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题目和背景信息
登记号 |
CTR20240640 |
相关登记号 |
|
药物名称 |
重组抗HER2人源化HuA21单克隆抗体注射液
曾用名:
|
药物类型 |
生物制品
|
临床申请受理号
|
CXSL2200249
|
适应症 |
HER2阳性局部晚期/转移性胃癌 |
试验专业题目 |
评价重组抗 HER2 人源化 HuA21 单克隆抗体注射液联合曲妥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 HER2阳性局部晚期/转移性胃癌患者的Ⅰb/Ⅱ期临床研究 |
试验通俗题目 |
HuA21单克隆抗体注射液的 Ⅰb/Ⅱ期临床研究 |
试验方案编号 |
HKMB-HK001-Ⅰb/Ⅱ-001 |
方案最新版本号
|
V1.1
|
版本日期: |
2024-02-25 |
方案是否为联合用药 |
是 |
二、申请人信息
三、临床试验信息
1、试验目的
评价 HuA21 注射液联合曲妥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 HER2 阳性局部晚期/转移性胃癌患者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初步评价 HuA21 注射液联合曲妥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 HER2 阳性局部晚期/转移性胃癌患者的有效性,为Ⅲ期临床试验研究设计和给药剂量方案的确定提供依据
2、试验设计
试验分类 |
安全性和有效性
|
试验分期 |
其它
其他说明:Ib/II期
|
设计类型 |
单臂试验
|
随机化 |
随机化
|
盲法 |
开放
|
试验范围 |
国内试验
|
3、受试者信息
年龄 |
18岁(最小年龄)至
75岁(最大年龄)
|
性别 |
男+女
|
健康受试者 |
无
|
入选标准 |
1
|
自愿参加临床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ICF);
|
2
|
年龄:18-75 周岁,包含端值,性别不限;
|
3
|
确认 HER2 阳性:免疫组化(IHC)3+或 IHC(2+)时需要通过基因检测 FISH进一步检测为阳性;
|
4
|
经组织学或细胞学确诊 HER2 阳性的不能经手术治疗的局部晚期/转移性胃癌或胃食管交界处腺癌;
|
5
|
既往未接受过针对局部晚期/转移性胃癌或胃食管交界处腺癌当前阶段进行的系统性抗肿瘤治疗;
|
6
|
既往接受过新辅助/辅助治疗的患者,末次治疗结束距本研究首次用药必须≥6个月,同时已经从前次治疗的任何毒性反应中恢复至≤1 级(脱发、白癜风、经激素替代治疗稳定的甲减、经研究者评估风险可控除外);
|
7
|
根据 RECIST 1.1 标准具有至少 1 个可测量病灶(位于既往放疗照射野内或局部治疗后的可测量病灶如果证实发生进展,且该病灶是唯一病灶的情况下,亦可选为靶病灶,靶病灶不能仅为骨转移灶);
|
8
|
ECOG 体力状况 0 或 1 分;
|
9
|
预期生存超过 12 周;
|
10
|
乙肝表面抗原(HBsAg)和乙肝核心抗体(HBcAb)阴性。如乙肝表面抗(HBsAg)
或乙肝核心抗体(HBcAb)阳性,则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必须<2500 拷贝/ml 或 500IU/ml 或在本中心正常值范围内;若 HCV 抗体阳性,则必须HCV-RNA 检查阴性方可入组。存在乙肝和丙肝共同感染的患者需排除(HBsAg 或HBcAb 检查呈阳性,且 HCV 抗体检查呈阳性);
|
11
|
患者有足够的器官和骨髓功能,满足以下实验室检查标准(以临床试验中心正常值为准):绝对中性粒细胞计数(ANC)≥1.5×10 9/L,血小板≥100 ×10 9/L,血红蛋白≥9 g/dL;血清总胆红素≤1.5 倍正常值上限(ULN),ALT、AST 或 ALP ≤2.5倍 ULN,有肝转移时血清总胆红素(TBIL)≤1.5 倍 ULN,ALT、AST 或 ALP ≤5倍 ULN ; 血 清 肌 酐 ≤ 1.5 倍 ULN , 或 者 肌 酐 清 除 率 > 50 mL/min ( 根 据Cockcroft-Gault 公式计算);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或凝血酶原时间(PT)≤1.5×ULN,或活化部分凝血活酶原时(APTT)≤1.5 倍 ULN(在未使用抗凝剂的情况下);
|
12
|
育龄期女性在首次给药前 7 天内,血妊娠试验阴性、未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有生育能力的男性或女性患者必须同意在研究期间和末次研究用药后 6 个月内至少采用一种经医学认可的避孕措施,例如双重屏障式避孕方法,避孕套,口服或注射避孕药物,宫内节育器等;
|
|
排除标准 |
1
|
既往使用多柔比星体内浓度>360mg/m2(或当量);等效药物包括表柔比星>720mg/m2、吡柔比星>700mg/m2、米托蒽醌>120mg/m2、伊达比星>90mg/m2、超过 360mg/m2多柔比星当量的阿霉素脂质体或其他蒽环类抗生素。如果使用了一种以上蒽环类抗生素,则累积剂量不得超过 360mg/m2多柔比星当量;
|
2
|
通过适当干预后无法控制的胸腔积液、心包积液或需经常引流的腹水;
|
3
|
需要输血治疗或者有创干预治疗的胃肠道活动性出血;
|
4
|
距首次用药前 6 个月内发生过脑血管意外、心肌梗塞、不稳定心绞痛、控制不良的心律失常(包括 QTc 间期男性≥450ms、女性≥470ms);
|
5
|
患有活动性肺结核病;
|
6
|
入组前 28 天内接受过减毒活疫苗的治疗;
|
7
|
患者既往接受过抗肿瘤中药或中成药治疗,但末次治疗在研究药物首次给药前结束的可以纳入;
|
8
|
筛选期胸部影像学检查提示存在活动性肺部炎症且伴有临床相关症状或体征;
|
9
|
在开展研究治疗之前 3 个月内接受过根治性放疗:允许骨病症及浅表病灶的姑息性放疗,且在首次用药前 14 天已经结束;不允许首次给药前 28 天内接受覆盖 30%以上骨髓区域的放疗;
|
10
|
对研究药物或同类药物、曲妥珠单抗或其制剂辅料存在严重过敏反应,或过敏体质者;
|
11
|
研究治疗开始前 4 周内进行过重大手术或者预期在研究治疗期间需要接受重大手术;
|
12
|
已知存在中枢神经系统转移和/或癌性脑膜炎者;
|
13
|
合并有严重的急慢性疾病或并发症,如消化道出血,肠梗阻,肠麻痹,间质性肺炎,肺纤维化,肾功能衰竭,青光眼和控制不佳的糖尿病者;
|
14
|
入选前 6 个月内患有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心绞痛、卒中或短暂性缺血性发作等疾病史,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分级为 2 级以上(含 2 级)的充血性心力衰竭,左室射血分数(LVEF)低于 50%,高血压控制不佳者;
|
15
|
已知有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史,异体器官移植史和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史;
|
16
|
正在参加其他临床研究或在入组研究前 4 周内参加其他临床研究且接受过试验药物给药者;
|
17
|
入组前 5 年内患有其他恶性肿瘤,但经过充分治疗的皮肤基底细胞癌或鳞状上皮细胞癌、根治术后局部前列腺癌及乳腺导管原位癌、甲状腺乳头状癌除外;
|
18
|
根据研究者的判断,由于其他原因不适合参加本研究的患者;
|
|
4、试验分组
试验药 |
序号 |
名称 |
用法 |
1
|
中文通用名:重组抗HER2人源化HuA21单克隆抗体注射液
英文通用名:Recombinant Anti-HER2 Humanized HuA21 Monoclonal Antibody for Injection
商品名称:NA
|
剂型:注射液
规格:150mg/7 ml/瓶
用法用量:根据 HuA21 单抗剂量计算患者所用药量的溶液体积,稀释到 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 1 小时左右,每 3 周给药 1 次,每周期第 1 天用药,每 3周为 1 个周期
用药时程:3周为一个给药周期
|
2
|
中文通用名:注射用曲妥珠单抗
英文通用名:Trastuzumab Injection
商品名称:安赛汀
|
剂型:注射液
规格:150mg/瓶
用法用量:根据给药剂量计算出患者用药体积,将需的溶液量从小瓶中吸出后加入 0.9% 氯化钠溶液中,不可使用 5%的葡萄糖注射液。初始负荷剂量为 8mg/kg,随后 6mg/kg,每 3 周给药 1 次,每周期第 1 天用药,每 3 周为 1 个周期。
用药时程:3周为一个给药周期
|
3
|
中文通用名:卡培他滨片
英文通用名:Capecitabine Tablets
商品名称:卓仑
|
剂型:片剂
规格:0.5g
用法用量:以 1000mg/m2剂量进行给药,每日两次(总日剂量 2000mg/m2),治疗 14 天,每 3 周为 1 个周期。如 D1 只晚上服用一次,则服药时间可顺延到 D15
早上
用药时程:3周为一个给药周期
|
4
|
中文通用名:奥沙利铂注射液
英文通用名:Oxaliplatin for Injection
商品名称:齐沙
|
剂型:注射液
规格:0.1g
用法用量:推荐剂量为 130mg/m2,加入 250~500ml 5%葡萄糖注射液中输注 2~6小时,每 3 周为 1 个周期
用药时程:3周为一个给药周期
|
5
|
中文通用名:卡培他滨片
英文通用名:Capecitabine Tablets
商品名称:卓仑
|
剂型:片剂
规格:0.15g
用法用量:以 1000mg/m2剂量进行给药,每日两次(总日剂量2000mg/m2),治疗 14 天,每 3 周为 1 个周期。如 D1 只晚上服用一次,则服药时间可顺延到D15早上
用药时程:3周为一个给药周期
|
|
对照药 |
|
5、终点指标
主要终点指标及评价时间 |
序号 |
指标 |
评价时间 |
终点指标选择 |
1 |
客观缓解率(ORR)(由独立影像评估委员会(IRRC)根据 RECIST v1.1标准评估) |
试验结束时 |
有效性指标
|
|
次要终点指标及评价时间 |
序号 |
指标 |
评价时间 |
终点指标选择 |
1 |
无进展生存期(PFS)(分别 IRRC 和研究者根据 RECIST v1.1 标准评估) |
试验结束时 |
有效性指标
|
2 |
总生存期(OS) |
试验结束时 |
有效性指标
|
3 |
客观缓解率(ORR)(由研究者根据 RECIST v1.1 标准评估) |
试验结束时 |
有效性指标
|
4 |
持续缓解时间(DOR)(分别 IRRC 和研究者根据 RECIST v1.1 标准评估) |
试验结束时 |
有效性指标
|
5 |
不良事件(AE)及严重不良事件(SAE)的发生率 |
试验结束时 |
安全性指标
|
6 |
药代动力学(PK):研究药物在血清中的浓度 |
试验结束时 |
有效性指标+安全性指标
|
7 |
免疫原性:研究药物的抗药抗体(ADA) |
试验结束时 |
有效性指标+安全性指标
|
|
6、数据安全监查委员会(DMC)
有
7、是否购买保险
有
四、研究者信息
1、主要研究者信息
1 |
姓名 |
刘天舒 |
学位 |
博士 |
职称 |
主任医师 |
电话 |
13681973996 |
Email |
liu.tianshu@zs-hospital.sh.cn |
邮政地址 |
上海市-上海市-徐汇区枫林路180号 |
邮编 |
200040 |
单位名称 |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
2 |
姓名 |
孙倍成 |
学位 |
博士 |
职称 |
主任医师 |
电话 |
13776413940 |
Email |
sunbc0207@163.com |
邮政地址 |
安徽省-合肥市-合肥市绩溪路218号 |
邮编 |
230000 |
单位名称 |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2、各参加机构信息
序号 |
机构名称 |
主要研究者 |
国家或地区 |
省(州) |
城市 |
1 |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
刘天舒 |
中国 |
上海市 |
上海市 |
2 |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孙倍成 |
中国 |
安徽省 |
合肥市 |
3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潘跃银 |
中国 |
安徽省 |
合肥市 |
4 |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秦艳茹 |
中国 |
河南省 |
郑州市 |
5 |
江西省肿瘤医院 |
易波 |
中国 |
江西省 |
南昌市 |
6 |
六安市人民医院 |
荣枫 |
中国 |
安徽省 |
六安市 |
7 |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
张艳桥 |
中国 |
黑龙江省 |
哈尔滨市 |
8 |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陈晔 |
中国 |
河南省 |
洛阳市 |
9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
袁响林 |
中国 |
湖北省 |
武汉市 |
10 |
山东省肿瘤医院 |
牛作兴 |
中国 |
山东省 |
济南市 |
11 |
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弋矶山医院) |
汪进国 |
中国 |
安徽省 |
芜湖市 |
12 |
辽宁省肿瘤医院 |
张敬东 |
中国 |
辽宁省 |
沈阳市 |
13 |
湖北省肿瘤医院 |
熊治国 |
中国 |
湖北省 |
武汉市 |
14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
肖秀英 |
中国 |
湖北省 |
武汉市 |
15 |
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 |
黄世庆 |
中国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百色市 |
16 |
潍坊市人民医院 |
于国华 |
中国 |
山东省 |
潍坊市 |
五、伦理委员会信息
序号 |
名称 |
审查结论 |
批准日期/备案日期 |
1 |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医学研究伦理委员会 |
同意
|
2024-01-25 |
2 |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 |
同意
|
2024-02-19 |
六、试验状态信息
1、试验状态
进行中
(招募完成)
2、试验人数
目标入组人数 |
国内: 60 ;
|
已入组人数 |
国内: 60 ;
|
实际入组总人数 |
国内: 登记人暂未填写该信息;
|
3、受试者招募及试验完成日期
第一例受试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日期 |
国内:2024-03-25;
|
第一例受试者入组日期 |
国内:2024-03-29;
|
试验完成日期
|
国内:登记人暂未填写该信息;
|
七、临床试验结果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