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题目和背景信息
登记号 |
CTR20244220 |
相关登记号 |
CTR20240114,CTR20244090 |
药物名称 |
注射用双利司他
曾用名:注射用BEBT-908
|
药物类型 |
化学药物
|
临床申请受理号
|
CXHL2301215
|
适应症 |
复发或难治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r/r DLBCL) |
试验专业题目 |
BEBT-908联合利妥昔单抗(R)对比利妥昔单抗-吉西他滨-奥沙利铂(R-GemOx)或利妥昔单抗-异环磷酰胺-卡铂-依托泊苷(R-ICE)治疗复发/难治性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r/r DLBCL)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多中心、随机、对照、开放性III期临床研究 |
试验通俗题目 |
BEBT-908联合利妥昔单抗对比利妥昔单抗-吉西他滨-奥沙利铂或利妥昔单抗-异环磷酰胺-卡铂-依托泊苷治疗复发/难治性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有效性和安全性的III期临床研究 |
试验方案编号 |
GBMT-908-P08 |
方案最新版本号
|
V2.0
|
版本日期: |
2024-10-31 |
方案是否为联合用药 |
是 |
二、申请人信息
三、临床试验信息
1、试验目的
主要目的:评价BEBT-908联合R对比R-GemOx或R-ICE治疗r/r DLBCL的总生存期(OS)。
次要目的:评价BEBT-908联合R对比R-GemOx或R-ICE治疗r/r DLBCL由独立影像评估委员会(IRC)评估的无进展生存期(PFS),作为第一次要终点指标;BEBT-908联合R对比R-GemOx或R-ICE治疗r/r DLBCL由研究者评估的无进展生存期(PFS)以及由研究者和独立影像评估委员会评估的总缓解率(ORR)、完成治疗后总缓解率(ORR-EoT)、临床获益率(CBR)和缓解持续时间(DoR);评价BEBT-908联合R对比R-GemOx或R-ICE治疗r/r DLBCL的安全性。
2、试验设计
试验分类 |
安全性和有效性
|
试验分期 |
III期
|
设计类型 |
平行分组
|
随机化 |
随机化
|
盲法 |
开放
|
试验范围 |
国内试验
|
3、受试者信息
年龄 |
18岁(最小年龄)至
75岁(最大年龄)
|
性别 |
男+女
|
健康受试者 |
无
|
入选标准 |
1
|
受试者经过全面的了解,愿意签署知情同意书(ICF);
|
2
|
年龄≥18岁且≤75岁,男女均可;
|
3
|
根据2022年世界卫生组织分类定义,经中心病理阅片,病理学确诊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超过一年以上复发患者需要再次行组织活检以明确病理诊断。);
|
4
|
采用Lugano 2014标准经PET-CT或CT或MRI评估,具有可测量的病灶(可测量病灶的标准为:增强CT或MRI下测量淋巴结病灶的最长直径>15mm,结外病灶的最长直径>10mm。);
|
5
|
须至少经过1种系统治疗后复发或难治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干细胞移植后的挽救性化学免疫治疗将被视为1线全身治疗;维持治疗不计入单独的全身治疗线;以治愈为目的的局部DLBCL放疗不计入1线全身治疗;一线治疗4个治疗周期未达到PR者可入组研究;二线及以上治疗2个治疗周期未达到PR者可入组研究。原发性难治性DLBCL患者定义为一线治疗期间无缓解,治疗结束后6个月内复发,将允许入组研究。干细胞移植后12个月内复发的允许入组。难治性DLBCL患者指在前线充分治疗后(第一线化疗至少4个周期,或后续治疗至少2个周期)未获得缓解,或在之前一线治疗期间进展或前一线充分治疗获得缓解后的6个月(<6个月)内进展或干细胞移植获得缓解后12个月内复发。复发性DLBCL患者指在完成前一线充分治疗后获得缓解后≥6个月复发或干细胞移植获得缓解后≥12月复发。),并且至少有1种系统治疗中包含CD20抗体;
|
6
|
ECOG评分为0-2分;
|
7
|
预期寿命>12周;
|
8
|
器官功能水平必须符合下列要求:
外周血:
a)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ANC)≥1.0×10^9/L;
b)血红蛋白(HGB)≥80g/L;
c)血小板计数(PLT)≥100×10^9/L;
肝肾功能:
a)血清总胆红素≤1.5×ULN(对于Gilbert综合征患者,总胆红素<3.0×ULN而直接胆红素在正常范围内);
b)血清肌酐<1.5×ULN;
c)ALT、AST≤2.5×ULN(有肝受累时≤5×ULN);
|
|
排除标准 |
1
|
已知对研究药物或其任一辅料严重过敏;
|
2
|
因研究药物可能存在基因毒性﹑致突变﹑致畸作用,故应排除以下受试者:
a)试验前未进行精子或卵细胞体外保存而5年内计划再生育的男性和女性,除非后续研究证实生殖安全;
b)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
|
3
|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
4
|
筛选时存在活动性中枢神经系统脑转移或脑膜受累的DLBCL;
|
5
|
存在可能干扰本研究的其它需要治疗的活动期恶性肿瘤;
|
6
|
试验前治疗情况:
a)入组前2周内接受过其他小分子靶向药物治疗;
b)入组前曾接受过BEBT-908或接受过R-ICE和R-GemOx治疗;
c)入组前3个月内进行过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
d)入组前3个月内接受过影响本研究疗效评价的放疗,或对受试者骨髓功能造成影响的局部支持放疗;
e)入组前3周内进行过骨髓抑制性化疗或生物治疗;
f)入组前2周内使用过具有抗肿瘤作用的中药和中成药;
g)入组前4周内接受过除肿瘤活检外的大手术(参照2009年5月1日施行的《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中规定的3级和4级手术),或手术的副作用尚未稳定;
h)入组前2周内接受过任何造血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如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或促血小板生成素TPO治疗(在入组前2周内开始接受促红细胞生成素或达依泊汀治疗的受试者可入组);
i)入组前7天内接受过泼尼松每天>10mg(或其他量效相当的糖皮质激素)治疗【如果用于治疗除淋巴瘤以外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风湿性多肌痛、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或哮喘,受试者可以接受最大剂量每天10mg的稳定剂量的泼尼松(或其他量效相当的糖皮质激素)】;
j)入组前3个月内进行过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CAR-T疗法);
|
7
|
前次治疗(化疗或生物治疗)以后,存在持久的2级及以上(CTCAE V5.0标准)毒性反应,入组时仍未稳定(脱发除外);
|
8
|
存在2级以上(CTCAE V5.0标准)的活动期临床严重感染;
|
9
|
合并疾病情况:
a)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经降糖治疗后随机血糖值≥11.1mmol/L,或HbA1c≥ 8.5%);
b)严重的肺部疾病(CTCAE V5.0分级III-IV级);
c)严重的心脏疾病【包括以下任何一种:由心脏放射性核素扫描(MUGA)或超声心动图(ECHO)检测发现左室射血分数(LVEF)<50%;Fridericia校正QT值(QTcF间期)男性>450ms、女性>470ms(QTcF公式);不稳定型心绞痛;症状性心包炎;在过去6个月内发生心肌梗死,有持久性心肌酶升高或LVEF功能测定时持续的区域左室壁的异常记录;有充血性心脏衰竭历史记录(纽约心脏病学会心功能分级III-IV ),有心肌病记录】;
d)具有显著的肾脏或肝脏功能障碍;
e)控制不佳的活动期乙肝、丙肝、梅毒现症感染者(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及非特异性抗体均阳性者)及EB病毒现症感染者【有临床意义的以下活动性感染,包括乙肝(HBV)、丙肝(HCV)、梅毒。活动性乙型肝炎定义为:乙肝表面抗原(HBsAg)或乙肝e抗原(HBeAg)或乙肝核心抗体阳性,且HBV DNA≥2000 IU/ml(约等于10^4拷贝/ml),乙肝表面抗原(HBsAg)或乙肝e抗原(HBeAg)阳性,HBV DNA<2000 IU/ml,根据传染性疾病控制要求,受试者应持续服用抗病毒药物治疗);活动性丙型肝炎定义为:HCV RNA高于检测上限;梅毒螺旋体抗体试验阳性,应进行梅毒螺旋体非特异性抗体(PRP或TRUST)检测,后者为阴性并经研究者判断为过去曾感染梅毒但已治愈的患者可以入组;EB病毒现症感染指EB病毒血清学检测VCA-IgM、EA-IgG阳性或者EB病毒DNA检测阳性。】;
f)已知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阳性;
g)由研究者或心理医生判断有精神病史、精神病家族史或情绪障碍【包括医疗记录有抑郁发作、双相情感障碍(I或II)、强迫症、精神分裂症、自杀企图或自杀意念的历史、或杀人的念头(立即有伤害他人的风险)、焦虑等级3级以上等】,且研究者判断不适合入组;
h)需要在研究期间合并抗凝、抗血小板治疗;
i)未能控制的高血压(收缩压≥180mmHg和/或舒张压≥110mmHg);
j)严重的内科疾病合并有大出血风险或既往有大出血病史;
|
10
|
合并应用引起QT间期延长或扭转性室速的药物;
|
11
|
入组前4周内正在接受或入组后需要接受细胞色素P450(CYP)3A4同功酶强抑制剂或强诱导药物治疗【入组前4周内及研究期间均不可接受细胞色素P450(CYP)3A4同工酶强抑制剂或强诱导药物治疗,允许中或弱CYP3A4抑制剂联合治疗】;
|
12
|
入组前4周内,参加过其他临床试验且使用研究药物;
|
13
|
研究者判断任何不稳定的或可能危及受试者安全性及其对研究的依从性的状况;
|
14
|
研究者认为不适合采用此方案治疗的受试者。
|
|
4、试验分组
试验药 |
序号 |
名称 |
用法 |
1
|
中文通用名:注射用盐酸伊吡诺司他
英文通用名:Ifupinostat Hydrochloride for Injection
商品名称:贝特琳
|
剂型:注射剂
规格:20.6mg(按C23H25N9O3S计)/瓶
用法用量:静脉滴注,给药剂量为18.5mg/m^2
用药时程:第1-8周期每周期第1、3、5、8、10、12天给药,21天为一周期;第8周期后进入最长24个月的维持治疗阶段:每周期第1、3、5、8、10、12天给药,21天为一周期,或经研究者评估,每周期第1、3、5、8、10、12天给药,42天为一个给药周期。
|
2
|
中文通用名:利妥昔单抗注射液
英文通用名:Rituximab Injection
商品名称:汉利康
|
剂型:注射剂
规格:100mg/10ml/瓶;500mg/50ml/瓶
用法用量:静脉滴注,给药剂量为375 mg/m^2
用药时程:在第1-8周期每周期第1天给药,第8周期后每3周期第1天给药,21天为一周期。
|
|
对照药 |
序号 |
名称 |
用法 |
1 |
中文通用名:利妥昔单抗注射液
英文通用名:Rituximab Injection
商品名称:汉利康
|
剂型:注射剂
规格:100mg/10ml/瓶;500mg/50ml/瓶
用法用量:静脉滴注,给药剂量为375 mg/m^2
用药时程:每周期第1天给药,21天为一周期,共8个给药周期。
|
2 |
中文通用名:注射用盐酸吉西他滨
英文通用名:Gemcitabine Hydrochloride for Injection
商品名称:英择
|
剂型:注射剂
规格:1.0g/支
用法用量:静脉滴注,给药剂量为1g/m^2
用药时程:每周期第2天给药,21天为一周期,共8个给药周期。
|
3 |
中文通用名:奥沙利铂注射液
英文通用名:Oxaliplatin Injection
商品名称:艾恒
|
剂型:注射剂
规格:20mL:100mg
用法用量:静脉滴注,给药剂量为100mg/m^2
用药时程:每周期第2天给药,21天为一周期,共8个给药周期。
|
4 |
中文通用名:依托泊苷注射液
英文通用名:Etoposide Injection
商品名称:NA
|
剂型:注射剂
规格:5ml:0.1g
用法用量:静脉滴注,给药剂量为100mg/m^2
用药时程:每周期第1、2、3天给药,21天为一周期,共8个给药周期。
|
5 |
中文通用名:注射用异环磷酰胺
英文通用名:Ifosfamide for Injection
商品名称:全菲那
|
剂型:注射剂
规格:0.5g
用法用量:24h连续静脉滴注,给药剂量为5000mg/m^2
用药时程:每周期第2天给药,21天为一周期,共8个给药周期。
|
6 |
中文通用名:卡铂注射液
英文通用名:Carboplatin Injection
商品名称:波贝
|
剂型:注射剂
规格:10ml:100mg
用法用量:静脉滴注,单次剂量给药剂量为≤800mg(按照AUC=5计算)
用药时程:每周期第2天给药,21天为一周期,共8个给药周期。
|
|
5、终点指标
主要终点指标及评价时间 |
序号 |
指标 |
评价时间 |
终点指标选择 |
1 |
总体生存期 |
给药期间前8个周期内每6周进行一次,第8周期后每9周进行一次。 |
有效性指标
|
|
次要终点指标及评价时间 |
序号 |
指标 |
评价时间 |
终点指标选择 |
1 |
无进展生存期(由IRC根据Lugano 2014标准确定,作为第一次要终点指标) |
给药期间前8个周期内每6周进行一次,第8周期后每9周进行一次。 |
有效性指标
|
2 |
无进展生存期(由研究者根据Lugano 2014标准确定) |
给药期间前8个周期内每6周进行一次,第8周期后每9周进行一次。 |
有效性指标
|
3 |
总缓解率 |
给药期间前8个周期内每6周进行一次,第8周期后每9周进行一次。 |
有效性指标
|
4 |
完成治疗后总缓解率 |
给药期间前8个周期内每6周进行一次,第8周期后每9周进行一次。 |
有效性指标
|
5 |
临床获益率 |
给药期间前8个周期内每6周进行一次,第8周期后每9周进行一次。 |
有效性指标
|
6 |
缓解期 |
给药期间前8个周期内每6周进行一次,第8周期后每9周进行一次。 |
有效性指标
|
7 |
安全性:包括生命体征、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心电图检查、ECOG评分、不良事件、合并用药等 |
从入组前21天至试验结束或受试者退出访视期间 |
安全性指标
|
|
6、数据安全监查委员会(DMC)
无
7、是否购买保险
有
四、研究者信息
1、主要研究者信息
1 |
姓名 |
石远凯 |
学位 |
医学博士 |
职称 |
主任医师 |
电话 |
13701251865 |
Email |
syuankaipumc@126.com |
邮政地址 |
北京市-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南里17号 |
邮编 |
100021 |
单位名称 |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
2、各参加机构信息
序号 |
机构名称 |
主要研究者 |
国家或地区 |
省(州) |
城市 |
1 |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
石远凯 |
中国 |
北京市 |
北京市 |
2 |
湖南省肿瘤医院 |
李亚军 |
中国 |
湖南省 |
长沙市 |
3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
朱芳 |
中国 |
湖北省 |
武汉市 |
4 |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
孔德晓 |
中国 |
山东省 |
济南市 |
5 |
福建省肿瘤医院 |
陈英 |
中国 |
福建省 |
福州市 |
6 |
广东省人民医院 |
李文瑜 |
中国 |
广东省 |
广州市 |
7 |
河南省肿瘤医院 |
李玉富 |
中国 |
河南省 |
郑州市 |
8 |
临沂市肿瘤医院 |
郑美芳 |
中国 |
山东省 |
临沂市 |
9 |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
白鸥 |
中国 |
吉林省 |
长春市 |
10 |
吉林省肿瘤医院 |
王彦荣 |
中国 |
吉林省 |
长春市 |
11 |
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
梁欣荃 |
中国 |
湖南省 |
郴州市 |
12 |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河北省肿瘤医院) |
刘海生 |
中国 |
河北省 |
石家庄市 |
13 |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 |
黄亮 |
中国 |
天津市 |
天津市 |
14 |
安徽省肿瘤医院 |
丁凯阳 |
中国 |
安徽省 |
合肥市 |
15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山东省千佛山医院) |
董琳 |
中国 |
山东省 |
济南市 |
16 |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
赵霞 |
中国 |
山东省 |
青岛市 |
17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
金洁 |
中国 |
浙江省 |
杭州市 |
18 |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彭志刚 |
中国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南宁市 |
19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景红梅 |
中国 |
北京市 |
北京市 |
20 |
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 |
王晓桃 |
中国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桂林市 |
21 |
江西省肿瘤医院(江西省第二人民医院) |
黄燕 |
中国 |
江西省 |
南昌市 |
22 |
北京医院 |
刘辉 |
中国 |
北京市 |
北京市 |
23 |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
孙秀华 |
中国 |
辽宁省 |
大连市 |
24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山东省肿瘤防治研究院、山东省肿瘤医院) |
李增军 |
中国 |
山东省 |
济南市 |
25 |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
侯明 |
中国 |
山东省 |
济南市 |
26 |
河北大学附属医院 |
贾友超 |
中国 |
河北省 |
保定市 |
27 |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李菲 |
中国 |
江西省 |
南昌市 |
28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
钱文斌 |
中国 |
浙江省 |
杭州市 |
29 |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
沈建箴 |
中国 |
福建省 |
福州市 |
30 |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
胡建达 |
中国 |
福建省 |
泉州市 |
31 |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
杨威 |
中国 |
辽宁省 |
沈阳市 |
32 |
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 |
黄春洲 |
中国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银川市 |
33 |
临汾市人民医院 |
席振芳 |
中国 |
山西省 |
临汾市 |
34 |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贺鹏程 |
中国 |
陕西省 |
西安市 |
35 |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林志娟 |
中国 |
福建省 |
厦门市 |
36 |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
杨艳丽 |
中国 |
安徽省 |
蚌埠市 |
37 |
玉林市红十字会医院 |
吕钊 |
中国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玉林市 |
38 |
云南省肿瘤医院(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
赖洵 |
中国 |
云南省 |
昆明市 |
39 |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
王季石 |
中国 |
贵州省 |
贵阳市 |
40 |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
赵莹 |
中国 |
广东省 |
佛山市 |
41 |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 |
张连生 |
中国 |
甘肃省 |
兰州市 |
42 |
辽宁省肿瘤医院 |
邢晓静 |
中国 |
辽宁省 |
沈阳市 |
43 |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广西壮族自治区肿瘤医院) |
岑洪 |
中国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南宁市 |
44 |
河南省人民医院 |
朱尊民 |
中国 |
河南省 |
郑州市 |
45 |
湖北省肿瘤医院 |
吴辉菁 |
中国 |
湖北省 |
武汉市 |
46 |
山西省肿瘤医院 |
苏丽萍 |
中国 |
山西省 |
太原市 |
47 |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
杨林花 |
中国 |
山西省 |
太原市 |
48 |
甘肃省肿瘤医院 |
崔杰 |
中国 |
甘肃省 |
兰州市 |
49 |
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
闻淑娟 |
中国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乌鲁木齐市 |
50 |
烟台毓璜顶医院 |
马俊杰 |
中国 |
山东省 |
烟台市 |
51 |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张旭东 |
中国 |
河南省 |
郑州市 |
52 |
浙江省肿瘤医院 |
杨海燕 |
中国 |
浙江省 |
杭州市 |
53 |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金正明 |
中国 |
江苏省 |
苏州市 |
54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刘林 |
中国 |
重庆市 |
重庆市 |
55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高力 |
中国 |
重庆市 |
重庆市 |
56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
黄梅 |
中国 |
湖北省 |
武汉市 |
57 |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俞康 |
中国 |
浙江省 |
温州市 |
58 |
江苏省肿瘤医院 |
刘宇飞 |
中国 |
江苏省 |
南京市 |
59 |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
魏小磊 |
中国 |
广东省 |
广州市 |
60 |
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
刘耀 |
中国 |
重庆市 |
重庆市 |
61 |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葛健 |
中国 |
安徽省 |
合肥市 |
五、伦理委员会信息
序号 |
名称 |
审查结论 |
批准日期/备案日期 |
1 |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伦理委员会 |
同意
|
2024-07-18 |
2 |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伦理委员会 |
同意
|
2024-11-19 |
六、试验状态信息
1、试验状态
进行中
(招募中)
2、试验人数
目标入组人数 |
国内: 416 ;
|
已入组人数 |
国内: 1 ;
|
实际入组总人数 |
国内: 登记人暂未填写该信息;
|
3、受试者招募及试验完成日期
第一例受试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日期 |
国内:2024-12-26;
|
第一例受试者入组日期 |
国内:2025-01-06;
|
试验完成日期
|
国内:登记人暂未填写该信息;
|
七、临床试验结果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