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题目和背景信息
登记号 |
CTR20210272 |
相关登记号 |
|
药物名称 |
Infigratinib 胶囊
|
药物类型 |
化学药物
|
临床申请受理号
|
企业选择不公示
|
适应症 |
伴有 FGFR2 基因融合/易位的不可手术切除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胆管癌 |
试验专业题目 |
一项口服 Infigratinib 对比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晚期/转移性或无法手术的伴有 FGFR2 基因融合/易位的胆管癌的III期多中心、开放标签、随机、对照研究:PROOF 试验 |
试验通俗题目 |
口服 Infigratinib 对比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伴有 FGFR2 基因融合/易位的胆管癌的III期研究 |
试验方案编号 |
QBGJ398-301 |
方案最新版本号
|
2.3版
|
版本日期: |
2020-07-27 |
方案是否为联合用药 |
否 |
二、申请人信息
三、临床试验信息
1、试验目的
主要目的:主要目的是确定 Infigratinib 相比
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在伴有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 2 (FGFR2) 基因融合/易位的无法切除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
胆管癌受试者中是否可改善独立中心委员会盲态审评(BICR)评定的无进展生存期(PFS)。
次要目的:次要目的是确定 Infigratinib 相比
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是否可改善伴有 FGFR2 基因融合/易位的无法切除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
胆管癌受试者的总生存期(OS);根据研究者所评定的 PFS,评价 Infigratinib 相比
吉西他滨联合顺铂的疗效;根据BICR和研究者所评定的总缓解率(ORR)、最佳总体疗效 (BOR)、缓解
持续时间和疾病控制率,进一步评价Infigratinib相比
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在受试者中的疗效;评价Infigratinib 单药治疗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探索性目的:探索性目的是较Infigratinib与
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受试者的生存质量(QOL);评估 Infigratinib及其活性代谢产物的药代动力学(PK)。
2、试验设计
试验分类 |
安全性和有效性
|
试验分期 |
III期
|
设计类型 |
平行分组
|
随机化 |
随机化
|
盲法 |
开放
|
试验范围 |
国际多中心试验
|
3、受试者信息
年龄 |
18岁(最小年龄)至
无上限
(最大年龄)
|
性别 |
男+女
|
健康受试者 |
无
|
入选标准 |
1
|
患有组织学或细胞学确诊的无法切除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胆管癌。
|
2
|
具有中心实验室对治疗前采集的肿瘤样本确认存在FGFR2 基因融合/易位的书面文件。
|
3
|
能提供具有足够的肿瘤存档组织样本。
|
4
|
已从既往治疗中完全恢复,并根据研究者的评估结果合理预期受试者可以耐受研究治疗。
|
5
|
年龄 ≥ 18 岁,性别不限。
|
6
|
东部肿瘤协作组 (ECOG) 体力状态评分 0 ~ 1。
|
7
|
预期寿命 > 3 个月。
|
8
|
能阅读和/或理解本研究的相关说明,并签署机构审查委员会 (IRB)/独立伦理委员会 (IEC) 批准的书面知情同意书。
|
9
|
有能力吞服和进行口服用药。
|
10
|
愿意并有能力遵从访视计划、治疗计划和实验室检查计划。
|
11
|
有效避孕或者不具有生育能力。
|
|
排除标准 |
1
|
曾因不可切除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胆管癌而接受任何全身性抗癌治疗。
|
2
|
有肝移植史。
|
3
|
既往或当前接受有丝分裂活性蛋白激酶 (MEK)或选择性 FGFR 抑制剂治疗。
|
4
|
存在与基础疾病有关的神经系统症状,需要不断增加皮质类固醇剂量。
|
5
|
过去 3 年内曾有其他原发性恶性肿瘤史,但已充分治疗的宫颈原位癌或皮肤非黑色素瘤或任何其他已根治性治疗且预期不需要在本研究期间接受复发治疗的恶性肿瘤除外。
|
6
|
存在任何其他的据研究者判断会使受试者无法安全地参加本临床研究或无法遵从临床研究程序的医疗状况。
|
7
|
当前存在角膜或视网膜疾病/角膜病变证据如。
|
8
|
既往有广泛组织钙化史和/或当前存在广泛组织钙化证据。
|
9
|
存在可能会显著影响 Infigratinib 吸收的胃肠道 (GI) 功能损伤或胃肠道疾病。
|
10
|
当前存在内分泌钙/磷平衡失调证据。
|
11
|
当前正在接受或计划在参与本研究期间接受已知具有强效 CYP3A4 诱导作用或抑制作用的药物或可增加血清磷和/或钙浓度的药物。
|
12
|
在研究药物首次给药前 7 天内食用过葡萄柚、葡萄柚汁、葡萄柚混合物、石榴、杨桃、柚子、塞维利亚橙或含这些水果的果汁的食品。
|
13
|
在研究药物首次给药前 7 天内使用过已知可延长 QT 间期和/或诱发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 target='_blank'>心动过速 (TdP) 的药物。
|
14
|
在研究药物首次给药前 90 天内使用过胺碘酮。
|
15
|
存在骨髓功能不足。
|
16
|
存在肝肾功能不全。
|
17
|
淀粉酶或脂肪酶>2.0 × ULN
|
18
|
存在钙或磷水平异常或钙磷产物≥55 mg的平方/dL的平方
|
19
|
存在有重要临床意义的心脏疾病。
|
20
|
近期发生过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中风
|
21
|
听力下降
|
22
|
神经病变
|
23
|
怀孕女性或哺乳期女性。
|
24
|
已知患有高微卫星不稳定性(MSI-H)疾病。
|
25
|
已知对试验药物或其辅料有任何超敏反应。
|
26
|
在第一次服药前的14天内,接受具有任何抗癌活性的中草药或中成药治疗。
|
|
4、试验分组
试验药 |
序号 |
名称 |
用法 |
1
|
中文通用名:Infigratinib 胶囊
英文通用名:Infigratinib capsule
商品名称:无
|
剂型:胶囊剂
规格:25mg
用法用量:口服,125 mg QD(一粒 100 mg 胶囊和一粒 25 mg 胶囊)
用药时程:每 28 天为一个治疗周期,每个周期内“服 3 周,停 1 周”。
|
2
|
中文通用名:Infigratinib 胶囊
英文通用名:Infigratinib capsule
商品名称:无
|
剂型:胶囊剂
规格:100mg
用法用量:口服,125 mg QD(一粒 100 mg 胶囊和一粒 25 mg 胶囊)
用药时程:每 28 天为一个治疗周期,每个周期内“服 3 周,停 1 周”。
|
|
对照药 |
序号 |
名称 |
用法 |
1 |
中文通用名:吉西他滨
英文通用名:Gemcitabine
商品名称:注射用盐酸吉西他滨
|
剂型:粉针剂
规格:1.0g/支(以吉西他滨计), 1支/盒
用法用量:1000 mg/m2 静脉输注
用药时程:以 21 天为一个治疗周期,在每个周期的第 1 和 8 天给药
|
2 |
中文通用名:顺铂
英文通用名:Cisplatin
商品名称:注射用顺铂(冻干型)
|
剂型:粉针剂
规格:10mg/支,5支/盒
用法用量:25 mg/m2 静脉输注
用药时程:以 21 天为一个治疗周期,在每个周期的第 1 和 8 天给药
|
|
5、终点指标
主要终点指标及评价时间 |
序号 |
指标 |
评价时间 |
终点指标选择 |
1 |
无进展生存期(PFS) |
本研究的主要评价指标是由BICR评定的 PFS。 |
有效性指标
|
|
次要终点指标及评价时间 |
序号 |
指标 |
评价时间 |
终点指标选择 |
1 |
总生存期(OS) |
仅当BICR评定的PFS的检验具有显著性时,才会检验关键次要评价指标OS。 |
有效性指标
|
2 |
研究者评定的无进展生存期(PFS) |
研究结束后进行描述性分析 |
有效性指标
|
3 |
独立中心委员会盲态审评(BICR)依照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 (RECIST) 1.1 版评定的总缓解率(ORR) |
研究结束后进行描述性分析 |
有效性指标
|
4 |
研究者依照 RECIST 1.1 版评定的总缓解率(ORR) |
研究结束后进行描述性分析 |
有效性指标
|
5 |
独立中心委员会盲态审评(BICR)和研究者根据RECIST 1.1评估的最佳总体疗效(BOR)、疾病控制率(部分缓解[PR]+完全缓解[CR]+疾病稳定[SD])、缓解时间(仅适用于有缓解的受试者) |
研究结束后进行描述性分析 |
有效性指标
|
6 |
不良事件 (AE)、严重不良事件 (SAE)、实验室检查值异常以及其他安全性事件的类型、发生频率和严重程度 |
DMC 会在整个研究期间定期进行其他安全性审核 |
安全性指标
|
|
6、数据安全监查委员会(DMC)
有
7、为受试者购买试验伤害保险
有
四、研究者信息
1、主要研究者信息
1 |
姓名 |
沈琳 |
学位 |
硕士 |
职称 |
教授 |
电话 |
010-88196340 |
Email |
linshenpku@163.com |
邮政地址 |
北京市-北京市-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52号 |
邮编 |
100142 |
单位名称 |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
2、各参加机构信息
序号 |
机构名称 |
主要研究者 |
国家 |
省(州) |
城市 |
1 |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
沈琳 |
中国 |
北京市 |
北京市 |
2 |
辽宁省肿瘤医院 |
张敬东 |
中国 |
辽宁省 |
沈阳市 |
3 |
湖南省肿瘤医院 |
古善智 |
中国 |
湖南省 |
长沙市 |
4 |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
刘宝瑞 |
中国 |
江苏省 |
南京市 |
5 |
河北大学附属医院 |
臧爱民 |
中国 |
河北省 |
保定市 |
6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
潘宏铭 |
中国 |
浙江省 |
杭州市 |
7 |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
王树滨 |
中国 |
广东省 |
深圳市 |
8 |
安徽省立医院 |
荚卫东 |
中国 |
安徽省 |
合肥市 |
9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曹宝山 |
中国 |
北京市 |
北京市 |
10 |
北京协和医院 |
白春梅 |
中国 |
北京市 |
北京市 |
11 |
海南省人民医院 |
郑进方 |
中国 |
海南省 |
海口市 |
12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
梁廷波 |
中国 |
浙江省 |
杭州市 |
13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
王理伟 |
中国 |
上海市 |
上海市 |
14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殷晓煜 |
中国 |
广东省 |
中山市 |
15 |
上海市东方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 |
李进 |
中国 |
上海市 |
上海市 |
16 |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
钦伦秀 |
中国 |
上海市 |
上海市 |
17 |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
高杰 |
中国 |
北京市 |
北京市 |
18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
袁瑛 |
中国 |
浙江省 |
杭州市 |
19 |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李恩孝 |
中国 |
陕西省 |
西安市 |
20 |
福建省肿瘤医院 |
林榕波 |
中国 |
福建省 |
福州市 |
21 |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
林小燕 |
中国 |
福建省 |
福州市 |
22 |
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
唐勇 |
中国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乌鲁木齐市 |
23 |
湖北省肿瘤医院 |
张峰 |
中国 |
湖北省 |
武汉市 |
24 |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
任正刚 |
中国 |
上海市 |
上海市 |
25 |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
白玉贤 |
中国 |
黑龙江省 |
哈尔滨市 |
26 |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
陆敏强 |
中国 |
广东省 |
广州市 |
27 |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
李薇 |
中国 |
吉林省 |
长春市 |
28 |
山东省肿瘤医院 |
孔莉 |
中国 |
山东省 |
济南市 |
29 |
吉林省肿瘤医院 |
程颖 |
中国 |
吉林省 |
长春市 |
30 |
上海长海医院 |
翟笑枫 |
中国 |
上海市 |
上海市 |
31 |
江苏省肿瘤医院 |
尹国文 |
中国 |
江苏省 |
南京市 |
32 |
香港大学深圳医院 |
蒋子樑 |
中国 |
广东省 |
深圳市 |
五、伦理委员会信息
序号 |
名称 |
审查结论 |
批准日期/备案日期 |
1 |
北京肿瘤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 |
修改后同意
|
2020-11-09 |
六、试验状态信息
1、试验状态
进行中
(尚未招募)
2、试验人数
目标入组人数 |
国内: 65 ;
国际: 384 ;
|
已入组人数 |
国内: 登记人暂未填写该信息;
国际: 10 ;
|
实际入组总人数 |
国内: 登记人暂未填写该信息;
国际: 登记人暂未填写该信息;
|
3、受试者招募及试验完成日期
第一例受试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日期 |
国内:登记人暂未填写该信息;
国际:2019-12-18;
|
第一例受试者入组日期 |
国内:登记人暂未填写该信息;
国际:2019-12-27;
|
试验完成日期
|
国内:登记人暂未填写该信息;
国际:登记人暂未填写该信息;
|
七、临床试验结果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