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题目和背景信息
登记号 |
CTR20200109 |
相关登记号 |
CTR20191571; |
药物名称 |
双黄栀胶囊
曾用名:
|
药物类型 |
中药/天然药物
|
临床申请受理号
|
企业选择不公示
|
适应症 |
慢性胆囊炎(肝胆湿热证) |
试验专业题目 |
双黄栀胶囊治疗慢性胆囊炎(肝胆湿热证)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多中心、Ⅱ期临床试验 |
试验通俗题目 |
双黄栀胶囊治疗慢性胆囊炎肝胆湿热证Ⅱ期临床试验 |
试验方案编号 |
JLYZ-SHZJN-01;V1.0 |
方案最新版本号
|
|
版本日期: |
|
方案是否为联合用药 |
企业选择不公示 |
二、申请人信息
三、临床试验信息
1、试验目的
1)以安慰剂为对照,初步评价双黄栀胶囊治疗慢性胆囊炎(肝胆湿热证)的有效性;
2)探索双黄栀胶囊治疗慢性胆囊炎(肝胆湿热证)的最佳剂量,为Ⅲ期临床试验提供依据;
3)观察双黄栀胶囊临床使用的安全性。
2、试验设计
试验分类 |
安全性和有效性
|
试验分期 |
II期
|
设计类型 |
平行分组
|
随机化 |
随机化
|
盲法 |
双盲
|
试验范围 |
国内试验
|
3、受试者信息
年龄 |
18岁(最小年龄)至
65岁(最大年龄)
|
性别 |
男+女
|
健康受试者 |
无
|
入选标准 |
1
|
符合西医慢性胆囊炎诊断标准,且具有明显右上腹腹胀或腹痛症状者,伴或不伴胆囊结石;
|
2
|
符合中医肝胆湿热证辨证标准者;
|
3
|
筛选时病情稳定,不符合外科手术指征者;
|
4
|
年龄18周岁(含)至65周岁(含),性别不限;
|
5
|
同意参加本临床试验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
|
排除标准 |
1
|
患有急性胆囊炎、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胆道蛔虫病、胆囊穿孔并发弥漫性腹膜炎、胆囊息肉>1cm、胆囊结石>2.5cm、胆囊肿瘤者;
|
2
|
患有功能性消化不良、消化性溃疡病史者;
|
3
|
大便潜血阳性、血清淀粉酶高于正常值上限3倍者;
|
4
|
合并有症状的肾及输尿管结石者;
|
5
|
体温(腋温)≥37.5℃,白细胞(WBC)>11.0×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80%;
|
6
|
合并严重肝肾疾病,或肝肾功能检查异常(ALT、AST≥正常上限1.5倍,Scr﹥正常上限);
|
7
|
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
|
8
|
合并经过药物治疗后仍未控制的高血压(入组时血压≥160/100mmHg),经过药物治疗后仍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入组时随机血糖≥11.1mmol/L或空腹血糖≥7.0mmol/L),经过药物治疗后仍血脂异常(入组时总胆固醇(TC)≥6.2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4.1mmol/L);
|
9
|
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严重血液和造血系统疾病;
|
10
|
合并有神经、精神疾患而无法合作或不愿合作者,或有自杀倾向者;
|
11
|
怀疑或确有酒精、药物滥用史,或药物依赖倾向者;
|
12
|
妊娠、哺乳期妇女或近期有生育计划者;
|
13
|
已知或怀疑对试验药及其辅料有过敏史或严重不良反应,或过敏体质者;
|
14
|
入组前3个月内参加过其它临床试验者;
|
15
|
研究者认为不宜参与本试验的其它情况者。
|
|
4、试验分组
试验药 |
序号 |
名称 |
用法 |
1
|
中文通用名:双黄栀胶囊
|
用法用量:硬胶囊剂;规格:每粒装0.32g;口服,每次4粒,每日早、晚各1次;试验周期:4周;高剂量组。
|
2
|
中文通用名:双黄栀胶囊
|
用法用量:硬胶囊剂;规格:每粒装0.32g;口服,每次3粒,每日早、晚各1次;试验周期:4周;中剂量组。
|
3
|
中文通用名:双黄栀胶囊
|
用法用量:硬胶囊剂;规格:每粒装0.32g;口服,每次2粒,每日早、晚各1次;试验周期:4周;低剂量组。
|
4
|
中文通用名:双黄栀胶囊
|
用法用量:硬胶囊剂;规格:每粒装0.32g;口服,每次4粒,每日早、晚各1次;试验周期:4周;高剂量组。
|
5
|
中文通用名:双黄栀胶囊
|
用法用量:硬胶囊剂;规格:每粒装0.32g;口服,每次3粒,每日早、晚各1次;试验周期:4周;中剂量组。
|
6
|
中文通用名:双黄栀胶囊
|
用法用量:硬胶囊剂;规格:每粒装0.32g;口服,每次2粒,每日早、晚各1次;试验周期:4周;低剂量组。
|
|
对照药 |
序号 |
名称 |
用法 |
1 |
中文通用名:安慰剂(双黄栀胶囊模拟剂)
|
用法用量:硬胶囊剂;规格:每粒装0.32g;口服,每次4粒,每日早、晚各1次;试验周期:4周。
|
2 |
中文通用名:安慰剂(双黄栀胶囊模拟剂)
|
用法用量:硬胶囊剂;规格:每粒装0.32g;口服,每次1粒,每日早、晚各1次;试验周期:4周;中剂量组。
|
3 |
中文通用名:安慰剂(双黄栀胶囊模拟剂)
|
用法用量:硬胶囊剂;规格:每粒装0.32g;口服,每次2粒,每日早、晚各1次;试验周期:4周;低剂量组。
|
4 |
中文通用名:安慰剂(双黄栀胶囊模拟剂)
|
用法用量:硬胶囊剂;规格:每粒装0.32g;口服,每次4粒,每日早、晚各1次;试验周期:4周。
|
5 |
中文通用名:安慰剂(双黄栀胶囊模拟剂)
|
用法用量:硬胶囊剂;规格:每粒装0.32g;口服,每次1粒,每日早、晚各1次;试验周期:4周;中剂量组。
|
6 |
中文通用名:安慰剂(双黄栀胶囊模拟剂)
|
用法用量:硬胶囊剂;规格:每粒装0.32g;口服,每次2粒,每日早、晚各1次;试验周期:4周;低剂量组。
|
|
5、终点指标
主要终点指标及评价时间 |
序号 |
指标 |
评价时间 |
终点指标选择 |
1 |
用药4周末综合疗效的有效率; |
入组前和治疗后4周±3天各进行1次。 |
有效性指标
|
2 |
右上腹疼痛VAS评分较基线变化; |
入组前和治疗后1周±1天、2周±3天、4周±3天各进行1次。 |
有效性指标
|
3 |
右上腹胀满VAS评分较基线变化; |
入组前和治疗后1周±1天、2周±3天、4周±3天各进行1次。 |
有效性指标
|
4 |
中医证候评分较基线的变化; |
入组前和治疗后1周±1天、2周±3天、治疗后4周±3天各进行1次。 |
有效性指标
|
5 |
右上腹压痛或叩痛、嗳气、恶心、不耐受油腻各单项症状及体征消失率; |
入组前和治疗后4周±3天各进行1次。 |
有效性指标
|
6 |
腹部彩色超声疗效。 |
入组前和治疗后2周±3天、4周±3天各进行1次。 |
有效性指标
|
|
次要终点指标及评价时间 |
序号 |
指标 |
评价时间 |
终点指标选择 |
1 |
|
|
企业选择不公示
|
|
6、数据安全监查委员会(DMC)
无
7、为受试者购买试验伤害保险
无
四、研究者信息
1、主要研究者信息
1 |
姓名 |
张声生,教授 |
学位 |
|
职称 |
主任医师 |
电话 |
13901088329 |
Email |
zhss2000@163.com |
邮政地址 |
北京市东城区美术馆后街23号 |
邮编 |
100010 |
单位名称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
2、各参加机构信息
序号 |
机构名称 |
主要研究者 |
国家 |
省(州) |
城市 |
1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
张声生 |
中国 |
北京市 |
北京市 |
2 |
北京医院 |
许乐 |
中国 |
北京市 |
北京市 |
3 |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郭卉 |
中国 |
天津市 |
天津市 |
4 |
广东省中医院 |
张北平 |
中国 |
广东省 |
广州市 |
5 |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张荣臻 |
中国 |
广西省 |
南宁市 |
6 |
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周素芳 |
中国 |
贵州省 |
贵阳市 |
7 |
河北省中医院 |
苏春芝 |
中国 |
河北省 |
石家庄市 |
8 |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党中勤 |
中国 |
河南省 |
郑州市 |
9 |
南京市中医院 |
金小晶 |
中国 |
江苏省 |
南京市 |
10 |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
郭洪波 |
中国 |
山西省 |
太原市 |
11 |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
方盛泉 |
中国 |
上海市 |
上海市 |
12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
徐有青 |
中国 |
北京市 |
北京市 |
13 |
天津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 |
王素娟 |
中国 |
天津市 |
天津市 |
14 |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 |
汪静 |
中国 |
四川省 |
泸州市 |
五、伦理委员会信息
序号 |
名称 |
审查结论 |
批准日期/备案日期 |
1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
同意
|
2020-01-15 |
六、试验状态信息
1、试验状态
进行中
(招募中)
2、试验人数
目标入组人数 |
国内: 288 ;
|
已入组人数 |
国内: 登记人暂未填写该信息;
|
实际入组总人数 |
国内: 登记人暂未填写该信息;
|
3、受试者招募及试验完成日期
第一例受试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日期 |
国内:2020-06-22;
|
第一例受试者入组日期 |
国内:登记人暂未填写该信息;
|
试验完成日期
|
国内:登记人暂未填写该信息;
|
七、临床试验结果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