、胃肠道、内分泌疾病,并且经研究者判断可能会妨碍受试者参加本研究
|
10
|
已知有以下感染:复发性活动性细菌、病毒、真菌、分枝杆菌或其他感染[包括但不限于结核病和非典型分枝杆菌病、胸部X线检查发现肉芽肿病、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以及带状疱疹,但不包括甲床真菌感染],或筛选前6个月有慢性感染史,或存在需要在筛选前4周内住院治疗或抗生素静脉治疗或在筛选前2周内抗生素口服治疗的任何感染大发作
|
11
|
在筛选访视前4周内接受活疫苗/减毒疫苗的受试者或已知在24周治疗观察期内会接受活疫苗/减毒疫苗的受试者
|
12
|
筛选前使用过或计划在研究期间使用淋巴细胞耗竭剂/疗法、烷化剂、全淋巴照射等治疗方式者
|
13
|
既往曾接受过白介素-6(IL-6)和白介素-6受体(IL-6R)抑制剂治疗
|
14
|
随机前4周或5个半衰期内(以时间较长者为准)使用生物类改善病情抗风湿药物(bDMARDs):如TNF-a抑制剂,生物类似药,临床试验中使用的RA药物
|
15
|
在给药前28天内使用除MTX外的非生物类DMARDs(不含氯喹、羟氯喹,给药前140天内使用来氟米特或者采用标准考来烯胺治疗后或活性炭洗脱后不超过28天的受试者不得入选试验)
|
16
|
在给药前28天内接受过关节内或肠道外(肌肉、静脉)皮质类固醇治疗
|
17
|
筛选前1个月或其他试验药物5个半衰期(以时间较长者为准)内参加过其他药物临床研究
|
18
|
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或乙肝两对半中如果乙肝核心抗体(HBcAb)阳性则加查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苷酸(HBV DNA)且HBV DNA>检测下限者
|
19
|
(19)筛选期实验室检查值(仅允许复测一次)满足以下任一条件者:
①血清肌酐:女性受试者血清肌酐> 1.4 mg/dL(124 μmol/L);男性受试者血清肌酐> 1.6 mg/dL(141 μmol/L);
②ALT或AST>正常值上限(ULN)的1.5倍;
③血小板计数< 80×10^9/ L;
④WBC < 3.0×10^9/L;
⑤总胆红素> ULN的1.5倍;
⑥中性粒细胞计数< 1.5x10^9/L;
⑦淋巴细胞计数< 0.5x10^9/L.
|
20
|
妊娠期、或哺乳期、或筛选期/基线期妊娠试验阳性的女性受试者,或自筛选期至完成或终止试验后6个月不能采取有效避孕措施的受试者(包括男性受试者及其女性配偶)
|
21
|
研究者判断其他不适合参加本研究的受试者
|
|
4、试验分组
试验药 |
序号 |
名称 |
用法 |
1
|
中文通用名:重组人源化抗白介素-6受体单克隆抗体注射液
英文通用名:NA
商品名称:NA
|
剂型:注射剂
规格:60mg/3ml/瓶
用法用量:6 mg/kg
用药时程:静脉滴注时间为60~90分钟
|
|
对照药 |
序号 |
名称 |
用法 |
1 |
中文通用名:托珠单抗注射液
英文通用名:Tocilizumab Injection
商品名称:雅美罗® ACTEMRA®
|
剂型:注射剂
规格:80mg/4ml
用法用量:托珠单抗的成人推荐剂量是 8mg/kg,每 4 周静脉滴注 1 次
用药时程:建议托珠单抗静脉滴注时间在 1 小时以上
|
2 |
中文通用名:安慰剂
英文通用名:NA
商品名称:NA
|
剂型:注射剂
规格:0mg/3ml/瓶
用法用量:6 mg/kg
用药时程:静脉滴注时间为60~90分钟
|
|
5、终点指标
主要终点指标及评价时间 |
序号 |
指标 |
评价时间 |
终点指标选择 |
1 |
第24周(W24)时达到ACR50的受试者比例 |
W24 |
有效性指标
|
|
次要终点指标及评价时间 |
序号 |
指标 |
评价时间 |
终点指标选择 |
1 |
W12达到ACR50的受试者比例 |
W12 |
有效性指标+安全性指标
|
2 |
W12及W24时达到ACR20、ACR70的受试者比例 |
W12 、W24 |
有效性指标+安全性指标
|
3 |
W12及W24时达到DAS28-CRP<2.6、DAS28-ESR<2.6、DAS28-CRP<3.2、DAS28-ESR<3.2的受试者比例 |
W12 、W24 |
有效性指标+安全性指标
|
4 |
W12及W24时达到临床疾病活动指数(CDAI)良好反应应答率(定义为CDAI改善≥50%或CDAI≤2.8)的受试者比例 |
W12 、W24 |
有效性指标+安全性指标
|
5 |
W12及W24时晨僵持续时间相对于基线的变化和变化率 |
W12 、W24 |
有效性指标+安全性指标
|
6 |
W12及W24时受试者对关节炎疼痛的评分(PtAAP)相对于基线的变化和变化率 |
W12 、W24 |
有效性指标+安全性指标
|
7 |
W12及W24时受试者对病情的总体评价(PtGA)相对于基线的变化和变化率 |
W12 、W24 |
有效性指标+安全性指标
|
8 |
W12及W24时医生对病情的总体评价(PhGA)相对于基线的变化和变化率 |
W12 、W24 |
有效性指标+安全性指标
|
9 |
W12及W24时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评分较基线的变化和变化率 |
W12 、W24 |
有效性指标+安全性指标
|
|
6、数据安全监查委员会(DMC)
无
7、是否购买保险
有
四、研究者信息
1、主要研究者信息
1 |
姓名 |
栗占国、叶华 |
学位 |
博士 |
职称 |
教授 |
电话 |
010-88324516 |
Email |
li99@bjmu.edu.cn |
邮政地址 |
北京市-北京市-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南大街11号 |
邮编 |
100000 |
单位名称 |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
2、各参加机构信息
序号 |
机构名称 |
主要研究者 |
国家或地区 |
省(州) |
城市 |
1 |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
栗占国、叶华 |
中国 |
北京市 |
北京市 |
2 |
吉林省人民医院 |
姜国平 |
中国 |
吉林省 |
长春市 |
3 |
萍乡市人民医院 |
朱静茹 |
中国 |
江西省 |
萍乡市 |
4 |
濮阳市油田总医院 |
李凤菊 |
中国 |
河南省 |
濮阳市 |
5 |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
刘志纯 |
中国 |
江苏省 |
苏州市 |
6 |
浙江省人民医院 |
李涯松 |
中国 |
浙江省 |
杭州市 |
五、伦理委员会信息
序号 |
名称 |
审查结论 |
批准日期/备案日期 |
1 |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伦理审查委员会 |
修改后同意
|
2024-11-12 |
2 |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伦理审查委员会 |
同意
|
2024-11-22 |
3 |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伦理审查委员会 |
修改后同意
|
2024-11-22 |
六、试验状态信息
1、试验状态
进行中
(招募中)
2、试验人数
目标入组人数 |
国内: 615 ;
|
已入组人数 |
国内: 1 ;
|
实际入组总人数 |
国内: 登记人暂未填写该信息;
|
3、受试者招募及试验完成日期
第一例受试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日期 |
国内:2025-03-26;
|
第一例受试者入组日期 |
国内:2025-04-09;
|
试验完成日期
|
国内:登记人暂未填写该信息;
|
七、临床试验结果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