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题目和背景信息
登记号 |
CTR20230270 |
相关登记号 |
|
药物名称 |
奥吡卡朋胶囊
|
药物类型 |
化学药物
|
临床申请受理号
|
企业选择不公示
|
适应症 |
作为左旋多巴/多巴脱羧酶抑制剂(左旋多巴/苄丝肼或左旋多巴/卡比多巴)的联合治疗用药,用于治疗以上药物不能控制的成人帕金森病及剂末现象(症状波动) |
试验专业题目 |
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评价Opicapone在左旋多巴/多巴胺脱羧酶抑制剂治疗
后出现剂末运动症状波动的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临床研究 |
试验通俗题目 |
Opicapone 三期临床试验 |
试验方案编号 |
JSWB-OPC-PD-CN302 |
方案最新版本号
|
V2.0
|
版本日期: |
2023-08-04 |
方案是否为联合用药 |
否 |
二、申请人信息
三、临床试验信息
1、试验目的
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评价Opicapone在左旋多巴/多巴胺脱羧酶抑制剂治疗后出现剂末运动症状波动的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临床研究
2、试验设计
试验分类 |
安全性和有效性
|
试验分期 |
III期
|
设计类型 |
平行分组
|
随机化 |
随机化
|
盲法 |
双盲
|
试验范围 |
国内试验
|
3、受试者信息
年龄 |
30岁(最小年龄)至
80岁(最大年龄)
|
性别 |
男+女
|
健康受试者 |
无
|
入选标准 |
1
|
能够理解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
2
|
年龄在30~80周岁的男性或女性(含30和80周岁);
|
3
|
根据2015年国际运动障碍协会(MDS)帕金森病临床诊断标准确诊为原发性帕金森病,持续3年以上;
|
4
|
“开期”为Hoehn & Yahr分期的I~III期;
|
5
|
接受L-Dopa/DDCI治疗至少1年(每日服用3~8次,含缓释制剂),且研究者判定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对于参加PK研究的受试者,需服用速释制剂(合并或不合并缓释制剂, 每日服用3~6次 ),且经研究者评估受试者在左旋多巴测试期间按方案规定的服药要求,不会对受试者安全性造成明显影响;
|
6
|
已接受至少4周稳定剂量的L-Dopa/DDCI和其他抗帕金森病药物治疗;
|
7
|
虽经研究者评估给予了最佳抗帕金森病药物治疗,但已出现至少4周“疗效减退”(剂末现象加重),且受试者在清醒状态下的“关期”时间每天至少1.5小时(不包括清晨第一次服药前的关期);
|
8
|
能识别自身运动状态并将相关波动情况准确记录在日记卡中(包括独自填写和/或在家人/看护人协助下填写);
|
9
|
随机入选标准:根据日志卡填写指南,在访视2前3天进行自我评估并较为准确地记录(每日出错次数≤ 3次);
|
10
|
随机入选标准:根据完成的受试者日志卡,再次确认受试者在清醒状态下的“关期”时间每天至少1.5小时(不包括清晨第一次服药前的关期);
|
|
排除标准 |
1
|
非原发性帕金森病(包括症状性帕金森症、继发性帕金森症和帕金森叠加综合征);
|
2
|
根据统一帕金森病评分量表(MDS-UPDRS)第IV-A部分,异动症相关评分>3分;
|
3
|
既往发生过严重的和/或不可预料的“关期”;
|
4
|
有重大心脑血管病史,包括,但不限于:a) 在筛选前6个月内,受试者曾有心肌梗塞、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或搭桥术、心脏瓣膜术、具有临床意义的不稳定型心律失常、不稳定型心绞痛、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血管意外(仅影像学检查提示的腔隙性脑梗和/或脑微出血,经研究者判断,不影响受试者安全性及试验药物疗效和安全性评估的情况除外)的病史;b) 纽约心脏病协会分级为III或IV级的充血性心力衰竭;c) 未控制的中重度高血压(收缩压≥ 160mmHg或/和舒张压≥ 100mmHg);
|
5
|
存在研究者认为会影响受试者安全性或影响研究药物的安全性判断的心电图异常;
|
6
|
有不稳定的快速进展性肾脏病史;
|
7
|
筛选时处于活动性肝脏疾病期;
|
8
|
研究者认为会影响受试者安全性或影响研究药物的安全性判断的免疫力低下的受试者,如曾接受器官移植或被诊断为人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的受试者;
|
9
|
过去5年内有恶性肿瘤病史(已治愈的基底细胞瘤除外);
|
10
|
有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或其他儿茶酚胺分泌性肿瘤病史;
|
11
|
有重度抑郁症、焦虑或其他临床显著的精神疾病史;
|
12
|
有抗精神病药恶性综合征(NMS)或NMS样综合征或非创伤性横纹肌溶解症病史;
|
13
|
过去一年内或目前有自杀意念或自杀企图史(包括实际尝试、尝试被打断或尝试失败);
|
14
|
有痴呆或中度以上的认知功能障碍,筛选时UPDRS评分1.1部分,认知动能损害≥3 分;
|
15
|
不稳定活动性窄角型或开角型青光眼;
|
16
|
有酗酒和药物滥用史;筛选前5年内有药物滥用史(大量反复使用与医疗目的无关的依赖性药物或物质,包括成瘾性及习惯性药物,引起身体和精神性依赖性)及酒精依赖史[长期大量饮酒,引起身体和精神依赖性,男性每周饮酒量大于14单位酒精,女性每周饮酒量大于7单位酒精(1单位酒精= 360mL啤酒或45mL酒精含量为40%的烈酒或150 mL葡萄酒)];
|
17
|
研究者认为受试者存在对试验用药物有过敏或不耐受风险的;
|
18
|
筛选前一个月曾接受以下药物治疗:恩他卡朋、托卡朋、神经安定药、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双通道再摄取抑制剂(如文拉法辛、度洛西汀等)、单胺氧化酶(MAO)抑制剂(司来吉兰5~10mg/d口服或1.25mg/d口腔崩解、雷沙吉兰0.5~1mg/d口服除外)或抗多巴胺受体止吐药(多潘立酮除外);
|
19
|
筛选前一个月曾接受或在研究期间可能接受以下药物治疗:阿扑吗啡、α-甲基多巴和利血平;
|
20
|
既往已进行或在研究期间计划接受深部脑刺激治疗或筛选前6个月曾接受(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
|
21
|
既往已进行或在研究期间计划进行立体定向术治疗帕金森病;
|
22
|
妊娠女性、在研究进行中有妊娠意愿的女性;
|
23
|
正处于哺乳期的女性;
|
24
|
有生育可能且拒绝在研究期间使用高效、医学认可的避孕方法的受试者;
|
25
|
参加本试验前3个月内参加过其他药物临床试验或参加本研究时,仍在所参加临床研究药物的5个半衰期内(较长者为准);
|
26
|
根据研究者判断,受试者存在其他任何状况或可能接受某种治疗,从而影响受试者完成整个研究及研究药物疗效和安全性的评估;
|
27
|
随机排除标准:筛选时实验室检查示受试者出现明显的肝功能指标异常(定义为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或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2倍正常值上限);
|
28
|
随机排除标准:筛选时实验室检查显示,研究者认为影响受试者安全性或影响研究药物安全性判断的任何异常;
|
29
|
随机排除标准:研究者认为受试者在筛选期间L-Dopa/DDCI和/或其他抗帕金森病药物依从性差;
|
|
4、试验分组
试验药 |
序号 |
名称 |
用法 |
1
|
中文通用名:奥吡卡朋胶囊
英文通用名:Opicapone Capsules
商品名称:Ongentys
|
剂型:胶囊
规格:25mg
用法用量:在每晚最后一次服用 L-Dopa/DDCI 后至少 1 小时服用Opicapone。在服用Opicapone 前后 1 小时内需空腹。
用药时程:每天一次
|
2
|
中文通用名:奥吡卡朋胶囊
英文通用名:Opicapone Capsules
商品名称:Ongentys
|
剂型:胶囊
规格:50mg
用法用量:在每晚最后一次服用 L-Dopa/DDCI 后至少 1 小时服用Opicapone。在服用Opicapone 前后 1 小时内需空腹。
用药时程:每日一次
|
|
对照药 |
序号 |
名称 |
用法 |
1 |
中文通用名:奥吡卡朋胶囊-安慰剂
英文通用名:/
商品名称:/
|
剂型:胶囊
规格:25mg
用法用量:在每晚最后一次服用 L-Dopa/DDCI 后至少 1 小时服用药物。在服用药物前后 1 小时内需空腹。
用药时程:每日一次
|
2 |
中文通用名:奥吡卡朋胶囊-安慰剂
英文通用名:/
商品名称:/
|
剂型:胶囊
规格:50mg
用法用量:在每晚最后一次服用 L-Dopa/DDCI 后至少 1 小时服用药物。在服用药物前后 1 小时内需空腹。
用药时程:每日一次
|
|
5、终点指标
主要终点指标及评价时间 |
序号 |
指标 |
评价时间 |
终点指标选择 |
1 |
受试者日志卡中记录的绝对“关期”时间从基线至14~16周的变化 |
从基线至14~16周 |
有效性指标
|
|
次要终点指标及评价时间 |
序号 |
指标 |
评价时间 |
终点指标选择 |
1 |
治疗结束时受试者日记卡中记录的“开期”和“关期”应答率(“开期”和“关期”应答率分别指,从基线至14~16 周时,“开期”至少延长1h和“关期”至少缩短1h 的受试者百分比) |
治疗结束时 |
有效性指标
|
2 |
受试者日志卡中记录的“开期”时间(包括“开期”总时间、无异动症的“开期”时间、伴有非棘手异动症的“开期”时间和伴有棘手异动症的“开期”时间)从基线至14~16周的变化 |
从基线至14~16周 |
有效性指标
|
3 |
MDS-UPDRS 总评分[第I 部分(“开期”)、第II 部分(“开期”)和第III 部分(“开期”)的总和]和子评分,包括第I 部分(“开期”)、第II部分(“开期”和“关期”)、第III 部分(“开期”)、第IV 部分(运动并发症:A、B、C)以及Hoehn & Yahr 分期从基线至14~16 周的变化 |
从基线至14~16周 |
有效性指标
|
4 |
Schwab&England日常活动能力量表("开期"和"关期")从基线至14~16周的变化 |
从基线至14~16周 |
有效性指标
|
5 |
研究者和受试者对帕金森病整体改善情况的评估 |
治疗结束时 |
有效性指标
|
|
6、数据安全监查委员会(DMC)
无
7、是否购买保险
有
四、研究者信息
1、主要研究者信息
1 |
姓名 |
陈生弟 |
学位 |
博士 |
职称 |
教授 |
电话 |
13818018166 |
Email |
ruijincsd@126.com |
邮政地址 |
上海市-上海市-黄浦区瑞金二路197号 |
邮编 |
200001 |
单位名称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
2、各参加机构信息
序号 |
机构名称 |
主要研究者 |
国家或地区 |
省(州) |
城市 |
1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
陈生弟 |
中国 |
上海市 |
上海市 |
2 |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
陈彪 |
中国 |
北京市 |
北京市 |
3 |
北京医院 |
陈海波 |
中国 |
北京市 |
北京市 |
4 |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
吴云成 |
中国 |
上海市 |
上海市 |
5 |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
张振涛 |
中国 |
湖北省 |
武汉市 |
6 |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
王青 |
中国 |
广东省 |
广州市 |
7 |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
叶钦勇 |
中国 |
福建省 |
福州市 |
8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欧汝威 |
中国 |
四川省 |
成都市 |
9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承欧梅 |
中国 |
重庆市 |
重庆市 |
10 |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
张颖 |
中国 |
吉林省 |
长春市 |
11 |
深圳市人民医院 |
罗晓光 |
中国 |
广东省 |
深圳市 |
12 |
天津市环湖医院 |
陈蕾 |
中国 |
天津市 |
天津市 |
13 |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徐评议 |
中国 |
广东省 |
广州市 |
14 |
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杨新玲 |
中国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乌鲁木齐市 |
15 |
上海市同济医院 |
汪锡金 |
中国 |
上海市 |
上海市 |
16 |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
唐亚梅 |
中国 |
广东省 |
广州市 |
17 |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
崔桂云 |
中国 |
江苏省 |
徐州市 |
18 |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
刘春风 |
中国 |
江苏省 |
苏州市 |
19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
朱遂强 |
中国 |
湖北省 |
武汉市 |
20 |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
杨丽 |
中国 |
天津市 |
天津市 |
21 |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
郭纪锋 |
中国 |
湖南省 |
长沙市 |
22 |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
李阳/田玉玲 |
中国 |
山西省 |
太原市 |
23 |
四川省人民医院 |
罗永杰 |
中国 |
四川省 |
成都市 |
24 |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
刘亚玲 |
中国 |
河北省 |
石家庄市 |
25 |
南京脑科医院 |
许利刚 |
中国 |
江苏省 |
南京市 |
26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
胡兴越 |
中国 |
浙江省 |
杭州市 |
27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
冯涛 |
中国 |
北京市 |
北京市 |
28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刘建仁 |
中国 |
上海市 |
上海市 |
29 |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 |
刘松岩 |
中国 |
吉林省 |
长春市 |
30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
王涛 |
中国 |
湖北省 |
武汉市 |
31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
刘振国 |
中国 |
上海市 |
上海市 |
32 |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
王坚 |
中国 |
上海市 |
上海市 |
33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
张宝荣 |
中国 |
浙江省 |
杭州市 |
34 |
广东省人民医院 |
王丽娟 |
中国 |
广东省 |
广州市 |
35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
管阳太 |
中国 |
上海市 |
上海市 |
五、伦理委员会信息
序号 |
名称 |
审查结论 |
批准日期/备案日期 |
1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药物临床试验伦理委员会 |
同意
|
2023-01-18 |
2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药物临床试验伦理委员会 |
同意
|
2023-09-01 |
六、试验状态信息
1、试验状态
已完成
2、试验人数
目标入组人数 |
国内: 250 ;
|
已入组人数 |
国内: 250 ;
|
实际入组总人数 |
国内: 250 ;
|
3、受试者招募及试验完成日期
第一例受试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日期 |
国内:2023-04-17;
|
第一例受试者入组日期 |
国内:2023-04-27;
|
试验完成日期
|
国内:2024-04-26;
|
七、临床试验结果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