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题目和背景信息
登记号 |
CTR20240022 |
相关登记号 |
|
药物名称 |
注射用贝林妥欧单抗
曾用名:
|
药物类型 |
生物制品
|
临床申请受理号
|
企业选择不公示
|
适应症 |
治疗成人费城染色体阳性的复发或难治性CD19阳性的前体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
试验专业题目 |
一项在患有费城染色体阳性的复发或难治性前体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h+R/R前体B细胞ALL)的中国成人患者中评价倍利妥®有效性和安全性的观察性研究 |
试验通俗题目 |
一项在患有费城染色体阳性的复发或难治性前体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h+R/R前体B细胞ALL)的中国成人患者中评价倍利妥®有效性和安全性的观察性研究 |
试验方案编号 |
20210061 |
方案最新版本号
|
2.0
|
版本日期: |
2023-11-07 |
方案是否为联合用药 |
否 |
二、申请人信息
三、临床试验信息
1、试验目的
主要目的:评估倍利妥®治疗中国成人Ph+R/R前体B细胞ALL患者2个周期内达到完全缓解/完全缓解伴部分血液学恢复(CR/CRh)的患者百分比;评估关注的不良事件(EOI)的发生率;
次要目的:描述倍利妥®和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在临床实践中的治疗模式;评估倍利妥®治疗后同种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的发生率;评估CR/CRh后达到微小残留病灶(MRD)阴性状态的患者百分比;评估6个月时的无复发生存期(RFS);评估6个月时的总生存期(OS)
2、试验设计
试验分类 |
安全性和有效性
|
试验分期 |
其它
其他说明:PMC
|
设计类型 |
单臂试验
|
随机化 |
非随机化
|
盲法 |
开放
|
试验范围 |
国内试验
|
3、受试者信息
年龄 |
18岁(最小年龄)至
无上限
(最大年龄)
|
性别 |
男+女
|
健康受试者 |
无
|
入选标准 |
1
|
患有经细胞遗传学或分子检测确认的Ph+R/R前体B细胞ALL的成人患者(开始接受倍利妥®时≥18岁)
|
2
|
患者在数据提取前至少6个月开始接受倍利妥®治疗
|
3
|
根据当地法规提供知情同意书
|
|
排除标准 |
1
|
Ph-疾病患者的医学记录
|
2
|
通过扩展用药或同情用药计划接受倍利妥®治疗的患者的医学记录
|
|
4、试验分组
试验药 |
序号 |
名称 |
用法 |
1
|
中文通用名:注射用贝林妥欧单抗
英文通用名:Blinatumomab for Injection
商品名称:倍利妥BLINCYTO
|
剂型:注射液
规格:35 μg/瓶
用法用量:体重≥45 kg的患者接受固定剂量给药。对于体重<45 kg的患者,使用患者的体表面积(BSA)计算剂量,详细剂量参考说明书( 回顾性观察性研究,不提供研究药物,不干预临床用法用量 )
用药时程:1 个疗程包括最多 2 个周期的诱导治疗、3 个周期的巩固治疗及最多 4 个周期的维持治疗。
1 个诱导或巩固治疗周期由 28 天的连续静脉输注期,以及随后 14 天的无治疗间歇期组成。
1 个维持治疗周期由 28 天的连续静脉输注期,以及随后 56 天的无治疗间歇期组成。
|
|
对照药 |
|
5、终点指标
主要终点指标及评价时间 |
序号 |
指标 |
评价时间 |
终点指标选择 |
1 |
倍利妥?治疗2个周期内的CR/CRh率 |
最长2个周期 |
有效性指标
|
2 |
评估关注的不良事件(EOI)的发生率。(EOI定义为:CRS、倍利妥?相关神经系统不良事件和感染) |
在倍利妥?首次输注后6个月内 |
安全性指标
|
|
次要终点指标及评价时间 |
序号 |
指标 |
评价时间 |
终点指标选择 |
1 |
描述倍利妥?和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在临床实践中的治疗模式。(通过周期数和周期持续时间来衡量的倍利妥?治疗。将描述倍利妥?单药治疗和与TKI的合并治疗) |
研究期间 |
有效性指标+安全性指标
|
2 |
倍利妥?治疗后alloHSCT的发生率 |
研究期间 |
有效性指标+安全性指标
|
3 |
评估CR/CRh后达到微小残留病灶(MRD)阴性状态的患者百分比。(通过流式细胞术或第二代测序技术确定 |
研究期间 |
有效性指标
|
4 |
评估6个月时的总生存期(OS)(OS定义为从倍利妥?首次输注至由于任何原因导致死亡的时间) |
研究期间 |
有效性指标+安全性指标
|
5 |
评估6个月时的无复发生存期(RFS)(RFS定义为对于2个周期内达到CR/CRh的受试者,从首次出现CR/CRh至首次记录复发或由于任何原因导致死亡(以先发生者为准)的时间) |
研究期间 |
有效性指标
|
|
6、数据安全监查委员会(DMC)
无
7、是否购买保险
无
四、研究者信息
1、主要研究者信息
1 |
姓名 |
王迎 |
学位 |
医学博士 |
职称 |
主任医师 |
电话 |
022-23909999 |
Email |
wangying1@ihcams.ac.cn |
邮政地址 |
天津市-天津市-和平区南京路288号 |
邮编 |
300020 |
单位名称 |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 |
2、各参加机构信息
序号 |
机构名称 |
主要研究者 |
国家或地区 |
省(州) |
城市 |
1 |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 |
王迎 |
中国 |
天津市 |
天津市 |
2 |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
李玉华 |
中国 |
广东省 |
广州市 |
3 |
无锡市人民医院 |
周新 |
中国 |
江苏省 |
无锡市 |
4 |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
杜新 |
中国 |
广东省 |
深圳市 |
5 |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 |
张青 |
中国 |
广东省 |
广州市 |
6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
张义成 |
中国 |
湖北省 |
武汉市 |
7 |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
王季石 |
中国 |
贵州省 |
贵阳市 |
五、伦理委员会信息
序号 |
名称 |
审查结论 |
批准日期/备案日期 |
1 |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伦理审查委员会 |
同意
|
2023-10-16 |
2 |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伦理审查委员会 |
同意
|
2023-12-19 |
六、试验状态信息
1、试验状态
进行中
(招募完成)
2、试验人数
目标入组人数 |
国内: 30 ;
|
已入组人数 |
国内: 17 ;
|
实际入组总人数 |
国内: 登记人暂未填写该信息;
|
3、受试者招募及试验完成日期
第一例受试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日期 |
国内:2024-02-20;
|
第一例受试者入组日期 |
国内:2024-02-20;
|
试验完成日期
|
国内:登记人暂未填写该信息;
|
七、临床试验结果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