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题目和背景信息
登记号 |
CTR20244348 |
相关登记号 |
|
药物名称 |
AR1001
|
药物类型 |
化学药物
|
临床申请受理号
|
企业选择不公示
|
适应症 |
早期阿尔茨海默病 |
试验专业题目 |
一项评价AR1001治疗早期阿尔茨海默病受试者持续52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III期、双盲、随机、安慰剂对照、多中心试验 |
试验通俗题目 |
一项评价AR1001治疗早期阿尔茨海默病受试者持续52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III期、双盲、随机、安慰剂对照、多中心试验 |
试验方案编号 |
AR1001-ADP3-US01 |
方案最新版本号
|
V2.5
|
版本日期: |
2024-08-28 |
方案是否为联合用药 |
否 |
二、申请人信息
三、临床试验信息
1、试验目的
评价AR1001与安慰剂相比在早期阿尔茨海默病受试者中的有效性
2、试验设计
试验分类 |
安全性和有效性
|
试验分期 |
III期
|
设计类型 |
平行分组
|
随机化 |
随机化
|
盲法 |
双盲
|
试验范围 |
国际多中心试验
|
3、受试者信息
年龄 |
55岁(最小年龄)至
90岁(最大年龄)
|
性别 |
男+女
|
健康受试者 |
无
|
入选标准 |
1
|
签署知情同意书时年龄为55 - 90岁(含)的男性或女性受试者
|
2
|
筛选时根据美国国家衰老研究院-阿尔茨海默协会(NIA-AA)(Jack et al., 2018),符合3 - 4期定义的AD轻度认知障碍或轻度痴呆
|
3
|
受试者在筛选前5年内有主观认知和记忆衰退史且经研究伙伴确认
|
4
|
受试者MMSE评分≥ 20
|
5
|
受试者CDR总体评分为0.5或1
|
6
|
基于延迟记忆指数(DMI)评分,受试者重复性成套神经心理状态测验(RBANS)评分≤ 85
|
7
|
磁共振成像(MRI)结果必须排除痴呆的其他原因
|
8
|
根据下列至少一项评估,病理学生物标志物脑淀粉样蛋白呈阳性:
a. 使用经FDA许可的检测进行的当前或历史CSF评估。
b. 经申办者和/或指定人员确认的当前或历史淀粉样蛋白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评估。
|
9
|
受试者(或受试者的法定授权代表)和护理人员有能力签署知情同意书以参加研究
|
10
|
受试者有一个(或多个)确定的成人研究同伴,研究者认为其与受试者关系密切且足够了解受试者,能够充分报告受试者的认知、功能、行为和安全性以及方案依从性。信息提供者/护理伙伴必须能够通过电话向研究者和研究工作人员提供有关受试者的信息,并同意参加需要伙伴提供信息才能填写量表的现场门诊访视。此外,信息提供者/护理伙伴必须识字,能提供知情同意书,并能在研究期间随叫随到。除研究者和申办者批准的极少数不可避免的情况外(如信息提供者出现意外健康危机),在所有研究访视,同一信息提供者/护理伙伴必须保持一致。
|
|
排除标准 |
1
|
受试者为女性且处于妊娠期、哺乳期或有生育能力,但未采取有效避孕措施
|
2
|
受试者存在研究者认为会干扰本研究的显著谵妄征象
|
3
|
受试者除患有与AD相关的痴呆或认知功能下降外,还患具有其他可致痴呆或认知功能下降的诊断疾病,包括但不限于严重头部外伤、酒精滥用、额颞叶痴呆、亨廷顿病、帕金森综合征(例如帕金森病、路易体痴呆等)、严重脑血管疾病和/或严重癫痫发作的并发病史
|
4
|
受试者当前有精神病,且根据研究者的判断,精神疾病(例如,精神分裂症)或症状可能会混淆药物作用的解释、影响认知评估或影响受试者完成研究
|
5
|
受试者有血管性痴呆病史
|
6
|
受试者存在会干扰本研究评价的其他神经系统疾病证据
|
7
|
受试者在过去12个月内有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冠状动脉疾病和/或纽约心脏协会(NYHA)III级或IV级心力衰竭病史
|
8
|
受试者患有未得到控制的高血压(收缩压[BP]> 160 mmHg或舒张压> 95 mmHg)或低血压(收缩压< 90 mmHg或舒张压< 50 mmHg)。可能会对受试者进行重复检测,以确保获得准确的BP读数
|
9
|
受试者体重指数(BMI)≥ 35 kg/m2
|
10
|
符合以下任何一项的受试者:
a. AS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或总胆红素升高(> 2.5×正常值上限[ULN])(除非已知具有吉尔伯特综合征既往史)
b. 维生素B12缺乏(< 正常值下限[LLN])
c. 已知有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阳性史或筛选时HIV 1/2检测呈阳性
d. 已知有丙型肝炎病毒(HCV)病史或筛选时HCV抗体(HCVAb)检测呈阳性(除非确证性PCR检测呈阴性)
e.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检测呈阳性
f. 已知有神经梅毒史或筛选时RPR检测呈阳性
|
11
|
受试者在筛选前5年内有癌症或恶性肿瘤病史,但以下情况除外:
a. 皮肤基底或鳞状细胞癌或宫颈细胞化生不良,已得到充分治疗
b. 原位1级宫颈癌,在筛选前完全治疗至少2年,且无复发。
c. 局限于前列腺的前列腺癌,已充分治疗(例如,手术和/或放疗,或观察性等待)且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正常或较低且在筛选前稳定持续2年
d. 非转移性乳腺癌,已充分治疗
|
12
|
研究者认为受试者的甲状腺疾病治疗不充分
|
13
|
受试者患有遗传性退行性视网膜疾病
|
14
|
受试者患有未确诊或未控制的癫痫发作(和/或癫痫综合征),由于反复癫痫发作或使用控制癫痫发作的药物而导致或可能导致认知障碍
|
15
|
受试者正在接受或在研究期间可能需要接受研究方案禁用的任何药物治疗
|
16
|
受试者在过去30天内或筛选时试验用药品的5个半衰期(以较长者为准)内参加过任何试验用药品或器械试验
|
17
|
受试者在筛选前至少3个月内接受过口服胆碱酯酶抑制剂、磷酸胆碱和/或美金刚且剂量不稳定。治疗和给药应保持稳定,在整个试验期间不变动
|
18
|
受试者既往和/或目前正在接受抗淀粉样蛋白、抗tau或任何其他AD试验性治疗
|
19
|
受试者目前正在接受任何其他PDE-5抑制剂(例如西地那非)
|
20
|
受试者目前正在接受(或在接受AR1001首次给药前至少14天[2周]和整个研究期间无法停止使用)处方药或非处方药或其他已知为细胞色素P450同工酶3A4(CYP3A4)强效抑制剂的药物
|
21
|
根据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DSM-5),在过去5年内有酒精或物质服用病症
|
22
|
受试者既往参加过AR1001临床试验
|
23
|
研究者认为受试者不适合参加试验
|
24
|
研究者认为存在显著自杀风险的受试者
|
25
|
筛选时GDS-15评分≥ 8
|
26
|
研究者认为受试者存在腰椎穿刺(LP)禁忌症。受试者正在接受抗凝治疗或抗血小板治疗(阿司匹林和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除外),如果认为暂停治疗不安全时也应排除。注:仅适用于需要LP的受试者。
|
|
4、试验分组
试验药 |
序号 |
名称 |
用法 |
1
|
中文通用名:AR1001
英文通用名:NA
商品名称:NA
|
剂型:片剂
规格:10 mg
用法用量:口服,清晨第一餐前服用一片
用药时程:每日给药一次,持续52周
|
2
|
中文通用名:AR1001
英文通用名:NA
商品名称:NA
|
剂型:片剂
规格:20 mg
用法用量:口服,清晨第一餐前服用一片
用药时程:每日给药一次,持续52周
|
|
对照药 |
|
5、终点指标
主要终点指标及评价时间 |
序号 |
指标 |
评价时间 |
终点指标选择 |
1 |
临床痴呆评定量表-总评分(CDR-SB)从基线至第52周的变化 |
整个治疗周期 |
有效性指标
|
|
次要终点指标及评价时间 |
序号 |
指标 |
评价时间 |
终点指标选择 |
1 |
阿尔茨海默病评估量表-认知子量表从基线至第52周的变化
阿姆斯特丹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问卷简表从基线至第52周的变化
老年抑郁量表-15从基线至第52周的变化
简易精神状态检查从基线至第52周的变化 |
整个治疗周期 |
有效性指标
|
|
6、数据安全监查委员会(DMC)
无
7、是否购买保险
有
四、研究者信息
1、主要研究者信息
1 |
姓名 |
唐毅 |
学位 |
医学博士 |
职称 |
主任医师 |
电话 |
13811021432 |
Email |
tangyi@xwhosp.org |
邮政地址 |
北京市-北京市-北京市西城区长椿街45号 |
邮编 |
100032 |
单位名称 |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
2、各参加机构信息
序号 |
机构名称 |
主要研究者 |
国家或地区 |
省(州) |
城市 |
1 |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
唐毅 |
中国 |
北京市 |
北京市 |
2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
徐群 |
中国 |
上海市 |
上海市 |
3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吕洋 |
中国 |
重庆市 |
重庆市 |
4 |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薛群 |
中国 |
江苏省 |
苏州市 |
5 |
上海市同济医院 |
汪锡金 |
中国 |
上海市 |
上海市 |
6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
张巍 |
中国 |
北京市 |
北京市 |
7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
张拥波 |
中国 |
北京市 |
北京市 |
8 |
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
马晓伟 |
中国 |
河北省 |
石家庄市 |
9 |
安徽省立医院 |
施炯 |
中国 |
安徽省 |
合肥市 |
10 |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冯美江 |
中国 |
江苏省 |
南京市 |
11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曾进胜 |
中国 |
广东省 |
广州市 |
12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 |
张庆娥 |
中国 |
北京市 |
北京市 |
13 |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
徐运 |
中国 |
江苏省 |
南京市 |
14 |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
郭起浩 |
中国 |
上海市 |
上海市 |
15 |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
杨宇 |
中国 |
吉林省 |
长春市 |
16 |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
王华丽 |
中国 |
北京市 |
北京市 |
17 |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
赵倩华 |
中国 |
上海市 |
上海市 |
18 |
广东省人民医院 |
王丽娟 |
中国 |
广东省 |
广州市 |
19 |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
沈璐 |
中国 |
湖南省 |
长沙市 |
20 |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
刘春风 |
中国 |
江苏省 |
苏州市 |
21 |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
杨丽 |
中国 |
天津市 |
天津市 |
22 |
徐州市中心医院 |
陈国芳 |
中国 |
江苏省 |
徐州市 |
23 |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唐震宇 |
中国 |
江西省 |
南昌市 |
24 |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 |
宁玉萍 |
中国 |
广东省 |
广州市 |
25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
袁晶 |
中国 |
北京市 |
北京市 |
五、伦理委员会信息
序号 |
名称 |
审查结论 |
批准日期/备案日期 |
1 |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伦理委员会 |
同意
|
2024-09-12 |
六、试验状态信息
1、试验状态
进行中
(招募中)
2、试验人数
目标入组人数 |
国内: 150 ;
国际: 1150 ;
|
已入组人数 |
国内: 9 ;
国际: 登记人暂未填写该信息;
|
实际入组总人数 |
国内: 登记人暂未填写该信息;
国际: 登记人暂未填写该信息;
|
3、受试者招募及试验完成日期
第一例受试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日期 |
国内:2024-11-29;
国际:2022-12-14;
|
第一例受试者入组日期 |
国内:2024-12-19;
国际:登记人暂未填写该信息;
|
试验完成日期
|
国内:登记人暂未填写该信息;
国际:登记人暂未填写该信息;
|
七、临床试验结果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