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题目和背景信息
登记号 |
CTR20234236 |
相关登记号 |
|
药物名称 |
恩那度司他片
曾用名:
|
药物类型 |
化学药物
|
临床申请受理号
|
CYHL2300102/CYHL2300100/CYHL2300101
|
适应症 |
腹膜透析人群肾性贫血 |
试验专业题目 |
SAL-0951片治疗接受维持性腹膜透析的慢性肾脏病肾性贫血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多中心、开放、单臂III期临床研究 |
试验通俗题目 |
SAL-0951片治疗接受维持性腹膜透析的慢性肾脏病肾性贫血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多中心、开放、单臂III期临床研究 |
试验方案编号 |
SAL0951A303 |
方案最新版本号
|
V1.1
|
版本日期: |
2023-10-27 |
方案是否为联合用药 |
否 |
二、申请人信息
三、临床试验信息
1、试验目的
评估SAL-0951片治疗接受腹膜透析的慢性肾脏病肾性贫血患者的有效性
2、试验设计
试验分类 |
安全性和有效性
|
试验分期 |
III期
|
设计类型 |
单臂试验
|
随机化 |
非随机化
|
盲法 |
开放
|
试验范围 |
国内试验
|
3、受试者信息
年龄 |
18岁(最小年龄)至
75岁(最大年龄)
|
性别 |
男+女
|
健康受试者 |
无
|
入选标准 |
1
|
年龄为18-75周岁(含边界值),男女不限;
|
2
|
干体重45-100kg;
|
3
|
筛选访视前持续接受腹膜透析至少12周且筛选访视前12周内未接受其他血液净化治疗(包括血液透析)的患者;
|
4
|
从筛选访视到研究结束期间持续接受腹膜透析,不会进行其他血液净化治疗(包括血液透析)的患者;
|
5
|
筛选访视时TSAT*1>20%或铁蛋白*1>50μg/L的患者;
*1:检查值判定为无效值不能用于判定受试者的合格性。如果血清铁是无效值,则将TSAT作为无效值处理,并再次检测(如果患者的铁蛋白>50μg/L,则无需再次检测)。
|
6
|
在筛选访视前8周内接受了ESAs治疗的患者应同时满足以下要求*(*筛选前应用达依泊汀α (DA)的患者同时满足以下4条标准,筛选前应用rHuEPO的患者同时满足标准2和4):
1)筛选访视1前如果治疗药物为DA,需满足筛选访视之前最近一次的治疗在筛选访视1的2周前(含2周) ;
2)筛选访视1时接受和筛选前最近一次一致的ESAs(包含rHuEPO或DA,其中DA需要在访视1当日接受治疗)治疗处方方案(同种ESAs,以相同剂量接受治疗,如果筛选前末次ESAs给药方案每周剂量不平均,例如rHuEPO 5000IU和3000IU交替每周各注射1次,按照原有方案在筛选期执行给药,其中如果原有rHuEPO每周多次给药且末次给药日距离研究药物首次给药日不足3日,需停用末次rHuEPO,如果原有rHuEPO每周1次给药,末次rHuEPO给药日需在研究药物首次给药日3日前。其中不同品牌的rHuEPO视为同种ESAs,筛选前末次原有处方可接受一个治疗周期内,通常为4周,平均每周给药总量≥750 IU且≤9000 IU的剂量范围。);
3)筛选访视1前如果治疗药物为DA,筛选前DA末次原有处方一个治疗周期内,通常为4周,可接受平均每周剂量为10 μg至30μg。按原给药方案预计筛选访视1后第二天至研究药物首次给药期间不接受DA治疗,特殊情况除外*1;
*1:将在筛选访视1后约2周给予筛选访视1时的同一种DA治疗方案(以相同的剂量、相同的药物),前提是从筛选访视1前最近一次DA治疗到筛选访视1的时间间隔小于3周(≥14天且<21天),且筛选期周期为4周。
4)筛选访视时Hb水平≥95 g/L且≤120 g/L的患者;
|
7
|
筛选访视前12周内未接受ESAs治疗的患者(ESAs未治患者)应满足以下a)和b)要求:
a)在筛选访视1到研究药物首次给药日未接受ESAs治疗的患者
b)筛选访视时Hb水平≥80 g/L且≤105 g/L的患者”
|
8
|
自愿参加试验,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
|
排除标准 |
1
|
在筛选访视之前的4周至研究药物首次给药期间发生腹膜透析导管问题(脱位等)、腹膜炎、腹膜透析导管感染等影响继续进行腹膜透析的患者;
|
2
|
高血压控制不佳的患者(例如,筛选访视时收缩压≥180 mmHg或舒张压≥110 mmHg);
|
3
|
有严重肝胆系统疾病的患者(例如,筛选访视时AST或ALT>2.5倍正常值上限,肝硬化患者或筛选访视时总胆红素≥1.5 倍正常值上限);
|
4
|
从筛选访视之前24周到研究药物首次给药期间发生充血性心力衰竭(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为III级或以上)或患有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患者;
|
5
|
从筛选访视之前24周到研究药物首次给药期间发生心肌梗死、短暂脑缺血发作、脑梗死(无症状性脑梗死除外)或静脉血栓栓塞(肺栓塞或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
|
6
|
从筛选访视至研究结束计划进行针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黄斑水肿或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眼科手术治疗(如:激光光凝治疗或玻璃体手术)的患者;
|
7
|
在筛选访视之前12周至研究药物首次给药期间,输注含红细胞成分血制品的患者(依据临床治疗指证,输注不含红细胞的血制品可除外,如:血浆、白蛋白等);
|
8
|
在筛选访视之前12周到研究药物首次给药期间接受了生长激素、甲状腺素、庚酸睾酮、或者美雄酮的受试者;
|
9
|
重度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如,筛选访视时全段甲状旁腺素[intact-PTH]≥500 pg/mL等;
|
10
|
重度感染(如活动性肺结核、真菌感染等)、全身性血液疾病(如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再生障碍性贫血、异常血红蛋白疾病)或溶血性贫血患者,或因出血病变(如胃肠出血等)而造成贫血的患者;
|
11
|
除肾小球肾炎外,怀疑非感染性慢性炎症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乳糜泻等)造成的贫血患者;
|
12
|
多囊肾患者、任何既往功能器官移植或预定器官移植;
|
13
|
以下任何一种情况呈阳性: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抗体、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HBsAg) 或抗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 HCV Ab),或确诊梅毒并需要治疗者;
|
14
|
恶性肿瘤(包括血液恶性肿瘤)病史患者,以下情况除外:确定为治愈或已缓解5年的肿瘤、已根治性切除的皮肤基底细胞或鳞状细胞癌或任何部位的原位癌;
|
15
|
有药物严重过敏病史(如过敏性休克),或对其他HIF-PH抑制剂过敏的患者;
|
16
|
过去两年内有药物或酒精滥用史*;
*筛选前2年平均每周饮用14个单位的酒精(1单位≈啤酒360mL,或白酒45mL,或葡萄酒150mL)
|
17
|
从筛选访视前12周到研究药物首次给药期间,接受了其他试验用药品(或研究药物)治疗,或接受了试验用医疗器械(或研究器械)治疗,或者正在参加介入性临床研究(超过常规诊疗的医疗行为,出于研究目的实施)并接受治疗的患者;
|
18
|
筛选前8周内接受过其他HIF-PH抑制剂治疗或既往参加过SAL-0951临床试验并接受过试验用药品(活性药物)治疗的患者;
|
19
|
处于妊娠期,哺乳期或者有怀孕的可能性(根据筛选访视的妊娠检查结果,研究者不能排除怀孕的可能性的情况)的患者;
|
20
|
从签署知情同意至给药研究结束期间,不同意采取有效避孕*的育龄期女性或性伴侣为育龄期女性的男性;
*有效避孕方式包括透皮贴剂、口服药物、植入式或可注射避孕药、禁欲或节育手术。
|
21
|
其他由研究者认为可能对本研究中的受试者构成安全风险的任何医疗状况,可能会混淆疗效或安全性评估,或可能干扰受试者参与研究。
|
|
4、试验分组
试验药 |
序号 |
名称 |
用法 |
1
|
中文通用名:恩那度司他片
英文通用名:Enarodustat Tablets
商品名称:恩那罗
|
剂型:片剂
规格:1mg
用法用量:饭前或睡前口服,1片/次,1次/日,仅作为剂量调整时使用
用药时程:4-22周时,每4周观测一次是否需要调整剂量,若调整至1mg/天,则1片/次,1次/日
|
2
|
中文通用名:恩那度司他片
英文通用名:Enarodustat Tablets
商品名称:恩那罗
|
剂型:片剂
规格:2mg
用法用量:饭前或睡前口服,1片/次,1次/日,仅作为剂量调整时使用
用药时程:0-4周时,1片/次,1次/日,4-22周时,每4周观测一次是否需要调整剂量,若调整至2mg/天,则1片/次,1次/日
|
3
|
中文通用名:恩那度司他片
英文通用名:Enarodustat Tablets
商品名称:恩那罗
|
剂型:片剂
规格:4mg
用法用量:饭前或睡前口服,视剂量调整情况决定每次服用片数(1片/次或2片/次),1次/日
用药时程:4-22周时,每4周观测一次是否需要调整剂量,若无需调整剂量则1片/次,1次/日,
|
4
|
中文通用名:恩那度司他片
英文通用名:Enarodustat Tablets
商品名称:恩那罗
|
剂型:片剂
规格:6mg
用法用量:饭前或睡前口服,视剂量调整情况决定每次服用片数(2片/次),1次/日
用药时程:4-22周时,每4周观测一次是否需要调整剂量,若无需调整剂量6mg/天,则2片/次,1次/日
|
5
|
中文通用名:恩那度司他片
英文通用名:Enarodustat Tablets
商品名称:恩那罗
|
剂型:片剂
规格:8mg
用法用量:饭前或睡前口服,视剂量调整情况决定每次服用片数(2片/次),1次/日
用药时程:4-22周时,每4周观测一次是否需要调整剂量,若无需调整剂量或调整至8mg/天,则2片/次,1次/日
|
|
对照药 |
|
5、终点指标
主要终点指标及评价时间 |
序号 |
指标 |
评价时间 |
终点指标选择 |
1 |
治疗24周或治疗结束时的平均血红蛋白水平及95%CI。(评估期Hb水平定义为第20周、第22周和第24周[或治疗终止日]的Hb水平的均值) |
第20周、第22周、第24周 |
有效性指标
|
|
次要终点指标及评价时间 |
序号 |
指标 |
评价时间 |
终点指标选择 |
1 |
第4周时Hb水平相对于基线的变化 |
第4周 |
有效性指标
|
2 |
评价期间第24周或治疗结束时Hb水平≥100 g/L且≤120 g/L的受试者累计比例(95% CI、频数表) |
第24周或治疗结束时 |
有效性指标
|
3 |
每次访视时Hb水平(描述性统计分析、95% CI、时程曲线、频数表、频率分布) |
试验全程 |
有效性指标
|
4 |
每次访视时Hb水平相对于基线的变化(描述性统计分析、95% CI、时程曲线、频数表、频率分布) |
试验全程 |
有效性指标
|
5 |
各访视间隔和整个治疗期间研究药物的处方剂量(描述性统计分析、频数表、频率分布) |
试验全程 |
有效性指标
|
6 |
各访视间隔和治疗期间研究药物的剂量调整次数(描述性统计分析、频数表) |
试验全程 |
有效性指标
|
7 |
研究期间使用铁制剂的情况 |
试验全程 |
有效性指标
|
|
6、数据安全监查委员会(DMC)
无
7、是否购买保险
有
四、研究者信息
1、主要研究者信息
1 |
姓名 |
陈崴 |
学位 |
医学博士 |
职称 |
主任医师 |
电话 |
13924150966 |
Email |
chenwei99@mail.stay.edu.cn |
邮政地址 |
广东省-广州市-中山二路58号 |
邮编 |
510080 |
单位名称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2、各参加机构信息
序号 |
机构名称 |
主要研究者 |
国家或地区 |
省(州) |
城市 |
1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陈崴 |
中国 |
广东省 |
广州市 |
2 |
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 |
石咏军 |
中国 |
广东省 |
惠州市 |
3 |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
张浩 |
中国 |
湖南省 |
长沙市 |
4 |
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 |
张艳宁 |
中国 |
辽宁省 |
沈阳市 |
5 |
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
王彩丽 |
中国 |
内蒙古自治区 |
包头市 |
6 |
中山大学孙逸仙医院 |
杨琼琼 |
中国 |
广东省 |
广州市 |
7 |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 |
罗萍 |
中国 |
吉林省 |
长春市 |
8 |
武汉市中心医院 |
陈文莉 |
中国 |
湖北省 |
武汉市 |
9 |
郯城县第一人民医院 |
孙常友 |
中国 |
山东省 |
临沂市 |
10 |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
熊子波 |
中国 |
广东省 |
深圳市 |
11 |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陈钦开 |
中国 |
江西省 |
南昌市 |
12 |
萍乡市人民医院 |
陈清萍 |
中国 |
江西省 |
萍乡市 |
13 |
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 |
王成 |
中国 |
广东省 |
珠海市 |
14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深圳) |
郑智华 |
中国 |
广东省 |
深圳市 |
15 |
珠海市人民医院 |
张睿 |
中国 |
广东省 |
珠海市 |
16 |
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 |
吴汉利 |
中国 |
山东省 |
潍坊市 |
17 |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杨俊伟 |
中国 |
江苏省 |
南京市 |
18 |
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
高弼虎 |
中国 |
辽宁省 |
大连市 |
五、伦理委员会信息
序号 |
名称 |
审查结论 |
批准日期/备案日期 |
1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临床药品、设备和医疗新技术伦理委员会 |
同意
|
2023-12-22 |
六、试验状态信息
1、试验状态
进行中
(尚未招募)
2、试验人数
目标入组人数 |
国内: 30 ;
|
已入组人数 |
国内: 登记人暂未填写该信息;
|
实际入组总人数 |
国内: 登记人暂未填写该信息;
|
3、受试者招募及试验完成日期
第一例受试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日期 |
国内:登记人暂未填写该信息;
|
第一例受试者入组日期 |
国内:登记人暂未填写该信息;
|
试验完成日期
|
国内:登记人暂未填写该信息;
|
七、临床试验结果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