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题目和背景信息
登记号 |
CTR20243420 |
相关登记号 |
|
药物名称 |
注射用重组A型肉毒毒素
|
药物类型 |
生物制品
|
临床申请受理号
|
企业选择不公示
|
适应症 |
成人上肢痉挛状态 |
试验专业题目 |
注射用重组A型肉毒毒素(YY001)治疗成人上肢痉挛状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临床研究(REHAB-1) |
试验通俗题目 |
注射用重组A型肉毒毒素(YY001)治疗成人上肢痉挛状态的Ⅱ期试验 |
试验方案编号 |
YY001-002-CN01 |
方案最新版本号
|
第1.1版
|
版本日期: |
2024-07-05 |
方案是否为联合用药 |
否 |
二、申请人信息
三、临床试验信息
1、试验目的
1. 主要目的:
1) 初步探索注射用重组A型肉毒毒素(YY001)对于改善成人上肢痉挛状态在给药后第4周主要治疗目标肌群改良Ashworth量表(MAS)评分的有效性;
2) 评价注射用重组A型肉毒毒素(YY001)治疗成人上肢痉挛状态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2. 次要目的:
1) 初步探索注射用重组A型肉毒毒素(YY001)对于改善成人上肢痉挛状态在上肢各肌群MAS评分、医师整体评估量表(Physician's Global Assessment, PGA)、残疾评定量表(Disability Assessment Scale, DAS)的有效性;
2) 评价注射用重组A型肉毒毒素(YY001)治疗成人上肢痉挛状态的免疫原性。
2、试验设计
试验分类 |
有效性
|
试验分期 |
II期
|
设计类型 |
平行分组
|
随机化 |
随机化
|
盲法 |
双盲
|
试验范围 |
国内试验
|
3、受试者信息
年龄 |
18岁(最小年龄)至
75岁(最大年龄)
|
性别 |
男+女
|
健康受试者 |
无
|
入选标准 |
1
|
1) 18周岁≤年龄≤75周岁,性别不限;
|
2
|
2) 体重≥50Kg;
|
3
|
3) 脑卒中单侧偏瘫患者(脑卒中发病距随机入组≥3个月)出现上肢痉挛状态;
|
4
|
4) 对受试者进行残疾评定量表DAS评级,至少有一方面评级≥2级;
|
5
|
5) 如果口服抗痉挛药物,其用药情况必须在随机入组前稳定至少1个月;
|
6
|
6) 如果研究肢体接受物理治疗或作业治疗,其频率、类型和强度必须在随机入组前稳定≥3周;
|
7
|
7) 具有生育能力的女性和/或男性及其伴侣自签署知情同意书后至末次给药后3个月内应采取有效的避孕措施,并且无生育、捐献卵子计划(女性)或捐献精子计划(男性);
|
8
|
8) 充分了解试验内容,自愿参加试验,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
|
排除标准 |
1
|
1) 有对试验用药品(包括试验药物和对照药品)任何组分的过敏史;
|
2
|
2) 注射部位存在感染或皮肤病变;
|
3
|
3) 被研究的肢体炎症明显,限制关节活动;
|
4
|
4) 本研究前已进行或研究期间计划对被研究的肢体进行手术治疗痉挛状态;
|
5
|
5) 经研究者评估,受试者在研究期间可能需要接受研究方案规定的禁用药物。
|
6
|
6) 本研究随机入组前6个月内接受过任何类型肉毒制剂治疗,或计划在研究期间使用除方案规定的试验用药品外的其他肉毒毒素;
|
7
|
7) 研究肢体存在固定挛缩,被动伸展时关节活动严重受限;或研究者判断注射部位肌肉存在严重萎缩者;
|
8
|
8) 任何可能使受试者在使用A型肉毒毒素时风险升高的医疗情况;
|
9
|
9) 研究期间需要使用干扰神经肌肉功能药物治疗;
|
10
|
10) 在本研究期间计划或预计使用新的抗痉挛药物者;
|
11
|
11) 患有其他伴随疾病,经研究者评估不适合参与临床研究。
|
12
|
12) 经研究者评估认为伴有严重认知障碍或精神疾病而影响试验执行或测评者;
|
13
|
13) 筛选期心电图(ECG)显示严重的心律失常且经研究者判断可能会影响试验药物安全性评价者;
|
14
|
14) 筛选期异常实验室检查,经研究者判断不适合参与临床研究。
|
15
|
15) 有酒精依赖或药物滥用病史者;
|
16
|
16) 怀孕或哺乳患者;
|
17
|
17) 本研究随机入组前参加了其他药物/器械的临床试验;
|
18
|
18) 研究者认为有其他因素不适宜参加本研究。
|
|
4、试验分组
试验药 |
序号 |
名称 |
用法 |
1
|
中文通用名:注射用重组A型肉毒毒素
英文通用名:Recombinant Botulinum Toxin Type A for Injection
商品名称:NA
|
剂型:注射用冻干粉
规格:100 U/瓶
用法用量:低剂量队列注射总量为200U (4ml),单次给药,在适宜的肌肉定位引导下进行肌肉注射。
用药时程:单次给药
|
2
|
中文通用名:注射用重组A型肉毒毒素
英文通用名:Recombinant Botulinum Toxin Type A for Injection
商品名称:NA
|
剂型:注射用冻干粉
规格:100 U/瓶
用法用量:中剂量队列注射总量为300U (6ml),单次给药,在适宜的肌肉定位引导下进行肌肉注射。
用药时程:单次给药
|
3
|
中文通用名:注射用重组A型肉毒毒素
英文通用名:Recombinant Botulinum Toxin Type A for Injection
商品名称:NA
|
剂型:注射用冻干粉
规格:100 U/瓶
用法用量:高剂量队列注射总量为400U (8ml),单次给药,在适宜的肌肉定位引导下进行肌肉注射。
用药时程:单次给药
|
|
对照药 |
序号 |
名称 |
用法 |
1 |
中文通用名: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
英文通用名:Botulinum Toxin Type A for Injection
商品名称:保妥适
|
剂型:注射用冻干粉
规格:100 U/支
用法用量:低剂量队列注射总量为200U (4ml),单次给药,在适宜的肌肉定位引导下进行肌肉注射。
用药时程:单次给药
|
2 |
中文通用名: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
英文通用名:Botulinum Toxin Type A for Injection
商品名称:保妥适
|
剂型:注射用冻干粉
规格:100 U/支
用法用量:中剂量队列注射总量为300U (6ml),单次给药,在适宜的肌肉定位引导下进行肌肉注射。
用药时程:单次给药
|
3 |
中文通用名: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
英文通用名:Botulinum Toxin Type A for Injection
商品名称:保妥适
|
剂型:注射用冻干粉
规格:100 U/支
用法用量:高剂量队列注射总量为400U (8ml),单次给药,在适宜的肌肉定位引导下进行肌肉注射。
用药时程:单次给药
|
4 |
中文通用名:注射用重组A型肉毒毒素安慰剂
英文通用名:Recombinant Botulinum Toxin Type A for Injection Placebo
商品名称:NA
|
剂型:注射用冻干粉
规格:0U/瓶
用法用量:低剂量队列注射总量为0U (4ml),单次给药,在适宜的肌肉定位引导下进行肌肉注射。
用药时程:单次给药
|
5 |
中文通用名:注射用重组A型肉毒毒素安慰剂
英文通用名:Recombinant Botulinum Toxin Type A for Injection Placebo
商品名称:NA
|
剂型:注射用冻干粉
规格:0U/瓶
用法用量:中剂量队列注射总量为0U (6ml),单次给药,在适宜的肌肉定位引导下进行肌肉注射。
用药时程:单次给药
|
6 |
中文通用名:注射用重组A型肉毒毒素安慰剂
英文通用名:Recombinant Botulinum Toxin Type A for Injection Placebo
商品名称:NA
|
剂型:注射用冻干粉
规格:0U/瓶
用法用量:高剂量队列注射总量为0U (8ml),单次给药,在适宜的肌肉定位引导下进行肌肉注射。
用药时程:单次给药
|
|
5、终点指标
主要终点指标及评价时间 |
序号 |
指标 |
评价时间 |
终点指标选择 |
1 |
研究肢体的主要治疗目标肌群的肌张力MAS评分较基线的变化值; |
给药后第4周访视时 |
有效性指标
|
2 |
生命体征 |
研究期间 |
安全性指标
|
3 |
体格检查 |
研究期间 |
安全性指标
|
4 |
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血生化检查) |
研究期间 |
安全性指标
|
5 |
12导联心电图检查 |
研究期间 |
安全性指标
|
6 |
不良事件和严重不良事件 |
研究期间 |
安全性指标
|
|
次要终点指标及评价时间 |
序号 |
指标 |
评价时间 |
终点指标选择 |
1 |
医师整体评估量表PGA评分 |
给药后第1、4、8、12周访视时 |
有效性指标
|
2 |
研究肢体的主要治疗目标肌群的肌张力MAS评分较基线的变化值 |
给药后第1、8、12周访视时 |
有效性指标
|
3 |
研究肢体的主要治疗目标肌群治疗有效者的比例 |
给药后第1、4、8、12周访视时 |
有效性指标
|
4 |
研究肢体的腕屈肌肌张力MAS评分较基线的变化值 |
给药后第1、4、8、12周访视时 |
有效性指标
|
5 |
研究肢体的四指屈肌肌张力MAS评分较基线的变化值 |
给药后第1、4、8、12周访视时 |
有效性指标
|
6 |
研究肢体的肘屈肌肌张力MAS评分较基线的变化值 |
给药后第1、4、8、12周访视时 |
有效性指标
|
7 |
研究肢体的拇指屈肌肌张力MAS评分较基线的变化值 |
给药后第1、4、8、12周访视时 |
有效性指标
|
8 |
DAS评分较基线的变化值 |
给药后第1、4、8、12周访视时 |
有效性指标
|
9 |
抗药抗体(ADA)和中和抗体(Nab) |
研究期间 |
安全性指标
|
|
6、数据安全监查委员会(DMC)
无
7、是否购买保险
有
四、研究者信息
1、主要研究者信息
1 |
姓名 |
万新华 |
学位 |
医学博士 |
职称 |
主任医师 |
电话 |
13021099528 |
Email |
wxhpumch@163.com |
邮政地址 |
北京市-北京市-北京市东城区东单三条9号 |
邮编 |
100730 |
单位名称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
2、各参加机构信息
序号 |
机构名称 |
主要研究者 |
国家或地区 |
省(州) |
城市 |
1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
万新华 |
中国 |
北京市 |
北京市 |
2 |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
李放 |
中国 |
上海市 |
上海市 |
3 |
上海市养志康复医院 |
靳令经 |
中国 |
上海市 |
上海市 |
4 |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
董红娟 |
中国 |
湖北省 |
武汉市 |
5 |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方琪 |
中国 |
江苏省 |
苏州市 |
6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商慧芳 |
中国 |
四川省 |
成都市 |
7 |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 |
赵翠萍 |
中国 |
山东省 |
青岛市 |
8 |
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 |
吴君仓 |
中国 |
安徽省 |
合肥市 |
9 |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
龙建军 |
中国 |
广东省 |
深圳市 |
10 |
山西白求恩医院 |
王萍芝 |
中国 |
山西省 |
太原市 |
11 |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
项洁 |
中国 |
江苏省 |
徐州市 |
12 |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
朱晓冬 |
中国 |
天津市 |
天津市 |
13 |
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姚黎清 |
中国 |
云南省 |
昆明市 |
14 |
安徽省立医院 |
程昭昭 |
中国 |
安徽省 |
合肥市 |
15 |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
马超 |
中国 |
广东省 |
广州市 |
16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
刘军 |
中国 |
上海市 |
上海市 |
17 |
广东省人民医院 |
赵洁皓 |
中国 |
广东省 |
广州市 |
18 |
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秦清艳 |
中国 |
河南省 |
开封市 |
19 |
山西省人民医院 |
吴琴 |
中国 |
山西省 |
太原市 |
五、伦理委员会信息
序号 |
名称 |
审查结论 |
批准日期/备案日期 |
1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药物临床试验伦理委员会 |
同意
|
2024-08-22 |
六、试验状态信息
1、试验状态
进行中
(尚未招募)
2、试验人数
目标入组人数 |
国内: 60 ;
|
已入组人数 |
国内: 登记人暂未填写该信息;
|
实际入组总人数 |
国内: 登记人暂未填写该信息;
|
3、受试者招募及试验完成日期
第一例受试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日期 |
国内:登记人暂未填写该信息;
|
第一例受试者入组日期 |
国内:登记人暂未填写该信息;
|
试验完成日期
|
国内:登记人暂未填写该信息;
|
七、临床试验结果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