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776-356 出国就医服务电话

免费获得国外相关药品,最快 1 个工作日回馈药物信息

出境医 / 临床实验 / 儿童高级别胶质瘤或弥漫性内源性脑桥胶质瘤 (ADDICT-pedGLIO) 的辅助树突状细胞免疫疗法

儿童高级别胶质瘤或弥漫性内源性脑桥胶质瘤 (ADDICT-pedGLIO) 的辅助树突状细胞免疫疗法

研究描述
简要总结:

儿童侵袭性胶质瘤是一种罕见的脑肿瘤,预后极差。由于肿瘤的位置和浸润性质,手术切除并不总是可行的,即使进行切除并结合化疗和/或放疗,肿瘤细胞经常持续存在,最终导致肿瘤复发。根除持续存在的肿瘤细胞的一个有前景的策略是接种树突状细胞 (DC)。 DC 是免疫细胞,在组织身体抵御癌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DC 疫苗接种的目标是激活这些天然的抗肿瘤防御机制,以延迟或防止肿瘤进展或复发。先前的临床研究表明,DC 疫苗接种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安全性并且能够引发肿瘤特异性免疫。

在安特卫普大学医院开展了一项包括 10 名患有脑(干)肿瘤的儿科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时年龄 ≥ 12 个月且 < 18 岁)的临床研究,以研究皮内接种 WT1 mRNA 的自体单核细胞-衍生的 DCs,要么与一线放化疗联合治疗,要么作为先前治疗后的辅助治疗给药。该 I/II 期临床研究的总体目标是 (1) 证明在患有 HGG 和 DIPG 的儿科患者中生产和施用靶向 WT1 的 DC 疫苗,结合一线放化疗或作为先前治疗后的辅助治疗施用,是可行和安全的,(2) 研究疫苗诱导的免疫反应,(3) 记录患者的生活质量和临床结果,以便与当前患者的结果进行比较,从而表明附加值。


状况或疾病 干预/治疗阶段
高级别胶质瘤弥漫性内源性脑桥胶质瘤生物:树突细胞疫苗接种 + 替莫唑胺为基础的放化疗生物:树突细胞疫苗接种 +- 常规下线治疗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表演显示详细说明
学习规划
学习信息布局表
学习类型介入(临床试验)
预计入学人数 10 名参与者
分配:非随机
干预模式:平行分配
干预模型说明:新诊断的患者和先前接受过抗神经胶质瘤治疗的患者都符合本研究的条件,前提是他们符合所有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因此,该研究由两个层组成,新诊断的患者包含在 A 层中,而预先治疗的患者则包含在 B 层中。
掩蔽:无(打开标签)
主要目的:治疗
官方名称:辅助树突状细胞免疫疗法补充儿童高级别胶质瘤和弥漫性内源性脑桥胶质瘤常规疗法
预计学习开始日期 2021 年 6 月 1 日
预计主要完成日期 2027 年 6 月 1 日
预计 研究完成日期 2027 年 6 月 1 日
武器和干预
手臂 干预/治疗
实验:A层(新诊断)
树突状细胞疫苗接种加替莫唑胺为基础的放化疗
生物:树突状细胞疫苗接种 + 替莫唑胺为基础的放化疗
  1. 白细胞单采术(放化疗前):用于树突状细胞 (DC) 疫苗生产。
  2. 放化疗(第 1 部分标准治疗,在单采后患者血液学值足够时立即开始,但不迟于手术或确诊后 6 周):1.8 Gy 每天一次,每周 5 天/周,持续 6 周,剂量为 90 mg/m²从放疗的第一天到最后一天,每天服用替莫唑胺。
  3. 诱导免疫治疗:每周(-1 天,+2 天)用自体维尔姆斯肿瘤-1 (WT1) mRNA 加载的 DC 皮内接种疫苗,持续 3 周,从放射治疗后 ≥ 1 周开始。
  4. 化学免疫疗法:150-200 mg/m²/d 替莫唑胺,每 28 天 +/- 3 天(最多 6 个月,第二部分标准治疗)在第三次诱导免疫疗法 + DC 接种后≥3 天开始,第 1-5 天在每 28 天周期的第 21±3 天接种疫苗。

实验:B 层(治疗前)
树突状细胞疫苗接种加上可选的常规抗神经胶质瘤治疗(符合标准护理实践,由研究者自行决定)
生物:树突状细胞疫苗接种 +- 常规下线治疗
  1. 白细胞单采术(在先前抗神经胶质瘤治疗后血液学血液值恢复后和任何研究药物最后一次给药后≥4 周):用于 DC 疫苗生产。
  2. 诱导免疫疗法:每周(-1 天,+2 天)用自体 WT1 mRNA 负载的 DC 进行皮内接种,持续 3 周,从单采术后 ≥ 4 周开始。
  3. 加强免疫疗法:在最后一次诱导疫苗接种后 ≥ 3 周开始,定期(+- 4 周)接种 6 次 DC 加强疫苗。
  4. (可选)伴随的常规抗神经胶质瘤治疗:继续或重新开始常规抗神经胶质瘤治疗的决定,以及如果适用,其剂量和方案由研究人员自行决定,并将取决于患者以前的治疗方案和病情.

结果措施
主要结果测量
  1. HGG 和 DIPG 儿科患者白细胞去除术的可行性 [时间框架:疫苗生产和质量测试(即从白细胞去除术到 4 周后)]
    意向治疗 (ITT) 人群中白细胞去除术成功的患者比例

  2. WT1 靶向 DC 疫苗生产的可行性 [时间框架:疫苗生产和质量测试(即从白细胞去除术到 4 周后)]
    ITT 人群中成功生产疫苗的患者比例(即生产 9 剂或更多符合质量控制要求的疫苗)

  3. 在患有 HGG 和 DIPG 的儿科患者中接种 DC 疫苗的可行性(接种第 1 次疫苗)[时间范围:接种第 1 次疫苗时(即白细胞去除术后 +- 2 个月)]
    意向治疗 (ITT) 人群中可评估疗效的患者比例(即已接受至少 1 种疫苗 + 没有严重违反方案)

  4. 根据研究治疗方案在患有 HGG 和 DIPG 的儿科患者中接种 DC 疫苗的可行性 [时间框架:研究治疗方案(即从白细胞去除术到接种第 9 种疫苗,+- 34 周)]
    ITT 人群中完成研究治疗的患者比例(即从白细胞去除术到第 9 次疫苗接种)

  5. 在患有 HGG 和 DIPG 的儿科患者中接种 DC 疫苗的安全性:相关(严重)不良事件 ((S)AE) [时间范围:在整个研究期间(即从纳入到随访结束,持续到 90 天)在最后一次 DC 疫苗接种后,或纳入后 24 个月,以较晚发生者为准)]
    经历可能、可能或肯定与 DC 疫苗接种相关的 (S)AE 的安全人群患者的比例

  6. 在 HGG 和 DIPG 儿科患者中接种 DC 疫苗的安全性:总 (S)AE(数量)[时间范围:在整个研究期间(即从纳入到随访结束,持续到最后一次 DC 后的 90 天)疫苗,或纳入后 24 个月,以较晚发生者为准)]
    安全人群中的 (S)AE 数量(即已接种至少 1 种 DC 疫苗)

  7. 在 HGG 和 DIPG 儿科患者中接种 DC 疫苗的安全性:总 (S)AEs(等级)[时间范围:在整个研究期间(即从纳入到随访结束,持续到最后一次 DC 后的 90 天)疫苗,或纳入后 24 个月,以较晚发生者为准)]
    安全人群中的 (S)AE 等级


次要结果测量
  1. 临床疗效指标:最佳总体反应 (BOR) [时间范围:在整个研究期间(即从纳入到随访结束,持续到最后一次 DC 疫苗接种后 90 天,或纳入后 24 个月,以发生者为准)之后)。 ]
    将根据放射学 RANO 标准将每个患者的 BOR 确定为研究中的最佳反应指定。缓解类别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疾病稳定(SD)和疾病进展(PD)。

  2. 临床疗效指标:无进展生存期 (PFS) [时间范围:在整个研究期间(即从纳入到随访结束,持续到最后一次 DC 疫苗接种后 90 天,或纳入后 24 个月,以何者为准)稍后发生)。 PFS 可能会在研究完成后更新。 ]
    PFS 定义为诊断/研究进入与进展日期(在完全切除的情况下复发)或因任何原因死亡之间的时间(以月为单位),以先发生者为准。

  3. 临床疗效指标:总生存期 (OS) [时间范围:在整个研究期间(即从纳入到随访结束,持续到最后一次 DC 疫苗接种后 90 天,或纳入后 24 个月,以较晚者为准) )。 OS 可能会在研究完成后更新。 ]
    OS 被定义为诊断/研究进入与因任何原因死亡之间的时间(以月为单位)。

  4. 在 HGG 和 DIPG 儿科患者中接种 WT1 靶向 DC 的免疫原性:WT1 特异性 CD8+ T 细胞的出现 [时间范围:第 1 天(白细胞去除术后约 2 个月),第 4 日(白细胞去除术后约 3 个月)和第 7 次 DC 疫苗(白细胞去除术后约 6 个月)]
    通过四聚体染色评估的 WT1 特异性 CD8+ T 细胞的出现(阳性细胞百分比)

  5. 在 HGG 和 DIPG 儿科患者中接种 WT1 靶向 DC 的免疫原性:WT1 特异性 CD8+ T 细胞的出现 [时间范围:第 1 天(白细胞去除术后约 2 个月),第 4 日(白细胞去除术后约 3 个月)和第 7 次 DC 疫苗(白细胞去除术后约 6 个月)]
    通过 TCR 测序评估的 WT1 特异性 CD8+ T 细胞的出现

  6. 在 HGG 和 DIPG 儿科患者中接种 WT1 靶向 DC 的免疫原性:功能性 WT1 特异性 T 细胞反应 [时间范围:第 1 天(白细胞去除术后约 2 个月)、第 4 日(白细胞去除术后约 3 个月)和第 7 次 DC 疫苗(白细胞去除术后约 6 个月)]
    在抗原特异性刺激后通过多参数流式细胞术评估的功能性 WT1 特异性 T 细胞反应(阳性细胞百分比)

  7. 生活质量变化的评估:患者如何经历研究治疗计划的不同阶段 [时间框架:整个研究持续时间(即从纳入到随访结束,持续到最后一次 DC 疫苗接种后 90 天,或纳入后 24 个月,以较晚发生者为准)]
    PedsQL 通用核心量表和 PedsQL 癌症模块。分数越高表明与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越好/问题越少。

  8. 生活质量变化的评估:患者和代理人报告的疾病相关症状如何在研究期间随时间演变[时间框架:在整个研究期间(即从纳入到随访结束,持续 90 天)在最后一次 DC 疫苗接种后,或纳入后 24 个月,以较晚发生者为准)]
    PedSQL 癌症模块。分数越高表示问题越少。

  9. 生活质量变化的评估:患者和代理人报告的总体生活质量如何在研究期间随时间演变 [时间框架:在整个研究期间(即从纳入到随访结束,持续 90 天)在最后一次 DC 疫苗接种后,或纳入后 24 个月,以较晚发生者为准)]
    PedsQL 通用核心量表。分数越高表明与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越好。


其他结果措施:
  1. 生物标志物鉴定 [时间范围:在整个研究期间(即从纳入到随访结束,持续到最后一次 DC 疫苗接种后 90 天,或纳入后 24 个月,以较晚者为准)]
    通过与临床反应和结果的关联分析,将在免疫参数和肿瘤特征(如果群体的同质性允许)中识别生物标志物。

  2. 评估执行功能的变化 [时间范围:在基线、研究治疗方案完成后(即第 9 次 DC 疫苗后)、进展时(如适用)和最后一次 DC 疫苗后 90 天]
    通过在研究治疗方案之前和之后完成的BRIEF(执行功能行为评定量表)问卷,将评估患者的执行功能如何从基线变化。较高的 T 分数意味着较差的结果。


资格标准
资格信息的布局表
适合学习的年龄: 12 个月至 17 岁(儿童)
适合学习的性别:全部
接受健康志愿者:
标准

纳入标准:

  • 诊断

    • 高级别胶质瘤(WHO III 级或 IV 级),经组织学证实
    • 弥漫性内源性脑桥胶质瘤,经放射学标准(磁共振成像 (MRI))或组织学证实。活检不是必需的,但建议进行。
  • 签署知情同意书时年龄≥12个月且<18岁
  • 体重≥10公斤
  • Lansky 评分(对于 < 16 岁的患者)或 Karnofsky 评分(对于患者 ≥ 16 岁)≥ 50
  • 由主治医师估计的合理预期寿命 ≥ 8 周
  • 根据治疗医师的判断,在先前的抗神经胶质瘤治疗后,血液学血液学值充足,并且从治疗相关毒性(> 1 级)中充分恢复
  • 父母或法定监护人的书面知情同意书。 12 岁或以上患者的书面知情同意书(12 岁以下患者的书面知情同意书是可选的)。
  • 根据治疗医师的判断,愿意并能够遵守协议
  • 有生育能力的女性患者在筛查时必须有阴性的血清或尿液妊娠试验。有生育能力的女性患者和男性患者必须同意在最后一次研究治疗给药之前、期间和之后至少 100 天内使用有效的避孕措施。母乳喂养的女性受试者应在研究治疗的第一次给药之前停止哺乳,直到最后一次研究治疗给药后至少一百天。

排除标准:

  • 在计划的白细胞去除术日之前≤ 4 周使用任何研究性药物。
  • 伴随的恶性肿瘤或另一种恶性肿瘤的病史(除非研究者另有解释)
  • 已知伴随存在任何活动性免疫抑制疾病(例如 HIV)或任何活动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白斑除外
  • 任何先前存在的增强 MRI 禁忌症
  • 怀孕或哺乳
  • 任何其他身体或心理状况,或临床或特殊调查中的合理怀疑,禁止使用疫苗,或可能对患者依从性产生负面影响,或可能使患者面临更高的潜在治疗并发症风险
联系方式和地点

联系人
位置联系人的布局表
联系人:Zwi N Berneman,医学博士,博士0032 3 821 39 15 zwi.berneman@uza.be
联系人:CCRG 0032 3 821 39 28 ccrg@uza.be

赞助商和合作者
安特卫普大学医院
Kom Op Tegen Kanker
缝合塞米
奥利维亚基金
调查员
调查员信息布局表
首席研究员: Zwi N Berneman,医学博士,博士安特卫普大学医院血液科和细胞治疗和再生医学中心
追踪信息
首次提交日期ICMJE 2021 年 4 月 30 日
首次发布日期ICMJE 2021 年 6 月 3 日
最后更新发布日期2021 年 6 月 3 日
预计研究开始日期ICMJE 2021 年 6 月 1 日
预计主要完成日期2027 年 6 月 1 日(主要结局指标的最终数据收集日期)
当前主要结局指标ICMJE
(投稿时间:2021年5月27日)
  • HGG 和 DIPG 儿科患者白细胞去除术的可行性 [时间框架:疫苗生产和质量测试(即从白细胞去除术到 4 周后)]
    意向治疗 (ITT) 人群中白细胞去除术成功的患者比例
  • WT1 靶向 DC 疫苗生产的可行性 [时间框架:疫苗生产和质量测试(即从白细胞去除术到 4 周后)]
    ITT 人群中成功生产疫苗的患者比例(即生产 9 剂或更多符合质量控制要求的疫苗)
  • 在患有 HGG 和 DIPG 的儿科患者中接种 DC 疫苗的可行性(接种第 1 次疫苗)[时间范围:接种第 1 次疫苗时(即白细胞去除术后 +- 2 个月)]
    意向治疗 (ITT) 人群中可评估疗效的患者比例(即已接受至少 1 种疫苗 + 没有严重违反方案)
  • 根据研究治疗方案在患有 HGG 和 DIPG 的儿科患者中接种 DC 疫苗的可行性 [时间框架:研究治疗方案(即从白细胞去除术到接种第 9 种疫苗,+- 34 周)]
    ITT 人群中完成研究治疗的患者比例(即从白细胞去除术到第 9 次疫苗接种)
  • 在患有 HGG 和 DIPG 的儿科患者中接种 DC 疫苗的安全性:相关(严重)不良事件 ((S)AE) [时间范围:在整个研究期间(即从纳入到随访结束,持续到 90 天)在最后一次 DC 疫苗接种后,或纳入后 24 个月,以较晚发生者为准)]
    经历可能、可能或肯定与 DC 疫苗接种相关的 (S)AE 的安全人群患者的比例
  • 在 HGG 和 DIPG 儿科患者中接种 DC 疫苗的安全性:总 (S)AE(数量)[时间范围:在整个研究期间(即从纳入到随访结束,持续到最后一次 DC 后的 90 天)疫苗,或纳入后 24 个月,以较晚发生者为准)]
    安全人群中的 (S)AE 数量(即已接种至少 1 种 DC 疫苗)
  • 在 HGG 和 DIPG 儿科患者中接种 DC 疫苗的安全性:总 (S)AEs(等级)[时间范围:在整个研究期间(即从纳入到随访结束,持续到最后一次 DC 后的 90 天)疫苗,或纳入后 24 个月,以较晚发生者为准)]
    安全人群中的 (S)AE 等级
原始主要结局指标ICMJE与当前相同
更改历史记录未发布任何更改
当前次要结局指标ICMJE
(投稿时间:2021年5月27日)
  • 临床疗效指标:最佳总体反应 (BOR) [时间范围:在整个研究期间(即从纳入到随访结束,持续到最后一次 DC 疫苗接种后 90 天,或纳入后 24 个月,以发生者为准)之后)。 ]
    将根据放射学 RANO 标准将每个患者的 BOR 确定为研究中的最佳反应指定。缓解类别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疾病稳定(SD)和疾病进展(PD)。
  • 临床疗效指标:无进展生存期 (PFS) [时间范围:在整个研究期间(即从纳入到随访结束,持续到最后一次 DC 疫苗接种后 90 天,或纳入后 24 个月,以何者为准)稍后发生)。 PFS 可能会在研究完成后更新。 ]
    PFS 定义为诊断/研究进入与进展日期(在完全切除的情况下复发)或因任何原因死亡之间的时间(以月为单位),以先发生者为准。
  • 临床疗效指标:总生存期 (OS) [时间范围:在整个研究期间(即从纳入到随访结束,持续到最后一次 DC 疫苗接种后 90 天,或纳入后 24 个月,以较晚者为准) )。 OS 可能会在研究完成后更新。 ]
    OS 被定义为诊断/研究进入与因任何原因死亡之间的时间(以月为单位)。
  • 在 HGG 和 DIPG 儿科患者中接种 WT1 靶向 DC 的免疫原性:WT1 特异性 CD8+ T 细胞的出现 [时间范围:第 1 天(白细胞去除术后约 2 个月),第 4 日(白细胞去除术后约 3 个月)和第 7 次 DC 疫苗(白细胞去除术后约 6 个月)]
    通过四聚体染色评估的 WT1 特异性 CD8+ T 细胞的出现(阳性细胞百分比)
  • 在 HGG 和 DIPG 儿科患者中接种 WT1 靶向 DC 的免疫原性:WT1 特异性 CD8+ T 细胞的出现 [时间范围:第 1 天(白细胞去除术后约 2 个月),第 4 日(白细胞去除术后约 3 个月)和第 7 次 DC 疫苗(白细胞去除术后约 6 个月)]
    通过 TCR 测序评估的 WT1 特异性 CD8+ T 细胞的出现
  • 在 HGG 和 DIPG 儿科患者中接种 WT1 靶向 DC 的免疫原性:功能性 WT1 特异性 T 细胞反应 [时间范围:第 1 天(白细胞去除术后约 2 个月)、第 4 日(白细胞去除术后约 3 个月)和第 7 次 DC 疫苗(白细胞去除术后约 6 个月)]
    在抗原特异性刺激后通过多参数流式细胞术评估的功能性 WT1 特异性 T 细胞反应(阳性细胞百分比)
  • 生活质量变化的评估:患者如何经历研究治疗计划的不同阶段 [时间框架:整个研究持续时间(即从纳入到随访结束,持续到最后一次 DC 疫苗接种后 90 天,或纳入后 24 个月,以较晚发生者为准)]
    PedsQL 通用核心量表和 PedsQL 癌症模块。分数越高表明与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越好/问题越少。
  • 生活质量变化的评估:患者和代理人报告的疾病相关症状如何在研究期间随时间演变[时间框架:在整个研究期间(即从纳入到随访结束,持续 90 天)在最后一次 DC 疫苗接种后,或纳入后 24 个月,以较晚发生者为准)]
    PedSQL 癌症模块。分数越高表示问题越少。
  • 生活质量变化的评估:患者和代理人报告的总体生活质量如何在研究期间随时间演变 [时间框架:在整个研究期间(即从纳入到随访结束,持续 90 天)在最后一次 DC 疫苗接种后,或纳入后 24 个月,以较晚发生者为准)]
    PedsQL 通用核心量表。分数越高表明与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越好。
原始次要结果测量ICMJE与当前相同
当前的其他预先指定的结果措施
(投稿时间:2021年5月27日)
  • 生物标志物鉴定 [时间范围:在整个研究期间(即从纳入到随访结束,持续到最后一次 DC 疫苗接种后 90 天,或纳入后 24 个月,以较晚者为准)]
    通过与临床反应和结果的关联分析,将在免疫参数和肿瘤特征(如果群体的同质性允许)中识别生物标志物。
  • 评估执行功能的变化 [时间范围:在基线、研究治疗方案完成后(即第 9 次 DC 疫苗后)、进展时(如适用)和最后一次 DC 疫苗后 90 天]
    通过在研究治疗方案之前和之后完成的BRIEF(执行功能行为评定量表)问卷,将评估患者的执行功能如何从基线变化。较高的 T 分数意味着较差的结果。
原始的其他预先指定的结果措施与当前相同
描述性信息
简要标题ICMJE儿童高级别胶质瘤或弥漫性内源性脑桥胶质瘤患者的辅助树突状细胞免疫治疗
官方名称ICMJE辅助树突状细胞免疫疗法补充儿童高级别胶质瘤和弥漫性内源性脑桥胶质瘤常规疗法
简要总结

儿童侵袭性胶质瘤是一种罕见的脑肿瘤,预后极差。由于肿瘤的位置和浸润性质,手术切除并不总是可行的,即使进行切除并结合化疗和/或放疗,肿瘤细胞经常持续存在,最终导致肿瘤复发。根除持续存在的肿瘤细胞的一个有前景的策略是接种树突状细胞 (DC)。 DC 是免疫细胞,在组织身体抵御癌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DC 疫苗接种的目标是激活这些天然的抗肿瘤防御机制,以延迟或防止肿瘤进展或复发。先前的临床研究表明,DC 疫苗接种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安全性并且能够引发肿瘤特异性免疫。

在安特卫普大学医院开展了一项包括 10 名患有脑(干)肿瘤的儿科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时年龄 ≥ 12 个月且 < 18 岁)的临床研究,以研究皮内接种 WT1 mRNA 的自体单核细胞-衍生的 DCs,要么与一线放化疗联合治疗,要么作为先前治疗后的辅助治疗给药。该 I/II 期临床研究的总体目标是 (1) 证明在患有 HGG 和 DIPG 的儿科患者中生产和施用靶向 WT1 的 DC 疫苗,结合一线放化疗或作为先前治疗后的辅助治疗施用,是可行和安全的,(2) 研究疫苗诱导的免疫反应,(3) 记录患者的生活质量和临床结果,以便与当前患者的结果进行比较,从而表明附加值。

详细说明
  1. 研究治疗方案概述

    1.1 初诊 HGG 和 DIPG 患者(A 层)

    根据组织学确认或放射学标准,将在诊断后对患者进行筛查并登记在研究中。强烈建议在进入研究之前进行最大程度的安全切除,但不是必需的。

    符合条件的患者将在基于替莫唑胺的放化疗和随后的化疗免疫治疗之前接受白细胞去除术,同时接受替莫唑胺维持和自体 WT1 mRNA 负载的 DC 疫苗接种。放化疗和随后的替莫唑胺维持治疗被认为是最好的治疗方法,因此不被认为是研究性的。研究性治疗,即辅助 DC 疫苗接种,分两个阶段进行:

    • 诱导期,包括 3 周(-1 天,+2 天)DC 疫苗,在放化疗后但在替莫唑胺维持治疗之前启动,和
    • 加强阶段,由 6 种每 4 周(±3 天)的 DC 疫苗组成,在替莫唑胺维持周期内接种。

    1.2 未经治疗的 HGG 和 DIPG 患者(B 层)

    既往接受过抗神经胶质瘤治疗的患者,只要符合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就可以纳入研究。

    开始、继续或重新开始常规抗神经胶质瘤治疗(包括放疗和/或化疗)以及治疗剂量和方案(如果适用)的决定由研究人员自行决定。诱导期和加强期的主干 DC 免疫治疗方案将保持不变,但稍作修改:

    • 在诱导阶段,每周(-1 天,+2 天)将接种 3 种 DC 疫苗
    • 在加强阶段,将定期接种 6 种 DC 疫苗。建议后续接种间隔时间不超过 4 周

    1.3 继续接种 DC 疫苗

    虽然研究治疗计划包括 9 次 DC 疫苗接种(即 3 次诱导疫苗和 6 次加强疫苗),但允许在加强阶段后继续接种 DC 疫苗,条件是 (1) 研究人员判断参与者的临床情况证明额外的疫苗接种是合理的, (2) 已获得父母/监护人和参与者(如果年满 12 岁或以上)继续接种 DC 疫苗的同意,并且 (3) 可获得残留的疫苗等分试样。

  2. 反应评估

    将根据神经肿瘤学反应评估 (RANO) 标准对疾病演变进行放射学评估。此外,将在第一次、第四次和第七次 DC 疫苗接种当天收集血液样本用于免疫监测。肿瘤切除或活检标本(如果有)将用于局部免疫学和生物标志物分析。在整个研究计划的固定时间点,父母和参与者将被要求填写关于一般和特定疾病的生活质量以及执行功能的问卷。

  3. 跟进

患者将被随访至最后一次 DC 疫苗接种后 90 天或进入研究后 24 个月,以较晚发生者为准。

研究类型ICMJE介入性
研究阶段ICMJE阶段1
阶段2
研究设计ICMJE分配:非随机
干预模式:平行分配
干预模型说明:
新诊断的患者和先前接受过抗神经胶质瘤治疗的患者都符合本研究的条件,前提是他们符合所有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因此,该研究由两个层组成,新诊断的患者包含在 A 层中,而预先治疗的患者则包含在 B 层中。
掩蔽:无(打开标签)
主要目的:治疗
条件ICMJE
  • 高级别胶质瘤
  • 弥漫性内源性脑桥胶质瘤
干预ICMJE
  • 生物:树突状细胞疫苗接种 + 替莫唑胺为基础的放化疗
    1. 白细胞单采术(放化疗前):用于树突状细胞 (DC) 疫苗生产。
    2. 放化疗(第 1 部分标准治疗,在单采后患者血液学值足够时立即开始,但不迟于手术或确诊后 6 周):1.8 Gy 每天一次,每周 5 天/周,持续 6 周,剂量为 90 mg/m²从放疗的第一天到最后一天,每天服用替莫唑胺。
    3. 诱导免疫治疗:每周(-1 天,+2 天)用自体维尔姆斯肿瘤-1 (WT1) mRNA 加载的 DC 皮内接种疫苗,持续 3 周,从放射治疗后 ≥ 1 周开始。
    4. 化学免疫疗法:150-200 mg/m²/d 替莫唑胺,每 28 天 +/- 3 天(最多 6 个月,第二部分标准治疗)在第三次诱导免疫疗法 + DC 接种后≥3 天开始,第 1-5 天在每 28 天周期的第 21±3 天接种疫苗。
  • 生物:树突状细胞疫苗接种 +- 常规下线治疗
    1. 白细胞单采术(在先前抗神经胶质瘤治疗后血液学血液值恢复后和任何研究药物最后一次给药后≥4 周):用于 DC 疫苗生产。
    2. 诱导免疫疗法:每周(-1 天,+2 天)用自体 WT1 mRNA 负载的 DC 进行皮内接种,持续 3 周,从单采术后 ≥ 4 周开始。
    3. 加强免疫疗法:在最后一次诱导疫苗接种后 ≥ 3 周开始,定期(+- 4 周)接种 6 次 DC 加强疫苗。
    4. (可选)伴随的常规抗神经胶质瘤治疗:继续或重新开始常规抗神经胶质瘤治疗的决定,以及如果适用,其剂量和方案由研究人员自行决定,并将取决于患者以前的治疗方案和病情.
研究武器ICMJE
  • 实验:A层(新诊断)
    树突状细胞疫苗接种加替莫唑胺为基础的放化疗
    干预:生物:树突状细胞疫苗接种 + 替莫唑胺为基础的放化疗
  • 实验:B 层(治疗前)
    树突状细胞疫苗接种加上可选的常规抗神经胶质瘤治疗(符合标准护理实践,由研究者自行决定)
    干预:生物:树突状细胞疫苗接种 +- 常规下线治疗
出版物 *
  • Van Tendeloo VF、Ponsaerts P、Lardon F、Nijs G、Lenjou M、Van Broeckhoven C、Van Bockstaele DR、Berneman ZN。在人类造血细胞中通过 mRNA 电穿孔进行高效基因传递:优于脂质转染和 mRNA 被动脉冲以及质粒 cDNA 电穿孔用于树突细胞的肿瘤抗原加载。血液。 2001 年 7 月 1 日;98(1):49-56。
  • Van Tendeloo VF, Van de Velde A, Van Driessche A, Cools N, Anguille S, Ladell K, Gostick E, Vermeulen K, Pieters K, Nijs G, Stein B, Smits EL, Schroyens WA, Gadisseur AP, Vrelust I, Jorens PG, Goossens H, de Vries IJ, Price DA, Oji Y, Oka Y, Sugiyama H, Berneman ZN。通过 Wilms 肿瘤 1 抗原靶向树突细胞疫苗接种诱导急性髓系白血病的完全和分子缓解。 Proc Natl Acad Sci US A. 2010 年 8 月 3 日;107(31):13824-9。 doi:10.1073/pnas.1008051107。电子版 2010 年 7 月 14 日。
  • Benteyn D、Anguille S、Van Lint S、Heirman C、Van Nuffel AM、Corthals J、Ochsenreither S、Waelput W、Van Beneden K、Breckpot K、Van Tendeloo V、Thielemans K、Bonehill A. 优化 Wilms 肿瘤的设计1 (WT1) mRNA 构建体,用于增强 WT1 表达并改善体外和体内免疫原性。 Mol Ther核酸。 2013 年 11 月 19 日;2:e134。 doi:10.1038/mtna.2013.54。
  • Van Driessche A、Berneman ZN、Van Tendeloo VF。针对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和实体瘤患者的 Wilms 肿瘤蛋白 1 (WT1) 的主动特异性免疫疗法:早期临床试验的经验教训。肿瘤学家。 2012;17(2):250-9。 doi:10.1634/theoncologist.2011-0240。 Epub 2012 年 1 月 30 日。回顾。
  • Anguille S、Smits EL、Bryant C、Van Acker HH、Goossens H、Lion E、Fromm PD、Hart DN、Van Tendeloo VF、Berneman ZN。树突状细胞作为癌症免疫治疗的药理学工具。药理学修订版 2015 年 10 月;67(4):731-53。 doi:10.1124/pr.114.009456。审查。
  • Anguille S, Van de Velde AL, Smits EL, Van Tendeloo VF, Juliusson G, Cools N, Nijs G, Stein B, Lion E, Van Driessche A, Vandenbosch I, Verlinden A, Gadisseur AP, Schroyens WA, Muylle L, Vermeulen K,Maes MB,Deiteren K,Malfait R,Gostick E,Lammens M,Couttenye MM,Jorens P,Goossens H,Price DA,Ladell K,Oka Y,Fujiki F,Oji Y,Sugiyama H,Berneman ZN。树突状细胞疫苗接种作为缓解后治疗以预防或延迟急性髓系白血病的复发。血液。 2017 年 10 月 12 日;130(15):1713-1721。 doi:10.1182/blood-2017-04-780155。电子版 2017 年 8 月 22 日。
  • Z. Berneman、A. Van de Velde、S. Anguille、Y. Willemen、M. Huizing、P. Germonpré、K. Saevels、G. Nijs、N. Cools、A. Van Driessche、B. Stein、H. De Reu、W. Schroyens、A. Gadisseur、A. Verlinden、K. Vermeulen、M. Maes、M. Lammens、H. Goossens、M. Peeters、V. Van Tendeloo、E. Smits。接种 Wilms 肿瘤抗原 (WT1) mRNA 电穿孔树突细胞作为 60 名癌症患者的辅助治疗:白血病' target='_blank'>急性髓性白血病、转移性乳腺癌胶质母细胞瘤和间皮瘤的临床效果和存活率报告。细胞疗法 2016, 18(6), p. S13-14
  • Z. Berneman、S. Anguille、Y. Willemen、A. Van de Velde、P. Germonpré、M. Huizing、V. Van Tendeloo、K. Saevels、L. Rutsaert、K. Vermeulen、A. Snoeckx、B. Op de Beeck、N. Cools、G. Nijs、B. Stein、E. Lion、A. van Driessche、M. Peeters、E. Smits。用编码 Wilms 肿瘤蛋白 (WT1) 的 mRNA 电穿孔树突状细胞的癌症患者接种疫苗:临床效果和总体存活率与 T 细胞反应的相关性。细胞疗法 2019, 21(5), p. S10。
  • de Bruijn S、Anguille S、Verlooy J、Smits EL、van Tendeloo VF、de Laere M、Norga K、Berneman ZN、Lion E。基于树突状细胞和其他儿科癌症的疫苗接种策略。癌症(巴塞尔)。 2019 年 9 月 19 日;11(9)。 pii:E1396。 doi:10.3390/cancers11091396。审查。
  • Benitez-Ribas D, Cabezón R, Flórez-Grau G, Molero MC, Puerta P, Guillen A, Paco S, Carcaboso AM, Santa-Maria Lopez V, Cruz O, de Torres C, Salvador N, Juan M, Mora J,马德里 AM。在新诊断的弥漫性内源性脑桥胶质瘤患者中,使用同种异体肿瘤细胞系裂解物脉冲的自体树突状细胞产生的免疫反应。前肿瘤。 2018 年 4 月 26 日;8:127。 doi:10.3389/fonc.2018.00127。 eCollection 2018。勘误表:Front Oncol。 2018 年 6 月 5 日;8:201。
  • Lasky JL 3rd,Panosyan EH,A 厂,Davidson T,Yong WH,Prins RM,Liau LM,Moore TB。自体肿瘤裂解物脉冲树突状细胞免疫疗法适用于新诊断或复发的高级别胶质瘤儿科患者。抗癌研究2013 年 5 月;33(5):2047-56。

* 包括数据提供者提供的出版物以及 Medline 中由 ClinicalTrials.gov 标识符(NCT 编号)确定的出版物。
招聘信息
招聘状态ICMJE暂未招聘
预计入学人数ICMJE
(投稿时间:2021年5月27日)
10
最初预计入学人数ICMJE与当前相同
预计研究完成日期ICMJE 2027 年 6 月 1 日
预计主要完成日期2027 年 6 月 1 日(主要结局指标的最终数据收集日期)
资格标准ICMJE

纳入标准:

  • 诊断

    • 高级别胶质瘤(WHO III 级或 IV 级),经组织学证实
    • 弥漫性内源性脑桥胶质瘤,经放射学标准(磁共振成像 (MRI))或组织学证实。活检不是必需的,但建议进行。
  • 签署知情同意书时年龄≥12个月且<18岁
  • 体重≥10公斤
  • Lansky 评分(对于 < 16 岁的患者)或 Karnofsky 评分(对于患者 ≥ 16 岁)≥ 50
  • 由主治医师估计的合理预期寿命 ≥ 8 周
  • 根据治疗医师的判断,在先前的抗神经胶质瘤治疗后,血液学血液学值充足,并且从治疗相关毒性(> 1 级)中充分恢复
  • 父母或法定监护人的书面知情同意书。 12 岁或以上患者的书面知情同意书(12 岁以下患者的书面知情同意书是可选的)。
  • 根据治疗医师的判断,愿意并能够遵守协议
  • 有生育能力的女性患者在筛查时必须有阴性的血清或尿液妊娠试验。有生育能力的女性患者和男性患者必须同意在最后一次研究治疗给药之前、期间和之后至少 100 天内使用有效的避孕措施。母乳喂养的女性受试者应在研究治疗的第一次给药之前停止哺乳,直到最后一次研究治疗给药后至少一百天。

排除标准:

  • 在计划的白细胞去除术日之前≤ 4 周使用任何研究性药物。
  • 伴随的恶性肿瘤或另一种恶性肿瘤的病史(除非研究者另有解释)
  • 已知伴随存在任何活动性免疫抑制疾病(例如 HIV)或任何活动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白斑除外
  • 任何先前存在的增强 MRI 禁忌症
  • 怀孕或哺乳
  • 任何其他身体或心理状况,或临床或特殊调查中的合理怀疑,禁止使用疫苗,或可能对患者依从性产生负面影响,或可能使患者面临更高的潜在治疗并发症风险
性别/性别ICMJE
适合学习的性别:全部
时代ICMJE 12 个月至 17 岁(儿童)
接受健康志愿者ICMJE
联系方式ICMJE
联系人:Zwi N Berneman,医学博士,博士0032 3 821 39 15 zwi.berneman@uza.be
联系人:CCRG 0032 3 821 39 28 ccrg@uza.be
上市地点国家/地区ICMJE不提供
删除位置国家/地区
行政信息
NCT 号码ICMJE NCT04911621
其他研究 ID 号ICMJE CCRG19-002
设有数据监控委员会是的
美国 FDA 监管产品
研究美国 FDA 监管的药品:
研究美国 FDA 监管的设备产品:
IPD 共享声明ICMJE不提供
责任方安特卫普大学医院
研究发起人ICMJE安特卫普大学医院
合作者ICMJE
  • Kom Op Tegen Kanker
  • 缝合塞米
  • 奥利维亚基金
调查员ICMJE
首席研究员: Zwi N Berneman,医学博士,博士安特卫普大学医院血液科和细胞治疗和再生医学中心
PRS账户安特卫普大学医院
验证日期2021 年 5 月

国际医学期刊编辑委员会和世界卫生组织 ICTRP 要求的ICMJE数据元素
研究描述
简要总结:

儿童侵袭性胶质瘤是一种罕见的脑肿瘤,预后极差。由于肿瘤的位置和浸润性质,手术切除并不总是可行的,即使进行切除并结合化疗和/或放疗,肿瘤细胞经常持续存在,最终导致肿瘤复发。根除持续存在的肿瘤细胞的一个有前景的策略是接种树突状细胞 (DC)。 DC 是免疫细胞,在组织身体抵御癌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DC 疫苗接种的目标是激活这些天然的抗肿瘤防御机制,以延迟或防止肿瘤进展或复发。先前的临床研究表明,DC 疫苗接种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安全性并且能够引发肿瘤特异性免疫。

在安特卫普大学医院开展了一项包括 10 名患有脑(干)肿瘤的儿科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时年龄 ≥ 12 个月且 < 18 岁)的临床研究,以研究皮内接种 WT1 mRNA 的自体单核细胞-衍生的 DCs,要么与一线放化疗联合治疗,要么作为先前治疗后的辅助治疗给药。该 I/II 期临床研究的总体目标是 (1) 证明在患有 HGG 和 DIPG 的儿科患者中生产和施用靶向 WT1 的 DC 疫苗,结合一线放化疗或作为先前治疗后的辅助治疗施用,是可行和安全的,(2) 研究疫苗诱导的免疫反应,(3) 记录患者的生活质量和临床结果,以便与当前患者的结果进行比较,从而表明附加值。


状况或疾病 干预/治疗阶段
高级别胶质瘤弥漫性内源性脑桥胶质瘤生物:树突细胞疫苗接种 + 替莫唑胺为基础的放化疗生物:树突细胞疫苗接种 +- 常规下线治疗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表演显示详细说明
学习规划
学习信息布局表
学习类型介入(临床试验)
预计入学人数 10 名参与者
分配:非随机
干预模式:平行分配
干预模型说明:新诊断的患者和先前接受过抗神经胶质瘤' target='_blank'>神经胶质瘤治疗的患者都符合本研究的条件,前提是他们符合所有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因此,该研究由两个层组成,新诊断的患者包含在 A 层中,而预先治疗的患者则包含在 B 层中。
掩蔽:无(打开标签)
主要目的:治疗
官方名称:辅助树突状细胞免疫疗法补充儿童高级别胶质瘤和弥漫性内源性脑桥胶质瘤常规疗法
预计学习开始日期 2021 年 6 月 1 日
预计主要完成日期 2027 年 6 月 1 日
预计 研究完成日期 2027 年 6 月 1 日
武器和干预
手臂 干预/治疗
实验:A层(新诊断)
树突状细胞疫苗接种加替莫唑胺为基础的放化疗
生物:树突状细胞疫苗接种 + 替莫唑胺为基础的放化疗
  1. 白细胞单采术(放化疗前):用于树突状细胞 (DC) 疫苗生产。
  2. 放化疗(第 1 部分标准治疗,在单采后患者血液学值足够时立即开始,但不迟于手术或确诊后 6 周):1.8 Gy 每天一次,每周 5 天/周,持续 6 周,剂量为 90 mg/m²从放疗的第一天到最后一天,每天服用替莫唑胺
  3. 诱导免疫治疗:每周(-1 天,+2 天)用自体维尔姆斯肿瘤-1 (WT1) mRNA 加载的 DC 皮内接种疫苗,持续 3 周,从放射治疗后 ≥ 1 周开始。
  4. 化学免疫疗法:150-200 mg/m²/d 替莫唑胺,每 28 天 +/- 3 天(最多 6 个月,第二部分标准治疗)在第三次诱导免疫疗法 + DC 接种后≥3 天开始,第 1-5 天在每 28 天周期的第 21±3 天接种疫苗。

实验:B 层(治疗前)
树突状细胞疫苗接种加上可选的常规抗神经胶质瘤' target='_blank'>神经胶质瘤治疗(符合标准护理实践,由研究者自行决定)
生物:树突状细胞疫苗接种 +- 常规下线治疗
  1. 白细胞单采术(在先前抗神经胶质瘤' target='_blank'>神经胶质瘤治疗后血液学血液值恢复后和任何研究药物最后一次给药后≥4 周):用于 DC 疫苗生产。
  2. 诱导免疫疗法:每周(-1 天,+2 天)用自体 WT1 mRNA 负载的 DC 进行皮内接种,持续 3 周,从单采术后 ≥ 4 周开始。
  3. 加强免疫疗法:在最后一次诱导疫苗接种后 ≥ 3 周开始,定期(+- 4 周)接种 6 次 DC 加强疫苗。
  4. (可选)伴随的常规抗神经胶质瘤' target='_blank'>神经胶质瘤治疗:继续或重新开始常规抗神经胶质瘤' target='_blank'>神经胶质瘤治疗的决定,以及如果适用,其剂量和方案由研究人员自行决定,并将取决于患者以前的治疗方案和病情.

结果措施
主要结果测量
  1. HGG 和 DIPG 儿科患者白细胞去除术的可行性 [时间框架:疫苗生产和质量测试(即从白细胞去除术到 4 周后)]
    意向治疗 (ITT) 人群中白细胞去除术成功的患者比例

  2. WT1 靶向 DC 疫苗生产的可行性 [时间框架:疫苗生产和质量测试(即从白细胞去除术到 4 周后)]
    ITT 人群中成功生产疫苗的患者比例(即生产 9 剂或更多符合质量控制要求的疫苗)

  3. 在患有 HGG 和 DIPG 的儿科患者中接种 DC 疫苗的可行性(接种第 1 次疫苗)[时间范围:接种第 1 次疫苗时(即白细胞去除术后 +- 2 个月)]
    意向治疗 (ITT) 人群中可评估疗效的患者比例(即已接受至少 1 种疫苗 + 没有严重违反方案)

  4. 根据研究治疗方案在患有 HGG 和 DIPG 的儿科患者中接种 DC 疫苗的可行性 [时间框架:研究治疗方案(即从白细胞去除术到接种第 9 种疫苗,+- 34 周)]
    ITT 人群中完成研究治疗的患者比例(即从白细胞去除术到第 9 次疫苗接种)

  5. 在患有 HGG 和 DIPG 的儿科患者中接种 DC 疫苗的安全性:相关(严重)不良事件 ((S)AE) [时间范围:在整个研究期间(即从纳入到随访结束,持续到 90 天)在最后一次 DC 疫苗接种后,或纳入后 24 个月,以较晚发生者为准)]
    经历可能、可能或肯定与 DC 疫苗接种相关的 (S)AE 的安全人群患者的比例

  6. 在 HGG 和 DIPG 儿科患者中接种 DC 疫苗的安全性:总 (S)AE(数量)[时间范围:在整个研究期间(即从纳入到随访结束,持续到最后一次 DC 后的 90 天)疫苗,或纳入后 24 个月,以较晚发生者为准)]
    安全人群中的 (S)AE 数量(即已接种至少 1 种 DC 疫苗)

  7. 在 HGG 和 DIPG 儿科患者中接种 DC 疫苗的安全性:总 (S)AEs(等级)[时间范围:在整个研究期间(即从纳入到随访结束,持续到最后一次 DC 后的 90 天)疫苗,或纳入后 24 个月,以较晚发生者为准)]
    安全人群中的 (S)AE 等级


次要结果测量
  1. 临床疗效指标:最佳总体反应 (BOR) [时间范围:在整个研究期间(即从纳入到随访结束,持续到最后一次 DC 疫苗接种后 90 天,或纳入后 24 个月,以发生者为准)之后)。 ]
    将根据放射学 RANO 标准将每个患者的 BOR 确定为研究中的最佳反应指定。缓解类别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疾病稳定(SD)和疾病进展(PD)。

  2. 临床疗效指标:无进展生存期 (PFS) [时间范围:在整个研究期间(即从纳入到随访结束,持续到最后一次 DC 疫苗接种后 90 天,或纳入后 24 个月,以何者为准)稍后发生)。 PFS 可能会在研究完成后更新。 ]
    PFS 定义为诊断/研究进入与进展日期(在完全切除的情况下复发)或因任何原因死亡之间的时间(以月为单位),以先发生者为准。

  3. 临床疗效指标:总生存期 (OS) [时间范围:在整个研究期间(即从纳入到随访结束,持续到最后一次 DC 疫苗接种后 90 天,或纳入后 24 个月,以较晚者为准) )。 OS 可能会在研究完成后更新。 ]
    OS 被定义为诊断/研究进入与因任何原因死亡之间的时间(以月为单位)。

  4. 在 HGG 和 DIPG 儿科患者中接种 WT1 靶向 DC 的免疫原性:WT1 特异性 CD8+ T 细胞的出现 [时间范围:第 1 天(白细胞去除术后约 2 个月),第 4 日(白细胞去除术后约 3 个月)和第 7 次 DC 疫苗(白细胞去除术后约 6 个月)]
    通过四聚体染色评估的 WT1 特异性 CD8+ T 细胞的出现(阳性细胞百分比)

  5. 在 HGG 和 DIPG 儿科患者中接种 WT1 靶向 DC 的免疫原性:WT1 特异性 CD8+ T 细胞的出现 [时间范围:第 1 天(白细胞去除术后约 2 个月),第 4 日(白细胞去除术后约 3 个月)和第 7 次 DC 疫苗(白细胞去除术后约 6 个月)]
    通过 TCR 测序评估的 WT1 特异性 CD8+ T 细胞的出现

  6. 在 HGG 和 DIPG 儿科患者中接种 WT1 靶向 DC 的免疫原性:功能性 WT1 特异性 T 细胞反应 [时间范围:第 1 天(白细胞去除术后约 2 个月)、第 4 日(白细胞去除术后约 3 个月)和第 7 次 DC 疫苗(白细胞去除术后约 6 个月)]
    在抗原特异性刺激后通过多参数流式细胞术评估的功能性 WT1 特异性 T 细胞反应(阳性细胞百分比)

  7. 生活质量变化的评估:患者如何经历研究治疗计划的不同阶段 [时间框架:整个研究持续时间(即从纳入到随访结束,持续到最后一次 DC 疫苗接种后 90 天,或纳入后 24 个月,以较晚发生者为准)]
    PedsQL 通用核心量表和 PedsQL 癌症模块。分数越高表明与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越好/问题越少。

  8. 生活质量变化的评估:患者和代理人报告的疾病相关症状如何在研究期间随时间演变[时间框架:在整个研究期间(即从纳入到随访结束,持续 90 天)在最后一次 DC 疫苗接种后,或纳入后 24 个月,以较晚发生者为准)]
    PedSQL 癌症模块。分数越高表示问题越少。

  9. 生活质量变化的评估:患者和代理人报告的总体生活质量如何在研究期间随时间演变 [时间框架:在整个研究期间(即从纳入到随访结束,持续 90 天)在最后一次 DC 疫苗接种后,或纳入后 24 个月,以较晚发生者为准)]
    PedsQL 通用核心量表。分数越高表明与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越好。


其他结果措施:
  1. 生物标志物鉴定 [时间范围:在整个研究期间(即从纳入到随访结束,持续到最后一次 DC 疫苗接种后 90 天,或纳入后 24 个月,以较晚者为准)]
    通过与临床反应和结果的关联分析,将在免疫参数和肿瘤特征(如果群体的同质性允许)中识别生物标志物。

  2. 评估执行功能的变化 [时间范围:在基线、研究治疗方案完成后(即第 9 次 DC 疫苗后)、进展时(如适用)和最后一次 DC 疫苗后 90 天]
    通过在研究治疗方案之前和之后完成的BRIEF(执行功能行为评定量表)问卷,将评估患者的执行功能如何从基线变化。较高的 T 分数意味着较差的结果。


资格标准
资格信息的布局表
适合学习的年龄: 12 个月至 17 岁(儿童)
适合学习的性别:全部
接受健康志愿者:
标准

纳入标准:

  • 诊断

    • 高级别胶质瘤(WHO III 级或 IV 级),经组织学证实
    • 弥漫性内源性脑桥胶质瘤,经放射学标准(磁共振成像 (MRI))或组织学证实。活检不是必需的,但建议进行。
  • 签署知情同意书时年龄≥12个月且<18岁
  • 体重≥10公斤
  • Lansky 评分(对于 < 16 岁的患者)或 Karnofsky 评分(对于患者 ≥ 16 岁)≥ 50
  • 由主治医师估计的合理预期寿命 ≥ 8 周
  • 根据治疗医师的判断,在先前的抗神经胶质瘤' target='_blank'>神经胶质瘤治疗后,血液学血液学值充足,并且从治疗相关毒性(> 1 级)中充分恢复
  • 父母或法定监护人的书面知情同意书。 12 岁或以上患者的书面知情同意书(12 岁以下患者的书面知情同意书是可选的)。
  • 根据治疗医师的判断,愿意并能够遵守协议
  • 有生育能力的女性患者在筛查时必须有阴性的血清或尿液妊娠试验。有生育能力的女性患者和男性患者必须同意在最后一次研究治疗给药之前、期间和之后至少 100 天内使用有效的避孕措施。母乳喂养的女性受试者应在研究治疗的第一次给药之前停止哺乳,直到最后一次研究治疗给药后至少一百天。

排除标准:

  • 在计划的白细胞去除术日之前≤ 4 周使用任何研究性药物。
  • 伴随的恶性肿瘤或另一种恶性肿瘤的病史(除非研究者另有解释)
  • 已知伴随存在任何活动性免疫抑制疾病(例如 HIV)或任何活动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白斑除外
  • 任何先前存在的增强 MRI 禁忌症
  • 怀孕或哺乳
  • 任何其他身体或心理状况,或临床或特殊调查中的合理怀疑,禁止使用疫苗,或可能对患者依从性产生负面影响,或可能使患者面临更高的潜在治疗并发症风险
联系方式和地点

联系人
位置联系人的布局表
联系人:Zwi N Berneman,医学博士,博士0032 3 821 39 15 zwi.berneman@uza.be
联系人:CCRG 0032 3 821 39 28 ccrg@uza.be

赞助商和合作者
安特卫普大学医院
Kom Op Tegen Kanker
缝合塞米
奥利维亚基金
调查员
调查员信息布局表
首席研究员: Zwi N Berneman,医学博士,博士安特卫普大学医院血液科和细胞治疗和再生医学中心
追踪信息
首次提交日期ICMJE 2021 年 4 月 30 日
首次发布日期ICMJE 2021 年 6 月 3 日
最后更新发布日期2021 年 6 月 3 日
预计研究开始日期ICMJE 2021 年 6 月 1 日
预计主要完成日期2027 年 6 月 1 日(主要结局指标的最终数据收集日期)
当前主要结局指标ICMJE
(投稿时间:2021年5月27日)
  • HGG 和 DIPG 儿科患者白细胞去除术的可行性 [时间框架:疫苗生产和质量测试(即从白细胞去除术到 4 周后)]
    意向治疗 (ITT) 人群中白细胞去除术成功的患者比例
  • WT1 靶向 DC 疫苗生产的可行性 [时间框架:疫苗生产和质量测试(即从白细胞去除术到 4 周后)]
    ITT 人群中成功生产疫苗的患者比例(即生产 9 剂或更多符合质量控制要求的疫苗)
  • 在患有 HGG 和 DIPG 的儿科患者中接种 DC 疫苗的可行性(接种第 1 次疫苗)[时间范围:接种第 1 次疫苗时(即白细胞去除术后 +- 2 个月)]
    意向治疗 (ITT) 人群中可评估疗效的患者比例(即已接受至少 1 种疫苗 + 没有严重违反方案)
  • 根据研究治疗方案在患有 HGG 和 DIPG 的儿科患者中接种 DC 疫苗的可行性 [时间框架:研究治疗方案(即从白细胞去除术到接种第 9 种疫苗,+- 34 周)]
    ITT 人群中完成研究治疗的患者比例(即从白细胞去除术到第 9 次疫苗接种)
  • 在患有 HGG 和 DIPG 的儿科患者中接种 DC 疫苗的安全性:相关(严重)不良事件 ((S)AE) [时间范围:在整个研究期间(即从纳入到随访结束,持续到 90 天)在最后一次 DC 疫苗接种后,或纳入后 24 个月,以较晚发生者为准)]
    经历可能、可能或肯定与 DC 疫苗接种相关的 (S)AE 的安全人群患者的比例
  • 在 HGG 和 DIPG 儿科患者中接种 DC 疫苗的安全性:总 (S)AE(数量)[时间范围:在整个研究期间(即从纳入到随访结束,持续到最后一次 DC 后的 90 天)疫苗,或纳入后 24 个月,以较晚发生者为准)]
    安全人群中的 (S)AE 数量(即已接种至少 1 种 DC 疫苗)
  • 在 HGG 和 DIPG 儿科患者中接种 DC 疫苗的安全性:总 (S)AEs(等级)[时间范围:在整个研究期间(即从纳入到随访结束,持续到最后一次 DC 后的 90 天)疫苗,或纳入后 24 个月,以较晚发生者为准)]
    安全人群中的 (S)AE 等级
原始主要结局指标ICMJE与当前相同
更改历史记录未发布任何更改
当前次要结局指标ICMJE
(投稿时间:2021年5月27日)
  • 临床疗效指标:最佳总体反应 (BOR) [时间范围:在整个研究期间(即从纳入到随访结束,持续到最后一次 DC 疫苗接种后 90 天,或纳入后 24 个月,以发生者为准)之后)。 ]
    将根据放射学 RANO 标准将每个患者的 BOR 确定为研究中的最佳反应指定。缓解类别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疾病稳定(SD)和疾病进展(PD)。
  • 临床疗效指标:无进展生存期 (PFS) [时间范围:在整个研究期间(即从纳入到随访结束,持续到最后一次 DC 疫苗接种后 90 天,或纳入后 24 个月,以何者为准)稍后发生)。 PFS 可能会在研究完成后更新。 ]
    PFS 定义为诊断/研究进入与进展日期(在完全切除的情况下复发)或因任何原因死亡之间的时间(以月为单位),以先发生者为准。
  • 临床疗效指标:总生存期 (OS) [时间范围:在整个研究期间(即从纳入到随访结束,持续到最后一次 DC 疫苗接种后 90 天,或纳入后 24 个月,以较晚者为准) )。 OS 可能会在研究完成后更新。 ]
    OS 被定义为诊断/研究进入与因任何原因死亡之间的时间(以月为单位)。
  • 在 HGG 和 DIPG 儿科患者中接种 WT1 靶向 DC 的免疫原性:WT1 特异性 CD8+ T 细胞的出现 [时间范围:第 1 天(白细胞去除术后约 2 个月),第 4 日(白细胞去除术后约 3 个月)和第 7 次 DC 疫苗(白细胞去除术后约 6 个月)]
    通过四聚体染色评估的 WT1 特异性 CD8+ T 细胞的出现(阳性细胞百分比)
  • 在 HGG 和 DIPG 儿科患者中接种 WT1 靶向 DC 的免疫原性:WT1 特异性 CD8+ T 细胞的出现 [时间范围:第 1 天(白细胞去除术后约 2 个月),第 4 日(白细胞去除术后约 3 个月)和第 7 次 DC 疫苗(白细胞去除术后约 6 个月)]
    通过 TCR 测序评估的 WT1 特异性 CD8+ T 细胞的出现
  • 在 HGG 和 DIPG 儿科患者中接种 WT1 靶向 DC 的免疫原性:功能性 WT1 特异性 T 细胞反应 [时间范围:第 1 天(白细胞去除术后约 2 个月)、第 4 日(白细胞去除术后约 3 个月)和第 7 次 DC 疫苗(白细胞去除术后约 6 个月)]
    在抗原特异性刺激后通过多参数流式细胞术评估的功能性 WT1 特异性 T 细胞反应(阳性细胞百分比)
  • 生活质量变化的评估:患者如何经历研究治疗计划的不同阶段 [时间框架:整个研究持续时间(即从纳入到随访结束,持续到最后一次 DC 疫苗接种后 90 天,或纳入后 24 个月,以较晚发生者为准)]
    PedsQL 通用核心量表和 PedsQL 癌症模块。分数越高表明与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越好/问题越少。
  • 生活质量变化的评估:患者和代理人报告的疾病相关症状如何在研究期间随时间演变[时间框架:在整个研究期间(即从纳入到随访结束,持续 90 天)在最后一次 DC 疫苗接种后,或纳入后 24 个月,以较晚发生者为准)]
    PedSQL 癌症模块。分数越高表示问题越少。
  • 生活质量变化的评估:患者和代理人报告的总体生活质量如何在研究期间随时间演变 [时间框架:在整个研究期间(即从纳入到随访结束,持续 90 天)在最后一次 DC 疫苗接种后,或纳入后 24 个月,以较晚发生者为准)]
    PedsQL 通用核心量表。分数越高表明与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越好。
原始次要结果测量ICMJE与当前相同
当前的其他预先指定的结果措施
(投稿时间:2021年5月27日)
  • 生物标志物鉴定 [时间范围:在整个研究期间(即从纳入到随访结束,持续到最后一次 DC 疫苗接种后 90 天,或纳入后 24 个月,以较晚者为准)]
    通过与临床反应和结果的关联分析,将在免疫参数和肿瘤特征(如果群体的同质性允许)中识别生物标志物。
  • 评估执行功能的变化 [时间范围:在基线、研究治疗方案完成后(即第 9 次 DC 疫苗后)、进展时(如适用)和最后一次 DC 疫苗后 90 天]
    通过在研究治疗方案之前和之后完成的BRIEF(执行功能行为评定量表)问卷,将评估患者的执行功能如何从基线变化。较高的 T 分数意味着较差的结果。
原始的其他预先指定的结果措施与当前相同
描述性信息
简要标题ICMJE儿童高级别胶质瘤或弥漫性内源性脑桥胶质瘤患者的辅助树突状细胞免疫治疗
官方名称ICMJE辅助树突状细胞免疫疗法补充儿童高级别胶质瘤和弥漫性内源性脑桥胶质瘤常规疗法
简要总结

儿童侵袭性胶质瘤是一种罕见的脑肿瘤,预后极差。由于肿瘤的位置和浸润性质,手术切除并不总是可行的,即使进行切除并结合化疗和/或放疗,肿瘤细胞经常持续存在,最终导致肿瘤复发。根除持续存在的肿瘤细胞的一个有前景的策略是接种树突状细胞 (DC)。 DC 是免疫细胞,在组织身体抵御癌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DC 疫苗接种的目标是激活这些天然的抗肿瘤防御机制,以延迟或防止肿瘤进展或复发。先前的临床研究表明,DC 疫苗接种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安全性并且能够引发肿瘤特异性免疫。

在安特卫普大学医院开展了一项包括 10 名患有脑(干)肿瘤的儿科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时年龄 ≥ 12 个月且 < 18 岁)的临床研究,以研究皮内接种 WT1 mRNA 的自体单核细胞-衍生的 DCs,要么与一线放化疗联合治疗,要么作为先前治疗后的辅助治疗给药。该 I/II 期临床研究的总体目标是 (1) 证明在患有 HGG 和 DIPG 的儿科患者中生产和施用靶向 WT1 的 DC 疫苗,结合一线放化疗或作为先前治疗后的辅助治疗施用,是可行和安全的,(2) 研究疫苗诱导的免疫反应,(3) 记录患者的生活质量和临床结果,以便与当前患者的结果进行比较,从而表明附加值。

详细说明
  1. 研究治疗方案概述

    1.1 初诊 HGG 和 DIPG 患者(A 层)

    根据组织学确认或放射学标准,将在诊断后对患者进行筛查并登记在研究中。强烈建议在进入研究之前进行最大程度的安全切除,但不是必需的。

    符合条件的患者将在基于替莫唑胺的放化疗和随后的化疗免疫治疗之前接受白细胞去除术,同时接受替莫唑胺维持和自体 WT1 mRNA 负载的 DC 疫苗接种。放化疗和随后的替莫唑胺维持治疗被认为是最好的治疗方法,因此不被认为是研究性的。研究性治疗,即辅助 DC 疫苗接种,分两个阶段进行:

    • 诱导期,包括 3 周(-1 天,+2 天)DC 疫苗,在放化疗后但在替莫唑胺维持治疗之前启动,和
    • 加强阶段,由 6 种每 4 周(±3 天)的 DC 疫苗组成,在替莫唑胺维持周期内接种。

    1.2 未经治疗的 HGG 和 DIPG 患者(B 层)

    既往接受过抗神经胶质瘤' target='_blank'>神经胶质瘤治疗的患者,只要符合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就可以纳入研究。

    开始、继续或重新开始常规抗神经胶质瘤' target='_blank'>神经胶质瘤治疗(包括放疗和/或化疗)以及治疗剂量和方案(如果适用)的决定由研究人员自行决定。诱导期和加强期的主干 DC 免疫治疗方案将保持不变,但稍作修改:

    • 在诱导阶段,每周(-1 天,+2 天)将接种 3 种 DC 疫苗
    • 在加强阶段,将定期接种 6 种 DC 疫苗。建议后续接种间隔时间不超过 4 周

    1.3 继续接种 DC 疫苗

    虽然研究治疗计划包括 9 次 DC 疫苗接种(即 3 次诱导疫苗和 6 次加强疫苗),但允许在加强阶段后继续接种 DC 疫苗,条件是 (1) 研究人员判断参与者的临床情况证明额外的疫苗接种是合理的, (2) 已获得父母/监护人和参与者(如果年满 12 岁或以上)继续接种 DC 疫苗的同意,并且 (3) 可获得残留的疫苗等分试样。

  2. 反应评估

    将根据神经肿瘤学反应评估 (RANO) 标准对疾病演变进行放射学评估。此外,将在第一次、第四次和第七次 DC 疫苗接种当天收集血液样本用于免疫监测。肿瘤切除或活检标本(如果有)将用于局部免疫学和生物标志物分析。在整个研究计划的固定时间点,父母和参与者将被要求填写关于一般和特定疾病的生活质量以及执行功能的问卷。

  3. 跟进

患者将被随访至最后一次 DC 疫苗接种后 90 天或进入研究后 24 个月,以较晚发生者为准。

研究类型ICMJE介入性
研究阶段ICMJE阶段1
阶段2
研究设计ICMJE分配:非随机
干预模式:平行分配
干预模型说明:
新诊断的患者和先前接受过抗神经胶质瘤' target='_blank'>神经胶质瘤治疗的患者都符合本研究的条件,前提是他们符合所有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因此,该研究由两个层组成,新诊断的患者包含在 A 层中,而预先治疗的患者则包含在 B 层中。
掩蔽:无(打开标签)
主要目的:治疗
条件ICMJE
  • 高级别胶质瘤
  • 弥漫性内源性脑桥胶质瘤
干预ICMJE
  • 生物:树突状细胞疫苗接种 + 替莫唑胺为基础的放化疗
    1. 白细胞单采术(放化疗前):用于树突状细胞 (DC) 疫苗生产。
    2. 放化疗(第 1 部分标准治疗,在单采后患者血液学值足够时立即开始,但不迟于手术或确诊后 6 周):1.8 Gy 每天一次,每周 5 天/周,持续 6 周,剂量为 90 mg/m²从放疗的第一天到最后一天,每天服用替莫唑胺
    3. 诱导免疫治疗:每周(-1 天,+2 天)用自体维尔姆斯肿瘤-1 (WT1) mRNA 加载的 DC 皮内接种疫苗,持续 3 周,从放射治疗后 ≥ 1 周开始。
    4. 化学免疫疗法:150-200 mg/m²/d 替莫唑胺,每 28 天 +/- 3 天(最多 6 个月,第二部分标准治疗)在第三次诱导免疫疗法 + DC 接种后≥3 天开始,第 1-5 天在每 28 天周期的第 21±3 天接种疫苗。
  • 生物:树突状细胞疫苗接种 +- 常规下线治疗
    1. 白细胞单采术(在先前抗神经胶质瘤' target='_blank'>神经胶质瘤治疗后血液学血液值恢复后和任何研究药物最后一次给药后≥4 周):用于 DC 疫苗生产。
    2. 诱导免疫疗法:每周(-1 天,+2 天)用自体 WT1 mRNA 负载的 DC 进行皮内接种,持续 3 周,从单采术后 ≥ 4 周开始。
    3. 加强免疫疗法:在最后一次诱导疫苗接种后 ≥ 3 周开始,定期(+- 4 周)接种 6 次 DC 加强疫苗。
    4. (可选)伴随的常规抗神经胶质瘤' target='_blank'>神经胶质瘤治疗:继续或重新开始常规抗神经胶质瘤' target='_blank'>神经胶质瘤治疗的决定,以及如果适用,其剂量和方案由研究人员自行决定,并将取决于患者以前的治疗方案和病情.
研究武器ICMJE
  • 实验:A层(新诊断)
    树突状细胞疫苗接种加替莫唑胺为基础的放化疗
    干预:生物:树突状细胞疫苗接种 + 替莫唑胺为基础的放化疗
  • 实验:B 层(治疗前)
    树突状细胞疫苗接种加上可选的常规抗神经胶质瘤' target='_blank'>神经胶质瘤治疗(符合标准护理实践,由研究者自行决定)
    干预:生物:树突状细胞疫苗接种 +- 常规下线治疗
出版物 *
  • Van Tendeloo VF、Ponsaerts P、Lardon F、Nijs G、Lenjou M、Van Broeckhoven C、Van Bockstaele DR、Berneman ZN。在人类造血细胞中通过 mRNA 电穿孔进行高效基因传递:优于脂质转染和 mRNA 被动脉冲以及质粒 cDNA 电穿孔用于树突细胞的肿瘤抗原加载。血液。 2001 年 7 月 1 日;98(1):49-56。
  • Van Tendeloo VF, Van de Velde A, Van Driessche A, Cools N, Anguille S, Ladell K, Gostick E, Vermeulen K, Pieters K, Nijs G, Stein B, Smits EL, Schroyens WA, Gadisseur AP, Vrelust I, Jorens PG, Goossens H, de Vries IJ, Price DA, Oji Y, Oka Y, Sugiyama H, Berneman ZN。通过 Wilms 肿瘤 1 抗原靶向树突细胞疫苗接种诱导急性髓系白血病的完全和分子缓解。 Proc Natl Acad Sci US A. 2010 年 8 月 3 日;107(31):13824-9。 doi:10.1073/pnas.1008051107。电子版 2010 年 7 月 14 日。
  • Benteyn D、Anguille S、Van Lint S、Heirman C、Van Nuffel AM、Corthals J、Ochsenreither S、Waelput W、Van Beneden K、Breckpot K、Van Tendeloo V、Thielemans K、Bonehill A. 优化 Wilms 肿瘤的设计1 (WT1) mRNA 构建体,用于增强 WT1 表达并改善体外和体内免疫原性。 Mol Ther核酸。 2013 年 11 月 19 日;2:e134。 doi:10.1038/mtna.2013.54。
  • Van Driessche A、Berneman ZN、Van Tendeloo VF。针对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和实体瘤患者的 Wilms 肿瘤蛋白 1 (WT1) 的主动特异性免疫疗法:早期临床试验的经验教训。肿瘤学家。 2012;17(2):250-9。 doi:10.1634/theoncologist.2011-0240。 Epub 2012 年 1 月 30 日。回顾。
  • Anguille S、Smits EL、Bryant C、Van Acker HH、Goossens H、Lion E、Fromm PD、Hart DN、Van Tendeloo VF、Berneman ZN。树突状细胞作为癌症免疫治疗的药理学工具。药理学修订版 2015 年 10 月;67(4):731-53。 doi:10.1124/pr.114.009456。审查。
  • Anguille S, Van de Velde AL, Smits EL, Van Tendeloo VF, Juliusson G, Cools N, Nijs G, Stein B, Lion E, Van Driessche A, Vandenbosch I, Verlinden A, Gadisseur AP, Schroyens WA, Muylle L, Vermeulen K,Maes MB,Deiteren K,Malfait R,Gostick E,Lammens M,Couttenye MM,Jorens P,Goossens H,Price DA,Ladell K,Oka Y,Fujiki F,Oji Y,Sugiyama H,Berneman ZN。树突状细胞疫苗接种作为缓解后治疗以预防或延迟急性髓系白血病的复发。血液。 2017 年 10 月 12 日;130(15):1713-1721。 doi:10.1182/blood-2017-04-780155。电子版 2017 年 8 月 22 日。
  • Z. Berneman、A. Van de Velde、S. Anguille、Y. Willemen、M. Huizing、P. Germonpré、K. Saevels、G. Nijs、N. Cools、A. Van Driessche、B. Stein、H. De Reu、W. Schroyens、A. Gadisseur、A. Verlinden、K. Vermeulen、M. Maes、M. Lammens、H. Goossens、M. Peeters、V. Van Tendeloo、E. Smits。接种 Wilms 肿瘤抗原 (WT1) mRNA 电穿孔树突细胞作为 60 名癌症患者的辅助治疗:白血病' target='_blank'>急性髓性白血病、转移性乳腺癌胶质母细胞瘤和间皮瘤的临床效果和存活率报告。细胞疗法 2016, 18(6), p. S13-14
  • Z. Berneman、S. Anguille、Y. Willemen、A. Van de Velde、P. Germonpré、M. Huizing、V. Van Tendeloo、K. Saevels、L. Rutsaert、K. Vermeulen、A. Snoeckx、B. Op de Beeck、N. Cools、G. Nijs、B. Stein、E. Lion、A. van Driessche、M. Peeters、E. Smits。用编码 Wilms 肿瘤蛋白 (WT1) 的 mRNA 电穿孔树突状细胞的癌症患者接种疫苗:临床效果和总体存活率与 T 细胞反应的相关性。细胞疗法 2019, 21(5), p. S10。
  • de Bruijn S、Anguille S、Verlooy J、Smits EL、van Tendeloo VF、de Laere M、Norga K、Berneman ZN、Lion E。基于树突状细胞和其他儿科癌症的疫苗接种策略。癌症(巴塞尔)。 2019 年 9 月 19 日;11(9)。 pii:E1396。 doi:10.3390/cancers11091396。审查。
  • Benitez-Ribas D, Cabezón R, Flórez-Grau G, Molero MC, Puerta P, Guillen A, Paco S, Carcaboso AM, Santa-Maria Lopez V, Cruz O, de Torres C, Salvador N, Juan M, Mora J,马德里 AM。在新诊断的弥漫性内源性脑桥胶质瘤患者中,使用同种异体肿瘤细胞系裂解物脉冲的自体树突状细胞产生的免疫反应。前肿瘤。 2018 年 4 月 26 日;8:127。 doi:10.3389/fonc.2018.00127。 eCollection 2018。勘误表:Front Oncol。 2018 年 6 月 5 日;8:201。
  • Lasky JL 3rd,Panosyan EH,A 厂,Davidson T,Yong WH,Prins RM,Liau LM,Moore TB。自体肿瘤裂解物脉冲树突状细胞免疫疗法适用于新诊断或复发的高级别胶质瘤儿科患者。抗癌研究2013 年 5 月;33(5):2047-56。

* 包括数据提供者提供的出版物以及 Medline 中由 ClinicalTrials.gov 标识符(NCT 编号)确定的出版物。
招聘信息
招聘状态ICMJE暂未招聘
预计入学人数ICMJE
(投稿时间:2021年5月27日)
10
最初预计入学人数ICMJE与当前相同
预计研究完成日期ICMJE 2027 年 6 月 1 日
预计主要完成日期2027 年 6 月 1 日(主要结局指标的最终数据收集日期)
资格标准ICMJE

纳入标准:

  • 诊断

    • 高级别胶质瘤(WHO III 级或 IV 级),经组织学证实
    • 弥漫性内源性脑桥胶质瘤,经放射学标准(磁共振成像 (MRI))或组织学证实。活检不是必需的,但建议进行。
  • 签署知情同意书时年龄≥12个月且<18岁
  • 体重≥10公斤
  • Lansky 评分(对于 < 16 岁的患者)或 Karnofsky 评分(对于患者 ≥ 16 岁)≥ 50
  • 由主治医师估计的合理预期寿命 ≥ 8 周
  • 根据治疗医师的判断,在先前的抗神经胶质瘤' target='_blank'>神经胶质瘤治疗后,血液学血液学值充足,并且从治疗相关毒性(> 1 级)中充分恢复
  • 父母或法定监护人的书面知情同意书。 12 岁或以上患者的书面知情同意书(12 岁以下患者的书面知情同意书是可选的)。
  • 根据治疗医师的判断,愿意并能够遵守协议
  • 有生育能力的女性患者在筛查时必须有阴性的血清或尿液妊娠试验。有生育能力的女性患者和男性患者必须同意在最后一次研究治疗给药之前、期间和之后至少 100 天内使用有效的避孕措施。母乳喂养的女性受试者应在研究治疗的第一次给药之前停止哺乳,直到最后一次研究治疗给药后至少一百天。

排除标准:

  • 在计划的白细胞去除术日之前≤ 4 周使用任何研究性药物。
  • 伴随的恶性肿瘤或另一种恶性肿瘤的病史(除非研究者另有解释)
  • 已知伴随存在任何活动性免疫抑制疾病(例如 HIV)或任何活动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白斑除外
  • 任何先前存在的增强 MRI 禁忌症
  • 怀孕或哺乳
  • 任何其他身体或心理状况,或临床或特殊调查中的合理怀疑,禁止使用疫苗,或可能对患者依从性产生负面影响,或可能使患者面临更高的潜在治疗并发症风险
性别/性别ICMJE
适合学习的性别:全部
时代ICMJE 12 个月至 17 岁(儿童)
接受健康志愿者ICMJE
联系方式ICMJE
联系人:Zwi N Berneman,医学博士,博士0032 3 821 39 15 zwi.berneman@uza.be
联系人:CCRG 0032 3 821 39 28 ccrg@uza.be
上市地点国家/地区ICMJE不提供
删除位置国家/地区
行政信息
NCT 号码ICMJE NCT04911621
其他研究 ID 号ICMJE CCRG19-002
设有数据监控委员会是的
美国 FDA 监管产品
研究美国 FDA 监管的药品:
研究美国 FDA 监管的设备产品:
IPD 共享声明ICMJE不提供
责任方安特卫普大学医院
研究发起人ICMJE安特卫普大学医院
合作者ICMJE
  • Kom Op Tegen Kanker
  • 缝合塞米
  • 奥利维亚基金
调查员ICMJE
首席研究员: Zwi N Berneman,医学博士,博士安特卫普大学医院血液科和细胞治疗和再生医学中心
PRS账户安特卫普大学医院
验证日期2021 年 5 月

国际医学期刊编辑委员会和世界卫生组织 ICTRP 要求的ICMJE数据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