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题目和背景信息
登记号 |
CTR20243477 |
相关登记号 |
CTR20241658 |
药物名称 |
CM383注射液
|
药物类型 |
生物制品
|
临床申请受理号
|
企业选择不公示
|
适应症 |
阿尔茨海默病源性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和轻度阿尔茨海默病 |
试验专业题目 |
一项评价 CM383 在阿尔茨海默病源性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和轻度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中多次剂量递增给药的安全性、耐受性、药代动力学、药效动力学及免疫原性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 Ib 期临床研究 |
试验通俗题目 |
CM383 在阿尔茨海默病源性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和轻度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中多次剂量递增给药的I期研究 |
试验方案编号 |
CM383-109001 |
方案最新版本号
|
3.0
|
版本日期: |
2025-02-13 |
方案是否为联合用药 |
否 |
二、申请人信息
三、临床试验信息
1、试验目的
主要目的:评价 CM383 在阿尔茨海默病(AD)源性轻度认知障碍(MCI)和轻度 AD 患者中多次给药的安全性与耐受性。
次要目的: 评价 CM383 在 AD 源性 MCI 和轻度 AD 患者中的药代动力学(PK) 特征。评价 CM383 在 AD 源性 MCI 和轻度 AD 患者中多次给药的血浆药效学(PD) 效应。评价 CM383 在 AD 源性 MCI 和轻度 AD 患者中多次给药的免疫原性。评价 CM383 多次给药对 AD 源性MCI 和轻度 AD 患者脑内 β 淀粉样蛋白(Aβ) 沉积的影响。
探索性目的:评价 CM383 在 AD 源性 MCI 和轻度 AD 患者中多次给药后脑脊液(CSF)药物浓度。评价 CM383 在 AD 源性 MCI 和轻度 AD 患者中多次给药后 CSF PD 效应。评价 CM383 多次给药对 AD 源性MCI 和轻度 AD 患者认知的影响。
2、试验设计
试验分类 |
安全性和有效性
|
试验分期 |
I期
|
设计类型 |
平行分组
|
随机化 |
随机化
|
盲法 |
双盲
|
试验范围 |
国内试验
|
3、受试者信息
年龄 |
50岁(最小年龄)至
85岁(最大年龄)
|
性别 |
男+女
|
健康受试者 |
无
|
入选标准 |
1
|
性别不限,自愿参加,并由受试者及其法定监护人(若适用)签署ICF
|
2
|
受试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当日年龄在50~85周岁之间
|
3
|
筛选时体重指数(BMI)在19.0~32.5 kg/m2之间(包括边界值),且体重在45 kg~100 kg之间(包括边界值)
|
4
|
受试者必须满足美国国立老化研究所与阿尔茨海默病协会(NIA/AA)对AD源性MCI的核心诊断标准,或很可能的AD的核心临床诊断标准
|
5
|
临床痴呆评定量表总分(CDR-GS)0.5分或1分
|
6
|
MMSE在筛选期评分在20-30分之间(包含边界值)
|
7
|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项版)在筛选期总分≤10分
|
8
|
哈金斯基(Hachinski)缺血指数量表≤4 分
|
9
|
通过第三方独立影像评估, Aβ-PET 扫描结果证实存在 AD 病理变化
|
10
|
受试者应有稳定的照料者,且签署照料者知情同意书。照料者将帮助患者参与研究全过程。照料者必须陪伴受试者参加研究访视,并协助研究者完成相关量表评分。研究过程中,照料者尽可能保持不变
|
11
|
如果受试者正在接受 AD的对症治疗药物(如胆碱酯酶抑制剂、美金刚),随机前至少 4 周应当保持给药方案稳定。除了抗 AD 的药物外, 其他允许的患者其他基础疾病的合并治疗药物应在随机前 4 周不得发生显著改变。 受试者接受上述药物治疗的依从性应≥ 80%且≤120%
|
|
排除标准 |
1
|
其他医学或神经系统因素(非AD)导致的受试者认知功能损害
|
2
|
在过去1年内有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史、癫痫或其他不能解释的意识丧失
|
3
|
存在任何可能干扰受试者认知评估的精神疾病
|
4
|
不能耐受MRI检查或具有MRI检查禁忌症
|
5
|
不能耐受PET-CT检查,或具有PET-CT检查禁忌症
|
6
|
筛选期,颅脑MRI检查显示显著的病变
|
7
|
筛选期前1年内发生过不稳定,或经研究者评估参加本研究可能会增加受试者安全性风险的心血管疾病(如心肌梗死等)
|
8
|
筛选期或基线期ECG检查结果显示具有临床意义的异常,如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心房扑动、二度或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等,且研究者认为不适合加入本研究的
|
9
|
筛选期或基线期心电图检查结果提示 ECG QTcF >450 ms(男性),QTcF >470 ms(女性) 。若 QTcF 异常,可加测两次 ECG 取三次 QTcF 平均值
|
10
|
中度或重度肾功能不全病史
|
11
|
未控制稳定的高血压
|
12
|
甲状腺功能异常,且研究者认为该异常导致了受试者认知功能下降
|
13
|
凝血功能障碍,定义为凝血酶原时间> 1.2 倍 ULN
|
14
|
筛选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梅毒螺旋体抗体、丙型肝炎病毒抗体(HCV-Ab)阳性;乙型肝炎处于活动期的受试者(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且外周血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正常值上限)
|
15
|
筛选前5年内有恶性肿瘤病史,不包括已治愈的皮肤基底细胞癌、甲状腺乳头状癌和甲状腺滤泡状癌
|
16
|
由于免疫抑制药物持续效应导致的具有临床意义的全身性免疫功能低下者;免疫抑制药物(包括系统性应用糖皮质激素、注射用免疫球蛋白、血液制品、血浆衍生物、血浆交换和血浆置换)在试验期间禁止使用
|
17
|
筛选期前6个月有严重外伤或重大手术史,或计划在试验期间进行手术
|
18
|
筛选前1年内有药物滥用史和/或吸毒史
|
19
|
怀疑对Aβ抗体类药物、人源化单克隆抗体类药物及其辅料过敏者或对其他生物制剂过敏者,或有其他药物严重过敏史
|
20
|
已知或疑似滥用酒精或麻醉剂
|
21
|
妊娠、哺乳或计划在试验期间妊娠的有生育能力的女性(WOCBP),或自签署ICF之后至末次使用试验用药品后3个月内有生育计划、不愿意或不能采取高效的避孕措施者
|
22
|
既往参加过任何针对Aβ的主动免疫治疗研究,除非有接受安慰剂的记录
|
23
|
筛选前12个月内参加过任何针对Aβ的被动免疫治疗研究,除非有接受安慰剂的记录
|
24
|
筛选前3个月内参加过任何未上市药物或医疗器械的临床试验者,参加临床试验者定义为:签署过临床试验ICF,并使用过试验药物(含安慰剂)或试验医疗器械者;或者筛选前仍在某项临床研究的随访期内或试验药物5个半衰期内(以较长者为准)
|
25
|
研究者认为具有任何可能导致受试者不能完成本研究,或给受试者带来明显风险的任何情况,或干扰受试者完成研究评估的能力的其他因素
|
|
4、试验分组
试验药 |
序号 |
名称 |
用法 |
1
|
中文通用名:CM383注射液
英文通用名:CM383
商品名称:NA
|
剂型:注射剂
规格:1ml
用法用量:静脉输注,剂量A,剂量B,剂量C,剂量D,剂量E,Q2W,共给药多次
用药时程:多次
|
|
对照药 |
序号 |
名称 |
用法 |
1 |
中文通用名:安慰剂
英文通用名:NA
商品名称:NA
|
剂型:注射剂
规格:1ml
用法用量:静脉输注,剂量A,剂量B,剂量C,剂量D,剂量E,Q2W,共给药多次
用药时程:多次
|
|
5、终点指标
主要终点指标及评价时间 |
序号 |
指标 |
评价时间 |
终点指标选择 |
1 |
安全性评价:不良事件(AE),体格检查、生命体征、12-导联心电图(12-ECG)、颅脑核磁共振(MRI)以及实验室检查等 |
治疗期 |
安全性指标
|
|
次要终点指标及评价时间 |
序号 |
指标 |
评价时间 |
终点指标选择 |
1 |
CM383浓度 |
各评价访视点 |
安全性指标
|
2 |
PK参数:包括Tmax、Cmax、AUC、t1/2z、CL、Vz、MRT、Ctrough、Vss、AR等 |
各评价访视点 |
安全性指标
|
3 |
各评价时间点PD参数较基线变化 |
各评价访视点 |
有效性指标
|
4 |
评价CM383在AD源性MCI和轻度AD患者中多次给药的免疫原性 |
各评价访视点 |
安全性指标
|
5 |
评价CM383多次给药对AD源性MCI和轻度AD患者脑内β淀粉样蛋白(Aβ)沉积的影响 |
各评价访视点 |
安全性指标
|
|
6、数据安全监查委员会(DMC)
无
7、是否购买保险
有
四、研究者信息
1、主要研究者信息
1 |
姓名 |
施炯 |
学位 |
医学博士 |
职称 |
主任医师 |
电话 |
0551-62284875 |
Email |
jshi2022@ustc.edu.cn |
邮政地址 |
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庐江路17号 |
邮编 |
230001 |
单位名称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 |
2、各参加机构信息
序号 |
机构名称 |
主要研究者 |
国家或地区 |
省(州) |
城市 |
1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 |
施炯 |
中国 |
安徽省 |
合肥市 |
2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
陈启东 |
中国 |
北京市 |
北京市 |
3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商慧芳 |
中国 |
四川省 |
成都市 |
4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
陈炜 |
中国 |
浙江省 |
杭州市 |
5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
彭国平 |
中国 |
浙江省 |
杭州市 |
6 |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
张志珺 |
中国 |
江苏省 |
南京市 |
7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 |
张庆娥 |
中国 |
北京市 |
北京市 |
8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
张拥波 |
中国 |
北京市 |
北京市 |
9 |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
杨丽 |
中国 |
天津市 |
天津市 |
10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杨辉 |
中国 |
重庆市 |
重庆市 |
11 |
济南市中心医院 |
温清 |
中国 |
山东省 |
济南市 |
12 |
济南市中心医院 |
边红 |
中国 |
山东省 |
济南市 |
13 |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赵莘瑜 |
中国 |
河南省 |
郑州市 |
14 |
天津市环湖医院 |
纪勇 |
中国 |
天津市 |
天津市 |
五、伦理委员会信息
序号 |
名称 |
审查结论 |
批准日期/备案日期 |
1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学研究伦理委员会 |
同意
|
2024-08-18 |
2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学研究伦理委员会 |
同意
|
2024-10-31 |
3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学研究伦理委员会 |
同意
|
2025-03-06 |
六、试验状态信息
1、试验状态
进行中
(招募中)
2、试验人数
目标入组人数 |
国内: 48 ;
|
已入组人数 |
国内: 12 ;
|
实际入组总人数 |
国内: 登记人暂未填写该信息;
|
3、受试者招募及试验完成日期
第一例受试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日期 |
国内:2024-11-08;
|
第一例受试者入组日期 |
国内:2024-11-29;
|
试验完成日期
|
国内:登记人暂未填写该信息;
|
七、临床试验结果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