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况或疾病 | 干预/治疗 |
---|---|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 药物:安罗替尼 |
学习类型 : | 观察的 |
实际招生人数 : | 30人参加 |
观察模型: | 案例控制 |
时间透视: | 回顾 |
官方名称: |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联合安罗替尼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有限脑转移 |
实际学习开始日期 : | 2017 年 1 月 15 日 |
实际主要完成日期 : | 2021 年 6 月 1 日 |
实际 研究完成日期 : | 2021 年 6 月 1 日 |
组/队列 | 干预/治疗 |
---|---|
安罗替尼组 安罗替尼组患者在MRI模拟前1周服用安罗替尼,12mg/d QD,第1~14天,21d/周期。所有患者均因脑转移接受 SBRT。 | 药物:安罗替尼 安罗替尼是一种新型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可抑制 VEGFR2/3、FGFR1-4、PDGFD α/β、c-Kit 和 Ret。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作为脑转移有限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初始治疗 别名:抗血管生成剂 |
SBRT组 SBRT组患者未服用抗血管生成药物。所有患者均因脑转移接受 SBRT。 |
适合学习的年龄: | 18 岁至 80 岁(成人、老年人) |
适合学习的性别: | 全部 |
抽样方法: | 概率样本 |
纳入标准:
治疗前7天内器官功能正常的患者,符合以下标准:
排除标准:
中国, 北京 |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放射肿瘤科 海淀区花园北路49号 | |
北京,北京,中国,100191 |
追踪信息 | |||||
---|---|---|---|---|---|
首次提交日期 | 2021 年 5 月 31 日 | ||||
首次发布日期 | 2021 年 6 月 3 日 | ||||
最后更新发布日期 | 2021 年 6 月 3 日 | ||||
实际学习开始日期 | 2017 年 1 月 15 日 | ||||
实际主要完成日期 | 2021 年 6 月 1 日(主要结局指标的最终数据收集日期) | ||||
当前的主要结果测量 | PFS [时间范围:1年] 无进展生存期 | ||||
原始主要结果测量 | 与当前相同 | ||||
更改历史记录 | 未发布任何更改 | ||||
当前的次要结果测量 |
| ||||
原始次要结果测量 | 与当前相同 | ||||
当前的其他预先指定的结果措施 | 不提供 | ||||
原始的其他预先指定的结果措施 | 不提供 | ||||
描述性信息 | |||||
简短标题 |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联合安罗替尼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有限脑转移 | ||||
官方名称 |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联合安罗替尼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有限脑转移 | ||||
简要总结 | 本研究的目的是确定立体定向放射外科联合安罗替尼是否可以改善脑转移有限的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预后。 | ||||
详细说明 | 这是一项回顾性研究。本研究的目的是确定立体定向放射外科联合安罗替尼是否可以改善脑转移有限的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预后。安罗替尼组患者在MRI模拟前1周服用安罗替尼,12mg/d QD,第1~14天,21d/周期。 SBRT组患者未服用抗血管生成药物。所有患者均因脑转移接受 SBRT。 | ||||
学习类型 | 观察的 | ||||
学习规划 | 观察模型:病例对照 时间透视:回顾 | ||||
目标随访时间 | 不提供 | ||||
生物标本 | 不提供 | ||||
抽样方法 | 概率样本 | ||||
研究人群 | 接受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手术的有限脑转移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有或没有安罗替尼治疗。 | ||||
状况 |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 ||||
干涉 | 药物:安罗替尼 安罗替尼是一种新型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可抑制 VEGFR2/3、FGFR1-4、PDGFD α/β、c-Kit 和 Ret。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作为脑转移有限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初始治疗 别名:抗血管生成剂 | ||||
研究组/队列 |
| ||||
出版物 * | 不提供 | ||||
* 包括数据提供者提供的出版物以及 Medline 中由 ClinicalTrials.gov 标识符(NCT 编号)确定的出版物。 | |||||
招聘信息 | |||||
招聘现状 | 完全的 | ||||
实际招生人数 | 30 | ||||
原始实际注册 | 与当前相同 | ||||
实际研究完成日期 | 2021 年 6 月 1 日 | ||||
实际主要完成日期 | 2021 年 6 月 1 日(主要结局指标的最终数据收集日期) | ||||
资格标准 | 纳入标准:
排除标准:
| ||||
性别/性别 |
| ||||
年龄 | 18 岁至 80 岁(成人、老年人) | ||||
接受健康志愿者 | 不提供 | ||||
联系人 | 联系信息仅在研究招募受试者时显示 | ||||
上市地点国家 | 中国 | ||||
删除位置国家/地区 | |||||
行政信息 | |||||
NCT号码 | NCT04912128 | ||||
其他研究 ID 号 | 安洛SBRT | ||||
设有数据监控委员会 | 是的 | ||||
美国 FDA 监管产品 |
| ||||
IPD分享声明 |
| ||||
责任方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
研究赞助商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
合作者 |
| ||||
调查员 | 不提供 | ||||
PRS账户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
验证日期 | 2021 年 5 月 |
状况或疾病 | 干预/治疗 |
---|---|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 药物:安罗替尼 |
学习类型 : | 观察的 |
实际招生人数 : | 30人参加 |
观察模型: | 案例控制 |
时间透视: | 回顾 |
官方名称: |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联合安罗替尼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有限脑转移 |
实际学习开始日期 : | 2017 年 1 月 15 日 |
实际主要完成日期 : | 2021 年 6 月 1 日 |
实际 研究完成日期 : | 2021 年 6 月 1 日 |
组/队列 | 干预/治疗 |
---|---|
安罗替尼组 安罗替尼组患者在MRI模拟前1周服用安罗替尼,12mg/d QD,第1~14天,21d/周期。所有患者均因脑转移接受 SBRT。 | 药物:安罗替尼 安罗替尼是一种新型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可抑制 VEGFR2/3、FGFR1-4、PDGFD α/β、c-Kit 和 Ret。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作为脑转移有限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初始治疗 别名:抗血管生成剂 |
SBRT组 SBRT组患者未服用抗血管生成药物。所有患者均因脑转移接受 SBRT。 |
适合学习的年龄: | 18 岁至 80 岁(成人、老年人) |
适合学习的性别: | 全部 |
抽样方法: | 概率样本 |
纳入标准:
治疗前7天内器官功能正常的患者,符合以下标准:
排除标准:
中国, 北京 |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放射肿瘤科 海淀区花园北路49号 | |
北京,北京,中国,100191 |
追踪信息 | |||||
---|---|---|---|---|---|
首次提交日期 | 2021 年 5 月 31 日 | ||||
首次发布日期 | 2021 年 6 月 3 日 | ||||
最后更新发布日期 | 2021 年 6 月 3 日 | ||||
实际学习开始日期 | 2017 年 1 月 15 日 | ||||
实际主要完成日期 | 2021 年 6 月 1 日(主要结局指标的最终数据收集日期) | ||||
当前的主要结果测量 | PFS [时间范围:1年] 无进展生存期 | ||||
原始主要结果测量 | 与当前相同 | ||||
更改历史记录 | 未发布任何更改 | ||||
当前的次要结果测量 |
| ||||
原始次要结果测量 | 与当前相同 | ||||
当前的其他预先指定的结果措施 | 不提供 | ||||
原始的其他预先指定的结果措施 | 不提供 | ||||
描述性信息 | |||||
简短标题 |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联合安罗替尼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有限脑转移 | ||||
官方名称 |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联合安罗替尼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有限脑转移 | ||||
简要总结 | 本研究的目的是确定立体定向放射外科联合安罗替尼是否可以改善脑转移有限的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预后。 | ||||
详细说明 | 这是一项回顾性研究。本研究的目的是确定立体定向放射外科联合安罗替尼是否可以改善脑转移有限的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预后。安罗替尼组患者在MRI模拟前1周服用安罗替尼,12mg/d QD,第1~14天,21d/周期。 SBRT组患者未服用抗血管生成药物。所有患者均因脑转移接受 SBRT。 | ||||
学习类型 | 观察的 | ||||
学习规划 | 观察模型:病例对照 时间透视:回顾 | ||||
目标随访时间 | 不提供 | ||||
生物标本 | 不提供 | ||||
抽样方法 | 概率样本 | ||||
研究人群 | 接受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手术的有限脑转移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有或没有安罗替尼治疗。 | ||||
状况 |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 ||||
干涉 | 药物:安罗替尼 安罗替尼是一种新型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可抑制 VEGFR2/3、FGFR1-4、PDGFD α/β、c-Kit 和 Ret。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作为脑转移有限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初始治疗 别名:抗血管生成剂 | ||||
研究组/队列 |
| ||||
出版物 * | 不提供 | ||||
* 包括数据提供者提供的出版物以及 Medline 中由 ClinicalTrials.gov 标识符(NCT 编号)确定的出版物。 | |||||
招聘信息 | |||||
招聘现状 | 完全的 | ||||
实际招生人数 | 30 | ||||
原始实际注册 | 与当前相同 | ||||
实际研究完成日期 | 2021 年 6 月 1 日 | ||||
实际主要完成日期 | 2021 年 6 月 1 日(主要结局指标的最终数据收集日期) | ||||
资格标准 | 纳入标准:
排除标准:
| ||||
性别/性别 |
| ||||
年龄 | 18 岁至 80 岁(成人、老年人) | ||||
接受健康志愿者 | 不提供 | ||||
联系人 | 联系信息仅在研究招募受试者时显示 | ||||
上市地点国家 | 中国 | ||||
删除位置国家/地区 | |||||
行政信息 | |||||
NCT号码 | NCT04912128 | ||||
其他研究 ID 号 | 安洛SBRT | ||||
设有数据监控委员会 | 是的 | ||||
美国 FDA 监管产品 |
| ||||
IPD分享声明 |
| ||||
责任方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
研究赞助商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
合作者 |
| ||||
调查员 | 不提供 | ||||
PRS账户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
验证日期 | 2021 年 5 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