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题目和背景信息
登记号 |
CTR20202313 |
相关登记号 |
|
药物名称 |
安脑三醇注射液
曾用名:
|
药物类型 |
化学药物
|
临床申请受理号
|
CXHB1800030
|
适应症 |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
试验专业题目 |
安脑三醇注射液治疗脑小血管病的IIa期临床试验——前瞻性、单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 |
试验通俗题目 |
安脑三醇注射液治疗脑小血管病的IIa期临床试验 |
试验方案编号 |
YC-6-PII-aCSVD |
方案最新版本号
|
V2.0
|
版本日期: |
2020-09-28 |
方案是否为联合用药 |
否 |
二、申请人信息
三、临床试验信息
1、试验目的
初步探索安脑三醇注射液治疗脑小血管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试验设计
试验分类 |
安全性和有效性
|
试验分期 |
II期
|
设计类型 |
平行分组
|
随机化 |
随机化
|
盲法 |
双盲
|
试验范围 |
国内试验
|
3、受试者信息
年龄 |
40岁(最小年龄)至
80岁(最大年龄)
|
性别 |
男+女
|
健康受试者 |
无
|
入选标准 |
1
|
年龄40-80岁;
|
2
|
存在至少一项致动脉粥样硬化的血管危险因素
|
3
|
存在至少1种脑小血管病常见临床症状
|
4
|
磁共振影像学存在至少两个符合STRIVE标准的脑小血管病特征性影像学标志物
|
5
|
有生育能力的合格受试者(男性或女性)必须同意在试验期间采取适当的避孕措施,育龄期女性受试者随机入组前血妊娠试验必须为阴性;
|
6
|
受试者或法定监护人签署知情同意书。
|
|
排除标准 |
1
|
简易体能状态量表(SPPB,附录3)包含的3项测试任意一项为0分或3项均为4分,且无其它适合评估的症状的患者;
|
2
|
简易精神状态评估量表(MMSE,附录4)评分≥27或≤17,且无其它适合评估的症状的患者;
|
3
|
已确诊阿尔茨海默病等类型痴呆,或帕金森病,或其它引起认知及运动功能障碍的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其他有严重精神异常的;
|
4
|
不能接受头颅MRI检查的患者;
|
5
|
严重的肾功能损害(肌酐清除率?30 mL/min,依据Cockcroft-Gault公式计算);
|
6
|
严重的肝脏疾病史,或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ALT/AST)高于正常上限3倍或总胆红素高于正常上线2倍;
|
7
|
合并恶性肿瘤或既往有恶性肿瘤病史;
|
8
|
既往有癫痫病史或脑卒中发病时出现过癫痫样症状;
|
9
|
3个月内有大型外科手术史或严重外伤史,未能完全恢复的;
|
10
|
低钾、低钙、低镁血症,给予纠正措施后不能恢复至正常范围;
|
11
|
心脏功能和心脏表现有以下任意一项异常:
a) 根据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心功能评级为III级或IV级;
b) 既往有心力衰竭' target='_blank'>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病史;
c) 有家族性QT间期延长病史;
d) 心电图发现QTcF≥450 ms(QTcF=QT/(RR^0.33));
e) 房室传导阻滞' target='_blank'>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
12
|
药物无法控制的严重高血压(>185/110mmHg);
|
13
|
空腹血糖<2.7 mmol/L或>22.2 mmol/L;
|
14
|
既往存在吸毒、酒精或药物滥用病史;
|
15
|
已知对研究药物(包括活性成分安脑三醇及辅料羟丙基倍他环糊精)或类似化学结构药物过敏;
|
16
|
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或预期在试验期间使其配偶怀孕的男性受试者;
|
17
|
本研究开始前3个月内参与过其他临床试验;
|
18
|
研究者认为不适合参加此项研究。
|
|
4、试验分组
试验药 |
序号 |
名称 |
用法 |
1
|
中文通用名:安脑三醇注射液
英文通用名:Androtriol Injection
商品名称:NA
|
剂型:静脉注射剂
规格:5 ml:50 mg
用法用量:30mL/次(5 mL/安瓿,即6 安瓿/次),每12±0.5小时一次。
用药时程:连续给药11-14天
|
|
对照药 |
序号 |
名称 |
用法 |
1 |
中文通用名:羟丙基倍他环糊精注射液
英文通用名:NA
商品名称:NA
|
剂型:静脉注射剂
规格:5 ml:1g
用法用量:30mL/次(5 mL/安瓿,即6 安瓿/次),每12±0.5小时一次。
用药时程:连续给药11-14天
|
|
5、终点指标
主要终点指标及评价时间 |
序号 |
指标 |
评价时间 |
终点指标选择 |
1 |
简易体能状态量表(SPPB量表,适用于基线时有下肢运动障碍的受试者) |
D7、D11-14、D30±3天、D90±7天进行疗效指标的相关评估与检查,并与基线时进行比较 |
有效性指标
|
2 |
简易精神状态评估量表(MMSE量表,适用于基线时有认知功能下降的受试者); |
D7、D11-14、D30±3天、D90±7天进行疗效指标的相关评估与检查,并与基线时进行比较 |
有效性指标
|
3 |
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量表) |
D7、D11-14、D30±3天、D90±7天进行疗效指标的相关评估与检查,并与基线时进行比较 |
有效性指标
|
4 |
严重不良事件(SAE)发生情况 |
D7、D11-14、D30±3天、D90±7天进行疗效指标的相关评估与检查,并与基线时进行比较 |
安全性指标
|
|
次要终点指标及评价时间 |
序号 |
指标 |
评价时间 |
终点指标选择 |
1 |
脑白质高信号区(WMH)的体积变化(适用于基线MRI有“脑白质疏松”特征的受试者) |
D7、D11-14、D30±3天、D90±7天进行疗效指标的相关评估与检查,并与基线时进行比较 |
有效性指标
|
2 |
脑萎缩程度(脑体积)的前后变化 |
D7、D11-14、D30±3天、D90±7天进行疗效指标的相关评估与检查,并与基线时进行比较 |
有效性指标
|
3 |
治疗期间不良事件(TEAE)发生率 |
D7、D11-14、D30±3天、D90±7天进行疗效指标的相关评估与检查,并与基线时进行比较 |
安全性指标
|
|
6、数据安全监查委员会(DMC)
无
7、为受试者购买试验伤害保险
有
四、研究者信息
1、主要研究者信息
1 |
姓名 |
陆正齐 |
学位 |
博士 |
职称 |
教授 |
电话 |
020-85252336 |
Email |
lzq1828@aliyun.com |
邮政地址 |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天河路600号 |
邮编 |
510000 |
单位名称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
2、各参加机构信息
序号 |
机构名称 |
主要研究者 |
国家 |
省(州) |
城市 |
1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
陆正齐 |
中国 |
广东省 |
广州市 |
五、伦理委员会信息
序号 |
名称 |
审查结论 |
批准日期/备案日期 |
1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 |
修改后同意
|
2020-09-23 |
2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 |
同意
|
2020-10-10 |
六、试验状态信息
1、试验状态
进行中
(尚未招募)
2、试验人数
目标入组人数 |
国内: 50 ;
|
已入组人数 |
国内: 登记人暂未填写该信息;
|
实际入组总人数 |
国内: 登记人暂未填写该信息;
|
3、受试者招募及试验完成日期
第一例受试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日期 |
国内:登记人暂未填写该信息;
|
第一例受试者入组日期 |
国内:登记人暂未填写该信息;
|
试验完成日期
|
国内:登记人暂未填写该信息;
|
七、临床试验结果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