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题目和背景信息
登记号 |
CTR20222419 |
相关登记号 |
|
药物名称 |
注射用罗特西普
曾用名:
|
药物类型 |
生物制品
|
临床申请受理号
|
企业选择不公示
|
适应症 |
需要定期输注红细胞的β-地中海贫血成人患者 |
试验专业题目 |
一项在因β-地中海贫血而需要定期红细胞输注的中国成人受试者中评价罗特西普 (LUSPATERCEPT, ACE-536) 的疗效、安全性和药代动力学的2期、双盲、随机、安慰剂对照、多中心研究 |
试验通俗题目 |
罗特西普在定期输血的β-地中海贫血成人受试者中的疗效、安全性和药代动力学研究 |
试验方案编号 |
CA056-001 |
方案最新版本号
|
2.0
|
版本日期: |
2024-04-09 |
方案是否为联合用药 |
否 |
二、申请人信息
三、临床试验信息
1、试验目的
主要目的:
确定在任何连续的24周间隔内(从治疗开始至末例受试者完成48周治疗),接受罗特西普 + BSC与安慰剂 + BSC治疗相比,输血负荷(单位RBC/次)相对于基线降低≥33%的受试者比例。
次要目的:
评价罗特西普+ BSC与安慰剂+ BSC对以下指标的影响:
- RBC输注负荷降低(在任何连续的12周间隔和规定的固定周期内,输血负荷相对于基线降低≥33%/≥50%的受试者比例;在任何连续的24周间隔内,输血负荷相对于基线降低≥50%的受试者比例)
- 输血负荷相对于基线的平均变化
- TI(不依赖输血≥8/≥12周的受试者比例)
- 输血负荷减少或TI的持续时间
- 至输血减少的时间
- 输血事件频率
- 铁参数(血清铁蛋白、肝脏铁浓度、心肌铁)和铁螯合治疗的使用
- HRQoL评估,包括TranQoL和SF-36
- 脾脏体积
在中国β-地中海贫血受试者中评价罗特西普与安慰剂相比的安全性
评价罗特西普在中国β-地中海贫血受试者中的免疫原性
评价罗特西普在中国β-地中海贫血受试者中的PK
探索性目的:
评价罗特西普对医疗资源利用的影响
2、试验设计
试验分类 |
安全性和有效性
|
试验分期 |
II期
|
设计类型 |
平行分组
|
随机化 |
随机化
|
盲法 |
双盲
|
试验范围 |
国内试验
|
3、受试者信息
年龄 |
18岁(最小年龄)至
无上限
(最大年龄)
|
性别 |
男+女
|
健康受试者 |
无
|
入选标准 |
1
|
男性或女性受试者,在签署知情同意书(ICF)时年龄≥18岁。
|
2
|
受试者有β地中海贫血或血红蛋白E/β-地中海贫血的书面诊断记录(允许β地中海贫血伴α珠蛋白突变和/或倍增)。
|
3
|
受试者定期接受输血,定义为:随机分组前24周内输注6-25个RBC单位,并且在此期间内无输血期不得>42天。
|
4
|
受试者的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为0或1。
|
5
|
男性或女性受试者自愿遵守方案避孕要求。
|
|
排除标准 |
1
|
受试者患有任何可能妨碍其参加研究的重大医学疾病、实验室检查异常或精神疾病。
|
2
|
受试者诊断为血红蛋白S /β-地中海贫血或α-地中海贫血(例如,血红蛋白H病)。
|
3
|
受试者有活动性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或活动性传染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或已知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阳性。
|
4
|
受试者在随机化前24周(含24周)内有需要医学干预的深静脉血栓形成或卒中史或血栓栓塞事件(静脉或动脉)史。
|
5
|
受试者采用长期抗凝疗法,除非在随机分组前至少28天停止治疗。
|
6
|
受试者的血小板计数> 1000×109/L。
|
7
|
随机分组前24周内受试者的糖尿病控制不佳。
|
8
|
受试者在随机化前≤28天(或5个半衰期,以较长者为准)接受另一种试验用药物或器械治疗。
|
9
|
受试者既往暴露于sotatercept(ACE-011)或罗特西普(ACE-536)。
|
10
|
受试者在随机分组前24周(含24周)内使用促红细胞生成剂(ESA)。
|
11
|
受试者在随机化前24周(含24周)内开始ICT(允许在早于治疗前24周或治疗期间开始)。
|
12
|
受试者在随机化前24周(含24周)内使用羟基脲治疗。
|
13
|
受试者在随机化前24周(含24周)内使用免疫调节性药物(IMiD)。
|
14
|
受试者接受或计划接受HSCT或基因疗法治疗β-地中海贫血。
|
15
|
受试者为妊娠或哺乳期女性。
|
16
|
受试者患有控制不佳的高血压。
|
17
|
受试者有心、肺、肝、肾等重要器官损害。
|
18
|
受试者在随机化前12周(含12周)内接受过长期全身性糖皮质激素治疗(允许针对肾上腺功能不全进行生理性替代治疗)。允许短期(5-7天)糖皮质激素治疗(例如,用于预防或治疗输血反应)。
|
19
|
受试者在随机化前12周(含12周)内接受过大手术(受试者必须已从随机化前的任何既往手术中完全恢复)。
|
20
|
受试者对试验用药品中的重组蛋白或辅料有重度过敏或过敏反应或超敏反应史(见研究者手册)。
|
21
|
受试者有恶性肿瘤病史,如下情况除外:
a. 根治性切除非黑色素瘤皮肤癌。
b. 经治愈的原位宫颈癌。
c. 研究者认为,无已知活动性疾病的其他实体瘤。
|
22
|
受试者在随机化前28天内有活动性SARS-CoV-2感染史。此外,在既往SARS-CoV-2感染的情况下,症状必须已完全缓解,并且基于研究者评估并咨询临床试验医生,不存在将使受试者接受研究治疗的风险更高的后遗症。
|
|
4、试验分组
试验药 |
序号 |
名称 |
用法 |
1
|
中文通用名:注射用罗特西普
英文通用名:Luspatercept for Injection
商品名称:利布洛泽
|
剂型:注射剂
规格:25mg
用法用量:1.0 mg/kg,皮下注射给药,每3周一次。
用药时程:每3周给药一次。双盲治疗期48周,揭盲后将向继续从治疗中获得临床获益的受试者提供罗特西普治疗,直至罗特西普在中国上市并报销。
|
|
对照药 |
序号 |
名称 |
用法 |
1 |
中文通用名:氯化钠注射液
英文通用名:Sodium Chloride Injection
商品名称:NA
|
剂型:注射剂
规格:10ml:0.09g
用法用量:皮下注射给药,每3周一次
用药时程:每3周给药一次,共48周。
|
|
5、终点指标
主要终点指标及评价时间 |
序号 |
指标 |
评价时间 |
终点指标选择 |
1 |
任何连续24周内RBC输注负荷降低≥33% |
第1次给药第1天(含)前24周;第1次给药第2天至末例受试者完成48周治疗 |
有效性指标
|
|
次要终点指标及评价时间 |
序号 |
指标 |
评价时间 |
终点指标选择 |
1 |
任何连续12周内RBC输注负荷降低≥33% |
第1次给药第1天(含)前24周;第1次给药第2天至末例受试者完成48周治疗 |
有效性指标
|
2 |
任何连续12周内RBC输注负荷降低≥50% |
第1次给药第1天(含)前24周;第1次给药第2天至末例受试者完成48周治疗 |
有效性指标
|
3 |
任何连续24周内RBC输注负荷降低≥50% |
第1次给药第1天(含)前24周;第1次给药第2天至末例受试者完成48周治疗 |
有效性指标
|
4 |
第13-24周RBC输注负荷降低≥33% |
第1次给药第1天(含)前24周;第13周-第24周 |
有效性指标
|
5 |
第37-48周RBC输注负荷降低≥33% |
第1次给药第1天(含)前24周;第37周-第48周 |
有效性指标
|
6 |
第1-24周RBC输注负荷降低≥33% |
第1次给药第1天(含)前24周;第1周-第24周 |
有效性指标
|
7 |
第25-48周RBC输注负荷降低≥33% |
第1次给药第1天(含)前24周;第25周-第48周 |
有效性指标
|
8 |
第13-24周RBC输注负荷降低≥50% |
第1次给药第1天(含)前24周;第13周-第24周 |
有效性指标
|
9 |
第37-48周RBC输注负荷降低≥50% |
第1次给药第1天(含)前24周;第37周-第48周 |
有效性指标
|
10 |
第1-24周RBC输注负荷降低≥50% |
第1次给药第1天(含)前24周;第1周-第24周 |
有效性指标
|
11 |
第25-48周RBC输注负荷降低≥50% |
第1次给药第1天(含)前24周;第25周-第48周 |
有效性指标
|
12 |
每24周输注的RBC单位的平均变化 |
第1次给药第1天(含)前24周;第1周-第48周 |
有效性指标
|
13 |
第1-24周输注的RBC单位变化 |
第1次给药第1天(含)前24周;第1周至第24周 |
有效性指标
|
14 |
第25-48周输注的RBC单位变化 |
第1次给药第1天(含)前24周;第25周-第48周 |
有效性指标
|
15 |
血清铁蛋白 |
第1次给药第1天(含)前12周;48周双盲治疗期的最后12周(DBTP) |
有效性指标
|
16 |
LIC |
LIC 筛选至末次MRI |
有效性指标
|
17 |
心肌铁 |
筛选至T2的末次MRI |
有效性指标
|
18 |
ICT |
第1次给药第1天(含)前12周;48周DBTP的最后12周 |
有效性指标
|
19 |
HRQoL |
筛选至末次HRQoL测量 |
有效性指标
|
20 |
RBC TI≥8周 |
第1次给药第2天直至末例受试者完成48周治疗 |
有效性指标
|
21 |
RBC TI≥12周 |
第1次给药第2天直至末例受试者完成48周治疗 |
有效性指标
|
22 |
输血负荷减少的持续时间 |
第1次给药第2天直至末例受试者完成48周治疗 |
有效性指标
|
23 |
RBC TI持续时间 |
第1次给药第2天直至末例受试者完成48周治疗 |
有效性指标
|
24 |
至应答时间 |
第1次给药第2天直至末例受试者完成48周治疗 |
有效性指标
|
25 |
输血事件频率 |
第1次给药第1天(含)前24周;第1周-第48周 |
有效性指标
|
26 |
安全性 |
第1次给药第1天至末次给药后9周。仅从第9周到研究结束时相关的SAE |
安全性指标
|
27 |
抗药抗体(ADA) |
第1次给药第1天至最后一次评估 |
安全性指标
|
28 |
PK |
第1次给药第1天至最后一次评估 |
有效性指标+安全性指标
|
29 |
脾脏体积 |
筛选至末次脾脏体积测量 |
有效性指标
|
30 |
(探索性终点指标)HRU |
第1次给药第1天前24周直至研究结束 |
有效性指标
|
|
6、数据安全监查委员会(DMC)
有
7、是否购买保险
有
四、研究者信息
1、主要研究者信息
1 |
姓名 |
赖永榕 |
学位 |
医学博士 |
职称 |
主任医师 |
电话 |
0771-5352681 |
Email |
laiyongrong@hotmail.com Email |
邮政地址 |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青秀区双拥路6号 |
邮编 |
530021 |
单位名称 |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2、各参加机构信息
序号 |
机构名称 |
主要研究者 |
国家或地区 |
省(州) |
城市 |
1 |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赖永榕 |
中国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南宁市 |
2 |
茂名市人民医院 |
董颖 |
中国 |
广东省 |
茂名市 |
3 |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
蒋玲 |
中国 |
广东省 |
广州市 |
4 |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三医院 |
尹晓林 |
中国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南宁市 |
5 |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 |
闻艳 |
中国 |
云南省 |
昆明市 |
6 |
海南省人民医院 |
王谷云 |
中国 |
海南省 |
海口市 |
7 |
海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陶石 |
中国 |
海南省 |
海口市 |
8 |
柳州市人民医院 |
刘琴 |
中国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柳州市 |
9 |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
杜新 |
中国 |
广东省 |
深圳市 |
10 |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
聂大年 |
中国 |
广东省 |
广州市 |
五、伦理委员会信息
序号 |
名称 |
审查结论 |
批准日期/备案日期 |
1 |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物临床试验伦理委员会 |
同意
|
2022-07-06 |
2 |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物临床试验伦理委员会 |
同意
|
2024-11-25 |
六、试验状态信息
1、试验状态
进行中
(招募完成)
2、试验人数
目标入组人数 |
国内: 90 ;
|
已入组人数 |
国内: 94 ;
|
实际入组总人数 |
国内: 登记人暂未填写该信息;
|
3、受试者招募及试验完成日期
第一例受试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日期 |
国内:2022-10-17;
|
第一例受试者入组日期 |
国内:2023-01-09;
|
试验完成日期
|
国内:登记人暂未填写该信息;
|
七、临床试验结果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