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病情或疾病 | 干预/治疗 | 阶段 | 
|---|---|---|
| 胃要点 | 程序:内镜全厚度切除 | 不适用 | 
| 研究类型 : | 介入(临床试验) | 
| 估计入学人数 : | 30名参与者 | 
| 分配: | N/A。 | 
| 干预模型: | 单组分配 | 
| 掩蔽: | 无(打开标签) | 
| 主要意图: | 治疗 | 
| 官方标题: | 前瞻性临床研究对内窥镜全厚度切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用于治疗胃肠道胃肠道肿瘤患者(GIST) | 
| 实际学习开始日期 : | 2014年8月1日 | 
| 估计的初级完成日期 : | 2021年12月31日 | 
| 估计 学习完成日期 : | 2021年12月31日 | 
| 手臂 | 干预/治疗 | 
|---|---|
| 实验:内窥镜全厚度切除 通过ESD技术切除胃角,然后用缝合或夹子和循环进行内镜闭合缺陷 | 程序:内镜全厚度切除 内窥镜全厚度切除通过使用缩回技术和粘膜下剖分恢复粘膜下肿瘤,然后闭合 | 
| 有资格学习的年龄: | 18年至80年(成人,老年人) | 
| 有资格学习的男女: | 全部 | 
| 接受健康的志愿者: | 不 | 
纳入标准:
排除标准:
| 联系人:医学博士Philip Wai Yan Y Chiu,Frcsed | +85235053952 | philipchiu@surgery.cuhk.edu.hk | |
| 联系人:男人Yee Yung | +35052956 | myyung@surgery.cuhk.edu.hk | 
| 中国,我们和加拿大之外 | |
| 香港中国大学医学院外科 | 招募 | 
| 香港,美国和加拿大以外,中国,00000 | |
| 联系人:Philip Wy Chiu,MD 85235053952 Philipchiu@surgery.cuhk.edu.hk | |
| 联系人:Man Yee Yung 85235052956 myyung@surgery.cuhk.edu.hk | |
| 首席研究员: | 医学博士Philip Wai Yan Chiu | 香港中国大学 | 
| 追踪信息 | |||||||||
|---|---|---|---|---|---|---|---|---|---|
| 首先提交的日期ICMJE | 2019年12月12日 | ||||||||
| 第一个发布日期icmje | 2019年12月13日 | ||||||||
| 上次更新发布日期 | 2021年2月2日 | ||||||||
| 实际学习开始日期ICMJE | 2014年8月1日 | ||||||||
| 估计的初级完成日期 | 2021年12月31日(主要结果度量的最终数据收集日期) | ||||||||
| 当前的主要结果度量ICMJE | GIST的完整切除[时间范围:30天] 通过清晰切除边缘的内窥镜检查中en-Bloc切除定义的GIST完全切除 | ||||||||
| 原始主要结果措施ICMJE | 与电流相同 | ||||||||
| 改变历史 | |||||||||
| 当前的次要结果度量ICMJE | 
 | ||||||||
| 原始的次要结果措施ICMJE | 与电流相同 | ||||||||
| 当前其他预先指定的结果指标 | 不提供 | ||||||||
| 原始其他预先指定的结果指标 | 不提供 | ||||||||
| 描述性信息 | |||||||||
| 简短的标题ICMJE | 内窥镜的全厚度切除胃要位 | ||||||||
| 官方标题ICMJE | 前瞻性临床研究对内窥镜全厚度切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用于治疗胃肠道胃肠道肿瘤患者(GIST) | ||||||||
| 简要摘要 | 这是一项临床试验,用于评估内窥镜全厚度切除术治疗胃要量的功效和安全性 | ||||||||
| 详细说明 | 评估内窥镜全厚度切除(EFTR)的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以治疗胃gist。总共将招募30名患者 | ||||||||
| 研究类型ICMJE | 介入 | ||||||||
| 研究阶段ICMJE | 不适用 | ||||||||
| 研究设计ICMJE | 分配:N/A 干预模型:单一组分配 掩蔽:无(打开标签) 主要目的:治疗 | ||||||||
| 条件ICMJE | 胃要点 | ||||||||
| 干预ICMJE | 程序:内镜全厚度切除 内窥镜全厚度切除通过使用缩回技术和粘膜下剖分恢复粘膜下肿瘤,然后闭合 | ||||||||
| 研究臂ICMJE | 实验:内窥镜全厚度切除 通过ESD技术切除胃角,然后用缝合或夹子和循环进行内镜闭合缺陷 干预:步骤:内窥镜全厚度切除 | ||||||||
| 出版物 * | 不提供 | ||||||||
| *包括由数据提供商提供的出版物以及Medline中临床标识符(NCT编号)的出版物。 | |||||||||
| 招聘信息 | |||||||||
| 招聘状态ICMJE | 招募 | ||||||||
| 估计注册ICMJE | 30 | ||||||||
| 原始估计注册ICMJE | 与电流相同 | ||||||||
| 估计的研究完成日期ICMJE | 2021年12月31日 | ||||||||
| 估计的初级完成日期 | 2021年12月31日(主要结果度量的最终数据收集日期) | ||||||||
| 资格标准ICMJE | 纳入标准: 
 排除标准: 
 | ||||||||
| 性别/性别ICMJE | 
 | ||||||||
| 年龄ICMJE | 18年至80年(成人,老年人) | ||||||||
| 接受健康的志愿者ICMJE | 不 | ||||||||
| 联系ICMJE | 
 | ||||||||
| 列出的位置国家ICMJE | 中国 | ||||||||
| 删除了位置国家 | |||||||||
| 管理信息 | |||||||||
| NCT编号ICMJE | NCT04198337 | ||||||||
| 其他研究ID编号ICMJE | CREC 2014.293-t | ||||||||
| 有数据监测委员会 | 不 | ||||||||
| 美国FDA调节的产品 | 
 | ||||||||
| IPD共享语句ICMJE | 
 | ||||||||
| 责任方 | 菲利普·韦·杨(Philip Wai Yan Chiu),香港中国大学 | ||||||||
| 研究赞助商ICMJE | 香港中国大学 | ||||||||
| 合作者ICMJE | 不提供 | ||||||||
| 研究人员ICMJE | 
 | ||||||||
| PRS帐户 | 香港中国大学 | ||||||||
| 验证日期 | 2021年2月 | ||||||||
| 国际医学期刊编辑委员会和世界卫生组织ICTRP要求的ICMJE数据要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