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病情或疾病 | 
|---|
| ST高程心肌梗死心律失常 | 
| 研究类型 : | 观察 | 
| 估计入学人数 : | 500名参与者 | 
| 观察模型: | 队列 | 
| 时间观点: | 预期 | 
| 官方标题: | ST段升高心肌梗塞患者的再灌注时机与短期和中期心室心律不齐的关联:一项前瞻性观察性研究 | 
| 实际学习开始日期 : | 2019年7月1日 | 
| 估计初级完成日期 : | 2021年6月30日 | 
| 估计 学习完成日期 : | 2021年6月30日 | 
| 小组/队列 | 
|---|
| 早期再灌注小组 所有患者根据心肌梗死的第四个普遍定义住院并被诊断为STEMI,进行了冠状动脉血管造影和PCI治疗。 SO2RT <24小时的患者分配给早期再灌注组。 | 
| 中间再灌注组 所有患者根据心肌梗死的第四个普遍定义住院并被诊断为STEMI,进行了冠状动脉血管造影和PCI治疗。 SO2RT的患者范围从24小时到7天不等,分配给中间再灌注组。 | 
| 晚期再灌注小组 所有患者根据心肌梗死的第四个普遍定义住院并被诊断为STEMI,进行了冠状动脉血管造影和PCI治疗。 SO2RT> 7天的患者被分配给晚期再灌注组。 | 
| 符合研究资格的年龄: | 18年至80年(成人,老年人) | 
| 有资格学习的男女: | 全部 | 
| 接受健康的志愿者: | 不 | 
| 采样方法: | 概率样本 | 
| 联系人:Liansheng Wang,医生 | 86 25 68303830 | drlswang@njmu.edu.cn | |
| 联系人:Sibo Wang | wsibokardiol@163.com | 
| 中国,江苏 | |
|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家附属医院 | 招募 | 
| 中国江苏的南京 | |
| 联系人:Liansheng Wang,医生85 25 68303830 drlswang@njmu.edu.cn | |
| 研究主任: | Liansheng Wang,医生 | 南京医科大学的第一家附属医院 | 
| 追踪信息 | |||||||||
|---|---|---|---|---|---|---|---|---|---|
| 首先提交日期 | 2020年12月3日 | ||||||||
| 第一个发布日期 | 2020年12月9日 | ||||||||
| 最后更新发布日期 | 2021年2月8日 | ||||||||
| 实际学习开始日期 | 2019年7月1日 | ||||||||
| 估计初级完成日期 | 2021年6月30日(主要结果度量的最终数据收集日期) | ||||||||
| 当前的主要结果指标 | VAS [时间范围:12个月]  24H动力心电图上的心室心律不齐的发生率。 | ||||||||
| 原始主要结果指标 | 与电流相同 | ||||||||
| 改变历史 | |||||||||
| 当前的次要结果指标 | |||||||||
| 原始的次要结果指标 | 与电流相同 | ||||||||
| 当前其他预先指定的结果指标 | 不提供 | ||||||||
| 其他其他预先指定的结果指标 | 不提供 | ||||||||
| 描述性信息 | |||||||||
| 简短标题 | STEMI患者的不同再灌注时间和心室心律不齐 | ||||||||
| 官方头衔 | ST段升高心肌梗塞患者的再灌注时机与短期和中期心室心律不齐的关联:一项前瞻性观察性研究 | ||||||||
| 简要摘要 | 这项研究的目的是调查不同再灌注时机与心室心律不齐(VAS)之间的关联,以为ST段升高心肌梗塞(STEMI)患者的临床决策提供证据。根据心肌梗死的第四个普遍定义,研究中包括的所有参与者均被诊断为STEMI,随访分别为1、6、12个月。记录症状发作到重新灌注时(SO2RT)和24H动态心电图参数,以比较3个随访期间的不同SO2RT和VAS。 | ||||||||
| 详细说明 | 我建议STEMI毫不拖延地需要紧急血运重建。然而,急性心肌梗塞(AMI),尤其是VAS之后的心律失常也发生在MI早期,导致死亡率增加。先前的研究表明,后期再灌注对电稳定性的好处。这项研究的目的是研究不同的再灌注时机与VA之间的关联,以提供STEMI临床决策的证据。在这项多中心,前瞻性的观察性研究中,根据心肌梗死的第四个普遍定义,从2019年7月到2020年12月的STEMI参与者得到了确认,随访分别为1、6、12个月。 SO2RT被定义为症状发作和再灌注时机之间的时间间隔,该时间在经皮冠状动脉干预(PCI)后立即表现出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术显示心肌梗死(TIMI)2〜3时的溶栓(TIMI)2〜3。主要终点是24H动力心电图上的VAS。次要结局包括冠心病死亡的复合,非传染性缺血性中风的胎儿,血运重建或需要再入院的胸痛。 | ||||||||
| 研究类型 | 观察 | ||||||||
| 学习规划 | 观察模型:队列 时间观点:前瞻性 | ||||||||
| 目标随访时间 | 不提供 | ||||||||
| 生物测量 | 不提供 | ||||||||
| 采样方法 | 概率样本 | ||||||||
| 研究人群 | 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旨在研究不同再灌注时机对STEMI患者VAS的影响。在患者的随访期间,需要超声心动图的24H动力心电图记录主要结果和其他参数的发生率。还收集了有关SO2RT,人口统计学,高血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病史,吸毒,吸烟,饮酒,生化指数和冠状动脉病变的信息。 | ||||||||
| 健康)状况 | 
 | ||||||||
| 干涉 | 不提供 | ||||||||
| 研究组/队列 | |||||||||
| 出版物 * | 
 | ||||||||
| *包括数据提供商提供的出版物以及MEDLINE中临床标识符(NCT编号)确定的出版物。 | |||||||||
| 招聘信息 | |||||||||
| 招聘状况 | 招募 | ||||||||
| 估计入学人数 | 500 | ||||||||
| 原始估计注册 | 与电流相同 | ||||||||
| 估计学习完成日期 | 2021年6月30日 | ||||||||
| 估计初级完成日期 | 2021年6月30日(主要结果度量的最终数据收集日期) | ||||||||
| 资格标准 | 纳入标准: 
 排除标准: | ||||||||
| 性别/性别 | 
 | ||||||||
| 年龄 | 18年至80年(成人,老年人) | ||||||||
| 接受健康的志愿者 | 不 | ||||||||
| 联系人 | 
 | ||||||||
| 列出的位置国家 | 中国 | ||||||||
| 删除了位置国家 | |||||||||
| 管理信息 | |||||||||
| NCT编号 | NCT04660474 | ||||||||
| 其他研究ID编号 | 非常茎 | ||||||||
| 有数据监测委员会 | 不提供 | ||||||||
| 美国FDA调节的产品 | 
 | ||||||||
| IPD共享声明 | 
 | ||||||||
| 责任方 | 南京医科大学的第一家附属医院 | ||||||||
| 研究赞助商 | 南京医科大学的第一家附属医院 | ||||||||
| 合作者 | 
 | ||||||||
| 调查人员 | 
 | ||||||||
| PRS帐户 | 南京医科大学的第一家附属医院 | ||||||||
| 验证日期 | 2021年2月 | ||||||||
| 病情或疾病 | 
|---|
| ST高程心肌梗死心律失常 | 
| 研究类型 : | 观察 | 
| 估计入学人数 : | 500名参与者 | 
| 观察模型: | 队列 | 
| 时间观点: | 预期 | 
| 官方标题: | ST段升高心肌梗塞患者的再灌注时机与短期和中期心室心律不齐的关联:一项前瞻性观察性研究 | 
| 实际学习开始日期 : | 2019年7月1日 | 
| 估计初级完成日期 : | 2021年6月30日 | 
| 估计 学习完成日期 : | 2021年6月30日 | 
| 小组/队列 | 
|---|
| 早期再灌注小组 所有患者根据心肌梗死的第四个普遍定义住院并被诊断为STEMI,进行了冠状动脉血管造影和PCI治疗。 SO2RT <24小时的患者分配给早期再灌注组。 | 
| 中间再灌注组 所有患者根据心肌梗死的第四个普遍定义住院并被诊断为STEMI,进行了冠状动脉血管造影和PCI治疗。 SO2RT的患者范围从24小时到7天不等,分配给中间再灌注组。 | 
| 晚期再灌注小组 所有患者根据心肌梗死的第四个普遍定义住院并被诊断为STEMI,进行了冠状动脉血管造影和PCI治疗。 SO2RT> 7天的患者被分配给晚期再灌注组。 | 
| 符合研究资格的年龄: | 18年至80年(成人,老年人) | 
| 有资格学习的男女: | 全部 | 
| 接受健康的志愿者: | 不 | 
| 采样方法: | 概率样本 | 
| 联系人:Liansheng Wang,医生 | 86 25 68303830 | drlswang@njmu.edu.cn | |
| 联系人:Sibo Wang | wsibokardiol@163.com | 
| 中国,江苏 | |
|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家附属医院 | 招募 | 
| 中国江苏的南京 | |
| 联系人:Liansheng Wang,医生85 25 68303830 drlswang@njmu.edu.cn | |
| 研究主任: | Liansheng Wang,医生 | 南京医科大学的第一家附属医院 | 
| 追踪信息 | |||||||||
|---|---|---|---|---|---|---|---|---|---|
| 首先提交日期 | 2020年12月3日 | ||||||||
| 第一个发布日期 | 2020年12月9日 | ||||||||
| 最后更新发布日期 | 2021年2月8日 | ||||||||
| 实际学习开始日期 | 2019年7月1日 | ||||||||
| 估计初级完成日期 | 2021年6月30日(主要结果度量的最终数据收集日期) | ||||||||
| 当前的主要结果指标 | VAS [时间范围:12个月]  24H动力心电图上的心室心律不齐的发生率。 | ||||||||
| 原始主要结果指标 | 与电流相同 | ||||||||
| 改变历史 | |||||||||
| 当前的次要结果指标 | |||||||||
| 原始的次要结果指标 | 与电流相同 | ||||||||
| 当前其他预先指定的结果指标 | 不提供 | ||||||||
| 其他其他预先指定的结果指标 | 不提供 | ||||||||
| 描述性信息 | |||||||||
| 简短标题 | STEMI患者的不同再灌注时间和心室心律不齐 | ||||||||
| 官方头衔 | ST段升高心肌梗塞患者的再灌注时机与短期和中期心室心律不齐的关联:一项前瞻性观察性研究 | ||||||||
| 简要摘要 | 这项研究的目的是调查不同再灌注时机与心室心律不齐(VAS)之间的关联,以为ST段升高心肌梗塞(STEMI)患者的临床决策提供证据。根据心肌梗死的第四个普遍定义,研究中包括的所有参与者均被诊断为STEMI,随访分别为1、6、12个月。记录症状发作到重新灌注时(SO2RT)和24H动态心电图参数,以比较3个随访期间的不同SO2RT和VAS。 | ||||||||
| 详细说明 | 我建议STEMI毫不拖延地需要紧急血运重建。然而,急性心肌梗塞(AMI),尤其是VAS之后的心律失常也发生在MI早期,导致死亡率增加。先前的研究表明,后期再灌注对电稳定性的好处。这项研究的目的是研究不同的再灌注时机与VA之间的关联,以提供STEMI临床决策的证据。在这项多中心,前瞻性的观察性研究中,根据心肌梗死的第四个普遍定义,从2019年7月到2020年12月的STEMI参与者得到了确认,随访分别为1、6、12个月。 SO2RT被定义为症状发作和再灌注时机之间的时间间隔,该时间在经皮冠状动脉干预(PCI)后立即表现出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术显示心肌梗死(TIMI)2〜3时的溶栓(TIMI)2〜3。主要终点是24H动力心电图上的VAS。次要结局包括冠心病死亡的复合,非传染性缺血性中风的胎儿,血运重建或需要再入院的胸痛。 | ||||||||
| 研究类型 | 观察 | ||||||||
| 学习规划 | 观察模型:队列 时间观点:前瞻性 | ||||||||
| 目标随访时间 | 不提供 | ||||||||
| 生物测量 | 不提供 | ||||||||
| 采样方法 | 概率样本 | ||||||||
| 研究人群 | 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旨在研究不同再灌注时机对STEMI患者VAS的影响。在患者的随访期间,需要超声心动图的24H动力心电图记录主要结果和其他参数的发生率。还收集了有关SO2RT,人口统计学,高血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病史,吸毒,吸烟,饮酒,生化指数和冠状动脉病变的信息。 | ||||||||
| 健康)状况 | 
 | ||||||||
| 干涉 | 不提供 | ||||||||
| 研究组/队列 | |||||||||
| 出版物 * | 
 | ||||||||
| *包括数据提供商提供的出版物以及MEDLINE中临床标识符(NCT编号)确定的出版物。 | |||||||||
| 招聘信息 | |||||||||
| 招聘状况 | 招募 | ||||||||
| 估计入学人数 | 500 | ||||||||
| 原始估计注册 | 与电流相同 | ||||||||
| 估计学习完成日期 | 2021年6月30日 | ||||||||
| 估计初级完成日期 | 2021年6月30日(主要结果度量的最终数据收集日期) | ||||||||
| 资格标准 | 纳入标准: 
 排除标准: | ||||||||
| 性别/性别 | 
 | ||||||||
| 年龄 | 18年至80年(成人,老年人) | ||||||||
| 接受健康的志愿者 | 不 | ||||||||
| 联系人 | 
 | ||||||||
| 列出的位置国家 | 中国 | ||||||||
| 删除了位置国家 | |||||||||
| 管理信息 | |||||||||
| NCT编号 | NCT04660474 | ||||||||
| 其他研究ID编号 | 非常茎 | ||||||||
| 有数据监测委员会 | 不提供 | ||||||||
| 美国FDA调节的产品 | 
 | ||||||||
| IPD共享声明 | 
 | ||||||||
| 责任方 | 南京医科大学的第一家附属医院 | ||||||||
| 研究赞助商 | 南京医科大学的第一家附属医院 | ||||||||
| 合作者 | 
 | ||||||||
| 调查人员 | 
 | ||||||||
| PRS帐户 | 南京医科大学的第一家附属医院 | ||||||||
| 验证日期 | 2021年2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