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题目和背景信息
登记号 |
CTR20170832 |
相关登记号 |
CTR20131999;CTR20131998;CTR20160030;CTR20170530; |
药物名称 |
注射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Fc融合蛋白(rhEPO-Fc)
|
药物类型 |
生物制品
|
临床申请受理号
|
企业选择不公示
|
适应症 |
肾性贫血 |
试验专业题目 |
初步评价将rhEPO-Fc用于中国肾性贫血受试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的随机、开放、剂量和给药间隔探索的Ⅱb期临床研究 |
试验通俗题目 |
rhEPO-Fc治疗肾性贫血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 |
试验方案编号 |
Leadingpharm2017005;1.5版 |
方案最新版本号
|
|
版本日期: |
|
方案是否为联合用药 |
企业选择不公示 |
二、申请人信息
三、临床试验信息
1、试验目的
探索中国肾性贫血受试者使用不同剂量rhEPO-Fc、不同给要间隔、连续12周后rhEPO-Fc在人体的安全性、有效性;为下一阶段临床研究提供依据。
2、试验设计
试验分类 |
安全性和有效性
|
试验分期 |
II期
|
设计类型 |
平行分组
|
随机化 |
随机化
|
盲法 |
开放
|
试验范围 |
国内试验
|
3、受试者信息
年龄 |
18岁(最小年龄)至
75岁(最大年龄)
|
性别 |
男+女
|
健康受试者 |
无
|
入选标准 |
1
|
入选前接受血液透析3个月以上的稳定期慢性肾功能衰竭受试者,每周透析 治疗2-4次,单次透析充分(Kt/V:≥1.2,Kt/V通过抽血检验获得。计算公式:spKt/V=-ln(R-0.008*透析时间)+(4-3.5R)*( △BW/BW);其中ln是自然对数,R是透后血尿素/透前血尿素(μmol/L),△BW是超滤量,BW是透析后体重(kg),1μmol/L尿素=2μmol/L尿素氮);
|
2
|
年龄:18~75 岁(含18岁和75岁),为中国公民;
|
3
|
性别不限;
|
4
|
筛选时血红蛋白浓度(Hb)为 80 -100 g/L(含界值) (含界值) ;
|
5
|
给药前 10 天未用 EPO EPO;
|
6
|
抗EPO-Fc 抗体阴性;
|
7
|
血清叶酸值≥正常值下限,维生素B12水平≥正常值下限;
|
8
|
血液透析受试者,使用导管为除临时导管外的其他3种通路;
|
9
|
受试者自愿参加试验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能够依照试验方案规定完成研究。
|
|
排除标准 |
1
|
血压未能得到有效的控制(舒张压 >110 mmHg 或收缩压 > 170 mmHg );
|
2
|
伴有难治性高血压患者(应用非药物治疗以及包括利尿剂在内的至少3种药物足量治疗数周仍不能将血压控制在目标水平为难治性高血压);
|
3
|
患有恶性肿瘤且肿瘤未被控制,处于活动期,预计生存期小于1年;
|
4
|
正患有NYHA III级或IV级心力衰竭的患者;
|
5
|
严重的肝病病史;
|
6
|
ALT或AST 超过正常值上限 2 倍
|
7
|
3 个月之内接受过免疫抑制剂的患者;
|
8
|
3个月内参加过其他药物临床试验或1个月内参加过医疗器械临床试验;
|
9
|
正处于血栓塞性疾病 急性期的患者 ;
|
10
|
存在EPO抵抗的患者:EPO抵抗指皮下注射rHuEPO达到300IU/(kg /wk)(总量20000IU/wk)/静脉注射rHuEPO达到500IU/(kg/wk)(总量30000IU/wk)治疗4个月后,Hb仍不能达成或维持靶目标值;
|
11
|
已知凝血障碍或患有溶血症;
|
12
|
患有未被控制的慢性免疫性疾病(例如: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
13
|
试验前4周内发生明显感染者或C反应蛋白≥30mg/L;
|
14
|
处于结核病活动期的患者 ;
|
15
|
妊娠、哺乳期妇女;
|
16
|
在筛查访视前3个月内有消化道出血、大量出血或输血史者;
|
17
|
血清铁蛋白
|
18
|
正在使用ACEI或ARB制剂,并且血红蛋白含量达标不理想者;
|
19
|
iPTH>600pg/mL;
|
20
|
筛选前3个月内合并使用铝制剂者,或所从事工作可能导致体内铝蓄积的铝工业从业人员;
|
21
|
有明确的ESAs或rhEPO-Fc制剂辅料过敏史,或研究者判定为可能对本产品 过敏的患者 ;
|
22
|
正在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的患者 ;
|
23
|
预期寿命小于12个月;
|
24
|
研究者判定,不适于作为该研究的候选人的受试者(研究者认为可能对参加本试验的受试者的安全构成威胁的医学情况、可能混淆有效性或安全性评价的医学情况或可能干扰受试者参与试验的医学情况)。
|
|
4、试验分组
试验药 |
序号 |
名称 |
用法 |
1
|
中文通用名:注射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Fc融合蛋白(rhEPO-Fc)
|
用法用量:试验药1:粉针剂;规格:100μg/支;给药途径:静脉给药;用量:按照18μg/kg计算受试者给药量,每周给药1次;连续给药12周;给药方式:每支西林瓶内注入1ml 注射用水,溶解后抽出,静脉给药。
|
2
|
中文通用名:注射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Fc融合蛋白(rhEPO-Fc)
|
用法用量:粉针剂;规格:100μg/支;给药途径:静脉给药;用量:按照24μg/kg计算受试者给药量,每周给药1次;连续给药12周;给药方式:每支西林瓶内注入1ml 注射用水,溶解后抽出,静脉给药。
|
3
|
中文通用名:注射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Fc融合蛋白(rhEPO-Fc)
|
用法用量:粉针剂;规格:100μg/支;给药途径:静脉给药;用量:按照24μg/kg计算受试者给药量,每2周给药1次;连续给药12周;给药方式:每支西林瓶内注入1ml 注射用水,溶解后抽出,静脉给药。
|
4
|
中文通用名:注射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Fc融合蛋白(rhEPO-Fc)
|
用法用量:试验药1:粉针剂;规格:100μg/支;给药途径:静脉给药;用量:按照18μg/kg计算受试者给药量,每周给药1次;连续给药12周;给药方式:每支西林瓶内注入1ml 注射用水,溶解后抽出,静脉给药。
|
5
|
中文通用名:注射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Fc融合蛋白(rhEPO-Fc)
|
用法用量:粉针剂;规格:100μg/支;给药途径:静脉给药;用量:按照24μg/kg计算受试者给药量,每周给药1次;连续给药12周;给药方式:每支西林瓶内注入1ml 注射用水,溶解后抽出,静脉给药。
|
6
|
中文通用名:注射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Fc融合蛋白(rhEPO-Fc)
|
用法用量:粉针剂;规格:100μg/支;给药途径:静脉给药;用量:按照24μg/kg计算受试者给药量,每2周给药1次;连续给药12周;给药方式:每支西林瓶内注入1ml 注射用水,溶解后抽出,静脉给药。
|
7
|
中文通用名:注射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Fc融合蛋白(rhEPO-Fc)
|
用法用量:试验药1:粉针剂;规格:100μg/支;给药途径:静脉给药;用量:按照18μg/kg计算受试者给药量,每周给药1次;连续给药12周;给药方式:每支西林瓶内注入1ml 注射用水,溶解后抽出,静脉给药。
|
8
|
中文通用名:注射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Fc融合蛋白(rhEPO-Fc)
|
用法用量:粉针剂;规格:100μg/支;给药途径:静脉给药;用量:按照24μg/kg计算受试者给药量,每周给药1次;连续给药12周;给药方式:每支西林瓶内注入1ml 注射用水,溶解后抽出,静脉给药。
|
9
|
中文通用名:注射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Fc融合蛋白(rhEPO-Fc)
|
用法用量:粉针剂;规格:100μg/支;给药途径:静脉给药;用量:按照24μg/kg计算受试者给药量,每2周给药1次;连续给药12周;给药方式:每支西林瓶内注入1ml 注射用水,溶解后抽出,静脉给药。
|
|
对照药 |
序号 |
名称 |
用法 |
1 |
中文通用名:无
|
用法用量:无
|
|
5、终点指标
主要终点指标及评价时间 |
序号 |
指标 |
评价时间 |
终点指标选择 |
1 |
计算各组给药后第12周各个时间点分别较基线时比,血红蛋白浓度上升至少(≥)10g/L或达到(含)110g/L的受试者比例,并进行组间比较; |
在治疗12周时 |
有效性指标
|
|
次要终点指标及评价时间 |
序号 |
指标 |
评价时间 |
终点指标选择 |
1 |
网织红细胞数较基线比的变化值;并进行组间比较 |
在治疗12周时 |
有效性指标
|
2 |
血红蛋白浓度和网织红细胞计数较基线比的变化值;并进行组间比较。 |
治疗8周时 |
有效性指标
|
3 |
较基线比,血红蛋白浓度上升至少(≥)10 g/L或达到(含)110 g/L水平的受试者比例;并进行组间比较。 |
治疗8周时 |
有效性指标
|
4 |
血红蛋白含量和网织红细胞计数较基线变化情况。 |
第12周至第16周 |
有效性指标
|
5 |
评估在试验过程中,由于血红蛋白水平降低而需要调整剂量的受试者数量和比例。 |
第12周 |
有效性指标
|
6 |
评估在试验过程中,由于血红蛋白水平升高而调整给药剂量的受试者数量和比例。 |
第12周 |
有效性指标
|
7 |
出现不良事件、实验室数值相对于基线值出现具有临床意义的显著变化的受试受试者数量和比例 |
第16周 |
安全性指标
|
|
6、数据安全监查委员会(DMC)
无
7、为受试者购买试验伤害保险
有
四、研究者信息
1、主要研究者信息
1 |
姓名 |
左力,医学博士 |
学位 |
|
职称 |
教授 |
电话 |
13910028495 |
Email |
Zuolimd@hotmail.com |
邮政地址 |
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南大街11号 |
邮编 |
100044 |
单位名称 |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
2、各参加机构信息
序号 |
机构名称 |
主要研究者 |
国家 |
省(州) |
城市 |
1 |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
左力 |
中国 |
北京 |
北京 |
2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
黄雯 |
中国 |
北京 |
北京 |
3 |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 |
李明旭 |
中国 |
北京 |
北京 |
4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
陈晓农 |
中国 |
上海 |
上海 |
5 |
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陈江华 |
中国 |
浙江 |
杭州 |
6 |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
郑丰 |
中国 |
辽宁 |
大连 |
7 |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 |
严跃红 |
中国 |
广州 |
广州 |
8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苏州九龙医院 |
孔维信 |
中国 |
江苏 |
苏州 |
9 |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
郭汉城 |
中国 |
福建 |
厦门 |
10 |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王沛 |
中国 |
河南 |
郑州 |
11 |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
李英 |
中国 |
河北 |
石家庄 |
12 |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林洪丽 |
中国 |
辽宁 |
大连 |
13 |
一汽总医院吉林大学第四医院 |
李银辉 |
中国 |
吉林 |
长春 |
14 |
株洲市中心医院 |
周平 |
中国 |
湖南 |
株洲 |
15 |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尹良红 |
中国 |
广东 |
广州 |
16 |
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
王彩丽 |
中国 |
内蒙古 |
包头市 |
17 |
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
熊飞 |
中国 |
湖北 |
武汉 |
18 |
贵州省人民医院 |
龙艳君 |
中国 |
贵州 |
贵阳 |
19 |
江苏省人民医院 |
邢昌赢 |
中国 |
江苏 |
南京 |
20 |
天津市人民医院 |
龙刚 |
中国 |
天津 |
天津 |
21 |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蒋红利 |
中国 |
陕西 |
西安 |
22 |
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 |
张伟利 |
中国 |
黑龙江 |
齐齐哈尔 |
23 |
临沂市人民医院 |
任岳钦 |
中国 |
山东 |
临沂 |
24 |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
张祖隆 |
中国 |
贵州 |
贵阳 |
25 |
浙江省台州医院 |
陈德君 |
中国 |
浙江 |
台州 |
26 |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 |
罗萍 |
中国 |
吉林 |
长春 |
27 |
吉林省人民医院 |
张睿 |
中国 |
吉林 |
长春 |
28 |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 |
徐金升 |
中国 |
河北 |
石家庄 |
29 |
邢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 |
郑慧宵 |
中国 |
河北 |
邢台 |
30 |
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 |
杨奕彬 |
中国 |
贵州 |
遵义 |
31 |
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 |
郑东辉 |
中国 |
江苏 |
淮安 |
32 |
荆州市中心医院 |
彭家清 |
中国 |
湖北 |
荆州 |
33 |
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 |
杨林 |
中国 |
湖北 |
宜昌 |
34 |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 |
刘天喜 |
中国 |
甘肃 |
兰州 |
35 |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
王利华 |
中国 |
山西 |
太原 |
36 |
山西省人民医院 |
文涛 |
中国 |
山西 |
太原 |
37 |
沧州市人民医院 |
郭铁标 |
中国 |
河北 |
沧州 |
38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
胡颖 |
中国 |
浙江 |
杭州 |
39 |
嘉兴市第一医院 |
朱福祥 |
中国 |
浙江 |
嘉兴 |
40 |
包头市中心医院 |
孙秀丽 |
中国 |
内蒙古 |
包头 |
41 |
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 |
王斐斐 |
中国 |
山西 |
长治 |
五、伦理委员会信息
序号 |
名称 |
审查结论 |
批准日期/备案日期 |
1 |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 |
修改后同意
|
2017-06-13 |
2 |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 |
修改后同意
|
2017-07-27 |
3 |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 |
修改后同意
|
2017-08-09 |
4 |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 |
同意
|
2017-08-22 |
5 |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 |
同意
|
2017-11-29 |
6 |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 |
同意
|
2018-05-09 |
7 |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 |
同意
|
2018-08-14 |
8 |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 |
同意
|
2018-10-15 |
六、试验状态信息
1、试验状态
已完成
2、试验人数
目标入组人数 |
国内: 180 ;
|
已入组人数 |
国内: 登记人暂未填写该信息;
|
实际入组总人数 |
国内: 180 ;
|
3、受试者招募及试验完成日期
第一例受试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日期 |
国内:2018-03-21;
|
第一例受试者入组日期 |
国内:登记人暂未填写该信息;
|
试验完成日期
|
国内:2019-06-12;
|
七、临床试验结果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