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题目和背景信息
| 登记号 |
CTR20211203 |
| 相关登记号 |
|
| 药物名称 |
注射用IMM2510
曾用名:
|
| 药物类型 |
生物制品
|
|
临床申请受理号
|
企业选择不公示
|
| 适应症 |
晚期实体肿瘤 |
| 试验专业题目 |
IMM2510治疗晚期实体肿瘤的多中心、开放、剂量递增及队列扩展的I期临床研究 |
| 试验通俗题目 |
IMM2510治疗晚期实体肿瘤的多中心、开放、剂量递增及队列扩展的I期临床研究 |
| 试验方案编号 |
IMM2510-01 |
方案最新版本号
|
6.0
|
| 版本日期: |
2024-10-12 |
方案是否为联合用药 |
否 |
二、申请人信息
三、临床试验信息
1、试验目的
1.主要目的:
1)评估IMM2510治疗晚期实体肿瘤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2)确定II期临床推荐剂量(RP2D)
2.次要目的:
1)评估IMM2510治疗晚期实体肿瘤的药代动力学特征;
2)评价IMM2510治疗晚期实体肿瘤的抗肿瘤活性;
3.探索性目的:
1)评价IMM2510治疗晚期实体肿瘤后的免疫原性;
2) 探索IMM2510治疗晚期实体肿瘤药物效应指标的变化特征;
3)探索肿瘤的生物标志物与IMM2510的临床有效性的相关性;
2、试验设计
| 试验分类 |
安全性和有效性
|
试验分期 |
I期
|
设计类型 |
单臂试验
|
| 随机化 |
非随机化
|
盲法 |
开放
|
试验范围 |
国内试验
|
3、受试者信息
| 年龄 |
18岁(最小年龄)至
无上限
(最大年龄)
|
| 性别 |
男+女
|
| 健康受试者 |
无
|
| 入选标准 |
|
1
|
受试者须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受试者能够与研究者进行良好的沟通并能够遵守研究相关规定。
|
|
2
|
年龄 ≥ 18周岁;
|
|
3
|
剂量递增阶段:经组织学或细胞学确诊的,既往经标准治疗失败、无标准治疗或不适用标准治疗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晚期实体瘤;
队列扩展阶段:
队列1:经组织学或细胞学确诊的,既往经标准治疗失败、无标准治疗或不适用标准治疗的晚期不可切除/复发转移软组织肉瘤,病理类型包括但不限于腺泡状软组织肉瘤(ASPS)、滑膜肉瘤(SS)、平滑肌肉瘤(LMS)、多形性未分化肉瘤(UPS)等;
队列2:经组织学或细胞学确诊的,既往经标准治疗失败、无标准治疗或不适用标准治疗的其他选定晚期实体瘤;
|
|
4
|
至少存在1个可测量的肿瘤病灶(参照RECIST 1.1标准),定义为影像学(CT/MRI)可测量的非淋巴结病灶的最长径 ≥ 10 mm或者单个病理淋巴结病灶的短径 ≥ 15 mm;剂量递增阶段允许至少存在1个可评估的肿瘤病灶;
|
|
5
|
预计生存期 ≥ 3个月;
|
|
6
|
ECOG评分为0或1分;
|
|
7
|
器官或骨髓功能必需满足下列标准:
a. 血液学(开始研究治疗前7天内未使用任何血液成分及细胞生长因子支持治疗):绝对嗜中性粒细胞计数≥1.5×109/L;血红蛋白≥90 g/L;血小板计数≥100×109/L;
b. 血清总胆红素 ≤ 1.5×正常值上限(ULN)(除非证实患有Gilbert综合征);研究者判断由于无肝转移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2.5×ULN;若研究者判断由于肿瘤肝转移导致其升高时,ALT和AST ≤ 5.0×ULN;
c. 凝血酶原时间(PT) ≤ 1.5×ULN,部分促凝血酶原激酶时间(APTT)≤ 1.5×ULN;国际标准化比率(INR)≤ 1.5(除非接受华法林治疗);口服抗凝治疗2周剂量稳定,如果口服华法林,患者的INR 必需 ≤ 2.5,且无出血现象;
d. 内生肌酐清除率计算值≥ 50 mL/min(Cockcroft-Gault公式),尿蛋白< 2+ 或24小时(h)尿蛋白定量< 1.0 g
e. 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50%
|
|
8
|
既往治疗的毒性已恢复至1级[采用NCI CTCAE 5.0分级标准](脱发和化疗药物引起的 ≤ 2级的神经毒性等由研究者判断无安全风险的毒性除外);
|
|
9
|
育龄女性和男性必须同意在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同意在研究期间及末次给药后6个月内采取有效的避孕措施,育龄期的女性给药前7天内血清妊娠试验结果必须为阴性。
|
|
10
|
患者愿意而且能够遵守方案规定的访视、治疗方案、实验室检查,及遵守研究的其他要求。
|
|
| 排除标准 |
|
1
|
同时入组另一项临床研究,除非其为一项观察性、非干预性的临床研究或干预性研究的随访期。
|
|
2
|
首次给药前3周内接受过其他系统性抗肿瘤治疗,包括化疗、免疫治疗、生物制剂等;首次给药前2周内接受过激素抗肿瘤治疗、小分子靶向治疗;首次给药前2周内针对非靶病灶进行了姑息性局部治疗;首次给药前2周内接受过非特异性免疫调节治疗(如白介素、干扰素、胸腺肽、肿瘤坏死因子等,不包括用于治疗血小板减少的IL-11);首次给药前1周内曾接受具有抗肿瘤适应症的中草药或中成药。
|
|
3
|
活动性中枢神经系统(CNS)转移患者;但允许下列患者入组:a. 经治疗的脑转移的患者(如手术、放疗),且治疗后稳定至少2周(研究药物首次给药前),无新发转移病灶或转移病灶增大的证据,研究药物给药前≥3天停药皮质类固醇激素;b. 未经治疗的、无症状的脑转移受试者,不需要皮质类固醇激素,且脑转移灶的长径≤ 1.5cm。
|
|
4
|
入组前5年内罹患其他恶性肿瘤。除外:1)已治愈的宫颈原位癌和非黑色素瘤皮肤癌;2)已根治的受试者,除非受试者在入组前完全缓解至少2年,并且不需要接受其他治疗或者研究期间不需要接受其他治疗;
|
|
5
|
有活动性、已知且五年内无复发的第二原发癌;除外:1)研究者认为双原发癌均能从本研究中获益;2)研究者已经明确排除转移灶是属于哪种原发肿瘤来源者;
|
|
6
|
活动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史,包括但不限于系统性红斑狼疮、银屑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炎性肠道疾病、桥本氏甲状腺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多发性硬化等受试者。但以下疾病除外,允许入组:
? 仅通过激素替代治疗可以控制的甲状腺功能减退
? 无需全身治疗的皮肤病(如白癜风、银屑病)
? 已控制的乳糜泻;
|
|
7
|
入组前4周内接受过大型手术治疗者;入组前2天之内接受过较小的手术操作(包括置管,不包括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
|
|
8
|
药物未能控制的高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或肺动脉高压或不稳定型心绞痛;给药前6个月内有过心肌梗死或搭桥、支架手术;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标准3-4级的慢性心力衰竭病史;有临床意义的瓣膜病;需要治疗的严重心律失常(除外房颤、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包括QTcF男性≥450ms、女性≥470ms(以Fridericia公式计算);入组前12个月内脑血管意外(CVA)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等;
|
|
9
|
入组前6个月内有动脉血栓、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史;
|
|
10
|
皮肤伤口、手术部位、创伤部位、粘膜严重溃疡或骨折没有完全愈合,研究者判断受试者参加本研究有出血风险者;
|
|
11
|
可能引起消化道出血或者穿孔的状况(如十二指肠溃疡、肠梗阻、急性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大面积胃和小肠切除等);患有慢性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的受试者(除全结肠和直肠切除者),即使在非活动期,也应排除;患有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或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综合征者;既往有肠穿孔、肠瘘史,而经手术治疗后未痊愈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
|
12
|
目前或既往患有特发性肺纤维化或特发性肺炎;现患有急性肺部疾病,间质性肺病或肺炎(由于放疗诱发局部间质性肺炎除外),肺纤维化等;严重呼吸困难、肺功能不全或者持续吸氧的受试者;
|
|
13
|
不能控制的需反复引流或有明显症状的胸腹腔、心包积液;
|
|
14
|
入组前14天内或研究期间需要接受全身用皮质类固醇(剂量相当于>10 mg/天的强的松)或其他免疫抑制药物治疗的受试者;以下情况允许入组:
? 允许受试者使用局部外用或吸入型糖皮质激素;
? 允许短期(≤7天)使用糖皮质激素进行预防或治疗非自身免疫性的过敏性疾病
|
|
15
|
入组前4周内有严重感染者,或前2周内出现任何活动性感染的体征或症状者,或前2周内需要接受抗生素治疗的受试者(预防性应用抗生素除外);首次给药前发生原因不明发热>38.5℃(经研究者判断,受试者因肿瘤产生的发热可以入组);
|
|
16
|
活动性结核感染者;
|
|
17
|
器官移植或者造血干细胞移植病史。
|
|
18
|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疾病史,或者其它获得性或者先天性免疫缺陷疾病。
|
|
19
|
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且HBV-DNA ≥ 200 IU/mL或者≥1000拷贝/mL;丙肝(HCV)核糖核酸(RNA)呈阳性。
|
|
20
|
给药前4周、治疗期间或最后一次给药30天内预期会给予减毒疫苗。
|
|
21
|
患者既往对大分子蛋白制剂/单克隆抗体发生严重过敏反应者。
|
|
22
|
既往抗肿瘤免疫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免疫相关毒性,导致永久停药者。
|
|
23
|
既往明确的神经或精神障碍史,如癫痫、痴呆,或者酗酒,吸毒或药物滥用史,依从性差者。
|
|
24
|
研究者认为不适合参加本临床试验的其他情况。
|
|
4、试验分组
| 试验药 |
| 序号 |
名称 |
用法 |
|
1
|
中文通用名:IMM2510
英文通用名:IMM2510 Injection
商品名称:NA
|
剂型:冻干粉
规格:100mg/瓶
用法用量:IMM2510配置于100mL或250mL生理盐水(0.9%NaCl)中,静脉滴注;第1次输注时间为90分钟,第2次及以后输注时间为60分钟。
用药时程:剂量递增阶段,每2周给药一次,最长治疗13个周期;队列扩展阶段每2 周给药一次;每4 周为一个疗程,最长治疗52 周。
|
|
2
|
中文通用名:IMM2510
英文通用名:IMM2510 Injection
商品名称:NA
|
剂型:冻干粉
规格:100mg/瓶
用法用量:IMM2510配置于100mL或250mL生理盐水(0.9%NaCl)中,静脉滴注;第1次输注时间为90分钟,第2次及以后输注时间为60分钟。
用药时程:剂量递增阶段,每2周给药一次,最长治疗13个周期;队列扩展阶段每2 周给药一次;每4 周为一个疗程,最长治疗52 周。
|
|
3
|
中文通用名:注射用IMM2510
英文通用名:IMM2510 Injection
商品名称:NA
|
剂型:冻干粉
规格:100mg/瓶
用法用量:注射用IMM2510配置于100mL或250mL生理盐水(0.9%NaCl)中,静脉滴注;第1次输注时间为至少3-4小时以上,第2次及以后输注时间为至少2个小时以上。
用药时程:剂量递增阶段,每2周给药一次,最长治疗13个周期;队列扩展阶段每2 周给药一次;每4 周为一个疗程,最长治疗52 周。
|
|
4
|
中文通用名:注射用IMM2510
英文通用名:IMM2510 Injection
商品名称:NA
|
剂型:冻干粉
规格:100mg/瓶
用法用量:IMM2510配置于250mL生理盐水(0.9%NaCl)中,静脉滴注;第1次输注时间为至少3-4小时以上,第2次及以后输注时间为至少2个小时以上。
用药时程:剂量递增阶段,每2周给药一次,最长治疗13个周期;队列扩展阶段每2 周给药一次;每4 周为一个疗程,最长治疗52 周。
|
|
5
|
中文通用名:注射用IMM2510
英文通用名:IMM2510 Injection
商品名称:NA
|
剂型:冻干粉
规格:100mg/瓶
用法用量:IMM2510配置于250mL生理盐水(0.9%NaCl)中,静脉滴注;第1次输注时间为至少3-4小时以上,第2次及以后输注时间为至少2个小时以上。
用药时程:剂量递增阶段,每2周给药一次,最长治疗13个周期;队列扩展阶段每2 周给药一次;每4 周为一个疗程,最长治疗52 周。
|
|
6
|
中文通用名:注射用IMM2510
英文通用名:IMM2510 Injection
商品名称:NA
|
剂型:冻干粉
规格:100mg/瓶
用法用量:IMM2510配置于250mL生理盐水(0.9%NaCl)中,静脉滴注;第1次输注时间为至少3-4小时以上,第2次及以后输注时间为至少2个小时以上。
用药时程:剂量递增阶段,每2周给药一次,最长治疗13个周期;队列扩展阶段每2 周给药一次;每4 周为一个疗程,最长治疗52 周。
|
|
| 对照药 |
|
5、终点指标
| 主要终点指标及评价时间 |
| 序号 |
指标 |
评价时间 |
终点指标选择 |
| 1 |
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和特性、以及与基线比较实验室检查结果、体格检查、心电图以及生命体征的改变 |
整个治疗期内 |
安全性指标
|
| 2 |
剂量限制性毒性(DLT)的发生率和特性 |
剂量递增阶段给药后28天内 |
安全性指标
|
| 3 |
最大耐受剂量(MTD)及队列扩展期推荐剂量(RDE) |
剂量递增阶段DLT观察期内 |
安全性指标
|
| 4 |
2期临床推荐剂量(RP2D) |
治疗后的4-10周,综合安全性,有效性、药代动力学数据确定2期临床推荐剂量(RP2D) |
有效性指标+安全性指标
|
|
| 次要终点指标及评价时间 |
| 序号 |
指标 |
评价时间 |
终点指标选择 |
| 1 |
药代动力学(PK)参数包括:Cmax、Tmax、AUC0-tlast,AUC0-inf、t1/2、CL、Cmin,ss、Cmax,ss、Cav,ss、AUC0-tau、Tmax、CLss和t1/2等。 |
剂量递增阶段第1,2疗程的第1,2次给药前后,第3-n疗程第1次给药前后;剂量扩展阶段第1疗程第1,第2次给药前后,第2-n疗程第1次给药前后。 |
有效性指标+安全性指标
|
| 2 |
客观缓解率(ORR) |
首次给药直至首次给药后8周 |
有效性指标
|
| 3 |
缓解持续时间(DOR) |
达到治疗有效标准起直至首次明确复发或PD |
有效性指标
|
| 4 |
疾病控制率(DCR) |
经治疗后获得缓解(PR+CR)和病变稳定(SD)的病例数占可评价例数的百分比,至少维持4周 |
有效性指标
|
| 5 |
无进展生存期(PFS) |
ORR评估结束后发生PD |
有效性指标
|
|
6、数据安全监查委员会(DMC)
无
7、是否购买保险
有
四、研究者信息
1、主要研究者信息
| 1 |
姓名 |
程向东 |
学位 |
博士 |
职称 |
主任 |
| 电话 |
13968032995 |
Email |
chengxd516@126.com |
邮政地址 |
浙江省-杭州市-杭州市拱墅区半山广济路38#腹部肿瘤外科207东病区 |
| 邮编 |
310020 |
单位名称 |
浙江省肿瘤医院 |
| 2 |
姓名 |
张剑 |
学位 |
博士 |
职称 |
主任 |
| 电话 |
13918273761 |
Email |
Syner2000@163.com |
邮政地址 |
上海市-上海市-上海市徐汇区东安路270号 |
| 邮编 |
200032 |
单位名称 |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
| 3 |
姓名 |
胡夕春 |
学位 |
博士 |
职称 |
主任医师 |
| 电话 |
13816110335 |
Email |
xchu2009@hotmail.com |
邮政地址 |
上海市-上海市-上海市徐汇区东安路270号 |
| 邮编 |
200032 |
单位名称 |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
2、各参加机构信息
| 序号 |
机构名称 |
主要研究者 |
国家或地区 |
省(州) |
城市 |
| 1 |
浙江省肿瘤医院 |
程向东 |
中国 |
浙江省 |
杭州市 |
| 2 |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
张剑 |
中国 |
上海市 |
上海市 |
| 3 |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
胡夕春 |
中国 |
上海市 |
上海市 |
| 4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山东省肿瘤防治研究院、山东省肿瘤医院) |
孙玉萍 |
中国 |
山东省 |
济南市 |
| 5 |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省显微外科研究所) |
高社干 |
中国 |
河南省 |
洛阳市 |
| 6 |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
胡海燕 |
中国 |
上海市 |
上海市 |
| 7 |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马望 |
中国 |
河南省 |
郑州市 |
| 8 |
河南省肿瘤医院 |
罗素霞 |
中国 |
河南省 |
郑州市 |
| 9 |
河南省肿瘤医院 |
姚伟涛 |
中国 |
河南省 |
郑州市 |
| 10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
李冰皓 |
中国 |
浙江省 |
杭州市 |
| 11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彭星辰 |
中国 |
四川省 |
成都市 |
| 12 |
北京积水潭医院 |
刘巍峰 |
中国 |
北京市 |
北京市 |
| 13 |
湖南省肿瘤医院 |
李先安 |
中国 |
湖南省 |
长沙市 |
| 14 |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
李斌 |
中国 |
湖南省 |
长沙市 |
| 15 |
辽宁省肿瘤医院 |
张晓晶 |
中国 |
辽宁省 |
沈阳市 |
| 16 |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刘福囝 |
中国 |
辽宁省 |
沈阳市 |
| 17 |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
商冠宁 |
中国 |
辽宁省 |
沈阳市 |
| 18 |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
王楠娅 |
中国 |
吉林省 |
长春市 |
| 19 |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
孙晓东 |
中国 |
吉林省 |
长春市 |
| 20 |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左玮 |
中国 |
江西省 |
南昌市 |
| 21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
王苹莉 |
中国 |
浙江省 |
杭州市 |
| 22 |
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
王若雨 |
中国 |
辽宁省 |
大连市 |
| 23 |
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
李响 |
中国 |
辽宁省 |
大连市 |
| 24 |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
杨谨 |
中国 |
陕西省 |
西安市 |
| 25 |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
贾军梅 |
中国 |
山西省 |
太原市 |
| 26 |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
双卫兵 |
中国 |
山西省 |
太原市 |
| 27 |
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
姬颖华 |
中国 |
河南省 |
新乡市 |
| 28 |
遂宁市中心医院 |
李娜 |
中国 |
四川省 |
遂宁市 |
| 29 |
遂宁市中心医院 |
黄云辉 |
中国 |
四川省 |
遂宁市 |
五、伦理委员会信息
| 序号 |
名称 |
审查结论 |
批准日期/备案日期 |
| 1 |
浙江省肿瘤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 |
同意
|
2021-04-14 |
| 2 |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 |
同意
|
2021-04-14 |
| 3 |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 |
同意
|
2022-07-20 |
| 4 |
浙江省肿瘤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 |
同意
|
2022-07-28 |
| 5 |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 |
同意
|
2023-10-16 |
| 6 |
浙江省肿瘤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 |
同意
|
2023-10-30 |
| 7 |
浙江省肿瘤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 |
同意
|
2024-06-13 |
| 8 |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 |
同意
|
2024-07-29 |
| 9 |
浙江省肿瘤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 |
同意
|
2024-11-14 |
| 10 |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 |
同意
|
2024-11-18 |
六、试验状态信息
1、试验状态
进行中
(招募中)
2、试验人数
| 目标入组人数 |
国内: 108 ;
|
| 已入组人数 |
国内: 81 ;
|
| 实际入组总人数 |
国内: 登记人暂未填写该信息;
|
3、受试者招募及试验完成日期
| 第一例受试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日期 |
国内:2021-08-09;
|
| 第一例受试者入组日期 |
国内:2021-08-18;
|
|
试验完成日期
|
国内:登记人暂未填写该信息;
|
七、临床试验结果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