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题目和背景信息
登记号 |
CTR20242754 |
相关登记号 |
|
药物名称 |
SSGJ-706注射液
曾用名:
|
药物类型 |
生物制品
|
临床申请受理号
|
CXSL2101364/CXSL2101365
|
适应症 |
晚期恶性肿瘤患者 |
试验专业题目 |
评价 SSGJ-706 单药在晚期实体瘤患者中的安全性、耐受性和初步疗效的 I 期临床研究 |
试验通俗题目 |
评价 SSGJ-706 单药在晚期实体瘤患者中的安全性、耐受性和初步疗效的 I 期临床研究 |
试验方案编号 |
SSGJ-706-101 |
方案最新版本号
|
方案V1.1版
|
版本日期: |
2024-07-09 |
方案是否为联合用药 |
否 |
二、申请人信息
三、临床试验信息
1、试验目的
本研究是一项 I 期开放性临床研究,旨在评价 SSGJ-706 单药在晚期实体瘤患者中的安全性、耐受性、PK 特征和初步抗肿瘤活性。
2、试验设计
试验分类 |
安全性和有效性
|
试验分期 |
I期
|
设计类型 |
单臂试验
|
随机化 |
非随机化
|
盲法 |
开放
|
试验范围 |
国内试验
|
3、受试者信息
年龄 |
18岁(最小年龄)至
75岁(最大年龄)
|
性别 |
男+女
|
健康受试者 |
无
|
入选标准 |
1
|
自愿签署书面知情同意书。
|
2
|
预期生存时间≥3个月。
|
3
|
经组织学和/或细胞学证实的不可切除的晚期或转移性实体瘤,且为标准治疗失败、或标准治疗不耐受或无标准治疗的患者。
|
4
|
肿瘤组织PD-L1表达阳性(定义为CPS≥1,对于NSCLC要求TPS≥1%)
|
5
|
根据RECIST v1.1标准评估,至少有1个可反复测量的非脑部病灶
|
6
|
具有充分的器官和骨髓功能
|
|
排除标准 |
1
|
首次给药前 3 周内接受过系统性抗肿瘤治疗;首次给药前 2 周内针对非靶病灶进行了姑息性局部治疗;首次给药前 2 周内接受过非特异性免疫调节治疗;首次给药前 1 周内曾接受具有抗肿瘤适应症的中草药或中成药
|
2
|
已知对任何研究药物的任何成分过敏;已知对其他单克隆抗体产生严重超敏反应的病史。
|
3
|
既往抗肿瘤治疗导致的毒性未恢复至≤1 级;其中,对于前期使用过抗 PD- 1、抗 PD-L1、抗 CTLA-4 或任何其他肿瘤免疫治疗的受试者。
|
4
|
存在脑干、脑膜转移、脊髓转移或压迫。
|
5
|
首次用药前 2 年内患有需要系统性治疗的活动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如使用改善病情药物、皮质类固醇、免疫抑制剂治疗)。替代治疗(如甲状腺素、胰岛素、或针对肾上腺或垂体功能不全的生理性皮质类固醇替代治疗)不认为是一种系统性治疗。
|
6
|
首次给药前 4 周内发生严重感染,包括但不局限于伴有需要住院治疗的合并症、败血症或严重肺炎;在首次给药前 2 周内接受过全身抗感染治疗的活动性感染
|
7
|
存在有临床症状或需要反复引流的胸腔积液、心包积液或腹水。
|
8
|
既往或当前存在需要系统性糖皮质激素治疗的非感染性肺炎/间质性肺疾病。
|
9
|
已知异体器官移植史和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史。
|
|
4、试验分组
试验药 |
序号 |
名称 |
用法 |
1
|
中文通用名:SSGJ-706注射液
英文通用名:NA
商品名称:NA
|
剂型:注射液
规格:5ml:200mg
用法用量:静脉滴注,根据不同给药剂量组,按照方案规定的剂量进行给药
用药时程:根据方案规定进行给药,直至不再有临床获益(由研究者评估)、失访、死亡、毒性不可耐受、撤回知情同意或完成2年治疗)
|
|
对照药 |
|
5、终点指标
主要终点指标及评价时间 |
序号 |
指标 |
评价时间 |
终点指标选择 |
1 |
不良事件(AE)、严重不良事件(SAE)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DLT 发生率。 |
QW给药14天、Q3W给药21天,研究结束时 |
安全性指标
|
|
次要终点指标及评价时间 |
序号 |
指标 |
评价时间 |
终点指标选择 |
1 |
评估个体受试者在不同时间点的 SSGJ-706 的血药浓度。 |
研究结束时 |
有效性指标+安全性指标
|
2 |
评估 SSGJ-706 的受体占有率、细胞因子变化情况。 |
研究结束时 |
有效性指标+安全性指标
|
3 |
评估 SSGJ-706 的抗药抗体(ADA)的阳性率,以及 ADA 滴度和中和 抗体(NAb)的阳性率。 |
研究结束时 |
有效性指标+安全性指标
|
4 |
由研究者根据 RECIST 1.1 版评估抗肿瘤活性,包括客观缓解率(ORR)、缓解持续时间(DoR)、疾病控制率(DCR)、至应答时间(TTR)、无进展生存期(PFS),以及总生存期(OS)等。 |
研究结束时 |
有效性指标+安全性指标
|
5 |
评估肿瘤组织 PD-L1 的表达水平与疗效的相关性。 |
研究结束时 |
有效性指标+安全性指标
|
|
6、数据安全监查委员会(DMC)
无
7、是否购买保险
有
四、研究者信息
1、主要研究者信息
1 |
姓名 |
陈昊 |
学位 |
博士后 |
职称 |
主任医师 |
电话 |
0931-8943773 |
Email |
chenhao3996913@163.com |
邮政地址 |
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萃英门82号 |
邮编 |
730000 |
单位名称 |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 |
2、各参加机构信息
序号 |
机构名称 |
主要研究者 |
国家或地区 |
省(州) |
城市 |
1 |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 |
陈昊 |
中国 |
甘肃省 |
兰州市 |
2 |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
胡系伟 |
中国 |
贵州省 |
贵阳市 |
3 |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 |
侯小明 |
中国 |
甘肃省 |
兰州市 |
4 |
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 |
刘宇 |
中国 |
四川省 |
内江市 |
5 |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
周韶璋/王惠临 |
中国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南宁市 |
6 |
十堰市太和医院 |
骆志国 |
中国 |
湖北省 |
十堰市 |
7 |
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
张振 |
中国 |
河南省 |
南阳市 |
8 |
襄阳市中心医院 |
龚伟 |
中国 |
湖北省 |
襄阳市 |
9 |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贾瑞诺/王彩娥 |
中国 |
河南省 |
洛阳市 |
10 |
赣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施华球/杨海玉 |
中国 |
江西省 |
赣州市 |
11 |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
李琦 |
中国 |
上海市 |
上海市 |
五、伦理委员会信息
序号 |
名称 |
审查结论 |
批准日期/备案日期 |
1 |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药物临床试验伦理委员会 |
修改后同意
|
2024-07-09 |
2 |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药物临床试验伦理委员会 |
同意
|
2024-07-19 |
六、试验状态信息
1、试验状态
进行中
(招募中)
2、试验人数
目标入组人数 |
国内: 60 ;
|
已入组人数 |
国内: 登记人暂未填写该信息;
|
实际入组总人数 |
国内: 登记人暂未填写该信息;
|
3、受试者招募及试验完成日期
第一例受试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日期 |
国内:2024-09-14;
|
第一例受试者入组日期 |
国内:登记人暂未填写该信息;
|
试验完成日期
|
国内:登记人暂未填写该信息;
|
七、临床试验结果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