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题目和背景信息
登记号 |
CTR20220669 |
相关登记号 |
|
药物名称 |
PM1032 注射液
曾用名:
|
药物类型 |
生物制品
|
临床申请受理号
|
企业选择不公示
|
适应症 |
晚期肿瘤 |
试验专业题目 |
评价PM1032注射液在晚期实体肿瘤受试者中的耐受性、安全性、药代动力学特征和初步疗效的 I 期临床试验及在晚期实体肿瘤中考察初步疗效的 IIa 期临床试验 |
试验通俗题目 |
评价PM1032注射液在晚期实体肿瘤受试者中的耐受性、安全性、药代动力学特征和初步疗效的I/ IIa期临床研究 |
试验方案编号 |
PM1032-AB001M-ST-R |
方案最新版本号
|
V2.0
|
版本日期: |
2023-02-28 |
方案是否为联合用药 |
否 |
二、申请人信息
三、临床试验信息
1、试验目的
I期:评价PM1032在晚期实体肿瘤受试者治疗中的耐受性和安全性。
IIa期:初步评估PM1032在特定晚期实体肿瘤受试者治疗中的疗效。
2、试验设计
试验分类 |
安全性和有效性
|
试验分期 |
I期
|
设计类型 |
单臂试验
|
随机化 |
非随机化
|
盲法 |
开放
|
试验范围 |
国内试验
|
3、受试者信息
年龄 |
18岁(最小年龄)至
75岁(最大年龄)
|
性别 |
男+女
|
健康受试者 |
无
|
入选标准 |
1
|
自愿参加临床试验;完全了解本试验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愿意遵循并有能力完成所有试验程序;
|
2
|
男性或女性,年龄18至75岁(含边界值);
|
3
|
经组织学或细胞学证实、局部晚期不可手术切除或转移的恶性肿瘤受试者,无标准治疗方案,或标准治疗方案失败或不耐受标准治疗方案,或现阶段不适用标准治疗方案:
胃/胃 食管结合部腺癌、食管癌、胰腺癌、其他瘤种(胆道恶性肿瘤、结直肠癌、黏液性卵巢癌等),肿瘤组织样本经中心实验室检测 CLDN18.2表达阳性(IHC:肿瘤细胞膜任意强度染色,阳性细胞比例 ≥1%)
|
4
|
有充足的器官功能 定义如下:
4.1) 血液系统 (在开始研究治疗前 14天内,未接受如输血、粒细胞集落刺激
因子( G-CSF)或其他医学支持的情况下
4.1.1)中性粒细胞计数 ANC))≥ 1.5×109/L
4.1.2)血小板计数 PLT))≥ 100×109/L
4.1.3)血红蛋白 Hb))≥ 90 g/L
4.2) 肝功能
4.2.1)总胆红素 (TBIL)≤ 1.5×正常上限( ULN); Gilbert病受试者应 ≤ 3×ULN;
4.2.2)谷草转氨酶(AST)或谷丙转氨酶(ALT)水平 ≤ 2.5×ULN; 肝癌或肝转移受试者≤3.0×ULN(仅适用于I期)或≤5.0×ULN(仅适用于IIa期) ;
4.3) 肾功能:
4.3.1)血清肌酐 ≤ 1.5×ULN或肌酐清除率 ≥ 50 ml/min( Cockcroft-Gault公
式:([140-年龄 ] ×体重 [kg] × [0.85,仅对于女性])/( 72 × 肌酐 (mg/dL)))
(肌酐单位换算:1 mg/dL = 88.4 μmol/L);
4.3.2)尿蛋白定性 ≤ 1+;如尿蛋白定性 ≥ 2+,则需进行24 h尿蛋白定量检查,如24 h尿蛋白定量 < 1 g,则可以接受;
4.4)凝血功能: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应 ≤ 1.5×ULN;肝转移或肝癌受试者应 ≤ 2×ULN;
|
5
|
体力状况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为0-1;
|
6
|
预期生存期≥12周;
|
7
|
I期剂量递增研究:根据 RECIST 1.1,至少有一个可评估的肿瘤病灶;
I期初步剂量扩展、固定剂量研究、IIa期剂量扩展研究:根据RECIST 1.1,至
少有一个可测量的肿瘤病灶(位于既往放疗区域或其他局部区域性治疗部位的
肿瘤病灶,一般不作为可测量病灶,除非该病灶出现明确进展或放疗三个月后
持续存在;不接受将仅有的骨转移或仅有的中枢神经系统转移作为可测量病
灶);
|
8
|
受试者应提供研究治疗前24个月内的归档肿瘤组织标本,用于 CLDN18.2分析,具体要求如下:
受试者必须提供肿瘤组织标本,如无法获得归档标本,须在研究治疗前28天内活检采集标本(不接受骨活检标本);如受试者因特殊原因无法提供符合上述时限要求的标本,经申办方医学监查员同意后,受试者也可参与筛选;受试者须在筛选期获得
CLDN18.2表达结果,阳性方可入组 。
|
9
|
有生育能力的女性受试者必须在首次开始研究治疗前7天内的血清妊娠结果为阴性,且愿意从签署知情同意书起至末次用药结束后6个月内,保持禁欲或采取经医学认可的高效避孕措施(如宫内节育器、避孕套);
|
10
|
男性受试者愿意从签署知情同意书起至末次用药结束后6个月内,保持禁欲或采取经医学认可的高效避孕措施,且在此期间不捐献精子;
|
|
排除标准 |
1
|
严重过敏性疾病史、严重药物(含未上市的试验药物)过敏史或已知对本试验用药任何成分过敏;
|
2
|
既往接受过4-1BB单/双抗等免疫共刺激分子激动剂治疗;
|
3
|
既往接受过靶向CLDN18.2单/双抗或细胞治疗;
|
4
|
有肝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酒精性或自身免疫性肝炎)或肝硬化病史;
|
5
|
活动性乙型肝炎(HBsAg或者HBcAb阳性,且HBV-DNA > 500 IU/mL或研究中心检测下限[仅当研究中心检测下限高于500IU/ml时]);活动性丙型肝炎(HCV抗体阳性且HCV-RNA高于研究中心检测下限),允许纳入接受除干扰素外的预防性抗病毒治疗的患者;
|
6
|
存在以下胃肠道症状:
6.1)开始研究治疗前4周内存在不可控制的呕吐;
6.2)开始研究治疗前3个月内存在需治疗的活动性消化性溃疡;
6.3)开始研究治疗前4周内存在活动性结肠炎,包括感染性、放射性、缺血性肠炎;
6.4)经研究者判断受试者存在胃出血或胃穿孔风险;
|
7
|
具有临床症状的脑实质转移或脑膜转移,经研究者判断不适合入组;
|
8
|
目前有明确的间质性肺病或非感染性肺炎,局部放疗引起的除外;
|
9
|
目前存在无法控制的胸腔、心包、腹腔积液;
|
10
|
目前存在需要静脉抗感染治疗的活动性感染者;
|
11
|
患有活动性、或曾患过且有复发可能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血管炎等),除外临床稳定的自身免疫甲状腺病、 I型糖尿病患者;
|
12
|
既往接受免疫治疗者,发生过≥3级的免疫治疗相关不良事件(irAE)或≥2级免疫相关性心肌炎;
|
13
|
既往抗肿瘤治疗的不良反应尚未恢复到 NCI-CTCAE V5.0等级评价≤1级(研究者判断无安全风险的毒性除外,如脱发、2级外周神经毒性、经激素替代治疗稳定的甲状腺功能减退等);
|
14
|
在开始研究治疗前接受过以下治疗或药物:
14.1) 开始研究治疗前 28天之内接受过重要脏器外科手术(不包括穿刺活检),或需要在试验期间接受择期手术;
14.2) 开始研究治疗前 28天内接种过减毒活疫苗;
14.3) 首次给药前 4周内接受过化疗、免疫检查点激动剂治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如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PD-1、PD-L1、LAG3单/双抗等)、根治性 /广泛性放疗、生物治疗、内分泌治疗等抗肿瘤药物治疗,以下几项也需除外:6周内接受过亚硝基脲或丝裂霉素C治疗;2周内口服氟尿嘧啶类和小分子靶向药物或扔在药物的5个半衰期内(以时间长的为准);2周内接受过有抗肿瘤适应症的中药治疗;7天内接受过重要器官(如脑、肝、肺)姑息性放疗;
14.4)开始研究治疗前14天内接受过全身使用的糖皮质激素(强的松>10 mg/天或等价剂量的同类药物)或其他免疫抑制剂治疗;以下情况除外:使用局部、眼部、关节腔内、鼻内和吸入型糖皮质激素治疗;短期使用糖皮质激素进行预防治疗(如预防造影剂过敏);
14.5)开始研究治疗前14天内使用过静脉广谱抗生素≥7天(仅适用于I期初步剂量扩展、IIa期剂量扩展、固定剂量研究);
|
15
|
开始研究治疗前 3个月内存在活动性出血;
|
16
|
开始研究治疗前 5年内,曾患有其他活动性恶性肿瘤,可进行局部治疗且已治愈的恶性肿瘤除外(如皮肤基底细胞或鳞状细胞癌、浅表性或非侵袭性膀胱癌、宫颈原位癌、乳腺导管内原位癌、甲状腺乳头状癌)(适用于 IIa期);
|
17
|
既往曾接受过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或器官移植者;
|
18
|
需长期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 NSAIDs);
|
19
|
有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史,包括但不限于:
19.1)存在严重的心脏节律或传导异常,如需要临床干预的室性心律失常、II-III度房室传导阻滞;
19.2)经Fridericia法校正的QT间期(QTcF)均值,男性>450 ms,或女性>470 ms;
19.3)开始研究给药前6个月内发生急性冠脉综合征、充血性心力衰竭、主动脉夹层、脑卒中或其他3级及以上心脑血管事件;
19.4)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 II级,或左室射血分数(LVEF)< 50%;
19.5)临床无法控制的高血压(经治疗后收缩压≥160 mmHg和/或舒张压≥100 mmHg);
19.6)存在任何可能增加QTc延长或心律失常风险的因素,如心衰或正在使用任何已知可延长QT间期的伴随药物;
|
20
|
已知有酒精滥用、精神类药物滥用或吸毒史;
|
21
|
精神障碍者或依从性差者;
|
22
|
有免疫缺陷病史,包括 HIV抗体检测阳性;
|
23
|
活动性梅毒感染;
|
24
|
经研究者判断,受试者基础病情可能会增加其接受试验用药治疗的风险,或是对于出现的毒性反应及 AE的解释造成混淆的;
|
25
|
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
|
26
|
其他研究者认为不适合参加本研究的情况。
|
|
4、试验分组
试验药 |
序号 |
名称 |
用法 |
1
|
中文通用名:PM1032注射液
英文通用名:PM1032 Injection
商品名称:NA
|
剂型:注射液
规格:10mL:200mg/瓶
用法用量:给药途径:静脉输注
剂量:0.3mg/kg; 1mg/kg; 3mg/kg; 5mg/kg; 8mg/kg;12mg/kg(按受试者所在剂量组给药)
用法:将PM1032注射液稀释于0.9%生理盐水输注。
用药时程:直至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毒性或受试者退出(以先发生者为准)。
|
|
对照药 |
|
5、终点指标
主要终点指标及评价时间 |
序号 |
指标 |
评价时间 |
终点指标选择 |
1 |
I期:DLT的发生 |
首次给药后21天内 |
安全性指标
|
2 |
I期:TRAEs |
治疗过程中 |
安全性指标
|
3 |
IIa期:ORR |
治疗过程中 |
有效性指标
|
|
次要终点指标及评价时间 |
序号 |
指标 |
评价时间 |
终点指标选择 |
1 |
I期:MTD |
治疗过程中 |
安全性指标
|
2 |
I期:PK |
治疗过程中 |
安全性指标
|
3 |
I期:ORR、DCR、PFS、OS |
每6周(±7d)进行1次,直至受试者出现疾病进展或撤回知情同意或接受其他抗肿瘤治疗(以先发生者为准); |
有效性指标
|
4 |
I期:免疫原性 |
治疗过程中 |
安全性指标
|
5 |
I期:确定RP2D |
治疗过程中 |
有效性指标+安全性指标
|
6 |
II期独立影像评估的DCR、DOR、PFS |
治疗过程中 |
有效性指标
|
7 |
II期:研究者评估的ORR、DCR、DOR、PFS |
治疗过程中 |
有效性指标
|
8 |
II期:OS |
治疗过程中 |
有效性指标
|
9 |
II期:TRAEs |
治疗过程中 |
安全性指标
|
10 |
II期:免疫原性 |
治疗过程中 |
安全性指标
|
|
6、数据安全监查委员会(DMC)
无
7、是否购买保险
有
四、研究者信息
1、主要研究者信息
1 |
姓名 |
郭晔 |
学位 |
医学博士 |
职称 |
主任医师 |
电话 |
021-38804518-22132 |
Email |
Pattrickguo@gmail.com |
邮政地址 |
上海市-上海市-浦东新区云台路1800号 |
邮编 |
200000 |
单位名称 |
上海市东方医院 |
2、各参加机构信息
序号 |
机构名称 |
主要研究者 |
国家或地区 |
省(州) |
城市 |
1 |
上海市东方医院 |
郭晔 |
中国 |
上海市 |
上海市 |
2 |
树兰(杭州)医院 |
吴丽花 |
中国 |
浙江省 |
杭州市 |
3 |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李勇 |
中国 |
江西省 |
南昌市 |
4 |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温金华 |
中国 |
江西省 |
南昌市 |
5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
孙玉萍 |
中国 |
山东省 |
济南市 |
6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
牛作兴 |
中国 |
山东省 |
济南市 |
7 |
浙江省台州医院 |
毛鑫礼 |
中国 |
浙江省 |
台州市 |
8 |
浙江省台州医院 |
金剑英 |
中国 |
浙江省 |
台州市 |
五、伦理委员会信息
序号 |
名称 |
审查结论 |
批准日期/备案日期 |
1 |
上海市东方医院伦理委员会 |
同意
|
2022-02-08 |
2 |
上海市东方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 |
同意
|
2023-03-17 |
六、试验状态信息
1、试验状态
进行中
(招募中)
2、试验人数
目标入组人数 |
国内: 61 ;
|
已入组人数 |
国内: 12 ;
|
实际入组总人数 |
国内: 登记人暂未填写该信息;
|
3、受试者招募及试验完成日期
第一例受试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日期 |
国内:2022-06-23;
|
第一例受试者入组日期 |
国内:2022-07-08;
|
试验完成日期
|
国内:登记人暂未填写该信息;
|
七、临床试验结果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