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题目和背景信息
登记号 |
CTR20232761 |
相关登记号 |
|
药物名称 |
注射用 BRY812
|
药物类型 |
生物制品
|
临床申请受理号
|
企业选择不公示
|
适应症 |
晚期恶性肿瘤 |
试验专业题目 |
注射用 BRY812 在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中的安全性、耐受性和有效性的 I 期临床研究 |
试验通俗题目 |
评估注射用 BRY812在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中单药治疗的I期临床研究 |
试验方案编号 |
BRY812-ST-01 |
方案最新版本号
|
2.1
|
版本日期: |
2025-01-02 |
方案是否为联合用药 |
否 |
二、申请人信息
三、临床试验信息
1、试验目的
主要目的:
评价注射用BRY812在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中的安全性、耐受性,确定注射用BRY812的最大耐受剂量(MTD)和/或Ⅱ期临床推荐剂量(RP2D)。
次要目的:
(1) 评价注射用 BRY812 在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中的初步有效性。
(2) 评价注射用 BRY812 在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中的药代动力学特征。
(3) 评价注射用 BRY812 的免疫原性。
探索性目的:
(1) 初步探索患者 LIV-1 表达水平与临床疗效的相关性。
(2) 如数据允许,初步探索注射用 BRY812 的 PK、疗效、安全性之间的相关性。
(3) 如数据允许,基于 Pop-PK 分析方法,探索性描述注射用 BRY812 在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中的群体 PK 特征。
2、试验设计
试验分类 |
安全性和有效性
|
试验分期 |
I期
|
设计类型 |
单臂试验
|
随机化 |
非随机化
|
盲法 |
开放
|
试验范围 |
国内试验
|
3、受试者信息
年龄 |
18岁(最小年龄)至
无上限
(最大年龄)
|
性别 |
男+女
|
健康受试者 |
无
|
入选标准 |
1
|
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理解本试验的性质、目的和试验程序并且能够依照方案完成试验;
|
2
|
年龄≥18 周岁(以签署知情同意书当天为准),男女均可
|
3
|
经病理组织学和/或细胞学确诊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实体瘤患者,患者经标准治疗无效(治疗后疾病进展)或不能耐受标准治疗,无法获得标准治疗;
|
4
|
根据RECIST V1.1实体肿瘤疗效评价标准,至少有1个可测量病灶;
|
5
|
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 0~1 分
|
6
|
具有充分的器官和骨髓功能(首次给药前 14 天内未使用任何细胞、生长
因子或输血治疗),定义如下:
1) 血常规:绝对中性粒细胞计数(ANC)≥1.5×109 /L;血小板计数(PLT)≥100×109 /L,血红蛋白含量(HGB)≥90 g/L;
2)肝功能:血清总胆红素(TBIL)≤1.5×正常上限(ULN),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2.5×ULN;
3)肾功能:肌酐清除率(CrCL)(根据Cockcroft-Gault计算)≥60 mL/min;
|
7
|
预计生存期≥12 周
|
8
|
有生育可能女性受试者进入本研究时血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必须为阴性,有生育可能女性受试者或男性受试者及其伴侣应同意从签署 ICF 开始直至末次用药结束后 6 个月内无妊娠计划并采取使用避孕套等有效的避孕措施(详见附件1);女性从初潮至绝经(无月经至少 12 个月)期间被认为有生育潜能,除非永久不育(进行子宫切除术、双侧输卵管切除术或双侧卵巢切除术);
|
9
|
Part A和Part B的Cohort 3:LIV-1表达阳性;
|
10
|
LA/M TNBC队列:
组织学或细胞学确诊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TNBC,定义为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均为阴性,且HER2-(HER2-定义为HER2 0或HER2 IHC 1+或HER2 IHC 2+/FISH-);
受试者在局部晚期或疾病转移阶段必须至少接受过1线,且不超过3线系统化疗(包括ADC药物治疗),且在既往系统治疗期间或治疗后疾病进展或不耐受,可伴或不伴PD-1或PD-L1 抑制剂治疗;
|
11
|
HR+/HER2- LA/M BC队列:
组织学或细胞学确诊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HR+/HER2-(HER2-定义为HER2 0或HER2 IHC 1+或HER2 IHC 2+/FISH-)乳腺癌;
既往CDK4/6抑制剂+内分泌治疗失败,即在CDK4/6抑制剂+内分泌治疗期间疾病进展;内分泌治疗线数无限制;
在局部晚期或疾病转移阶段至少接受过1线,且不超过3线系统化疗(包括ADC药物治疗);
|
|
排除标准 |
1
|
既往对 BRY812 严重过敏者或已知对试验用药品的任何成分或辅料过敏者
|
2
|
既往接受过以LIV-1为靶点的药物,或接受过MMAE类的药物(包括但不限于以MMAE作为小分子细胞毒药物的ADC药物);
|
3
|
首次给药前2周内出现任何需要通过静脉输注进行全身治疗的活动性感染(接受短期预防性抗生素治疗的患者除外,如预防尿路感染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加重);
|
4
|
既往或目前存在2种或2种以上的原发肿瘤者(不包括已治愈的宫颈原位癌、基底细胞癌或鳞状细胞皮肤癌,以及经治疗稳定超过5年的其他肿瘤);
|
5
|
1) 有活动性中枢神经系统转移和/或脑膜转移者,但针对所有脑转移病灶,无论首发或接受过治疗(放疗或手术,且在首次给药前4周受试者已经停止放疗、手术),经研究者评估稳定的脑实质转移者除外,稳定的定义需满足以下条件:
2)在使用或未使用抗癫痫药物情况下,癫痫未发作状态持续>12周;
3)首次给药前至少2周不需要使用糖皮质激素;
4)连续2次MRI(扫描间隔时间至少4周)均显示在影像学呈稳定状态;
稳定1月以上无症状;
|
6
|
伴随有严重的心脑血管及肺部疾病,包括但不限于:
1)入组前6个月内出现脑卒中、颅内出血、不稳定的心绞痛、充血性心力衰竭(NYHA III-IV级)、心肌梗死、严重心律失常(如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室颤)、先天性长QT综合征、尖端扭转、症状性肺栓塞等;
2)不能稳定控制的高血压(至少连续2次测量收缩压≥160 mmHg或舒张压≥100 mmHg);
3)超声心动图(ECHO)显示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50%;
4)筛选期连续3次心电图平均矫正QT间期延长(男性>450 ms,女性>470 ms),应用Fridercia公式进行QT间期矫正;
5)存在间质性肺病、肺功能严重损伤、严重肺纤维化,以及研究者评估有临床意义的放射性肺炎及其他肺部疾病者;
|
7
|
存在活动性消化道出血或严重肠梗阻者
|
8
|
首次给药前 4 周内进行过重大手术或预期在研究期间实施重大手术者
|
9
|
曾接受过异体器官移植史或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史
|
10
|
首次给药前6个月内新诊断出的需要抗凝治疗的血栓栓塞(6个月以上维持应用抗凝药物的除外)或已知存在的遗传性或获得性出血及血栓倾向(如血友病、凝血机能障碍等);允许应用低剂量的预防性抗凝治疗(如低分子肝素、直接凝血酶抑制剂或Xa因子抑制剂);
|
11
|
首次给药前4周或药物5个半衰期内(以短者为准)使用CYP3A4的强抑制剂或诱导剂或敏感底物,Pg-p的底物或抑制剂或接受过抗肿瘤治疗或参加其他临床研究且使用了其他试验相关药物者,包括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生物治疗(肿瘤疫苗、细胞因子、或控制癌症的生长因子)等;首次给药前6周内接受过亚硝基脲或丝裂霉素C,或首次给药前2周内接受过氟尿嘧啶或小分子靶向药物,或首次给药前1周内接受过抗肿瘤治疗的中药饮片或中成药;
|
12
|
在研究药物首次给药前4周内接受过放疗,包括腹部的姑息性立体定向放疗(非腹部的姑息性立体定向放疗为首次给药前2周内);研究药物首次给药前4周内接受过全脑放疗(WBRT)或宽野放疗(首次给药前2周内接受过非腹部姑息性立体定向放疗或用于缓解的有限野放疗),或既往放疗累及超过30%骨髓;
|
13
|
既往抗肿瘤治疗的毒性未恢复至NCI-CTCAE v5.0定义的≤1级(研究者考虑无症状性实验室检查异常除外,如ALP升高、高尿酸血症、血糖升高等;研究者判断无安全风险的毒性除外,如脱发、色素沉着等);
|
14
|
存在活动性角膜炎或结膜炎的患者;
|
15
|
首次给药前 4 周内曾接种过活疫苗,或者有意向在研究期间接种活疫苗者;
|
16
|
首次给药前 2 周内接受超过 1 周的全身皮质类固醇者(甲泼尼龙>10 mg/天或等价剂量的其它同类药物);
|
17
|
首次给药前2周内使用免疫抑制剂或患有活动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或既往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史者(既往应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引起的免疫相关不良反应经治疗后缓解或稳定至1级者除外);
|
18
|
已知存在活动性乙型或丙型肝炎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血清反应呈阳性;存在需要系统性治疗的梅毒感染;
注:接受预防性治疗的HBV感染慢性携带者(HBsAg阳性、检测不到或HBV DNA低复制)可以参加研究。有HCV感染史的受试者已完成治愈性抗病毒治疗,HCV病毒载量低于定量限,HCV Ab阳性但既往治疗或自然消退HCV RNA阴性的,可以参加研究。
|
19
|
任何精神或认知障碍,且可能会限制其对知情同意书的理解、执行者;
|
20
|
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
|
21
|
自签署知情同意书至末次试验用药品给药后 6 个月内计划捐献精子者;
|
22
|
研究者认为不适合入组或可能因为其他原因不能完成本试验者;
|
|
4、试验分组
试验药 |
序号 |
名称 |
用法 |
1
|
中文通用名:注射用 BRY812
英文通用名:BRY812 For Injection
商品名称:NA
|
剂型:注射液
规格:30mg/瓶
用法用量:0.5mg/kg每周期给药一次,每 3 周为一个周期,每周期 D1 给药。首次静脉滴注给药≥90min,如可耐受,之后给药≥30min。
用药时程:10个周期或直到出现不可耐受的毒性、疾病进展、怀孕、撤回知情、死亡、研究中断或退出研究
|
2
|
中文通用名:注射用 BRY812
英文通用名:BRY812 For Injection
商品名称:NA
|
剂型:注射液
规格:30mg/瓶
用法用量:1.0mg/kg每周期给药一次,每 3 周为一个周期,每周期 D1 给药。首次静脉滴注给药≥90min,如可耐受,之后给药≥30min。
用药时程:10个周期或直到出现不可耐受的毒性、疾病进展、怀孕、撤回知情、死亡、研究中断或退出研究
|
3
|
中文通用名:注射用 BRY812
英文通用名:BRY812 For Injection
商品名称:NA
|
剂型:注射液
规格:30mg/瓶
用法用量:2.0mg/kg每周期给药一次,每 3 周为一个周期,每周期 D1 给药。首次静脉滴注给药≥90min,如可耐受,之后给药≥30min。
用药时程:10个周期或直到出现不可耐受的毒性、疾病进展、怀孕、撤回知情、死亡、研究中断或退出研究
|
4
|
中文通用名:注射用 BRY812
英文通用名:BRY812 For Injection
商品名称:NA
|
剂型:注射液
规格:30mg/瓶
用法用量:2.8mg/kg每周期给药一次,每 3 周为一个周期,每周期 D1 给药。首次静脉滴注给药≥90min,如可耐受,之后给药≥30min。
用药时程:10个周期或直到出现不可耐受的毒性、疾病进展、怀孕、撤回知情、死亡、研究中断或退出研究
|
5
|
中文通用名:注射用 BRY812
英文通用名:BRY812 For Injection
商品名称:NA
|
剂型:注射液
规格:30mg/瓶
用法用量:3.2mg/kg每周期给药一次,每 3 周为一个周期,每周期 D1 给药。首次静脉滴注给药≥90min,如可耐受,之后给药≥30min。
用药时程:10个周期或直到出现不可耐受的毒性、疾病进展、怀孕、撤回知情、死亡、研究中断或退出研究
|
6
|
中文通用名:注射用 BRY812
英文通用名:BRY812 For Injection
商品名称:NA
|
剂型:注射液
规格:30mg/瓶
用法用量:3.6mg/kg每周期给药一次,每 3 周为一个周期,每周期 D1 给药。首次静脉滴注给药≥90min,如可耐受,之后给药≥30min。
用药时程:10个周期或直到出现不可耐受的毒性、疾病进展、怀孕、撤回知情、死亡、研究中断或退出研究
|
|
对照药 |
|
5、终点指标
主要终点指标及评价时间 |
序号 |
指标 |
评价时间 |
终点指标选择 |
1 |
安全性、耐受性评估:出现 DLT 或达到 MTD;安全性指标包括体格检查、生命体征、实验室检查、12 导联心电图、超声心动图、ADA 阳性率、其他安全性相关检查,以及不良事件等。 |
单次给药后21天 |
安全性指标
|
2 |
II期临床试验推荐剂量(RP2D) |
Ia阶段结束后 |
安全性指标
|
|
次要终点指标及评价时间 |
序号 |
指标 |
评价时间 |
终点指标选择 |
1 |
药代动力学评估 |
实际取样时间 |
安全性指标
|
2 |
免疫原性评估 |
实际取样时间 |
安全性指标
|
3 |
疗效评估 |
整个研究过程中 |
有效性指标
|
|
6、数据安全监查委员会(DMC)
无
7、是否购买保险
有
四、研究者信息
1、主要研究者信息
1 |
姓名 |
宋尔卫 |
学位 |
医学博士 |
职称 |
主任医师 |
电话 |
13926477694 |
Email |
songew@mail.sysu.edu.cn |
邮政地址 |
广东省-广州市-沿江西路107号 |
邮编 |
510120 |
单位名称 |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
2 |
姓名 |
姚和瑞 |
学位 |
医学博士 |
职称 |
主任医师 |
电话 |
13500018020 |
Email |
yaoherui@163.com |
邮政地址 |
广东省-广州市-沿江西路107号 |
邮编 |
510120 |
单位名称 |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
2、各参加机构信息
序号 |
机构名称 |
主要研究者 |
国家或地区 |
省(州) |
城市 |
1 |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
宋尔卫 |
中国 |
广东省 |
广州市 |
2 |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
姚和瑞 |
中国 |
广东省 |
广州市 |
3 |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
汪颖 |
中国 |
广东省 |
广州市 |
4 |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
许可慰 |
中国 |
广东省 |
广州市 |
5 |
梅州市人民医院 |
吴静娜 |
中国 |
广东省 |
梅州市 |
6 |
天津市肿瘤医院 |
佟仲生 |
中国 |
天津市 |
天津市 |
7 |
河南省肿瘤医院 |
闫敏 |
中国 |
河南省 |
郑州市 |
8 |
南昌市第三医院 |
王红 |
中国 |
江西省 |
南昌市 |
9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林颖 |
中国 |
广东省 |
广州市 |
10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陈艺莉 |
中国 |
广东省 |
广州市 |
11 |
东莞市人民医院 |
郑锐年 |
中国 |
广东省 |
东莞市 |
12 |
东莞市人民医院 |
关灵 |
中国 |
广东省 |
东莞市 |
13 |
河北大学附属医院 |
杨华 |
中国 |
河北省 |
保定市 |
14 |
四川省肿瘤医院 |
洪煌明 |
中国 |
四川省 |
成都市 |
15 |
海南省人民医院 |
王海霞 |
中国 |
海南省 |
海口市 |
16 |
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 |
王绪娟 |
中国 |
四川省 |
内江市 |
17 |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杨谨 |
中国 |
陕西省 |
西安市 |
18 |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
彭清 |
中国 |
四川省 |
泸州市 |
19 |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
何丽佳 |
中国 |
四川省 |
泸州市 |
20 |
山东省肿瘤医院 |
张燕 |
中国 |
山东省 |
济南市 |
21 |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
李元栋 |
中国 |
山西省 |
太原市 |
22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
邱福铭 |
中国 |
浙江省 |
杭州市 |
23 |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张淑群 |
中国 |
陕西省 |
西安市 |
24 |
吉林省肿瘤医院 |
程颖 |
中国 |
吉林省 |
长春市 |
25 |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
李文凤 |
中国 |
山东省 |
青岛市 |
26 |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
王静 |
中国 |
山东省 |
青岛市 |
27 |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钟进才 |
中国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南宁市 |
28 |
安阳市肿瘤医院 |
郭君兰 |
中国 |
河南省 |
安阳市 |
29 |
安徽省立医院 |
韩兴华 |
中国 |
安徽省 |
合肥市 |
30 |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
陆永奎 |
中国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南宁市 |
31 |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
刘燕 |
中国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南宁市 |
32 |
襄阳市中心医院 |
王越华 |
中国 |
湖北省 |
襄阳市 |
33 |
湖北省肿瘤医院 |
吴新红 |
中国 |
湖北省 |
武汉市 |
34 |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
李曼 |
中国 |
辽宁省 |
大连市 |
35 |
福建省肿瘤医院 |
吴凡 |
中国 |
福建省 |
福州市 |
36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
王娴 |
中国 |
浙江省 |
杭州市 |
37 |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 |
马力 |
中国 |
河北省 |
石家庄市 |
38 |
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
李涛浪 |
中国 |
贵州省 |
遵义市 |
39 |
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
朱昭琼 |
中国 |
贵州省 |
遵义市 |
40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
薛蔚 |
中国 |
上海市 |
上海市 |
41 |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
张清媛 |
中国 |
黑龙江省 |
哈尔滨市 |
42 |
湖南省肿瘤医院 |
欧阳取长 |
中国 |
湖南省 |
长沙市 |
43 |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
王枝红 |
中国 |
贵州省 |
贵阳市 |
五、伦理委员会信息
序号 |
名称 |
审查结论 |
批准日期/备案日期 |
1 |
中山大学附属孙逸仙纪念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 |
修改后同意
|
2023-06-30 |
2 |
中山大学附属孙逸仙纪念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 |
同意
|
2023-07-12 |
3 |
中山大学附属孙逸仙纪念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 |
同意
|
2025-01-25 |
六、试验状态信息
1、试验状态
进行中
(招募中)
2、试验人数
目标入组人数 |
国内: 164 ;
|
已入组人数 |
国内: 46 ;
|
实际入组总人数 |
国内: 登记人暂未填写该信息;
|
3、受试者招募及试验完成日期
第一例受试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日期 |
国内:2023-10-10;
|
第一例受试者入组日期 |
国内:2023-10-17;
|
试验完成日期
|
国内:登记人暂未填写该信息;
|
七、临床试验结果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