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题目和背景信息
登记号 |
CTR20240931 |
相关登记号 |
|
药物名称 |
GLB-001胶囊
曾用名:GLB-C183-A-2
|
药物类型 |
化学药物
|
临床申请受理号
|
企业选择不公示
|
适应症 |
髓系恶性肿瘤 |
试验专业题目 |
评估GLB-001在髓系恶性肿瘤患者中的安全性、耐受性、药代动力学特征、药效动力学特征及初步有效性的I期临床研究 |
试验通俗题目 |
评价GLB-001治疗髓系恶性肿瘤的I期临床研究 |
试验方案编号 |
GLB-001-02 |
方案最新版本号
|
3.0
|
版本日期: |
2024-11-29 |
方案是否为联合用药 |
否 |
二、申请人信息
三、临床试验信息
1、试验目的
主要目的:(1)评估GLB-001在髓系恶性肿瘤受试者中的安全性和耐受性;(2)确定GLB-001治疗髓系恶性肿瘤受试者的II期推荐剂量(RP2D);(3)评估GLB-001在推荐扩展剂量(RED)治疗不同类型的髓系恶性肿瘤受试者的有效性。
次要目的:(1)评估GLB-001及其非对映异构体GLB-C183-A-2R在髓系恶性肿瘤受试者中的药代动力学(PK)特征;(2)初步评估GLB-001治疗髓系恶性肿瘤受试者的有效性;(3)评估GLB-001在髓系恶性肿瘤受试者中的安全性。
2、试验设计
试验分类 |
安全性和有效性
|
试验分期 |
I期
|
设计类型 |
平行分组
|
随机化 |
非随机化
|
盲法 |
开放
|
试验范围 |
国内试验
|
3、受试者信息
年龄 |
18岁(最小年龄)至
无上限
(最大年龄)
|
性别 |
男+女
|
健康受试者 |
无
|
入选标准 |
1
|
同意并已签署知情同意书(ICF)。
|
2
|
签署ICF时,年龄≥18,男女均可。
|
3
|
根据2022版世界卫生组织(WHO)造血与淋巴组织肿瘤分类确诊的髓系恶性肿瘤受试者,包括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和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MF)、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和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受试者;或根据2013版骨髓纤维化研究和治疗国际工作组(IWG-MRT)标准诊断为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后骨髓纤维化(post-PV MF)或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后骨髓纤维化(post-ET MF)的受试者,无已知的TP53突变。
|
4
|
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体能状态(ECOG PS)评分为0-2分。
|
5
|
预期生存期> 3个月。
|
6
|
主要脏器功能良好,包括血液学,肝肾功能,凝血功能等。
|
7
|
受试者可以按期随访,能够与研究者进行良好的沟通并能够依照研究规定完成研究。
|
|
排除标准 |
1
|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受试者。
|
2
|
首次给药前接受过以下抗肿瘤治疗的受试者:(1)PV和ET受试者首次给药前2天内使用过羟基脲,或7天内使用过任何其它PV或ET的治疗;(2)MF受试者首次给药前14天内使用过任何MF治疗,包括化学疗法、免疫调节疗法、免疫抑制疗法、放疗和促红细胞生成素、雄激素、血小板生成素或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3)LR-MDS受试者首次给药前14天内接受过任何MDS治疗(除外输血);(4)AML和HR-MDS受试者:首次给药前28天内使用过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或其它生物治疗;或14天内使用过其它任何抗肿瘤治疗。
|
3
|
首次给药前28天或5个半衰期内(以较短者为准)参加过其他任何药物临床研究或正在接受其他临床研究治疗(仅参与一项研究的总生存期随访的受试者除外)。
|
4
|
既往接受抗肿瘤治疗产生的相关毒性反应(除脱发,皮肤色素过度沉着)未得到恢复(非血液学毒性评估仍> 1级或未恢复至基线水平)。
|
5
|
在研究期间计划接受其他抗肿瘤治疗或其他研究性药物的受试者。
|
6
|
患有活动性急性或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需要全身免疫抑制治疗的受试者。
|
7
|
首次给药前3个月内接受过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SCT),或首次给药前6个月内接受过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
8
|
患有已知活动性中枢神经系统(CNS)受累的受试者。
|
9
|
≥ 2级的周围神经病变(基于不良事件通用术语标准[CTCAE] v5.0评估)。
|
10
|
过去5年内有其他已知的恶性肿瘤病史,已治愈的局限性肿瘤除外,包括宫颈原位癌、皮肤基底细胞癌和前列腺原位癌等。
|
11
|
筛选时,经心电图(ECG)检查:校正后的QTc间期为:QTc>450 ms。
|
12
|
当前或既往6个月内发生严重或不可控的心血管疾病。
|
13
|
已知活动性乙型或丙型肝炎的受试者。
|
14
|
已知有免疫缺陷病史。
|
15
|
存在与恶性血液病无关的危及生命或有临床意义的不可控的活动性全身性感染的受试者。
|
16
|
经研究者判断,受试者存在可能影响研究药物吸收、分布、代谢或排泄的状态。
|
17
|
首次给药前7天内或药物5个半衰期内(以较长时间为准),或研究治疗期间计划持续使用细胞色素P450 3A(CYP3A)和/或P-糖蛋白(P-gp)强效或中效诱导剂或抑制剂,或CYP2C8的强抑制剂或诱导剂。
|
18
|
首次给药前28天内进行过大型手术治疗,或无法从任何此类手术的不良反应中恢复。
|
19
|
妊娠或哺乳期女性。
|
20
|
任何精神或神经疾病引起的认知障碍,包括癫痫和痴呆等,可能会限制其对ICF的理解、执行及研究的依从性。
|
21
|
研究者判定不适合参加本研究的受试者。
|
|
4、试验分组
试验药 |
序号 |
名称 |
用法 |
1
|
中文通用名:GLB-001胶囊
英文通用名:GLB-001 Capsules
商品名称:NA
|
剂型:胶囊
规格:1mg
用法用量:口服,每日一次,剂量递增,本规格制剂用于低剂量组。
用药时程:每28天为一个治疗周期,于每28天周期的第1~7天连续给药,连续用药至达到治疗终止标准。
|
2
|
中文通用名:GLB-001胶囊
英文通用名:GLB-001 Capsules
商品名称:NA
|
剂型:胶囊
规格:5mg
用法用量:口服,每日一次,剂量递增,本规格制剂用于中剂量组。
用药时程:每28天为一个治疗周期,于每28天周期的第1~7天连续给药,连续用药至达到治疗终止标准。
|
3
|
中文通用名:GLB-001胶囊
英文通用名:GLB-001 Capsules
商品名称:NA
|
剂型:胶囊
规格:20mg
用法用量:口服,每日一次,剂量递增,本规格制剂用于高剂量组。
用药时程:每28天为一个治疗周期,于每28天周期的第1~7天连续给药,连续用药至达到治疗终止标准。
|
4
|
中文通用名:GLB-001胶囊
英文通用名:GLB-001 Capsules
商品名称:NA
|
剂型:胶囊
规格:1mg
用法用量:口服,每日一次,剂量递增、剂量探索和剂量扩展,本规格制剂用于低剂量组。
用药时程:每28天为一个治疗周期,于每28天周期的第1~7天连续给药,至达到治疗终止标准;于每28天周期的第1~5天和第15~19天给药,至达到治疗终止标准;或于每28天周期的第1~3天、第8~10天和第15~17天给药,至达到治疗终止标准。
|
5
|
中文通用名:GLB-001胶囊
英文通用名:GLB-001 Capsules
商品名称:NA
|
剂型:胶囊
规格:5mg
用法用量:口服,每日一次,剂量递增、剂量探索和剂量扩展,本规格制剂用于中剂量组。
用药时程:每28天为一个治疗周期,于每28天周期的第1~7天连续给药,至达到治疗终止标准;于每28天周期的第1~5天和第15~19天给药,至达到治疗终止标准;或于每28天周期的第1~3天、第8~10天和第15~17天给药,至达到治疗终止标准。
|
6
|
中文通用名:GLB-001胶囊
英文通用名:GLB-001 Capsules
商品名称:NA
|
剂型:胶囊
规格:20mg
用法用量:口服,每日一次,剂量递增、剂量探索和剂量扩展,本规格制剂用于高剂量组。
用药时程:每28天为一个治疗周期,于每28天周期的第1~7天连续给药,至达到治疗终止标准;于每28天周期的第1~5天和第15~19天给药,至达到治疗终止标准;或于每28天周期的第1~3天、第8~10天和第15~17天给药,至达到治疗终止标准。
|
|
对照药 |
|
5、终点指标
主要终点指标及评价时间 |
序号 |
指标 |
评价时间 |
终点指标选择 |
1 |
剂量限制性毒性(DLT),不良事件(AE)的发生率、严重性、严重程度和相关性等。 |
剂量递增和剂量探索阶段临床试验期间 |
安全性指标
|
2 |
最大耐受剂量(MTD)和/或推荐扩展剂量(RED) |
剂量递增和剂量探索阶段临床试验期间 |
安全性指标
|
3 |
II期推荐剂量(RP2D) |
剂量扩展阶段临床试验期间 |
有效性指标+安全性指标
|
4 |
根据2022年版欧洲白血病网(ELN)和骨髓增殖性肿瘤研究和治疗国际工作组(IWG-MRT)2013年修订版评价标准进行PV和ET患者的疗效评估 |
剂量扩展阶段临床试验期间 |
有效性指标
|
5 |
根据欧洲骨髓纤维化网(EUMNET)和IWG-MRT 2013年修订版评价标准进行MF(包括PMF,post-PV-MF和post-ET-MF)患者的疗效评估 |
剂量扩展阶段临床试验期间 |
有效性指标
|
6 |
根据MDS-IWG 2006年修订版评价标准进行LR-MDS患者的疗效评估 |
剂量扩展阶段临床试验期间 |
有效性指标
|
7 |
根据MDS-IWG 2006年修订版评价标准进行HR-MDS患者的疗效评估 |
剂量扩展阶段临床试验期间 |
有效性指标
|
8 |
根据2022年版ELN评价标准进行AML患者的疗效评估 |
剂量扩展阶段临床试验期间 |
有效性指标
|
|
次要终点指标及评价时间 |
序号 |
指标 |
评价时间 |
终点指标选择 |
1 |
单次和多次给药后的GLB-001及其非对映异构体的PK参数 |
剂量递增和剂量探索阶段临床试验期间 |
安全性指标
|
2 |
根据2022年版ELN 、IWG-MRT 2013年修订版、EUMNET、MDS-IWG 2006年修订版评价标准进行GLB-001治疗PV和ET、MF、LR-MDS、HR-MDS和AML的有效性评估 |
剂量递增和剂量探索阶段临床试验期间 |
有效性指标
|
3 |
AE的发生率、严重性、严重程度和相关性;生命体征、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等。 |
剂量扩展阶段临床试验期间 |
安全性指标
|
|
6、数据安全监查委员会(DMC)
无
7、是否购买保险
有
四、研究者信息
1、主要研究者信息
1 |
姓名 |
佟红艳 |
学位 |
医学博士 |
职称 |
主任医师 |
电话 |
0571-87236114 |
Email |
tonghongyan@zju.edu.cn |
邮政地址 |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文一西路1367号 |
邮编 |
310003 |
单位名称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
2、各参加机构信息
序号 |
机构名称 |
主要研究者 |
国家或地区 |
省(州) |
城市 |
1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
佟红艳 |
中国 |
浙江省 |
杭州市 |
2 |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 |
张磊 |
中国 |
天津市 |
天津市 |
3 |
河南省肿瘤医院 |
周虎 |
中国 |
河南省 |
郑州市 |
4 |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
白洁 |
中国 |
天津市 |
天津市 |
5 |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
左学兰 |
中国 |
湖北省 |
武汉市 |
6 |
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
刘清池 |
中国 |
河北省 |
石家庄市 |
7 |
中日友好医院 |
李振玲 |
中国 |
北京市 |
北京市 |
8 |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
杨威 |
中国 |
辽宁省 |
沈阳市 |
9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 |
朱小玉 |
中国 |
安徽省 |
合肥市 |
10 |
南昌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李菲 |
中国 |
江西省 |
南昌市 |
11 |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苗瞄 |
中国 |
江苏省 |
苏州市 |
12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王利 |
中国 |
重庆市 |
重庆市 |
13 |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江松福 |
中国 |
浙江省 |
温州市 |
五、伦理委员会信息
序号 |
名称 |
审查结论 |
批准日期/备案日期 |
1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伦理委员会 |
同意
|
2024-02-29 |
2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以注册为目的的临床试验伦理审查委员会 |
同意
|
2024-06-13 |
3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以注册为目的的临床试验伦理审查委员会 |
同意
|
2024-12-26 |
六、试验状态信息
1、试验状态
进行中
(招募中)
2、试验人数
目标入组人数 |
国内: 108 ;
|
已入组人数 |
国内: 17 ;
|
实际入组总人数 |
国内: 登记人暂未填写该信息;
|
3、受试者招募及试验完成日期
第一例受试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日期 |
国内:2024-05-24;
|
第一例受试者入组日期 |
国内:2024-05-30;
|
试验完成日期
|
国内:登记人暂未填写该信息;
|
七、临床试验结果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