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病情或疾病 | 干预/治疗 | 阶段 |
|---|---|---|
| 中风,急性神经保护 | 药物:正常的高氧药物:假手术正态超氧手术:血管血栓切除术 | 阶段2 |
| 研究类型 : | 介入(临床试验) |
| 估计入学人数 : | 280名参与者 |
| 分配: | 随机 |
| 干预模型: | 并行分配 |
| 掩蔽: | 三重(参与者,研究人员,结果评估者) |
| 主要意图: | 治疗 |
| 官方标题: | 一项随机对照试验,评估正常高氧对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接受血管内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 |
| 实际学习开始日期 : | 2021年4月22日 |
| 估计初级完成日期 : | 2022年6月1日 |
| 估计 学习完成日期 : | 2022年12月1日 |
| 手臂 | 干预/治疗 |
|---|---|
| 实验:NBO组 正常的高氧与血管内机械血栓切除术结合 | 药物:正常的高氧 中风发作后6小时内,患者被随机分为NBO组,并立即以10L/ min的通风速率使用密封的非通风氧气储存罩,并以10L/ min的通风速率注入100%的氧气(入院后不超过30分钟)。氧气4小时。如果需要用呼吸机对患者进行插管以保持通风,则应将FIO2设置为1.0。 其他名称:NBO 程序:血管血栓切除术 ET是用lage骨血管阻塞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国际准则。 其他名称:ET |
| 安慰剂比较器:对照组 吸气空气安慰剂加上血管内机械血栓切除术 | 药物:假的正态高氧 对于假NBO组,使用相同的掩膜立即以1L/min的通风速率给予患者吸入氧气(入院后不超过30分钟),并保持氧气4小时。如果需要使用呼吸机对患者进行插管,则应将FIO2设置为0.3,如果SPO2≤94%; 其他名称:假NBO 程序:血管血栓切除术 ET是用lage骨血管阻塞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国际准则。 其他名称:ET |
| 符合研究资格的年龄: | 18年至80年(成人,老年人) |
| 有资格学习的男女: | 全部 |
| 接受健康的志愿者: | 不 |
纳入标准:
一般纳入标准
1.术前CT或MR或DSA血管造影发现与症状和体征一致的大血管闭塞(颈内动脉或中大脑中动脉M1段); 2.方面得分≥6分3. <<1/3 MCA面积参与(由CT或MRI确认)
排除标准:
一般排除标准
图像排除标准
| 联系人:Xunming Ji,医学博士 | 01083199439 | jixm@ccmu.edu.cn | |
| 联系人:Weili Li,博士 | liweilibeijing2008@163.com |
| 中国,北京 | |
| 首都医科大学徐武医院 | 招募 |
| 北京,北京,中国,100069 | |
| 联系人:Xunming JI 861013120136877 jixunming@vip.163.com | |
| 首席研究员: | Xunming JI,医学博士,博士 | 首都医科大学 |
| 追踪信息 | |||||||||
|---|---|---|---|---|---|---|---|---|---|
| 首先提交的日期ICMJE | 2020年12月6日 | ||||||||
| 第一个发布日期ICMJE | 2020年12月23日 | ||||||||
| 最后更新发布日期 | 2021年6月4日 | ||||||||
| 实际学习开始日期ICMJE | 2021年4月22日 | ||||||||
| 估计初级完成日期 | 2022年6月1日(主要结果度量的最终数据收集日期) | ||||||||
| 当前的主要结果度量ICMJE | 修改的兰金量表(MRS)得分[时间范围:随机分配后90±10天] MRS是7个类别的顺序残疾评分(0 =无症状到5 =严重的残疾,6 =死亡) | ||||||||
| 原始主要结果措施ICMJE | 与电流相同 | ||||||||
| 改变历史 | |||||||||
| 当前的次要结果度量ICMJE |
| ||||||||
| 原始次要结果措施ICMJE | 与电流相同 | ||||||||
| 当前其他预先指定的结果指标 | 不提供 | ||||||||
| 其他其他预先指定的结果指标 | 不提供 | ||||||||
| 描述性信息 | |||||||||
| 简短的标题ICMJE | 急性缺血性中风(OPENS-2)中血管内治疗的正常高氧结合了血管内治疗 | ||||||||
| 官方标题ICMJE | 一项随机对照试验,评估正常高氧对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接受血管内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 | ||||||||
| 简要摘要 | 当前的血管内治疗将再通率提高到90%以上。即便如此,中风的预后率仍然不到50%。我们先前的研究证实,正常高氧(NBO)的神经保护作用从多个角度来看。但是,关于NBO的临床研究并不令人满意,这可能是由于缺乏血管再通疗。因此,研究人员进行了这项RCT研究,以进一步探索NBO的功效和安全性以及血管内治疗在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中。 | ||||||||
| 详细说明 | 不提供 | ||||||||
| 研究类型ICMJE | 介入 | ||||||||
| 研究阶段ICMJE | 阶段2 | ||||||||
| 研究设计ICMJE | 分配:随机 干预模型:平行分配 掩盖:三重(参与者,研究人员,结果评估者) 主要目的:治疗 | ||||||||
| 条件ICMJE |
| ||||||||
| 干预ICMJE |
| ||||||||
| 研究臂ICMJE |
| ||||||||
| 出版物 * | 不提供 | ||||||||
*包括数据提供商提供的出版物以及MEDLINE中临床标识符(NCT编号)确定的出版物。 | |||||||||
| 招聘信息 | |||||||||
| 招聘状态ICMJE | 招募 | ||||||||
| 估计注册ICMJE | 280 | ||||||||
| 原始估计注册ICMJE | 与电流相同 | ||||||||
| 估计的研究完成日期ICMJE | 2022年12月1日 | ||||||||
| 估计初级完成日期 | 2022年6月1日(主要结果度量的最终数据收集日期) | ||||||||
| 资格标准ICMJE | 纳入标准: 一般纳入标准
1.术前CT或MR或DSA血管造影发现与症状和体征一致的大血管闭塞(颈内动脉或中大脑中动脉M1段); 2.方面得分≥6分3. <<1/3 MCA面积参与(由CT或MRI确认) 排除标准:
图像排除标准 | ||||||||
| 性别/性别ICMJE |
| ||||||||
| 年龄ICMJE | 18年至80年(成人,老年人) | ||||||||
| 接受健康的志愿者ICMJE | 不 | ||||||||
| 联系ICMJE |
| ||||||||
| 列出的位置国家ICMJE | 中国 | ||||||||
| 删除了位置国家 | |||||||||
| 管理信息 | |||||||||
| NCT编号ICMJE | NCT04681651 | ||||||||
| 其他研究ID编号ICMJE | Opens-2 | ||||||||
| 有数据监测委员会 | 不提供 | ||||||||
| 美国FDA调节的产品 |
| ||||||||
| IPD共享语句ICMJE | 不提供 | ||||||||
| 责任方 | 首都医科大学,医学博士Ji Xunming博士 | ||||||||
| 研究赞助商ICMJE | 首都医科大学 | ||||||||
| 合作者ICMJE |
| ||||||||
| 研究人员ICMJE |
| ||||||||
| PRS帐户 | 首都医科大学 | ||||||||
| 验证日期 | 2020年12月 | ||||||||
国际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和世界卫生组织ICTRP要求的ICMJE数据要素 | |||||||||
| 病情或疾病 | 干预/治疗 | 阶段 |
|---|---|---|
| 中风,急性神经保护 | 药物:正常的高氧药物:假手术正态超氧手术:血管血栓切除术 | 阶段2 |
| 研究类型 : | 介入(临床试验) |
| 估计入学人数 : | 280名参与者 |
| 分配: | 随机 |
| 干预模型: | 并行分配 |
| 掩蔽: | 三重(参与者,研究人员,结果评估者) |
| 主要意图: | 治疗 |
| 官方标题: | 一项随机对照试验,评估正常高氧对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接受血管内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 |
| 实际学习开始日期 : | 2021年4月22日 |
| 估计初级完成日期 : | 2022年6月1日 |
| 估计 学习完成日期 : | 2022年12月1日 |
| 手臂 | 干预/治疗 |
|---|---|
| 实验:NBO组 正常的高氧与血管内机械血栓切除术结合 | 药物:正常的高氧 中风发作后6小时内,患者被随机分为NBO组,并立即以10L/ min的通风速率使用密封的非通风氧气储存罩,并以10L/ min的通风速率注入100%的氧气(入院后不超过30分钟)。氧气4小时。如果需要用呼吸机对患者进行插管以保持通风,则应将FIO2设置为1.0。 其他名称:NBO 程序:血管血栓切除术 ET是用lage骨血管阻塞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国际准则。 其他名称:ET |
| 安慰剂比较器:对照组 吸气空气安慰剂加上血管内机械血栓切除术 | 药物:假的正态高氧 对于假NBO组,使用相同的掩膜立即以1L/min的通风速率给予患者吸入氧气(入院后不超过30分钟),并保持氧气4小时。如果需要使用呼吸机对患者进行插管,则应将FIO2设置为0.3,如果SPO2≤94%; 其他名称:假NBO 程序:血管血栓切除术 ET是用lage骨血管阻塞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国际准则。 其他名称:ET |
| 符合研究资格的年龄: | 18年至80年(成人,老年人) |
| 有资格学习的男女: | 全部 |
| 接受健康的志愿者: | 不 |
纳入标准:
一般纳入标准
1.术前CT或MR或DSA血管造影发现与症状和体征一致的大血管闭塞(颈内动脉或中大脑中动脉M1段); 2.方面得分≥6分3. <<1/3 MCA面积参与(由CT或MRI确认)
排除标准:
一般排除标准
图像排除标准
| 首席研究员: | Xunming JI,医学博士,博士 | 首都医科大学 |
| 追踪信息 | |||||||||
|---|---|---|---|---|---|---|---|---|---|
| 首先提交的日期ICMJE | 2020年12月6日 | ||||||||
| 第一个发布日期ICMJE | 2020年12月23日 | ||||||||
| 最后更新发布日期 | 2021年6月4日 | ||||||||
| 实际学习开始日期ICMJE | 2021年4月22日 | ||||||||
| 估计初级完成日期 | 2022年6月1日(主要结果度量的最终数据收集日期) | ||||||||
| 当前的主要结果度量ICMJE | 修改的兰金量表(MRS)得分[时间范围:随机分配后90±10天] MRS是7个类别的顺序残疾评分(0 =无症状到5 =严重的残疾,6 =死亡) | ||||||||
| 原始主要结果措施ICMJE | 与电流相同 | ||||||||
| 改变历史 | |||||||||
| 当前的次要结果度量ICMJE |
| ||||||||
| 原始次要结果措施ICMJE | 与电流相同 | ||||||||
| 当前其他预先指定的结果指标 | 不提供 | ||||||||
| 其他其他预先指定的结果指标 | 不提供 | ||||||||
| 描述性信息 | |||||||||
| 简短的标题ICMJE | 急性缺血性中风(OPENS-2)中血管内治疗的正常高氧结合了血管内治疗 | ||||||||
| 官方标题ICMJE | 一项随机对照试验,评估正常高氧对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接受血管内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 | ||||||||
| 简要摘要 | 当前的血管内治疗将再通率提高到90%以上。即便如此,中风的预后率仍然不到50%。我们先前的研究证实,正常高氧(NBO)的神经保护作用从多个角度来看。但是,关于NBO的临床研究并不令人满意,这可能是由于缺乏血管再通疗。因此,研究人员进行了这项RCT研究,以进一步探索NBO的功效和安全性以及血管内治疗在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中。 | ||||||||
| 详细说明 | 不提供 | ||||||||
| 研究类型ICMJE | 介入 | ||||||||
| 研究阶段ICMJE | 阶段2 | ||||||||
| 研究设计ICMJE | 分配:随机 干预模型:平行分配 掩盖:三重(参与者,研究人员,结果评估者) 主要目的:治疗 | ||||||||
| 条件ICMJE |
| ||||||||
| 干预ICMJE |
| ||||||||
| 研究臂ICMJE |
| ||||||||
| 出版物 * | 不提供 | ||||||||
*包括数据提供商提供的出版物以及MEDLINE中临床标识符(NCT编号)确定的出版物。 | |||||||||
| 招聘信息 | |||||||||
| 招聘状态ICMJE | 招募 | ||||||||
| 估计注册ICMJE | 280 | ||||||||
| 原始估计注册ICMJE | 与电流相同 | ||||||||
| 估计的研究完成日期ICMJE | 2022年12月1日 | ||||||||
| 估计初级完成日期 | 2022年6月1日(主要结果度量的最终数据收集日期) | ||||||||
| 资格标准ICMJE | 纳入标准: 一般纳入标准
1.术前CT或MR或DSA血管造影发现与症状和体征一致的大血管闭塞(颈内动脉或中大脑中动脉M1段); 2.方面得分≥6分3. <<1/3 MCA面积参与(由CT或MRI确认) 排除标准:
图像排除标准 | ||||||||
| 性别/性别ICMJE |
| ||||||||
| 年龄ICMJE | 18年至80年(成人,老年人) | ||||||||
| 接受健康的志愿者ICMJE | 不 | ||||||||
| 联系ICMJE |
| ||||||||
| 列出的位置国家ICMJE | 中国 | ||||||||
| 删除了位置国家 | |||||||||
| 管理信息 | |||||||||
| NCT编号ICMJE | NCT04681651 | ||||||||
| 其他研究ID编号ICMJE | Opens-2 | ||||||||
| 有数据监测委员会 | 不提供 | ||||||||
| 美国FDA调节的产品 |
| ||||||||
| IPD共享语句ICMJE | 不提供 | ||||||||
| 责任方 | 首都医科大学,医学博士Ji Xunming博士 | ||||||||
| 研究赞助商ICMJE | 首都医科大学 | ||||||||
| 合作者ICMJE |
| ||||||||
| 研究人员ICMJE |
| ||||||||
| PRS帐户 | 首都医科大学 | ||||||||
| 验证日期 | 2020年12月 | ||||||||
国际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和世界卫生组织ICTRP要求的ICMJE数据要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