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题目和背景信息
| 登记号 |
CTR20222144 |
| 相关登记号 |
|
| 药物名称 |
AZD8233注射液
曾用名:
|
| 药物类型 |
化学药物
|
|
临床申请受理号
|
JXHL2101272
|
| 适应症 |
高胆固醇血症 |
| 试验专业题目 |
一项评估LDL-C水平升高的中国健康受试者接受AZD8233单次给药后的安全性、耐受性、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的开放性I期研究 |
| 试验通俗题目 |
一项评估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升高的中国健康人接受药物AZD8233给药后的安全性、对药物的耐药性、在体内发生的变化和规律、对机体的作用及作用机制的不使用对照的I期研究 |
| 试验方案编号 |
D7990C00019 |
方案最新版本号
|
4.0
|
| 版本日期: |
2022-06-28 |
方案是否为联合用药 |
否 |
二、申请人信息
三、临床试验信息
1、试验目的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评估中国受试者60mg单次皮下注射给药后AZD8233的安全性和耐受性;本研究的次要目的是分析中国受试者60mg单次皮下注射给药后AZD8233的药代动力学特征,评估中国受试者60mg单次皮下注射给药后AZD8233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的影响,评估中国受试者60mg单次皮下注射给药后AZD8233对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PCSK9)水平的影响;本研究的探索性目的是采集并储存样本,用于可能的抗药免疫原性探索。
2、试验设计
| 试验分类 |
其他
其他说明:安全性、药代动力学、药效学
|
试验分期 |
I期
|
设计类型 |
单臂试验
|
| 随机化 |
非随机化
|
盲法 |
开放
|
试验范围 |
国内试验
|
3、受试者信息
| 年龄 |
18岁(最小年龄)至
60岁(最大年龄)
|
| 性别 |
男+女
|
| 健康受试者 |
有
|
| 入选标准 |
|
1
|
签署知情同意书时,受试者年龄必须为18~60岁(包括18和60岁)。
|
|
2
|
根据医学评估(包括病史、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确定受试者的健康状态。
|
|
3
|
在筛选期访视和第-2天,LDL-C≥90 mg/dL且<190 mg/dL。
|
|
4
|
在筛选期访视和第-2天,体重为50~100 kg,体质指数(BMI)为18~32 kg/m2(含)。
|
|
5
|
男性和无生育能力的女性
(a) 男性受试者:
-在治疗期间男性受试者应使用安全套,直至男性受试者的相关全身暴露结束,再另外持续90天的时间。男性研究受试者在上述同一时期内不得捐精或储存精子。
(b) 女性受试者:
-女性受试者必须无生育能力,不得处于哺乳期,筛选时妊娠试验结果必须为阴性。无生育能力的女性定义为永久绝育(子宫切除术、双侧卵巢切除术或双侧输卵管切除术)或已绝经的妇女。如果在计划的随机分组日期前已闭经12个月,且无其他医学原因,则视为绝经后女性。以下年龄特定的要求适用于:
-如果<50岁的女性在停止外源性激素治疗后闭经12个月或以上,并且卵泡刺激素水平在绝经后范围内,则视为绝经后女性。
-如果≥50岁的女性在停止所有外源性激素治疗后闭经12个月或以上,则视为绝经后女性。
|
|
6
|
有能力签署知情同意书,包括遵守知情同意书(ICF)和本方案所列出的要求和限制。
|
|
| 排除标准 |
|
1
|
根据研究者的判断,存在研究者认为使受试者不适合参与研究的疾病的任何证据。
|
|
2
|
有任何具有临床重要性的疾病或异常史,研究者认为,因参与研究可能使受试者处于风险,或者会影响研究结果或受试者参与研究的能力。
|
|
3
|
具有胃肠道、肝或肾病或病史,或干扰药物吸收、分布、代谢或排泄的任何其他已知病症。
|
|
4
|
IMP首次给药前4周内出现任何具有临床重要性的疾病、内科/外科手术或创伤。
|
|
5
|
5 筛选期访视和第-2天出现以下偏差的实验室检测值,如果超出范围,研究者可在每次访视时自行判断重复检测一次:
(a) 血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丙型肝炎抗体和人免疫缺陷病毒(HIV)筛查结果呈阳性
(b)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1.5×正常值上限(ULN)
(c)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1.5×ULN
(d) TBL>ULN
(e) 肌酐>1.5mg/dL。
(f) 白细胞(WBC)计数<正常值下限(LLN)。
(g) 血红蛋白<12g/dL(男性)或<11g/dL(女性)
(h) 血小板计数≤LLN。
(i) 活化的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ULN且PT>ULN。
(j) 尿白蛋白与肌酐比值(ACR)>3mg/μmol(30mg/g)。
|
|
6
|
根据研究者的判断,临床化学、血液学或尿分析结果中的任何其他具有临床重要性的异常(标准5中描述的异常除外)。
|
|
7
|
筛选访视和/或第-2天,在仰卧位休息5 min后观察到以下偏差的生命体征异常,如果超出范围,研究者可在每次访视时自行判断重复检测一次:
(a) 收缩压<90 mmHg或>140 mmHg。
(b) 舒张压<50 mmHg或>90 mmHg。
(c) 心率<45或>90次/分钟(bpm)
|
|
8
|
在筛选期访视或第-2天存在研究者认为可能干扰QTc间期变化解释的静息ECG节律、传导或形态的任何具有临床重要性的异常和12导联ECG任何具有临床重要性的异常,包括ST-T波形态异常,尤其是方案定义的主要导联,或左心室肥厚,如果超出范围,研究者可在每次访视时自行判断重复检测一次。
(a) 延长QTcF>450 ms。
(b) 缩短QTcF<340 ms。
(c) 长QT综合征家族史。
(d) PR(PQ)间期缩短至<120 ms(如果无心室预激证据,PR>110 ms但<120 ms可接受)。
(e) PR(PQ)间期延长(>240毫秒)、间歇性二度(睡眠中出现的文氏阻滞不排除)或三度房室(AV)传导阻滞或房室分离。
(f) 持续性或间歇性完全性束支阻滞(BBB)、不完全束支阻滞(IBBB)或室内传导延迟(IVCD)伴QRS>110 ms。如果没有证据比如心室肥厚或预激,则QRS>110 ms但<115 ms的受试者可接受。
|
|
9
|
经研究者判断,已知或可疑的药物滥用史。
|
|
10
|
目前吸烟者或筛选期访视前3个月内吸烟或使用过尼古丁产品(包括电子烟)。
|
|
11
|
经研究者判断,已知或可疑的酒精滥用史。
|
|
12
|
在筛选期访视时对滥用药物、酒精或可替宁(尼古丁)筛查阳性,或入住临床中心时对滥用药物或酒精筛查阳性。
|
|
13
|
经研究者判断,筛选期访视前3个月内过量摄入含咖啡因的饮料或食物(如咖啡、茶、巧克力)。
|
|
14
|
IMP首次给药前3周内使用具有酶诱导特性的药物,例如贯叶连翘。
|
|
15
|
IMP首次给药前2周内或更长时间内(若药物半衰期较长),使用过任何处方或非处方药物,包括抗酸药、镇痛药(对乙酰氨基酚/醋氨酚除外)、草药、大剂量维生素(摄入量为推荐日剂量的20~600倍)和矿物质。
|
|
16
|
在末次随访至本研究IMP首次给药的30天内或末次给药至IMP首次给药的5个半衰期内(以时间最长者为准),接受了另一种新化学实体(定义为尚未批准上市的化合物)。
|
|
17
|
已知对AZD8233或本品的任何辅料过敏的受试者。
|
|
18
|
根据研究者的判断,重度过敏/超敏反应史或持续存在具有临床意义的过敏/超敏反应,或者对具有相似化学结构的药物或AZD8233类药物有超敏反应史。
|
|
19
|
参与研究计划和/或实施(适用于阿斯利康工作人员和/或研究中心工作人员)。
|
|
20
|
研究者判断,如果受试者有任何正在进行或近期(即筛选期间)的轻微医疗主诉,可能干扰研究数据的解释说明或认为不可能符合研究程序、限制和要求,则受试者不应参与本研究。
|
|
21
|
无法与研究者进行可靠沟通的受试者。
|
|
22
|
受试者筛选期访视1个月内捐献血浆,或筛选期访视前3个月献血/失血大于500 mL。
|
|
23
|
弱势受试者(例如被拘留者、处于监护、托管下或通过政府或司法命令委托给机构的受保护成年人)。
|
|
24
|
仅限女性-当前处于妊娠期(通过妊娠试验结果阳性确认)或哺乳期。
|
|
4、试验分组
| 试验药 |
| 序号 |
名称 |
用法 |
|
1
|
中文通用名:AZD8233注射液
英文通用名:AZD8233 solution for injection
商品名称:NA
|
剂型:注射剂
规格:55mg/mL,1.3mL/瓶
用法用量:在腹部两侧皮下注射共计60mg,仅使用一次
用药时程:单次给药
|
|
| 对照药 |
|
5、终点指标
| 主要终点指标及评价时间 |
| 序号 |
指标 |
评价时间 |
终点指标选择 |
| 1 |
不良事件,生命体征、心电图检查和临床试验室评价(包括血小板计数)。 |
从研究干预给药开始收集整个治疗期间的不良事件,直至最终随访访视(共16周) |
安全性指标
|
|
| 次要终点指标及评价时间 |
| 序号 |
指标 |
评价时间 |
终点指标选择 |
| 1 |
血浆PK参数:tmax、Cmax、AUC(0-last)、AUC(0-48)、AUC、CL/F、Vz/F、λz、t1/2z、MRT。 |
从用药前30分钟内到第16周随访访视 |
有效性指标
|
| 2 |
LDL-C随时间相对于基线的变化。 |
从筛选期到第16周随访访视 |
有效性指标
|
| 3 |
PCSK9随时间相对于基线的变化。 |
从筛选期到第16周随访访视 |
有效性指标
|
|
6、数据安全监查委员会(DMC)
无
7、是否购买保险
有
四、研究者信息
1、主要研究者信息
| 1 |
姓名 |
马根生 |
学位 |
医学博士 |
职称 |
主任医师 |
| 电话 |
13002580569 |
Email |
magenshan@hotmail.com |
邮政地址 |
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市丁家桥87号 |
| 邮编 |
210009 |
单位名称 |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
2、各参加机构信息
| 序号 |
机构名称 |
主要研究者 |
国家或地区 |
省(州) |
城市 |
| 1 |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
马根生 |
中国 |
江苏省 |
南京市 |
五、伦理委员会信息
| 序号 |
名称 |
审查结论 |
批准日期/备案日期 |
| 1 |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临床研究伦理委员会 |
修改后同意
|
2022-05-31 |
| 2 |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临床研究伦理委员会 |
同意
|
2022-06-29 |
| 3 |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临床研究伦理委员会 |
同意
|
2022-07-25 |
六、试验状态信息
1、试验状态
主动终止
(申办方因产品其他研究结果不符合预期中止试验)
2、试验人数
| 目标入组人数 |
国内: 16 ;
|
| 已入组人数 |
国内: 0 ;
|
| 实际入组总人数 |
国内: 0 ;
|
3、受试者招募及试验完成日期
| 第一例受试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日期 |
国内:登记人暂未填写该信息;
|
| 第一例受试者入组日期 |
国内:登记人暂未填写该信息;
|
|
试验终止日期
|
国内:2022-09-27;
|
七、临床试验结果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