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题目和背景信息
登记号 |
CTR20182356 |
相关登记号 |
CTR20182354 |
药物名称 |
Aprocitentan片
曾用名:
|
药物类型 |
化学药物
|
临床申请受理号
|
企业选择不公示
|
适应症 |
难治性高血压 |
试验专业题目 |
Aprocitentan治疗难治性高血压(RHT)受试者的多中心、盲法、随机、平行组、3期研究 |
试验通俗题目 |
一项确定Aprocitentan是否对难治性高血压患者治疗有效和安全的研究 |
试验方案编号 |
ID-080A301;版本号2.0,版本日期2018年9月19日 |
方案最新版本号
|
|
版本日期: |
|
方案是否为联合用药 |
企业选择不公示 |
二、申请人信息
三、临床试验信息
1、试验目的
这项研究的目的是评价在难治性高血压患者中在其他抗高血压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添加新药Aprocitentan在的降血压作用以及这种作用的持久性。
2、试验设计
试验分类 |
安全性和有效性
|
试验分期 |
III期
|
设计类型 |
平行分组
|
随机化 |
随机化
|
盲法 |
双盲
|
试验范围 |
国际多中心试验
|
3、受试者信息
年龄 |
18岁(最小年龄)至
无岁(最大年龄)
|
性别 |
男+女
|
健康受试者 |
无
|
入选标准 |
1
|
在执行任何研究要求的程序之前在ICF 上签署姓名和日期。
|
2
|
男性和女性受试者;年龄为18 岁(或国家规定的成人年龄)或以上。
|
3
|
在受试者的病历中有筛选访视前1 年内接受至少3 种背景抗高血压药物治疗 但BP 未控制的明确病史记录。
|
4
|
在筛选访视(访视1)前使用至少3 种不同药理类别的抗高血压药物(包括 利尿剂)治疗至少4 周。β受体阻滞剂不被视为背景抗高血压药物。
|
5
|
在筛选访视时经AOBPM 测定的平均SiSBP≥140 mmHg。
|
6
|
在受试者的病历中有诊断为RHT 的明确记录(根据中心的医疗实践规范): 排除高血压的继发原因(例如,通过检测血清醛固酮、血浆肾素活性, 进行双相/多普勒超声、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评估来排除高血压的 继发原因[Rimoldi 2013]); 用药依从性(例如,如何检查和/或监测依从性),以排除表观RHT。
|
7
|
有生育能力的女性[见第4.5.1 节中的定义]只有符合以下条件才具备入选资 格: 在筛选和基线(即RI 阶段结束)时的妊娠检测结果为阴性。 同意在研究期间以及随机研究治疗终止后30 天内进行妊娠检测。 同意从筛选起直到随机研究治疗终止后至少30 天,使用第4.5 节中描 述的避孕方法。
|
8
|
从背景抗高血压药物(即至少3 种不同药理类别的药物,包括利尿剂)转换 为标准化背景抗高血压治疗后,经AOBPM 测定的SiSBP 平均谷值≥140 mmHg。
|
9
|
在首次RI 访视前至少4 周转换到标准化背景抗高血压治疗。
|
10
|
经AOBPM 测定的SiSBP 平均谷值≥140 mmHg
|
11
|
自RI 阶段开始后,标准背景抗高血压治疗的剂量保持稳定
|
12
|
经AOBPM 测定的SiSBP 平均谷值≥140 mmHg。
|
13
|
受试者在RI 阶段中对研究治疗(即安慰剂)的依从性≥80%(药片计数)以 及对标准背景抗高血压治疗的依从性≥80%(药片计数)。
|
|
排除标准 |
1
|
妊娠或哺乳的受试者
|
2
|
由于白大衣效应、医学惯性、治疗依从性差或高血压的继发原因(不包括阻 塞性睡眠呼吸暂停)而引起的表观/假性RHT,
|
3
|
经证实的重度高血压(3 级),定义为在两个不同时间点经AOBPM 测定的 平均SiSBP≥180 mmHg 和/或SiDBP≥110 mmHg。BP 复测可以在筛选访视期 间(例如,至少3 小时后)、或下一次计划访视、或计划外访视时进行。复 测的时间由研究者根据受试者的病史而决定。
|
4
|
筛选前6 个月内已知有和记录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风、不稳定型心绞痛 或心肌梗死(MI)。
|
5
|
研究者认为有临床意义的不稳定心脏疾病,例如,未控制的症状性心律失常、 房颤、NYHA III 或IV 级充血性心力衰竭。
|
6
|
重度肾功能不全,定义为使用CKD 流行病学(CKD-EPI)协同肌酐方程估 算的eGFR
|
7
|
1 型DM。
|
8
|
受试者上夜班。 每周最多允许2 次夜班(研究访视前3 天内除外)。在记录ABPM 的访视 期间不允许上夜班。
|
9
|
研究者认为可能会使受试者置于风险中、干扰治疗依从性、研究执行或结果 解释的任何已知的因素、疾病或临床相关的内科或外科状况。
|
10
|
已知患有危及生命的疾病,预期寿命
|
11
|
接受任何可能会影响BP 的药物的治疗(如精神病治疗药物)
|
12
|
接受任何其他ERA 的治疗。
|
13
|
对标准背景抗高血压治疗(一种由CCB [氨氯地平]、ARB [缬沙坦]和利尿 剂[HCTZ]组成的固定复方制剂)三种成分中任何一种(或任何辅料)有禁 忌症和/或已知过敏史(根据这些药物的标签或同类别的药物)
|
14
|
已知对aprocitentan 或同类别药物或任何辅料过敏。
|
15
|
在筛选前3 个月内接受或计划接受另一种试验性治疗。
|
16
|
实验室评估(基于中心实验室):ALT 或AST >正常范围上限的3 倍,或重度肝损害。 血红蛋白
|
17
|
经证实的重度高血压(3 级),定义为在两个不同时间点经AOBPM 测定的 平均SiSBP≥180 mmHg 和/或SiDBP≥110 mmHg。 BP 复测可以在首次RI 访视期间(例如,至少3 小时后)、或下一次计划访 视、或计划外访视时进行。复测的时间由研究者根据受试者的病史而决定。
|
18
|
随机化时:基于当地实验室的实验室评估。 ALT 或AST >正常范围上限的3 倍。 血红蛋白
|
|
4、试验分组
试验药 |
序号 |
名称 |
用法 |
1
|
中文通用名:Aprocitentan
|
用法用量:片剂, 规格12.5mg,口服,每天早上服用,无论是否用餐,每日一次,一次一片12.5mg,用药时长: 第一部分:双盲阶段, 随机为Aprocitentan 12.5mg组用药4周 第二部分:单盲阶段,Aprocitentan 25mg组,用药32周; 第三部分:双盲撤药阶段,随机为Aprocitentan 25mg组或者安慰剂组,用药12周。低剂量组。
|
2
|
中文通用名:Aprocitentan
|
用法用量:片剂, 规格25mg,口服,每天早上服用,无论是否用餐,每日一次,一次一片25mg,用药时长: 第一部分:双盲阶段, 随机为Aprocitentan25mg组,用药4周 第二部分:单盲阶段,Aprocitentan 25mg组,用药32周; 第三部分:双盲撤药阶段,随机为Aprocitentan 25mg组,用药12周。高剂量组。
|
3
|
中文通用名:Exforge HCT(未在中国上市)
|
用法用量:片剂, 规格10/160/25 mg,口服,每天早上服用,无论是否用餐,每日一次,一次一片10/160/25 mg/片(高剂量组),用药时长:作为背景用药从转换到研究结束(EOS)。高剂量组。
|
4
|
中文通用名:Exforge HCT(未在中国上市)
|
用法用量:片剂, 规格5/160/25 mg,口服,每天早上服用,无论是否用餐,每日一次,一次一片5/160/25 mg/片(如高剂量不耐受时调整),用药时长:作为背景用药从转换到研究结束(EOS)。低剂量组。
|
|
对照药 |
序号 |
名称 |
用法 |
1 |
中文通用名:Aprocitentan
|
用法用量:片剂, 规格:安慰剂,口服,每天早上服用,无论是否用餐,每日一次,一次一片,安慰剂,用药时长: 第一部分:双盲阶段, 随机为安慰剂组用药4周 第二部分:单盲阶段,Aprocitentan 25mg组,用药32周; 第三部分:双盲撤药阶段,随机为安慰剂组,用药12周。安慰剂组。
|
2 |
中文通用名:Exforge HCT(未在中国上市)
|
用法用量:片剂, 规格10/160/25 mg,口服,每天早上服用,无论是否用餐,每日一次,一次一片10/160/25 mg/片(高剂量组),用药时长:作为背景用药从转换到研究结束(EOS)。高剂量组。
|
3 |
中文通用名:Exforge HCT(未在中国上市)
|
用法用量:片剂, 规格5/160/25 mg,口服,每天早上服用,无论是否用餐,每日一次,一次一片5/160/25 mg/片(如高剂量不耐受时调整),用药时长:作为背景用药从转换到研究结束(EOS)。低剂量组。
|
|
5、终点指标
主要终点指标及评价时间 |
序号 |
指标 |
评价时间 |
终点指标选择 |
1 |
经AOBPM 测定的SiSBP 平均谷值从基线至双盲期治疗第4 周的变化。 |
双盲期治疗第4 周 |
有效性指标
|
|
次要终点指标及评价时间 |
序号 |
指标 |
评价时间 |
终点指标选择 |
1 |
经AOBPM 测定的SiSBP 平均谷值从第36 周(即 单盲撤药期治疗开始)至第40 周的变化。 |
治疗第40周 |
有效性指标
|
2 |
经AOBPM 测定的SiDBP 平均谷值从基线至DB 治疗第4 周的变化; |
双盲期治疗第4 周 |
有效性指标
|
3 |
经ABPM 测定的24 小时平均SBP 和DBP 从基线至DB 治疗第4 周的变化; |
双盲期治疗第4 周 |
有效性指标
|
4 |
经AOBPM 测定的SiDBP 平均谷值从第36 周(即DB-WD 治疗开始)至第 40 周的变化; |
治疗第40周 |
有效性指标
|
5 |
经ABPM 测定的24 小时平均SBP 和DBP 从第36 周(即DB-WD 治疗开始) 至第40 周的变化。 |
治疗第40周 |
有效性指标
|
6 |
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从基线至DB、SB 和DB-WD 部分中所有评估 时间点的变化; |
治疗第40周 |
有效性指标
|
7 |
由于经证实为3 级高血压(即平均SiSBP/SiDBP≥180/110 mmHg)而终止随 机研究治疗。 |
治疗中止时 |
有效性指标
|
8 |
在SB aprocitentan 部分或DB-WD 部分中启用抗高血压援救药物。 |
抗高血压援救药物启动时 |
有效性指标
|
9 |
治疗中出现的AEs;SAEs;导致研究治疗提前终止的AEs; |
整个研究期间 |
安全性指标
|
10 |
治疗中出现的MACEs,即心血管死亡、非致命性MI 和非致命性中风。只有经CAC 确认的事件才会被考虑; |
整个研究期间 |
安全性指标
|
11 |
治疗中出现的MACE-plus,即心血管死亡、非致命性MI、非致命性中风和 心衰住院;只有那些经CAC 确认的事件才会被考虑; |
整个研究期间 |
安全性指标
|
12 |
由于体液潴留而增加现有利尿剂的剂量或加用新的利尿剂 |
整个研究期间 |
安全性指标
|
13 |
体重和HR 从基线至每次访视(直至EOS)的变化; |
整个研究期间 |
安全性指标
|
14 |
每次访视时(直至EOS)治疗中出现的显著实验室异常 |
整个研究期间 |
安全性指标
|
15 |
实验室变量从基线至每次访视(直至EOS)的变化 |
整个研究期间 |
安全性指标
|
16 |
12 导联ECG 变量从基线至每次访视(直至EOS)的变化 |
整个研究期间 |
安全性指标
|
|
6、数据安全监查委员会(DMC)
有
7、为受试者购买试验伤害保险
有
四、研究者信息
1、主要研究者信息
1 |
姓名 |
王继光,医学博士 |
学位 |
|
职称 |
主任医师&研究员 |
电话 |
13764189476 |
Email |
jiguangw@163.com |
邮政地址 |
上海市黄浦区瑞金二路197号11号楼902室 |
邮编 |
200025 |
单位名称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
2、各参加机构信息
序号 |
机构名称 |
主要研究者 |
国家 |
省(州) |
城市 |
1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
王继光 |
中国 |
无 |
上海 |
2 |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 |
余静 |
中国 |
甘肃 |
兰州 |
3 |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
袁洪 |
中国 |
湖南 |
长沙 |
4 |
广东省人民医院 |
冯颖青 |
中国 |
广东 |
广州 |
5 |
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
张昕 |
中国 |
内蒙古 |
包头 |
6 |
浙江省人民医院 |
王利宏 |
中国 |
浙江 |
杭州 |
7 |
海南省第三人民医院 |
林玲 |
中国 |
海南 |
三亚 |
8 |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牟建军 |
中国 |
陕西 |
西安 |
五、伦理委员会信息
序号 |
名称 |
审查结论 |
批准日期/备案日期 |
1 |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伦理委员会 |
同意
|
2019-01-03 |
2 |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药物临床试验伦理委员会 |
同意
|
2019-01-29 |
3 |
海南省第三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 |
同意
|
2019-03-01 |
4 |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伦理委员会 |
同意
|
2019-03-01 |
5 |
瑞金医院药物临床试验伦理委员会 |
同意
|
2019-03-14 |
六、试验状态信息
1、试验状态
进行中
(招募中)
2、试验人数
目标入组人数 |
国内: 56 ;
国际: 600 ;
|
已入组人数 |
国内: 登记人暂未填写该信息;
国际: 登记人暂未填写该信息;
|
实际入组总人数 |
国内: 0 ;
国际: 登记人暂未填写该信息;
|
3、受试者招募及试验完成日期
第一例受试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日期 |
国内:登记人暂未填写该信息;
国际:2018-06-18;
|
第一例受试者入组日期 |
国内:登记人暂未填写该信息;
国际:登记人暂未填写该信息;
|
试验完成日期
|
国内:登记人暂未填写该信息;
国际:登记人暂未填写该信息;
|
七、临床试验结果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