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题目和背景信息
登记号 |
CTR20242093 |
相关登记号 |
|
药物名称 |
莱达西贝普
|
药物类型 |
生物制品
|
临床申请受理号
|
企业选择不公示
|
适应症 |
用于成人患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ASCVD超(极)高危或高危,包括杂合子型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HeFH)患者的治疗,以进一步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 |
试验专业题目 |
评价在中国伴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轻度升高的健康研究参与者中HST101单次给药的安全性及耐受性、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单中心Ⅰ期临床研究 |
试验通俗题目 |
评价HST101(莱达西贝普)在中国伴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轻度升高的健康研究参与者中安全性和PK、PD的临床研究 |
试验方案编号 |
HST101-101 |
方案最新版本号
|
1.3
|
版本日期: |
2024-08-13 |
方案是否为联合用药 |
否 |
二、申请人信息
三、临床试验信息
1、试验目的
"主要目的: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评估HST101单次皮下(SC)给药在中国高胆固醇水平的健康成人研究参与者中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次要目的:
? 评估HST101单次SC给药后的药代动力学(PK)和剂量比例关系;
? 评估HST101单次SC给药对血清未结合(游离)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 9(PCSK9)浓度和血清LDL-C浓度的药效学(PD)影响;
? 评估HST101单次SC给药对血脂,包括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和甘油三酯(TG)的影响;
? 评估HST101单次SC给药对血清载脂蛋白B(Apo B)、Apo A1和脂蛋白(a)[Lp(a)]浓度的影响;
? 评估HST101单次SC给药的PK-PD关系;
? 评估HST101单次SC给药后的免疫原性[抗药抗体(ADAs)/中和抗体(NAbs)]的发生率、滴度及存续时间。"
2、试验设计
试验分类 |
其他
其他说明:/
|
试验分期 |
I期
|
设计类型 |
平行分组
|
随机化 |
随机化
|
盲法 |
双盲
|
试验范围 |
国内试验
|
3、受试者信息
年龄 |
18岁(最小年龄)至
55岁(最大年龄)
|
性别 |
男+女
|
健康受试者 |
有
|
入选标准 |
1
|
筛选时年龄为18-55岁(含)的高胆固醇水平的中国健康男性或女性研究参与者;
|
2
|
体重指数(BMI) ≥ 18 kg/m2且 ≤ 28 kg/m2;
|
3
|
在筛选访视时LDL-C ≥ 2.6 mmol/L(100 mg/dL)且 ≤ 4.9 mmol/L(190 mg/dL),TG ≤ 2.83 mmol/L(250 mg/dL)的研究参与者;
|
4
|
具有生育能力的女性研究参与者或其女性伴侣有生育能力的男性研究参与者应在研究期间和研究完成后3个月内采取高效的避孕措施;
|
5
|
具有生育能力的女性研究参与者不得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所有女性研究参与者在筛选时均将进行血清妊娠试验且结果必须为阴性;
|
6
|
研究参与者愿意在研究期间保持当前的常规饮食和体力活动;
|
7
|
在进行任何研究特定程序之前提供签署的书面ICF;
|
8
|
研究者认为研究参与者的健康状况良好。
|
|
排除标准 |
1
|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梅毒螺旋体抗体、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或丙型肝炎病毒(HCV)抗体血液筛查结果呈阳性;
|
2
|
基于相应年龄和性别的正常值,筛选时有临床意义的肝功能检查异常,如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或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2×正常值上限(ULN)、总胆红素 > 1.5×ULN或碱性磷酸酶(ALP)> 2×ULN;
|
3
|
未得到有效控制的甲状腺疾病,包括甲状腺功能减退或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研究参与者,但对甲状腺疾病控制良好,筛选访视前至少稳定治疗3个月的研究参与者除外;
|
4
|
肌酸激酶(CK)> 3×ULN;
|
5
|
筛选前6个月内有处方药滥用、违禁药物使用(包括毒品)或酒精滥用史的研究参与者;
|
6
|
入院(筛选期第-1天)前14天内和计划在整个研究期间使用任何处方药、中草药及复方汤剂、维生素矿物质和非处方(OTC)药物(对乙酰氨基酚以及激素替代疗法如控制甲状腺功能减低所补充的甲状腺素除外)以及可改变脂质代谢的营养补充剂;
|
7
|
既往接受过PCSK9抑制剂治疗;
|
8
|
对蛋白生物制剂(包括但不限于mAbs、疫苗)有过敏史;已知或极有可能对试验药物HST101中的活性成分或任何辅料过敏;
|
9
|
任何严重的药物过敏史(例如,速发性过敏反应、肝脏毒性、免疫介导性血小板减少症或贫血等);
|
10
|
研究参与者自另一项临床试验(药物或器械)结束不满30天或少于5个半衰期(药物),以较长者为准;
|
11
|
试验用药品给药前3个月内使用过任何其他生物制剂;
|
12
|
拒绝在随机化前72小时内和整个研究期间戒烟;
|
13
|
筛选前2个月内献血(包括血液制品)或失血 ≥ 200 ml,或随机化前4周内输血;
|
14
|
研究者认为患有任何其他重大临床疾病或精神心理性疾病不适宜参加本研究。
|
|
4、试验分组
试验药 |
序号 |
名称 |
用法 |
1
|
中文通用名:莱达西贝普
英文通用名:Lerodalcibep
商品名称:NA
|
剂型:注射剂
规格:1.2ml:300mg(管制注射剂瓶)
用法用量:试验用药品包括试验药物HST101(Lerodalcibep)和对照药(安慰剂),本研究所需的HST101剂量为0.6 ml(150 mg )或1.2 ml(300 mg ),对应剂量的安慰剂分别为0.6 ml或1.2 ml。
用药时程:单次给药
|
|
对照药 |
序号 |
名称 |
用法 |
1 |
中文通用名:安慰剂
英文通用名:Placebo
商品名称:NA
|
剂型:注射剂
规格:1.2ml:300mg(管制注射剂瓶)
用法用量:试验用药品包括试验药物HST101(Lerodalcibep)和对照药(安慰剂),本研究所需的HST101剂量为0.6 ml(150 mg )或1.2 ml(300 mg ),对应剂量的安慰剂分别为0.6 ml或1.2 ml。
用药时程:单次给药
|
|
5、终点指标
主要终点指标及评价时间 |
序号 |
指标 |
评价时间 |
终点指标选择 |
1 |
安全性评价指标主要包括AE、SAE发生频率及与试验药物的因果关系、生命体征、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结果、12导联ECG、注射部位反应(ISRs)。 |
试验期间 |
安全性指标
|
|
次要终点指标及评价时间 |
序号 |
指标 |
评价时间 |
终点指标选择 |
1 |
单次SC给药的PK参数包括:
Cmax
Tmax
T1/2
AUC0-t
AUCinf |
试验期间 |
有效性指标
|
2 |
游离PCSK9浓度随时间较基线的变化 |
试验期间 |
有效性指标
|
3 |
血血清LDL-C浓度随时间较基线的变化 |
试验期间 |
有效性指标
|
4 |
TC、HDL-C、VLDL-C和TG随时间较基线的变化 |
试验期间 |
有效性指标
|
5 |
其他血脂参数(包括TC、HDL-C、VLDL-C和TG)随时间较基线的绝对变化及百分比变化; |
试验期间 |
有效性指标
|
6 |
抗HST101抗体阳性的发生率、滴度和持续时间。 |
试验期间 |
有效性指标
|
|
6、数据安全监查委员会(DMC)
无
7、是否购买保险
有
四、研究者信息
1、主要研究者信息
1 |
姓名 |
罗柱 |
学位 |
医学博士 |
职称 |
正高级 |
电话 |
18980606557 |
Email |
luozhu720@163.com |
邮政地址 |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国学巷37号 |
邮编 |
610044 |
单位名称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2、各参加机构信息
序号 |
机构名称 |
主要研究者 |
国家或地区 |
省(州) |
城市 |
1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罗柱 |
中国 |
四川省 |
成都市 |
五、伦理委员会信息
序号 |
名称 |
审查结论 |
批准日期/备案日期 |
1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临床试验伦理审查委员会 |
同意
|
2024-05-06 |
2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临床试验伦理审查委员会 |
同意
|
2024-09-04 |
六、试验状态信息
1、试验状态
已完成
2、试验人数
目标入组人数 |
国内: 30 ;
|
已入组人数 |
国内: 30 ;
|
实际入组总人数 |
国内: 30 ;
|
3、受试者招募及试验完成日期
第一例受试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日期 |
国内:2024-09-13;
|
第一例受试者入组日期 |
国内:2024-09-17;
|
试验完成日期
|
国内:2025-01-10;
|
七、临床试验结果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