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题目和背景信息
登记号 |
CTR20210841 |
相关登记号 |
|
药物名称 |
静注人免疫球蛋白(10%)
|
药物类型 |
生物制品
|
临床申请受理号
|
企业选择不公示
|
适应症 |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target='_blank'>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 |
试验专业题目 |
多中心、开放、III期临床研究评价静注人免疫球蛋白(10%)治疗持续性和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target='_blank'>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
试验通俗题目 |
评价静注人免疫球蛋白(10%)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
试验方案编号 |
HL-LXC1905 |
方案最新版本号
|
第2.0版
|
版本日期: |
2021-01-21 |
方案是否为联合用药 |
否 |
二、申请人信息
三、临床试验信息
1、试验目的
评价华兰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静注人免疫球蛋白(10%)治疗持续性和慢性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target='_blank'>原发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2、试验设计
试验分类 |
安全性和有效性
|
试验分期 |
III期
|
设计类型 |
单臂试验
|
随机化 |
随机化
|
盲法 |
开放
|
试验范围 |
国内试验
|
3、受试者信息
年龄 |
12岁(最小年龄)至
65岁(最大年龄)
|
性别 |
男+女
|
健康受试者 |
无
|
入选标准 |
1
|
12 周岁≤年龄≤65 周岁,男女不限
|
2
|
临床书面诊断为持续性或慢性ITP 患者(即 ITP 诊断 3 个月以上血小板减少者)
|
3
|
筛选期和首次用药前 24 小时内血小板计数均
|
4
|
首次用药前 21 天内不使用糖皮质激素或首次用药前 21 天及以上使用维持剂量糖皮质激素且首次用药后 28 天内未计划增加糖皮质激素剂量的患者
|
5
|
同意签署书面知情同意书
|
6
|
受试者充分理解并能遵从研究方案的要求完成研究
|
|
排除标准 |
1
|
对人免疫球蛋白有过敏史者
|
2
|
难治性 ITP 患者(依据成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target='_blank'>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诊断与治疗中国指南(2020 年版)指对一线治疗药物、二线治疗中的促血小板生成药物及利妥昔单抗治疗均无效,或脾切除无效/术后复发,进行诊断再评估仍确认为 ITP 的患者。)
|
3
|
之前使用过标准疗程静注人免疫球蛋白治疗无效的患者
|
4
|
选择性 IgA 缺乏者
|
5
|
贫血患者(血红蛋白<6g/dL)
|
6
|
无法控制的高血压 II 级以上的患者(SBP>160mmHg 和/或 DBP> 100mmHg)
|
7
|
3 个月内患有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如 TIA、脑卒中、不稳定性心绞痛、血栓性疾病、NHYA 分级 III/IV 级的心力衰竭' target='_blank'>充血性心力衰竭、需药物治疗的心律失常或心肌梗塞
|
8
|
首次用药前 4 周内接受过静注人免疫球蛋白治疗者
|
9
|
首次用药前 4 周内接受过新的免疫抑制剂或糖皮质激素需要增加剂量、8 周内接受过利妥昔单抗、2 周内接受过 TPO、2 周内使用中药或中成药、2 周内使用其他适应症明确有提高血小板计数作用的药物治疗者
|
10
|
首次用药前 4 周内接种过减毒活疫苗,如脊髓灰质炎、麻疹、风疹、腮腺炎以及水痘病毒疫苗等
|
11
|
筛选前 4 周内参加过其它干预性的新药临床试验的患者
|
12
|
首次用药前 2 周内经过直接输注血小板治疗的患者
|
13
|
筛选期感染性标志物乙肝表面抗原阳性、丙肝抗体阳性、HIV 抗体阳性、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
|
14
|
筛选期肝肾功能检查异常者:定义为血清转氨酶≥正常值上限的 2.5倍;和/或胆红素≥正常值上限的 1.5 倍,和/或肌酐≥正常值上限的 1.5倍
|
15
|
试验期内计划输血或者血制品的患者(试验用药除外)
|
16
|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或试验期间不能采取避孕措施者
|
17
|
生存期预计小于 3 个月的患者
|
18
|
试验期内计划进行择期手术的患者
|
19
|
依从性差及其他研究者认为患者不宜参加本试验的情况
|
|
4、试验分组
试验药 |
序号 |
名称 |
用法 |
1
|
中文通用名:静注人免疫球蛋白(10%)
英文通用名:immunoglobulin for intravenous administration
商品名称:NA
|
剂型:注射剂
规格:5g/50ml/瓶
用法用量:开始滴注速度为 1.0ml/分(约 20 滴/分,即 1.7mg/kg/min)持续15 分钟后若无不良反应,可逐渐加快速度,最快滴注速度不得超过3.0ml/分(约 60 滴/分即5mg/kg/min)
用药时程:1g/(kg*d),连续用药 2 天
|
|
对照药 |
|
5、终点指标
主要终点指标及评价时间 |
序号 |
指标 |
评价时间 |
终点指标选择 |
1 |
提升血小板的有效率:首次输注IVIg后7天内血小板计数≥30×10^9/L且提高到基线2倍以上的受试者比例。 |
7天内 |
有效性指标+安全性指标
|
|
次要终点指标及评价时间 |
序号 |
指标 |
评价时间 |
终点指标选择 |
1 |
首次输注IVIg后7天内血小板计数≥30×10^9/L且提高到基线2倍以上的到达时间和持续时间 |
7天内 |
有效性指标+安全性指标
|
2 |
首次输注IVIg后7天内血小板计数达到的峰值、达峰时间 |
7天内 |
有效性指标+安全性指标
|
3 |
首次输注后28天内达到完全反应(CR)、有效(R)、无效(NR)、复发的受试者数目和百分比 |
28天内 |
有效性指标+安全性指标
|
4 |
首次输注后28天内达到CR响应到达时间和响应持续时间 |
28天内 |
有效性指标+安全性指标
|
5 |
首次输注后28天内达到R响应到达时间和响应持续时间 |
28天内 |
有效性指标+安全性指标
|
6 |
体格检查和生命体征;心电图;实验室检查,输注相关的安全性观察。 |
90天内 |
安全性指标
|
7 |
不良事件和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不良事件的严重程度、不良事件与研究药物的相关性。 |
90天内 |
安全性指标
|
|
6、数据安全监查委员会(DMC)
无
7、为受试者购买试验伤害保险
有
四、研究者信息
1、主要研究者信息
1 |
姓名 |
余自强 |
学位 |
医学博士 |
职称 |
主任医师 |
电话 |
13913518032 |
Email |
yuziqiang@suda.edu.cn |
邮政地址 |
江苏省-苏州市-十梓街188号 |
邮编 |
215006 |
单位名称 |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2、各参加机构信息
序号 |
机构名称 |
主要研究者 |
国家 |
省(州) |
城市 |
1 |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余自强 |
中国 |
江苏省 |
苏州市 |
2 |
河南省人民医院 |
朱尊民 |
中国 |
河南省 |
郑州市 |
3 |
河南省肿瘤医院 |
周虎 |
中国 |
河南省 |
郑州市 |
4 |
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 |
关红梅 |
中国 |
河南省 |
南阳市 |
5 |
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
常占国 |
中国 |
河南省 |
南阳市 |
6 |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 |
魏玉静 |
中国 |
河南省 |
南阳市 |
7 |
西安高新医院 |
张蓉 |
中国 |
陕西省 |
西安市 |
8 |
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
吴隼 |
中国 |
河南省 |
新乡市 |
9 |
运城市中心医院 |
段丽祥 |
中国 |
山西省 |
运城市 |
10 |
郑州人民医院 |
郭树霞 |
中国 |
河南省 |
郑州市 |
五、伦理委员会信息
序号 |
名称 |
审查结论 |
批准日期/备案日期 |
1 |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 |
同意
|
2021-04-08 |
六、试验状态信息
1、试验状态
进行中
(尚未招募)
2、试验人数
目标入组人数 |
国内: 72 ;
|
已入组人数 |
国内: 登记人暂未填写该信息;
|
实际入组总人数 |
国内: 登记人暂未填写该信息;
|
3、受试者招募及试验完成日期
第一例受试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日期 |
国内:登记人暂未填写该信息;
|
第一例受试者入组日期 |
国内:登记人暂未填写该信息;
|
试验完成日期
|
国内:登记人暂未填写该信息;
|
七、临床试验结果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