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题目和背景信息
登记号 |
CTR20242208 |
相关登记号 |
|
药物名称 |
人凝血因子Ⅷ
曾用名:人凝血因子Ⅷ
|
药物类型 |
生物制品
|
临床申请受理号
|
CXSL2300862
|
适应症 |
本品对缺乏人凝血因子Ⅷ所致的凝血机能障碍具有纠正作用,主要用于防治成人及青少年甲型血友病和获得性凝血因子Ⅷ缺乏而致的出血症状及这类病人的手术出血治疗。 |
试验专业题目 |
评价人凝血因子Ⅷ在血友病A(因子Ⅷ缺乏症)患者出血事件中按需治疗的有效性、安全性和药代动力学特征的单臂、开放、多中心临床试验 |
试验通俗题目 |
评价人凝血因子Ⅷ在血友病A(因子Ⅷ缺乏症)患者出血事件中按需治疗的有效性、安全性和药代动力学特征的单臂、开放、多中心临床试验方案 |
试验方案编号 |
SMJT-SY-302-III |
方案最新版本号
|
Ver 2.1
|
版本日期: |
2024-05-28 |
方案是否为联合用药 |
否 |
二、申请人信息
三、临床试验信息
1、试验目的
主要目的:
评价血友病A患者采用人凝血因子Ⅷ按需治疗出血事件的有效性,为注册申报生产提供依据。
次要目的:
1)评价血友病A患者采用人凝血因子Ⅷ按需治疗出血事件的安全性;
2)通过单次给药的药代动力学(PK)试验,评价人凝血因子Ⅷ在血友病A患者中的药代动力学特征。
2、试验设计
试验分类 |
生物等效性试验/生物利用度试验
|
试验分期 |
III期
|
设计类型 |
单臂试验
|
随机化 |
非随机化
|
盲法 |
开放
|
试验范围 |
国内试验
|
3、受试者信息
年龄 |
12岁(最小年龄)至
65岁(最大年龄)
|
性别 |
男+女
|
健康受试者 |
无
|
入选标准 |
1
|
签署知情同意书时,12周岁≤年龄≤65周岁住院或门诊患者;
|
2
|
临床诊断为先天性重型血友病A患者;
|
3
|
经治疗患者(PTPs),且给药暴露日(EDs)≥150天;
|
4
|
参与药代动力学试验的受试者:
? 18周岁≤年龄≤65周岁;
? 重型血友病A患者(筛选期研究中心FⅧ活性水平<1%);
? 首次用药前无明显出血症状。
|
5
|
不参与药代动力学试验的受试者,首次用药前出现出血症状,需要接受因子Ⅷ治疗(按需治疗),且本次出血未接受含FⅧ成份的血液或重组类产品或其他影响体内凝血机制的药物治疗;
|
6
|
所有具备生育能力的受试者或受试者配偶都必须在进入筛选期后直至试验完成后3个月内采取有效的避孕措施;
|
7
|
受试者自愿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受试者和监护人均无法阅读知情同意内容时,需与公正见证人共同签署);另12岁≤年龄﹤18岁需受试者和其监护人共同签署。
|
|
排除标准 |
1
|
已知对人凝血因子Ⅷ或所含辅料或其它人血制品过敏者;
|
2
|
既往有FⅧ抑制物阳性史或筛选期研究中心检测FⅧ抑制物滴度≥0.6BU/ml的患者;
|
3
|
既往或目前有脑血管疾病者,包括发生过颅内出血的患者;
|
4
|
既往或目前患有恶性肿瘤疾病的患者;
|
5
|
既往有食管静脉曲张出血史,终末期肝脏疾病的患者;
|
6
|
患有严重的心脏病,包括但不限于心肌梗死,慢性心功能不全、充血性心力衰竭(定义为NYHA分级Ⅲ和Ⅳ级),需药物治疗的心律失常(例如不稳定型心绞痛)等;
|
7
|
患有精神疾病、有明显的精神障碍或癫痫患者,包括其它无行为能力或认知障碍者;
|
8
|
患有血友病A以外的出血性的血液学相关疾病或血小板计数<100×109/L者;
|
9
|
患有糖尿病且血糖控制不佳(筛选期空腹血糖>11.1mmol/L)者;
|
10
|
使用药物仍无法控制的高血压患者(SBP≥160mmHg和/或DBP≥100mmHg);
|
11
|
患有肝脏疾病或肝功能指标异常符合其中之一:
? 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或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正常值上限的2倍;
? 碱性磷酸酶或总胆红素>正常值上限2倍;慢性肾功能不全、肾病综合征或尿素/尿素氮或血肌酐>正常值上限1.5倍;
|
12
|
HBsAg抗原(或核酸检测)阳性或HCV抗体(或核酸检测)阳性或HIV抗体(或核酸检测)阳性或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患者;
|
13
|
首次用药前使用过其他含凝血因子Ⅷ的产品(包括血浆来源、重组或冷沉淀等),且使用的间隔不足7个半衰期;
|
14
|
首次用药前1周内使用过任何抗凝或抗血小板治疗(包括非甾体类抗炎药)或临床试验期间需要长期使用抗凝或抗血小板治疗且不能停药的患者;
|
15
|
签署知情同意书前1个月内接受过全血或血浆者;
|
16
|
签署知情同意书前1个月内参加过其他药物或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者;
|
17
|
签署知情同意书前3个月内施行或计划在试验期间进行手术者;
|
18
|
签署知情同意书前1年内曾经有血栓病史或目前患有深静脉血栓(包括肺栓塞并发症)或动脉血栓栓塞者或经研究者评估属于血栓的高风险人群;
|
19
|
PK试验期间不能戒烟、戒酒者;
|
20
|
吸毒、药物滥用及成瘾者;
|
21
|
依从性差或其它研究者认为有任何不适合入选的情况者(如预计生存期小于3个月)。
|
|
4、试验分组
试验药 |
序号 |
名称 |
用法 |
1
|
中文通用名:人凝血因子Ⅷ
英文通用名:Human coagulation factor Ⅷ
商品名称:NA
|
剂型:注射剂
规格:1瓶/盒
用法用量:用药前应先以25~37℃灭菌注射用水或5%葡萄糖注射液按瓶签标示量注入瓶内,轻轻摇动,使制品完全溶解,然后用带有滤网装置的输血器进行静脉滴注,滴注速度一般以每分钟60滴左右为宜。制品溶解后应立即使用,并在1小时内输完,不得放置。
用药时程:55min±5min内输完
|
|
对照药 |
|
5、终点指标
主要终点指标及评价时间 |
序号 |
指标 |
评价时间 |
终点指标选择 |
1 |
所有出血事件经治疗后的出血症状和体征改善评分(“极好”+“良好”)的比例。 |
每次出血事件经试验用药品治疗后评价 |
有效性指标
|
|
次要终点指标及评价时间 |
序号 |
指标 |
评价时间 |
终点指标选择 |
1 |
所有出血事件经治疗后达到“极好”、“良好”和“中等”出血症状和体征改善评分的比例 |
所有出血事件经治疗后 |
有效性指标
|
2 |
出血事件首次用药结束后FⅧ回收率 |
出血事件首次用药结束后 |
有效性指标
|
3 |
出血事件首次用药结束后1h的凝血功能(APTT、PT和D-二聚体)较用药前的变化 |
出血事件首次用药结束后1h |
有效性指标
|
4 |
记录每次新发出血事件的注射次数和给药剂量,以及出血控制时间,并描述试验期间出血事件的类型(自发性、创伤性),部位,发生/发现出血事件和/或相关症状的开始日期和时间,严重程度,结束日期和时间等。 |
每次新发出血事件 |
有效性指标
|
|
6、数据安全监查委员会(DMC)
无
7、是否购买保险
有
四、研究者信息
1、主要研究者信息
1 |
姓名 |
张磊 |
学位 |
医学博士 |
职称 |
教授 |
电话 |
13502118379 |
Email |
zhanglei1@ihcams.ac.cn |
邮政地址 |
天津市-天津市-天津市和平区南京路288号 |
邮编 |
300020 |
单位名称 |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 |
2、各参加机构信息
序号 |
机构名称 |
主要研究者 |
国家或地区 |
省(州) |
城市 |
1 |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 |
张磊 |
中国 |
天津市 |
天津市 |
2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
陈姝 |
中国 |
重庆市 |
重庆市 |
3 |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
张敬宇 |
中国 |
河北省 |
石家庄市 |
4 |
河南省肿瘤医院 |
周虎 |
中国 |
河南省 |
郑州市 |
5 |
江西省人民医院 |
金成豪 |
中国 |
江西省 |
南昌市 |
6 |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
李振宇 |
中国 |
江苏省 |
徐州市 |
7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郑昌成 |
中国 |
安徽省 |
合肥市 |
8 |
日照市人民医院 |
陈为志 |
中国 |
山东省 |
日照市 |
9 |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
马艳萍 |
中国 |
山西省 |
太原市 |
10 |
驻马店中心医院 |
王萍 |
中国 |
河南省 |
驻马店市 |
五、伦理委员会信息
序号 |
名称 |
审查结论 |
批准日期/备案日期 |
1 |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伦理审查委员会 |
同意
|
2024-04-08 |
六、试验状态信息
1、试验状态
进行中
(招募中)
2、试验人数
目标入组人数 |
国内: 60 ;
|
已入组人数 |
国内: 20 ;
|
实际入组总人数 |
国内: 登记人暂未填写该信息;
|
3、受试者招募及试验完成日期
第一例受试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日期 |
国内:2024-07-01;
|
第一例受试者入组日期 |
国内:2024-07-19;
|
试验完成日期
|
国内:登记人暂未填写该信息;
|
七、临床试验结果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