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题目和背景信息
登记号 |
CTR20240584 |
相关登记号 |
CTR20231408 |
药物名称 |
注射用重组人凝血因子Ⅷ
曾用名:
|
药物类型 |
生物制品
|
临床申请受理号
|
企业选择不公示
|
适应症 |
重型血友病A |
试验专业题目 |
评价重组人凝血因子Ⅷ在经治疗儿童重型血友病A患者(<12岁)中预防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及药代动力学特征的单臂、开放、多中心临床试验 |
试验通俗题目 |
评价注射用重组人凝血因子Ⅷ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 |
试验方案编号 |
GLS-C3512-002-III |
方案最新版本号
|
V1.0
|
版本日期: |
2023-08-31 |
方案是否为联合用药 |
否 |
二、申请人信息
三、临床试验信息
1、试验目的
主要目的:评价12岁以下经治疗的重型血友病A患儿给予注射用重组人凝血因子Ⅷ制剂进行预防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次要目的:观察注射用重组人凝血因子Ⅷ在12岁以下经治疗的重型血友病A患儿中单次给药后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
2、试验设计
试验分类 |
安全性和有效性
|
试验分期 |
III期
|
设计类型 |
单臂试验
|
随机化 |
非随机化
|
盲法 |
开放
|
试验范围 |
国内试验
|
3、受试者信息
年龄 |
无下限
(最小年龄)至
12岁(最大年龄)
|
性别 |
男+女
|
健康受试者 |
无
|
入选标准 |
1
|
年龄<12周岁(以知情同意书签署日期与户口本出生日期间隔日期计算);
|
2
|
临床确诊为重型血友病A患儿(重型定义为:筛选期或既往有检测结果证实的凝血因子Ⅷ活性<1%);
|
3
|
对于<6周岁的患者,曾接受FⅧ治疗且给药暴露日应大于50EDs;对于≥6周岁的患者,曾接受FⅧ治疗且给药暴露日大于150EDs;
|
4
|
8周岁以下受试者经其监护人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8至12周岁受试者本人及其监护人同意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
|
排除标准 |
1
|
对重组人凝血因子Ⅷ制剂任何成分(包括鼠类或仓鼠蛋白等)过敏且不能耐受者;
|
2
|
合并血友病A以外的其他确诊的出血性疾病(尤其关注血管性血友病等);
|
3
|
合并有其他严重血液系统疾病,如白血病、淋巴瘤和再生障碍性贫血等,或合并有严重的其他系统性疾病,影响试验药物结果判断者(由研究者判定);
|
4
|
伴随疾病:
a)有明显的精神障碍、癫痫患者;
b)重度和极重度贫血(血红蛋白<60 g/L)的患者;
c)严重的心血管伴随疾病: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恶性心律失常、急性心肌梗死,心功能不全3级以上、1种或1种以上抗高血压药物治疗仍控制不住的高血压(控制不佳的标准:收缩压≥160 mmHg或舒张压≥100 mmHg)。
|
5
|
既往曾有颅内出血并存在严重后遗症者;
|
6
|
既往6个月内有脑卒中病史(脑出血、脑梗塞)或深静脉血栓史。
|
7
|
筛选期经Nijmegen改良的Bethesda法检测FⅧ抑制物滴度≥0.6 BU/ml或有确诊的FⅧ抑制物史;
|
8
|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艾滋病毒)抗体阳性的患者;
|
9
|
实验室检查:明显的肝肾功能损伤:ALT或AST>3×ULN,或总胆红素>2×ULN或血清肌酐>1.5×ULN;血小板计数<80×10^9/L;
|
10
|
首次给药前72小时使用过其他治疗血友病A的药物(如重组FⅧ、血源性FⅧ、DDAVP、冷沉淀及血浆等),或首次给药前使用过长效治疗血友病A药物未满5个半衰期内者;
|
11
|
首次给药前72小时内使用过抗纤维蛋白溶解药物(如6-氨基己酸等)、其他影响凝血因子Ⅷ活性及代谢的药物;
|
12
|
首次给药前7天内使用过皮质类固醇类药物、α-干扰素、免疫球蛋白、环磷酰胺、环孢菌素、抗肿瘤坏死因子等免疫抑制剂治疗(涂抹、吸入等局部给药的小剂量免疫抑制剂除外);
|
13
|
首次给药前14天内使用过任何抗凝或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或临床试验期间计划使用抗凝或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患者;
|
14
|
筛选前30天内参加过其他药物临床试验并使用了试验药物者,或参加其他药物临床试验末次使用研究药物未满5个半衰期者;
|
15
|
研究者判定不适宜参加的受试者。
|
|
4、试验分组
试验药 |
序号 |
名称 |
用法 |
1
|
中文通用名:注射用重组人凝血因子Ⅷ
英文通用名:Recombinant Human Coagulation Factor Ⅷ for Injection
商品名称:NA
|
剂型:粉针剂
规格:1000IU/4ml/瓶
用法用量:使用4ml 0.9%氯化钠注射液复溶冻干粉后,进行静脉注射给药。 复溶后,溶液应该在5分钟内完成静脉注射。 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用药时程:在配制开始后 4 小时内给药,否则,配制后的制剂必须被快速、恰当和安全的废弃。基于以上考虑,临床给药建议在配制后的 4 小时内完成。 复溶后,溶液应该在5分钟内完成静脉注射。
|
|
对照药 |
|
5、终点指标
主要终点指标及评价时间 |
序号 |
指标 |
评价时间 |
终点指标选择 |
1 |
在重型血友病A患者中,对于使用试验药物预防治疗的有效性,在考虑使用其他治疗血友病的上市药物的情况下,通过年化出血率评价研究期间试药物预防出血的效果。 |
第一次预防用药后至最后一次预防用药后 |
有效性指标+安全性指标
|
|
次要终点指标及评价时间 |
序号 |
指标 |
评价时间 |
终点指标选择 |
1 |
在重型血友病A患者中,对于使用试验药物预防治疗的疗效,在考虑使用其他治疗血友病的上市药物的情况下,通过年化关节出血率、HJHS评估表、靶关节评估及CHO-KLAT量表评价研究期间试药物预防出血的效果。 |
第一次预防用药后至最后一次预防用药后 |
有效性指标+安全性指标
|
2 |
在重型血友病A患者中,对于使用试验药物预防治疗的疗效,通过突破性出血评估、手术患者的总体疗效评估及研究期间的用药次数和用药剂量来评价预防治疗后预防出血的疗效。 |
第一次预防用药后至最后一次预防用药后 |
有效性指标+安全性指标
|
|
6、数据安全监查委员会(DMC)
无
7、是否购买保险
有
四、研究者信息
1、主要研究者信息
1 |
姓名 |
张磊 |
学位 |
医学博士 |
职称 |
主任医师 |
电话 |
13502118379 |
Email |
zhanglei1@ihcams.ac.cn |
邮政地址 |
天津市-天津市-天津市和平区南京路288号 |
邮编 |
300020 |
单位名称 |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 |
2、各参加机构信息
序号 |
机构名称 |
主要研究者 |
国家或地区 |
省(州) |
城市 |
1 |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 |
张磊 |
中国 |
天津市 |
天津市 |
2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
吴润晖 |
中国 |
北京市 |
北京市 |
3 |
河南省儿童医院郑州儿童医院 |
刘炜 |
中国 |
河南省 |
郑州市 |
4 |
湖南省儿童医院 |
郑敏翠 |
中国 |
湖南省 |
长沙市 |
5 |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
何丽雅 |
中国 |
广东省 |
广州市 |
6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
肖剑文 |
中国 |
重庆市 |
重庆市 |
7 |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刘玉峰 |
中国 |
河南省 |
郑州市 |
8 |
青海省人民医院 |
李文倩 |
中国 |
青海省 |
西宁市 |
9 |
西安市儿童医院 |
刘安生 |
中国 |
陕西省 |
西安市 |
10 |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
胡绍燕 |
中国 |
江苏省 |
苏州市 |
11 |
山西省儿童医院 |
王静 |
中国 |
山西省 |
太原市 |
12 |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娄丹 |
中国 |
河南省 |
郑州市 |
五、伦理委员会信息
序号 |
名称 |
审查结论 |
批准日期/备案日期 |
1 |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伦理委员会 |
同意
|
2023-11-30 |
六、试验状态信息
1、试验状态
进行中
(招募中)
2、试验人数
目标入组人数 |
国内: 70 ;
|
已入组人数 |
国内: 4 ;
|
实际入组总人数 |
国内: 登记人暂未填写该信息;
|
3、受试者招募及试验完成日期
第一例受试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日期 |
国内:2024-11-21;
|
第一例受试者入组日期 |
国内:2024-12-05;
|
试验完成日期
|
国内:登记人暂未填写该信息;
|
七、临床试验结果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