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指标 |
评价时间 |
终点指标选择 |
1 |
A 组对比 B 组:IRC 评估的完全缓解 (CR) 率变化的受试者百分比 |
最长至 10 年 |
有效性指标+安全性指标
|
2 |
A 组对比 B 组:总生存期 (OS) |
最长至 10 年 |
有效性指标+安全性指标
|
3 |
A 组对比 B 组:微小残留病 (MRD) 阴性率 |
最长至 10 年 |
有效性指标+安全性指标
|
4 |
A 组对比 C 组:根据 EORTC QLQ-C30,维持身体功能 (PF) 的受试者百分比 |
最长至 10 年 |
有效性指标+安全性指标
|
5 |
A 组对比 B 组:根据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生存质量核心量表 (EORTC QLQ-C30),维持身体功能 (PF) 的受试者百分比。 |
25 周 |
有效性指标+安全性指标
|
6 |
A 组对比 C 组:达到 CR30 的受试者百分比 |
最长 30 个月 |
有效性指标+安全性指标
|
7 |
A 组对比 C 组:PFS 受试者人数 |
最长至 10 年 |
有效性指标+安全性指标
|
8 |
A 组对比 C 组:MRD 阴性率 |
最长至 10 年 |
有效性指标+安全性指标
|
9 |
A 组对比 C 组:OS |
最长至 10 年 |
有效性指标+安全性指标
|
10 |
A 组对比 B 组:研究者评估的 CR 率变化的受试者百分比 |
最长至 10 年 |
有效性指标+安全性指标
|
11 |
A 组对比 C 组:研究者评估的 CR 率变化的受试者百分比 |
最长至 10 年 |
有效性指标+安全性指标
|
12 |
A 组对比 B 组:达到 CR30 的受试者百分比 |
最长 30 个月 |
有效性指标+安全性指标
|
13 |
A 组对比 C 组:PFS 受试者人数 |
最长至 10 年 |
有效性指标+安全性指标
|
14 |
A 组对比 C 组:IRC 评估的 CR 率变化的受试者百分比 |
最长至 10 年 |
有效性指标+安全性指标
|
15 |
A 组对比 C 组:研究者评估达到最佳总体缓解 (BOR) 的受试者人数 |
最长至 10 年 |
有效性指标+安全性指标
|
16 |
A 组对比 C 组:研究者确定达到无事件生存期 (EFS) 的受试者人数 |
最长至 10 年 |
有效性指标+安全性指标
|
17 |
A 组对比 B 组:IRC 评估的达到 BOR 的受试者人数 |
最长至 10 年 |
有效性指标+安全性指标
|
18 |
A 组对比 B 组:研究者评估的达到 BOR 的受试者人数 |
最长至 10 年 |
有效性指标+安全性指标
|
19 |
A 组对比 B 组:研究者评估的缓解持续时间 (DOR) |
最长至 10 年 |
有效性指标+安全性指标
|
20 |
A 组对比 C 组:IRC 评估的达到 BOR 的受试者人数 |
最长至 10 年 |
有效性指标+安全性指标
|
21 |
A 组对比 B 组:IRC 确定的无事件生存期 (EFS) 的受试者人数 |
最长至 10 年 |
有效性指标+安全性指标
|
22 |
A 组对比 C 组:IRC 确定达到 EFS 的受试者人数 |
最长至 10 年 |
有效性指标+安全性指标
|
23 |
A 组对比 B 组:研究者确定达到 EFS 的受试者人数 |
最长至 10 年 |
有效性指标+安全性指标
|
24 |
A 组对比 B 组:IRC 评估的完全缓解持续时间 (DOCR) |
最长至 10 年 |
有效性指标+安全性指标
|
25 |
A 组对比 C 组:IRC 确定的 DOR |
最长至 10 年 |
有效性指标+安全性指标
|
26 |
A 组对比 B 组:IRC 评估的缓解持续时间 (DOR) |
最长至 10 年 |
有效性指标+安全性指标
|
27 |
A 组对比 C 组:至下一线抗淋巴瘤治疗时间 (TTNT) |
最长至 10 年 |
有效性指标+安全性指标
|
28 |
A 组对比 B 组:IRC 评估的至进展时间 |
最长至 10 年 |
有效性指标+安全性指标
|
29 |
A 组对比 C 组:研究者评估的 DOR |
最长至 10 年 |
有效性指标+安全性指标
|
30 |
A 组对比 B 组:研究者评估的 DOCR |
最长至 10 年 |
有效性指标+安全性指标
|
31 |
A 组对比 B 组:研究者评估的至进展时间 |
最长至 10 年 |
有效性指标+安全性指标
|
32 |
A 组对比 B 组:通过淋巴瘤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 (FACT-Lym) 测量的生活质量 (QoL) 的变化 |
最长至 10 年 |
有效性指标+安全性指标
|
33 |
A 组对比 C 组:IRC 评估的至进展时间 |
最长至 10 年 |
有效性指标+安全性指标
|
34 |
A 组对比 C 组:PFS2 受试者人数 |
最长至 10 年 |
有效性指标+安全性指标
|
35 |
A 组对比 C 组:通过 PRO-CTCAE 测量的耐受性的变化 |
最长至 10 年 |
有效性指标+安全性指标
|
36 |
A 组对比 C 组:通过癌症治疗功能评估单项-GP5 (FACT-GP5) 测量的耐受性变化 |
最长至 10 年 |
有效性指标+安全性指标
|
37 |
A 组对比 C 组:通过 FACT-Lym 测量的 QoL 的变化 |
最长至 10 年 |
有效性指标+安全性指标
|
38 |
A 组对比 B 组:通过欧洲五维度五水平健康评定量表 [EQ-5D-5L] 测量的 QoL 变化 |
最长至 10 年 |
有效性指标+安全性指标
|
39 |
A 组对比 B 组:通过癌症治疗功能评估单项 – GP5 (FACT-GP5) 测量的耐受性变化 |
最长至 10 年 |
有效性指标+安全性指标
|
40 |
A 组对比 C 组:通过 FACT-Lym 测量的症状变化 |
最长至 10 年 |
有效性指标+安全性指标
|
41 |
A 组对比 B 组:通过患者病情变化总体印象 (PGIC) 测量的受试者对治疗疗效看法的变化 |
最长至 10 年 |
有效性指标+安全性指标
|
42 |
A 组对比 B 组:通过患者对严重程度的总体印象 (PGIS) 测量的受试者对治疗疗效看法的变化 |
最长至 10 年 |
有效性指标+安全性指标
|
43 |
A 组对比 B 组:通过癌症治疗功能评估 - 淋巴瘤 (FACT-Lym) 测量的症状变化 |
最长至 10 年 |
有效性指标+安全性指标
|
44 |
A 组对比 C 组:通过 EQ-5D-5L 测量的 QoL 的变化 |
最长至 10 年 |
有效性指标+安全性指标
|
45 |
A 组对比 C 组:通过 PGIC 测量的受试者对治疗疗效看法的变化 |
最长至 10 年 |
有效性指标+安全性指标
|
46 |
A 组对比 C 组:通过 PGIS 测量的受试者对治疗疗效看法的变化 |
最长至 10 年 |
有效性指标+安全性指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