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题目和背景信息
登记号 |
CTR20181133 |
相关登记号 |
|
药物名称 |
HG146胶囊
曾用名:
|
药物类型 |
化学药物
|
临床申请受理号
|
企业选择不公示
|
适应症 |
多发性骨髓瘤 |
试验专业题目 |
单中心、开放、评价HG146胶囊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Ⅰ期临床研究 |
试验通俗题目 |
评价HG146胶囊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耐受性和安全性 |
试验方案编号 |
HG146-Ⅰ-CRP-1.0;版本号:1.1 |
方案最新版本号
|
1.2
|
版本日期: |
2020-07-31 |
方案是否为联合用药 |
企业选择不公示 |
二、申请人信息
三、临床试验信息
1、试验目的
主要目的:评价HG146胶囊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耐受性和安全性; 次要目的:评价HG146胶囊药代动力学:评价HG146胶囊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初步疗效;评价HG146胶囊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患者Ⅱ期研究推荐剂量(RP2D); 探索性目的:评价HG146胶囊的药效学标记物与疗效和安全性的关系。
2、试验设计
试验分类 |
安全性
|
试验分期 |
I期
|
设计类型 |
单臂试验
|
随机化 |
非随机化
|
盲法 |
开放
|
试验范围 |
国内试验
|
3、受试者信息
年龄 |
18岁(最小年龄)至
75岁(最大年龄)
|
性别 |
男+女
|
健康受试者 |
无
|
入选标准 |
1
|
年龄≥18岁,≤75岁,男女均可;
|
2
|
临床检验确认为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RRMM);复发性定义:最近一次化疗缓解(SD或 更好)后疾病进展;难治性定义:最近一次化疗未能到达微小应答(minimal response)或化疗后60天内疾病进展(PD)。
|
3
|
至少接受过2个系统化疗方案包括蛋白酶抑制剂和/或免疫调节剂,尽量多入既往治疗包括蛋白酶体抑制剂和免疫调节剂的患者;
|
4
|
具有可测量的M蛋白水平:血清蛋白≥10g/L (如果为IgA、IgD、IgE、或IgM多发性骨髓瘤受试者,则≥0.5g/dL) 或尿液M蛋白≥200mg/24h,或在检测不到血清或尿M蛋白的受试者中,血清免疫球蛋白游离轻链≥100mg/L且血清免疫球蛋白κ/γ游离轻链比异常。
|
5
|
患者不适合自体骨髓移植或拒绝自体骨髓移植或自体骨髓移植后复发;
|
6
|
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体能状态(PS)评分:0,1,2,预计生存期≥3个月;
|
7
|
器官功能水平必须符合下列要求:骨髓: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ANC)≥1.0×10^9/L;血红蛋白(HGB)≥8g/dL(80g/L);血小板计数(PLT)≥75,000/μL(75×10^9/L);肾功能:肌酐清除率>30ml/min;肝功能:血清胆红素<1.5×正常值上限(即<42μmol/L);ALT和/或AST≤3×正常值上限(即ALT:男≤150 女≤120 IU/L;AST: 男≤120 女≤115 IU/L);心功能:纽约心脏功能学会心功能分级为2级或以下。
|
8
|
血清总钙≤正常值上限(即≤2.7mmol/L);
|
9
|
育龄期妇女必须在开始治疗之前的7天内做妊娠试验,血妊娠必须为阴性;必须为非哺乳期;所有受试者(不管男性或女性)均应在整个治疗周期及治疗结束后6个月内采取充分的避孕措施。
|
10
|
患者能够吞咽胶囊;
|
11
|
受试者经过全面的了解,愿意签署知情同意书。
|
12
|
不符合上述条件之一者,不得入选。
|
|
排除标准 |
1
|
已知对研究药物或其任一赋形剂严重过敏;
|
2
|
试验前受试者治疗情况:入组前3个月内进行过自体骨髓移植治疗;接受过异体骨髓移植;曾使用过HDAC抑制剂;入组前2周内接受过放疗或进行过骨髓抑制性化疗或生物治疗;
|
3
|
有其他恶性肿瘤历史,除非肿瘤经治疗后得到控制并在5年内没有经过治疗、也没有复发;
|
4
|
受试者各器官系统情况: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例如,经积极的干预治疗后,空腹血糖>10.0mmoL);严重的肺部疾病(CTCAE V5.0分级Ⅲ-Ⅳ级);首次给药前6个月内,有严重的心脏疾病:包括,心肌梗死,或与心脏功能相关或影响心脏功能的不稳定或不受控疾病/状况(如,不稳定型心绞痛、充血性心力衰竭、纽约心脏并协会(NYHA)分级III-IV级),或不受控的心律不齐(CTCAE≥2级),或校正的QT间期(QTc)满足如下标准:男性QTc>450msec,女性QTc>470msec;具有显著的肾脏或肝脏功能障碍;严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由研究者或心理医生判断有精神病史或情绪障碍(包括医疗记录有抑郁发作、双相情感障碍(I或II)、强迫症、精神分裂症、自杀企图或自杀意念的历史、或杀人的念头(立即做伤害他人的风险)、焦虑等级3级以上等);
|
5
|
活动期>2级的严重感染(CTCAE V5.0标准);
|
6
|
活动期乙肝或丙肝疾病(乙肝病毒定量<100,丙肝抗体阴性(0-1 COI)则可以入本研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阳性、梅毒抗体阳性;
|
7
|
持续性腹泻(1级以上)(持续时间≥14天);
|
8
|
合并应用引起的QT间期延长药物的5个半衰期内(详见表28-3);
|
9
|
研究者判断为明显影响药代动力学参数的情况(如酗酒、服用中药等);
|
10
|
首次给药前7天内,使用过中度和强力的细胞色素P450(CYP)3A4同功酶诱导剂或CYP2D6同工酶抑制剂;
|
11
|
吞咽困难或口服吸收障碍的患者;
|
12
|
1个月内参加过其他临床试验或在试验药物代谢7个半衰期时间内;
|
13
|
研究者判断任何不稳定的或可能危及受试者安全性及其对研究的依从性的状况;
|
14
|
研究者认为不适合采用此方案治疗的受试者。
|
|
4、试验分组
试验药 |
序号 |
名称 |
用法 |
1
|
中文通用名:HG146胶囊5mg(1粒5mg)
|
用法用量:HG146胶囊剂;规格5mg;口服,受试者均先接受单次给药,并观察6天,观察期结束后,如果受试者对单次给药耐受且安全性好,再接受同一剂量、每21天为一个周期,共4个周期的治疗。在每个周期里,受试者隔日服药(qod)连续用药14天(共服药7次),停药7天。
|
2
|
中文通用名:HG146胶囊10mg(1粒10mg)
|
用法用量:HG146胶囊剂;规格10mg;口服,受试者均先接受单次给药,并观察6天,观察期结束后,如果受试者对单次给药耐受且安全性好,再接受同一剂量、每21天为一个周期,共4个周期的治疗。在每个周期里,受试者隔日服药(qod)连续用药14天(共服药7次),停药7天。
|
3
|
中文通用名:HG146胶囊15mg(1粒5mg+1粒10mg)
|
用法用量:HG146胶囊剂;规格15mg;口服,受试者均先接受单次给药,并观察6天,观察期结束后,如果受试者对单次给药耐受且安全性好,再接受同一剂量、每21天为一个周期,共4个周期的治疗。在每个周期里,受试者隔日服药(qod)连续用药14天(共服药7次),停药7天。
|
4
|
中文通用名:HG146胶囊20mg(2粒10mg)
|
用法用量:HG146胶囊剂;规格20mg;口服,受试者均先接受单次给药,并观察6天,观察期结束后,如果受试者对单次给药耐受且安全性好,再接受同一剂量、每21天为一个周期,共4个周期的治疗。在每个周期里,受试者隔日服药(qod)连续用药14天(共服药7次),停药7天。
|
5
|
中文通用名:HG146胶囊5mg(1粒5mg)
|
用法用量:HG146胶囊剂;包装规格5mg/瓶(含1粒5mg);口服,受试者均先接受单次给药,并观察6天,观察期结束后,如果受试者对单次给药耐受且安全性好,再接受同一剂量、每21天为一个周期,共4个周期的治疗。在每个周期里,受试者隔日服药(qod)连续用药14天(共服药7次),停药7天。
|
6
|
中文通用名:HG146胶囊10mg(1粒10mg)
|
用法用量:HG146胶囊剂;包装规格10mg/瓶(含1粒10mg);口服,受试者均先接受单次给药,并观察6天,观察期结束后,如果受试者对单次给药耐受且安全性好,再接受同一剂量、每21天为一个周期,共4个周期的治疗。在每个周期里,受试者隔日服药(qod)连续用药14天(共服药7次),停药7天。
|
7
|
中文通用名:HG146胶囊15mg(1粒5mg+1粒10mg)
|
用法用量:HG146胶囊剂;包装规格15mg/瓶(含1粒5mg和1粒10mg);口服,受试者均先接受单次给药,并观察6天,观察期结束后,如果受试者对单次给药耐受且安全性好,再接受同一剂量、每21天为一个周期,共4个周期的治疗。在每个周期里,受试者隔日服药(qod)连续用药14天(共服药7次),停药7天。
|
8
|
中文通用名:HG146胶囊20mg(2粒10mg)
|
用法用量:HG146胶囊剂;包装规格20mg/瓶(含2粒10mg);口服,受试者均先接受单次给药,并观察6天,观察期结束后,如果受试者对单次给药耐受且安全性好,再接受同一剂量、每21天为一个周期,共4个周期的治疗。在每个周期里,受试者隔日服药(qod)连续用药14天(共服药7次),停药7天。
|
|
对照药 |
序号 |
名称 |
用法 |
1 |
中文通用名:无
|
用法用量:无
|
|
5、终点指标
主要终点指标及评价时间 |
序号 |
指标 |
评价时间 |
终点指标选择 |
1 |
剂量限制毒性(DLT) |
患者入组至试验结束,约为13个月 |
安全性指标
|
2 |
最大耐受剂量(MTD) |
患者入组至试验结束,约为13个月 |
安全性指标
|
|
次要终点指标及评价时间 |
序号 |
指标 |
评价时间 |
终点指标选择 |
1 |
HG146胶囊的安全性和耐受性(不良事件、严重不良事件、死亡的发生频率、生命体征、体格检查、ECG改变、ECOG评分,。实验室检查指标) |
患者入组至试验结束,约为13个月 |
安全性指标
|
2 |
HG146胶囊的初步抗肿瘤活性,包括客观应答率(ORR) |
患者入组至试验结束,约为13个月 |
有效性指标
|
3 |
HG146胶囊的药代动力学特征 |
患者入组至试验结束,约为13个月 |
安全性指标
|
4 |
Ⅱ期研究推荐剂量(RP2D) |
患者入组至试验结束,约为13个月 |
安全性指标
|
|
6、数据安全监查委员会(DMC)
无
7、为受试者购买试验伤害保险
有
四、研究者信息
1、主要研究者信息
1 |
姓名 |
刘霆,医学硕士 |
学位 |
医学硕士 |
职称 |
教授 |
电话 |
18980601420 |
Email |
liuting@scu.edu.cn |
邮政地址 |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国学巷37号 |
邮编 |
610041 |
单位名称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2、各参加机构信息
序号 |
机构名称 |
主要研究者 |
国家 |
省(州) |
城市 |
1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刘霆 |
中国 |
四川省 |
成都市 |
五、伦理委员会信息
序号 |
名称 |
审查结论 |
批准日期/备案日期 |
1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临床试验伦理分委会 |
修改后同意
|
2018-05-30 |
2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临床试验伦理分委会 |
同意
|
2018-06-11 |
3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临床试验伦理委员会 |
同意
|
2018-09-14 |
4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临床试验伦理委员会 |
同意
|
2019-01-30 |
5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临床试验伦理委员会 |
同意
|
2019-09-10 |
6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临床试验伦理委员会 |
同意
|
2019-12-29 |
7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临床试验伦理审查委员会 |
同意
|
2020-09-08 |
六、试验状态信息
1、试验状态
进行中
(招募中)
2、试验人数
目标入组人数 |
国内: 12 ;
|
已入组人数 |
国内: 登记人暂未填写该信息;
|
实际入组总人数 |
国内: 2 ;
|
3、受试者招募及试验完成日期
第一例受试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日期 |
国内:2019-01-08;
|
第一例受试者入组日期 |
国内:登记人暂未填写该信息;
|
试验完成日期
|
国内:登记人暂未填写该信息;
|
七、临床试验结果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