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题目和背景信息
登记号 |
CTR20243295 |
相关登记号 |
CTR20212285,CTR20232980 |
药物名称 |
泰普格雷片
曾用名:
|
药物类型 |
化学药物
|
临床申请受理号
|
企业选择不公示
|
适应症 |
急性冠脉综合征 |
试验专业题目 |
评价泰普格雷片在中国健康成人受试者中药代动力学、药效动力学和安全性的 I 期临床研究 |
试验通俗题目 |
评价泰普格雷片在中国健康成人受试者中药代动力学、药效动力学和安全性的 I 期临床研究 |
试验方案编号 |
TY601A-P1-03 |
方案最新版本号
|
V1.0
|
版本日期: |
2024-07-03 |
方案是否为联合用药 |
否 |
二、申请人信息
三、临床试验信息
1、试验目的
主要目的:
1.评价泰普格雷片在中国健康受试者中的药代动力学(PK)特征和药效学(PD)特征;
2.比较泰普格雷与氯吡格雷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特征;
3.比较泰普格雷与替格瑞洛的药效学特征。
次要目的:
评价泰普格雷片在中国健康受试者中的安全性。
2、试验设计
试验分类 |
药代动力学/药效动力学试验
|
试验分期 |
I期
|
设计类型 |
单臂试验
|
随机化 |
非随机化
|
盲法 |
开放
|
试验范围 |
国内试验
|
3、受试者信息
年龄 |
18岁(最小年龄)至
50岁(最大年龄)
|
性别 |
男+女
|
健康受试者 |
有
|
入选标准 |
1
|
中国男性或女性健康志愿者;
|
2
|
受试者充分理解试验目的、流程、要求、研究期限及潜在风险,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
3
|
签署知情同意书当日年龄在18至50周岁(包括临界值)之间;
|
4
|
男性受试者体重≥50 kg,女性受试者体重≥45 kg,且体重指数(BMI)在19.0~28.0 kg/m2范围内(包括临界值);
|
5
|
根据以下评估结果判断健康状况良好:经研究者(或指定人员)评估,认为在筛选期或入院时的病史、体格检查、临床实验室检测评价、12导联ECG和生命体征测量结果异常值均不具有临床意义;
|
6
|
女性受试者未怀孕或哺乳,有生育能力的女性和男性受试者同意采用避孕措施。
|
|
排除标准 |
1
|
具有任何代谢、过敏、皮肤病学、肝脏、肾脏、血液学、心血管、胃肠道、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内分泌或精神病类(由研究者或[指定人员]确定)显著病史或临床表现;
|
2
|
任何异常出血有凝血功能障碍的病史或证据,长期或不明原因的,有临床意义的出血,或频繁出现不明原因的瘀伤或血栓形成的证据;或者有自发性出血史;
|
3
|
研究者(或指定人员)认为受试者存在有显著临床意义的对任何药物、研究药物或同类药物过敏者;
|
4
|
筛选前3个月内接受过任何大手术或研究期间计划进行任何手术;
|
5
|
筛选前3个月内献血或大量失血(≥400mL),接受输血或使用血制品者;或经研究者判断异常有临床意义的贫血者;
|
6
|
收缩压>140mmHg或<90mmHg,或舒张压>90mmHg或<50mmHg。通过重复测量确认;
|
7
|
通过重复测量确认,心率校正的QT间期(采用Fridericia法;QTcF)>450 ms;
|
8
|
血小板计数低于正常值下限;
|
9
|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和凝血酶原时间不在正常参考范围内;
|
10
|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γ-谷氨酰转移酶、碱性磷酸酶或总胆红素>1.5倍正常值上限;
|
11
|
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检查结果呈阳性、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检测结果呈阳性或梅毒检测结果呈阳性;
|
12
|
试验前2周内服用过阿司匹林/其他NSAIDs类药物或其它可能影响凝血功能的药物(例如诊断血栓性疾病,需要口服抗凝药治疗);
|
13
|
根据研究者(或指定人员)判断,存在使用或计划使用以下任何一项的情况:
a. 在本研究给药前14天或5倍半衰期(以较长者为准)内接受处方药/产品或草药
b. 在本研究给药前7天内使用非处方药/产品
不排除使用推荐剂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补充剂、处方口服、植入、透皮、注射或宫内避孕药以及经研究者批准的其他产品的受试者;
|
14
|
试验前1个月内接种过活疫苗或灭活疫苗者,或预期在研究期间需要接种疫苗者;
|
15
|
在本研究给药前90天内或5个半衰期内(以较长者为准)接受过研究药物给药;
|
16
|
筛选前3个月内参加过任何药物或医疗器械的临床试验者,或者筛选前尚在药物5个半衰期以内者(试验药物半衰期较长,5个半衰期超过3个月),经研究者判断不适合参加本研究;
|
17
|
试验前3个月内摄入任何已知肝酶诱导剂/抑制剂
首次服用研究药物前3个月内每天饮用过量茶、咖啡或含咖啡因的饮料(8杯以上,1杯=250 mL)者;
首次服用研究药物前30天内使用过任何抑制或诱导肝脏对药物代谢的药物(如:诱导剂—巴比妥类、卡马西平、苯妥英钠、利福平等;抑制剂—SSRI类抗抑郁药、西咪替丁、环孢素、大环内酯类、维拉帕米、喹诺酮类、吡咯类抗真菌药、HIV蛋白酶抑制剂等)者;
首次服用研究药物前14天内摄入过或计划摄入葡萄柚或葡萄柚相关的柑橘类水果(如酸橙、柚子)、杨桃、木瓜、石榴或以上水果制品者;
首次服用研究药物前48小时内,摄入过或计划摄入任何含有咖啡因的食物或饮料(如咖啡、浓茶、巧克力等)或富含黄嘌呤成分的食物(如沙丁鱼、动物肝脏等)或饮料者;
|
18
|
经研究者(或指定人员)确定,筛选前1年内受试者存在药物滥用或吸毒;
|
19
|
筛选或入院时酒精或可替宁检测结果呈阳性或尿检药物筛选呈阳性(通过重复检测进行确认);
|
20
|
筛选前12个月内,定期饮酒>21单位/周(男性)或>14单位/周(女性)。一个单位的酒精等于375mL啤酒或淡啤酒(3.5%)、100mL葡萄酒(13.5%)或30mL烈性酒(40%);
|
21
|
筛选前1个月内使用过烟草或含尼古丁的产品;
|
22
|
经检测为CYP2C19慢代谢型者(慢代谢型*2/*2,*2/*3,*3/*3);
|
23
|
有晕针、晕血史者,采血困难或不能耐受静脉穿刺采血者;
|
24
|
研究者认为具有其他不适宜参加本试验因素的受试者。
|
|
4、试验分组
试验药 |
序号 |
名称 |
用法 |
1
|
中文通用名:泰普格雷片
英文通用名:Tiprogrel Tablets
商品名称:NA
|
剂型:片剂
规格:5mg
用法用量:泰普格雷低剂量组:
D1:泰普格雷45mg顿服;
D2~D8:泰普格雷5mg,每日一次。
泰普格雷高剂量组:
D1:泰普格雷60mg顿服;
D2~D8:泰普格雷10mg,每日一次.
用药时程:连续给药8天
|
2
|
中文通用名:泰普格雷片
英文通用名:Tiprogrel Tablets
商品名称:NA
|
剂型:片剂
规格:20mg
用法用量:泰普格雷低剂量组:
D1:泰普格雷45mg顿服;
D2~D8:泰普格雷5mg,每日一次。
泰普格雷高剂量组:
D1:泰普格雷60mg顿服;
D2~D8:泰普格雷10mg,每日一次.
用药时程:连续给药8天
|
|
对照药 |
序号 |
名称 |
用法 |
1 |
中文通用名:硫酸氢氯吡格雷片
英文通用名:Clopidogrel Bisulfate Tablets
商品名称:波立维
|
剂型:片剂
规格:75mg
用法用量:D1:氯吡格雷300mg顿服;
D2~D8:氯吡格雷75mg每日一次
用药时程:连续用药8天。
|
2 |
中文通用名:替格瑞洛片
英文通用名:Ticagrelor Tablets
商品名称:倍林达
|
剂型:片剂
规格:90mg
用法用量:D1:替格瑞洛180mg顿服;
D2~D8:替格瑞洛 90mg每日两次
用药时程:连续用药8天。
|
|
5、终点指标
主要终点指标及评价时间 |
序号 |
指标 |
评价时间 |
终点指标选择 |
1 |
PK指标:包括但不仅限于:Cmax,AUC0-24h、AUC0-t等 |
整个试验期间 |
有效性指标
|
2 |
PD指标:血小板聚集抑制率 |
整个试验期间 |
有效性指标
|
|
次要终点指标及评价时间 |
序号 |
指标 |
评价时间 |
终点指标选择 |
1 |
AE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实验室检验异常的发生率;12导联ECG参数;生命体征测量结果;体格检查结果 |
整个试验期间 |
安全性指标
|
|
6、数据安全监查委员会(DMC)
无
7、是否购买保险
有
四、研究者信息
1、主要研究者信息
1 |
姓名 |
李姝雅 |
学位 |
博士 |
职称 |
副主任医师 |
电话 |
13601367028 |
Email |
Shuyali85@163.com |
邮政地址 |
北京市-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19号 |
邮编 |
100070 |
单位名称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
2、各参加机构信息
序号 |
机构名称 |
主要研究者 |
国家或地区 |
省(州) |
城市 |
1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
李姝雅 |
中国 |
北京市 |
北京市 |
五、伦理委员会信息
序号 |
名称 |
审查结论 |
批准日期/备案日期 |
1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 |
同意
|
2024-08-19 |
六、试验状态信息
1、试验状态
已完成
2、试验人数
目标入组人数 |
国内: 14 ;
|
已入组人数 |
国内: 14 ;
|
实际入组总人数 |
国内: 14 ;
|
3、受试者招募及试验完成日期
第一例受试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日期 |
国内:2024-09-09;
|
第一例受试者入组日期 |
国内:2024-09-17;
|
试验完成日期
|
国内:2024-12-17;
|
七、临床试验结果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