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题目和背景信息
登记号 |
CTR20243220 |
相关登记号 |
|
药物名称 |
RJK002注射液
曾用名:
|
药物类型 |
生物制品
|
临床申请受理号
|
企业选择不公示
|
适应症 |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 |
试验专业题目 |
在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患者中评价单次鞘内注射RJK002注射液的安全性和疗效的单臂、多中心、开放性的I期临床研究 |
试验通俗题目 |
评价RJK002注射液对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 |
试验方案编号 |
RJK002-0001-R |
方案最新版本号
|
V1.2
|
版本日期: |
2024-09-24 |
方案是否为联合用药 |
否 |
二、申请人信息
三、临床试验信息
1、试验目的
1.主要目的:
评价RJK002单次鞘内注射在ALS受试者中的安全性、耐受性,并确定II期临床研究推荐剂量(RP2D)
2.次要目的:
评价RJK002单次鞘内注射在ALS受试者中的初步有效性、AAV病毒载量、病毒脱落情况、免疫原性等
3.探索性目的:
探索RJK002单次鞘内注射在ALS受试者的血清和脑脊液(CSF)中的生物标志物表达及其他有效性
2、试验设计
试验分类 |
安全性和有效性
|
试验分期 |
I期
|
设计类型 |
单臂试验
|
随机化 |
非随机化
|
盲法 |
开放
|
试验范围 |
国内试验
|
3、受试者信息
年龄 |
18岁(最小年龄)至
无上限
(最大年龄)
|
性别 |
男+女
|
健康受试者 |
无
|
入选标准 |
1
|
年龄≥ 18周岁(包含界值),性别不限
|
2
|
诊断符合世界神经病学联盟(WFN)发布的修订版EI Escorial诊断标准中,拟诊的(临床的或实验室的)或确诊的散发性或家族性的ALS患者,见附录一
|
3
|
从第一个症状(任何ALS症状)发作至筛选访视时的疾病持续时间必须小于2年(含2年)
|
4
|
筛选期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功能评分量表修订版(ALSFRS-R)评分≥ 30分,且ALSFRS-R量表12项评分项中任何一项目评分均需≥ 2分
|
5
|
筛选期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VC%)≥ 70%
|
6
|
体重指数(BMI)大于18 kg/m2
|
7
|
筛选期前30天内未服用过或服用稳定剂量的利鲁唑和/或依达拉奉且研究期间继续保持原来用药方案者
|
8
|
理解并遵守试验流程,自愿参加,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知情同意书由本人或监护人自愿签署)
|
|
排除标准 |
1
|
合并其它与ALS症状相似,影响药物疗效评价的神经系统疾病者,如脊髓型颈椎病、脊髓空洞症、脊髓和脑干肿瘤、平山病、多灶性运动神经病、多发性硬化、格林巴利综合征、帕金森病和痴呆等
|
2
|
存在研究者认为有临床意义的任何医学不稳定情况(ALS除外),如受试者参加研究可能会对其构成风险
|
3
|
通过细胞学分析法测定,筛选时抗AAV9中和抗体滴度阳性(> 1:100)
|
4
|
有下述临床实验室检查异常:
a) 血常规:血小板计数< 100×10^9/L;
b) 凝血功能:国际标准化比值(INR)> 1.5×ULN或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1.5×ULN;
c) 血生化: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胆红素、谷氨酰转肽酶或谷氨酸脱氢酶> 1.5×ULN;
d) 肌酐(Scr)> 1.5×ULN
|
5
|
有惊厥发作或癫痫病史者(不包括儿童期发热性惊厥发作史)
|
6
|
有自身免疫性疾病(不包括控制良好的1型糖尿病或经激素替代疗法可控制的甲状腺疾病)、恶性肿瘤、骨髓增生异常或骨髓增生性疾病病史者
|
7
|
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病史,包括但不限于:
a) 筛选期前6个月内患有急性冠脉综合征(包括心肌梗死、严重或不稳定心绞痛)、心肌炎、充血性心力衰竭、脑血管意外或其他CTCAE v5.0等级评价3级及以上心血管事件;
b) 需要临床干预的严重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动过速、室性纤维性颤动或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
c) 筛选期前6个月内患有任何血栓栓塞事件,如深静脉血栓、肺动静脉栓塞、颈静脉栓塞等;
d) 标准治疗无法控制的高血压[收缩压(SBP)> 160 mmHg或舒张压(DBP)> 100 mmHg]或低血压
|
8
|
有重度脊柱侧凸病史,或筛选期前6个月内有脊柱手术史者
|
9
|
筛选期前2个月内因重大手术住院、因肺部事件住院或因营养支持住院或计划在研究期间进行住院大手术者
|
10
|
存在腰椎穿刺术的禁忌症(包括但不限于给药部位皮肤感染和颅内压升高的体征或症状)、接受任何活性鞘内治疗、存在用于引流CSF的植入式分流管、存在植入式中枢神经系统(CNS)插管或存在任何妨碍CSF采集的状况
|
11
|
存在自杀未遂的记录,在哥伦比亚-自杀严重程度评定自杀量表(C-SSRS)评估中显示有4类或5类自杀想法,或研究者判断有自杀企图风险者,见附录三
|
12
|
在筛选开始前4周内至给药的任何时间出现活动性感染(如感染性肺炎、败血症、带状疱疹感染等,CTCAE v5.0等级评价2级及以上),或研究者认为不可接受的慢性感染(如结核病)病史;在筛选开始前2周内直至给予治疗前出现任何发热性疾病
|
13
|
怀疑或确有酒精、药物滥用史者
|
14
|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丙肝病毒抗体、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阳性者
|
15
|
妊娠期妇女或哺乳期妇女,育龄期的受试者(包括有异性性行为的男性受试者及其有生育能力的女性伴侣)研究期间有妊娠计划,或捐献精子或卵子计划,或不愿采取有效避孕措施者(具体定义及避孕措施详见附录四)
|
16
|
既往存在基因治疗史、干细胞治疗史、实体器官移植病史者
|
17
|
在筛选前2周内或预计在研究期间接种疫苗者
|
18
|
在给药前4周内或5个半衰期接受过免疫调节药物(免疫增强剂,例如干扰素、白介素-2等;免疫抑制剂,例如肾上腺皮质激素、硫唑嘌呤),鼻内、吸入、眼部、局部外用、关节腔内皮质类固醇治疗或皮质类固醇生理替代治疗除外
|
19
|
筛选前3个月内参加并接受过其他药物或器械治疗的临床试验者
|
20
|
已知对泼尼松龙、其他糖皮质激素或其辅料、试验药物组成成份过敏者
|
21
|
研究者认为不适宜参加本临床试验者
|
|
4、试验分组
试验药 |
序号 |
名称 |
用法 |
1
|
中文通用名:RJK002注射液
英文通用名:无
商品名称:NA
|
剂型:注射剂
规格:2.0X10^13vg(2.0ml)/瓶
用法用量:鞘内注射注射给药,给药剂量:3E13 vg/人(备选剂量)、6E13 vg/人、1.2E14 vg/人、2.4E14 vg/人
用药时程:单次给药
|
|
对照药 |
|
5、终点指标
主要终点指标及评价时间 |
序号 |
指标 |
评价时间 |
终点指标选择 |
1 |
每个剂量组的剂量限制性毒性(DLT)发生率 |
28天 |
安全性指标
|
2 |
ALS功能评分量表(ALSFRS)在治疗前后的变化率 |
168天 |
有效性指标
|
3 |
各个剂量组不良事件(AE)发生率 |
168天 |
安全性指标
|
|
次要终点指标及评价时间 |
序号 |
指标 |
评价时间 |
终点指标选择 |
1 |
评价RJK002单次鞘内注射在ALS受试者中的初步有效性、AAV病毒载量、病毒脱落情况、免疫原性等 |
给药后每次访视 |
有效性指标+安全性指标
|
|
6、数据安全监查委员会(DMC)
无
7、是否购买保险
有
四、研究者信息
1、主要研究者信息
1 |
姓名 |
樊东升 |
学位 |
医学博士 |
职称 |
主任医师,教授 |
电话 |
010-64581188 |
Email |
dsfan@sina.com |
邮政地址 |
北京市-北京市-北京市海淀区花园北路49号 |
邮编 |
100191 |
单位名称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2、各参加机构信息
序号 |
机构名称 |
主要研究者 |
国家或地区 |
省(州) |
城市 |
1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樊东升 |
中国 |
北京市 |
北京市 |
五、伦理委员会信息
序号 |
名称 |
审查结论 |
批准日期/备案日期 |
1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医学科学研究伦理委员会 |
修改后同意
|
2024-07-22 |
2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医学科学研究伦理委员会 |
同意
|
2024-10-12 |
六、试验状态信息
1、试验状态
进行中
(招募中)
2、试验人数
目标入组人数 |
国内: 9 ;
|
已入组人数 |
国内: 3 ;
|
实际入组总人数 |
国内: 登记人暂未填写该信息;
|
3、受试者招募及试验完成日期
第一例受试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日期 |
国内:2024-10-07;
|
第一例受试者入组日期 |
国内:2024-10-14;
|
试验完成日期
|
国内:登记人暂未填写该信息;
|
七、临床试验结果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