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题目和背景信息
登记号 |
CTR20192088 |
相关登记号 |
|
药物名称 |
艾伏尼布片
|
药物类型 |
化学药物
|
临床申请受理号
|
企业选择不公示
|
适应症 |
复发或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r/r AML) |
试验专业题目 |
一项在携带IDH1突变的复发或难治性AML的中国受试者中评价ivosidenib口服给药的PK、PD、安全性和临床疗效的桥接研究 |
试验通俗题目 |
在r/r AML中国受试者中评价ivosidenib的桥接研究 |
试验方案编号 |
CS3010-101;V1.1 |
方案最新版本号
|
V1.2
|
版本日期: |
2020-04-23 |
方案是否为联合用药 |
企业选择不公示 |
二、申请人信息
三、临床试验信息
1、试验目的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包括在携带IDH1突变的中国R/R AML中评价ivosidenib的药代动力学特征。
本研究的次要目的包括评价ivosidenib在携带IDH1突变的中国R/R AML受试者中的安全性、临床疗效,及ivosidenib和2-HG之间的PK/PD关联。
2、试验设计
试验分类 |
安全性和有效性
|
试验分期 |
I期
|
设计类型 |
单臂试验
|
随机化 |
非随机化
|
盲法 |
开放
|
试验范围 |
国内试验
|
3、受试者信息
年龄 |
18岁(最小年龄)至
无岁(最大年龄)
|
性别 |
男+女
|
健康受试者 |
无
|
入选标准 |
1
|
年龄必须≥18岁
|
2
|
必须患有R/R AML
|
3
|
中心实验室确认的IDH1 R132位点基因突变
|
4
|
ECOG PS必须为0至2分
|
5
|
受试者必须有充分的肝肾功能
|
6
|
受试者需经骨髓穿刺和/或活检确诊及评估AML病情
|
7
|
必须从任何先前的手术、放疗或用于癌症的其他疗法的任何临床相关毒性作用中恢复
|
|
排除标准 |
1
|
受试者之前接受过突变特异性IDH1抑制剂治疗并且在治疗期间发生疾病进展。
|
2
|
受试者在第一剂ivosidenib前的60天内接受过HSCT,或在筛选时接受HSCT后的免疫抑制治疗,或存在具有临床意义的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
|
3
|
受试者在第一个ivosidenib给药日之前<14天内接受过全身抗癌治疗或放疗。
|
4
|
受试者在第一个ivosidenib给药日之前<14天内接受过试验药品。
|
5
|
受试者在第一个ivosidenib给药日之前<14天内接受过具有抗肿瘤适应症的中草药治疗。
|
6
|
受试者可获得其他潜在治愈性抗癌疗法。
|
7
|
受试者在筛选访视或第一个研究药物给药日时具有需要抗感染治疗的活动性重度感染或者出现不明原因的体温>38.5℃发热。
|
8
|
在C1D1前的大约28天内,通过超声心动图(ECHO)或多门控采集(MUGA)扫描显示受试者具有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III级或IV级充血性心力衰竭或LVEF < 40%。
|
9
|
受试者在筛选前的最后6个月内具有心肌梗死病史;患有已知不稳定或无法控制的心绞痛;患有已知重度和/或无法控制的室性心律失常。
|
10
|
受试者存在已知的吞咽困难、短肠综合征、胃轻瘫或其他限制口服药物摄入或胃肠吸收的病症。
|
11
|
受试者具有提示活动性中枢神经系统(CNS)白血病临床症状或已知具有CNS白血病。
|
12
|
受试者出现立即危及生命的白血病重度并发症,例如,不受控制的出血、伴有缺氧或休克的肺炎,和/或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
13
|
受试者有已知的进行性脑白质病变史。
|
|
4、试验分组
试验药 |
序号 |
名称 |
用法 |
1
|
中文通用名:艾伏尼布片
英文通用名:Ivosidenib Tablets
商品名称:拓舒沃
|
用法用量:片剂,250mg,口服。密集PK/PD 组:在D-3单次口服500mg,从D1开始连续口服500mgQD,每28天为一个周期;非密集PK/PD组:从D1开始连续口服500mgQD,每28天为一个周期
|
2
|
中文通用名:艾伏尼布片
英文通用名:Ivosidenib Tablets
商品名称:拓舒沃
|
剂型:片剂
规格:250mg
用法用量:口服, 密集PK/PD 组:在D-3单次口服500mg,从D1开始连续口服500mgQD;非密集PK/PD组:从D1开始连续口服500mgQD。
用药时程:每28天为一个周期,连续给药。
|
|
对照药 |
序号 |
名称 |
用法 |
1 |
中文通用名:无
|
用法用量:无
|
|
5、终点指标
主要终点指标及评价时间 |
序号 |
指标 |
评价时间 |
终点指标选择 |
1 |
ivosidenib的药代动力学特征 |
试验期间 |
有效性指标+安全性指标
|
|
次要终点指标及评价时间 |
序号 |
指标 |
评价时间 |
终点指标选择 |
1 |
|
|
企业选择不公示
|
|
6、数据安全监查委员会(DMC)
无
7、是否购买保险
有
四、研究者信息
1、主要研究者信息
1 |
姓名 |
王建祥 |
学位 |
医学博士 |
职称 |
主任医师 |
电话 |
022-23909120 |
Email |
wangjx@ihcams.ac.cn |
邮政地址 |
天津市-天津市-和平区南京路288号 |
邮编 |
300020 |
单位名称 |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 |
2、各参加机构信息
序号 |
机构名称 |
主要研究者 |
国家或地区 |
省(州) |
城市 |
1 |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 |
王建祥 |
中国 |
天津市 |
天津市 |
2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
张晓红 |
中国 |
浙江 |
杭州 |
3 |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 |
张连生 |
中国 |
甘肃 |
兰州 |
4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
李剑 |
中国 |
北京 |
北京 |
5 |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
张钰 |
中国 |
广东 |
广州 |
6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
周剑峰 |
中国 |
湖北 |
武汉 |
7 |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罗盛 |
中国 |
浙江 |
温州 |
8 |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
纪春岩 |
中国 |
山东 |
济南 |
9 |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
刘竞 |
中国 |
湖南 |
长沙 |
10 |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
常春康 |
中国 |
上海 |
上海 |
11 |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
郑静 |
中国 |
福建 |
福州 |
12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景红梅 |
中国 |
北京 |
北京 |
13 |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仇惠英 |
中国 |
江苏 |
苏州 |
14 |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李艳 |
中国 |
吉林 |
沈阳 |
15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龚玉萍 |
中国 |
四川 |
成都 |
16 |
河南省肿瘤医院 |
尹青松 |
中国 |
河南 |
郑州 |
17 |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
徐开林 |
中国 |
江苏 |
徐州 |
18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
陈智超 |
中国 |
湖北 |
武汉 |
19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
金洁 |
中国 |
浙江 |
杭州 |
20 |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
张建华 |
中国 |
山西 |
太原 |
21 |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
高素君 |
中国 |
吉林 |
长春 |
22 |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
梁洋 |
中国 |
广东 |
广州 |
23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
李军民 |
中国 |
上海 |
上海 |
24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高蕾 |
中国 |
重庆 |
重庆 |
五、伦理委员会信息
序号 |
名称 |
审查结论 |
批准日期/备案日期 |
1 |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伦理委员会 |
同意
|
2019-08-08 |
2 |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伦理委员会 |
同意
|
2020-07-01 |
六、试验状态信息
1、试验状态
已完成
2、试验人数
目标入组人数 |
国内: 30 ;
|
已入组人数 |
国内: 30 ;
|
实际入组总人数 |
国内: 30 ;
|
3、受试者招募及试验完成日期
第一例受试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日期 |
国内:2019-11-12;
|
第一例受试者入组日期 |
国内:2019-11-19;
|
试验完成日期
|
国内:2023-01-18;
|
七、临床试验结果摘要
序号 |
版本号 |
版本日期 |
1 |
无 |
2023-04-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