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题目和背景信息
登记号 |
CTR20170433 |
相关登记号 |
|
药物名称 |
重组全人抗PD-1单克隆抗体注射液
|
药物类型 |
生物制品
|
临床申请受理号
|
企业选择不公示
|
适应症 |
用于治疗晚期实体瘤(胃癌、食管癌为主) |
试验专业题目 |
GLS-010注射液治疗晚期实体瘤患者的安全性、耐受性、药代动力学及抗肿瘤疗效的I期临床研究 |
试验通俗题目 |
GLS-010注射液治疗晚期实体瘤患者的I期临床研究 |
试验方案编号 |
YH-S001-01;6.0 |
方案最新版本号
|
|
版本日期: |
|
方案是否为联合用药 |
企业选择不公示 |
二、申请人信息
三、临床试验信息
1、试验目的
主要目的:研究GLS-010在晚期实体瘤患者(以胃癌、食管癌为主)中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初步评价抗肿瘤疗效。次要目的:研究GLS-010的PK特点;探索其剂量限制性毒性、最大耐受剂量、推荐II期剂量;评估GLS-010的免疫原性和PD-1受体占有率。探索性目的:初步探索PD-L1表达情况与疗效的相关性。
2、试验设计
试验分类 |
安全性和有效性
|
试验分期 |
I期
|
设计类型 |
单臂试验
|
随机化 |
非随机化
|
盲法 |
开放
|
试验范围 |
国内试验
|
3、受试者信息
年龄 |
18岁(最小年龄)至
75岁(最大年龄)
|
性别 |
男+女
|
健康受试者 |
无
|
入选标准 |
1
|
自愿参加临床研究;完全了解、知情本研究并签署同意书;愿意遵循并有能力完成所有试验程序;
|
2
|
男性或女性,年龄 18 至 75 岁(含 18 岁和 75 岁);
|
3
|
经影像学和组织学或细胞学证实为晚期实体瘤患者;剂量爬坡研究:晚期实体瘤患者(以胃癌、食管癌为主);扩展研究:预计入组胃癌、食管癌患者,具体瘤种将根据剂量爬坡研究结果决定。
|
4
|
筛选期可提供肿瘤组织蜡块或病理活检切片白片,或允许在筛选期进行肿瘤组织活检取材的患者;
|
5
|
按照实体肿瘤的疗效评价标准(RECIST)1.1标准,至少有一个可测量病灶存在;
|
6
|
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为0至1分;
|
7
|
预计生存期不少于12周;
|
8
|
器官功能和造血功能必须符合以下要求:血红蛋白(HGB)≥90g/L;白细胞计数(WBC)≥ 3×10^9/L;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ANC)≥1.5×10^9/L;血小板计数(PLT)≥100×10^9/L;总胆红素(TBIL)≤1.5×正常值上限(ULN);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2.5×ULN;若肝功能异常是由于肿瘤肝转移所致,AST或ALT≤5×ULN;血清肌酐(Cr)≤1.5×ULN;国际标准化比率(INR)或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1.5×ULN。
|
9
|
育龄期女性或男性受试者必须同意在签署知情同意后、研究期间及GLS-010最后一次给药后5个月内受试者本人及男性受试者的伴侣采取有效的避孕措施。
|
|
排除标准 |
1
|
有脑膜转移或有症状的中枢神经系统转移者;
|
2
|
有症状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受试者[如以下,但不局限于:间质性肺炎,葡萄膜炎,肠炎,肝炎,垂体炎,血管炎,肾炎,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降低(放疗导致的甲状腺功能降低可纳入);受试者患有白癜风或在童年期哮喘已完全缓解,成人后无需任何干预的可纳入;受试者需要支气管扩张剂进行医学干预的哮喘则不能纳入];
|
3
|
入组前14天内或研究期间需要接受全身用皮质类固醇(剂量相当于或高于10mg/天强的松)或其他免疫抑制药物治疗的受试者;
|
4
|
接种过抗肿瘤疫苗者,或筛选前4周内曾接受过具有免疫刺激作用的抗肿瘤药治疗者;
|
5
|
曾经用过抗PD-1抗体、抗PD-L1抗体、抗PD-L2抗体、抗CD137抗体或抗CTLA-4抗体治疗(包括Ipilimumab或特异性作用于T细胞协同刺激或检查点途径的任何其他抗体或药物);
|
6
|
在入组前5年内罹患其他恶性肿瘤者,除了接受过适当治疗的宫颈原位癌、痊愈的皮肤基底细胞癌;
|
7
|
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和或乙肝核心抗体(HBcAb)阳性且乙肝病毒的脱氧核糖核酸(HBV DNA)>10^3copies/mL者,或丙型肝炎病毒抗体阳性者;梅毒阳性者;
|
8
|
有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病史,或患有其他获得性、先天性免疫缺陷疾病,或有器官移植史;
|
9
|
入组前1年内有活动性肺结核感染病史的患者
|
10
|
受试者有活动性感染或在筛选期间、首次给药前发生原因不明发热>38.5℃(经研究者判断,受试者因肿瘤产生的发热可以入组);
|
11
|
已知受试者既往对大分子蛋白制剂/单克隆抗体,或已知对任何试验药物组成成分过敏者;
|
12
|
入组前4周内在其他临床试验中接受国内未上市的研究药物治疗的患者
|
13
|
入组前2周内接受过化疗、放疗、分子靶向治疗或大型手术治疗;之前治疗相关的具有临床意义的不良事件还未恢复至基线或≤1级(脱发除外);
|
14
|
有未能良好控制的心脏临床症状或疾病,如未控制的高血压、不稳定心绞痛或试验入组前6个月内发生心肌梗塞、或者控制不佳的心率失常(包括QTc间期男性≥450ms、女性≥470ms,QTc间期以Fridericia公式计算)等;
|
15
|
间质性肺病或非感染性肺炎史(放射疗法引起的除外);
|
16
|
近1年内有酗酒,吸毒或药物滥用史;
|
17
|
既往有明确的神经或精神障碍史,如癫痫、痴呆,依从性差者;
|
18
|
研究者认为由于其他原因不适合参加该试验的受试者。
|
19
|
在研究用药治疗前4周内注射抗感染的疫苗(如流感病毒疫苗,人类乳头状病毒疫苗)。在治疗期间内除了非活性疫苗,其它疫苗禁止使用
|
|
4、试验分组
试验药 |
序号 |
名称 |
用法 |
1
|
中文通用名:重组全人抗PD-1单克隆抗体注射液
|
用法用量:注射液;规格120mg/4mL/瓶;静脉滴注,每2周给药一次,给予1mg/kg固定剂量,每4周为一个治疗周期。用药时程:8周。
|
2
|
中文通用名:重组全人抗PD-1单克隆抗体注射液
|
用法用量:注射液;规格120mg/4mL/瓶;静脉滴注,每2周给药一次,给予4mg/kg固定剂量,每4周为一个治疗周期。用药时程:8周。
|
3
|
中文通用名:重组全人抗PD-1单克隆抗体注射液
|
用法用量:注射液;规格120mg/4mL/瓶;静脉滴注,每2周给药一次,给予10mg/kg固定剂量,每4周为一个治疗周期。用药时程:8周。
|
4
|
中文通用名:重组全人抗PD-1单克隆抗体注射液
|
用法用量:注射液;规格120mg/4mL/瓶;静脉滴注,每2周给药一次,给予240mg固定剂量,每4周为一个治疗周期。用药时程:8周。
|
|
对照药 |
序号 |
名称 |
用法 |
1 |
中文通用名:无
|
用法用量:无
|
|
5、终点指标
主要终点指标及评价时间 |
序号 |
指标 |
评价时间 |
终点指标选择 |
1 |
研究期间出现的不良事件,包括生命体征、体格检查、12导联心电图、临床实验室指标、ECOG评分变化、不良事件与严重不良事件等 |
首次给药后每周期监测,至末次治疗以后28天(+-7天) |
安全性指标
|
2 |
抗肿瘤疗效 |
首次给药后每8周一次。 |
有效性指标
|
|
次要终点指标及评价时间 |
序号 |
指标 |
评价时间 |
终点指标选择 |
1 |
药代动力学参数 |
第1周期至末次周期或至提前退出访视 |
有效性指标+安全性指标
|
2 |
剂量限制性毒性(DLT),MTD,及推荐II期剂量(RP2D) |
首次给药后28天内 |
安全性指标
|
3 |
免疫原性 |
第1周期至末次周期 |
安全性指标
|
4 |
PD-1受体占有率 |
第1周期至末次周期 |
有效性指标
|
5 |
无进展生存期(PFS) |
研究期间 |
有效性指标+安全性指标
|
6 |
总生存期(OS) |
研究期间 |
有效性指标+安全性指标
|
7 |
客观缓解率(ORR) |
研究期间 |
有效性指标
|
8 |
疾病控制率(DCR):PR+CR和SD受试者例数占总病例数的比率 |
研究期间 |
有效性指标+安全性指标
|
9 |
缓解持续时间(DOR) |
研究期间 |
有效性指标+安全性指标
|
10 |
至疾病进展时间(TTP) |
研究期间 |
有效性指标+安全性指标
|
|
6、数据安全监查委员会(DMC)
无
7、为受试者购买试验伤害保险
有
四、研究者信息
1、主要研究者信息
1 |
姓名 |
沈琳,医学硕士 |
学位 |
|
职称 |
主任医师 |
电话 |
010-88140650 |
Email |
lin100@medmail.com.cn |
邮政地址 |
北京肿瘤医院(阜成路52号)住院楼6楼 消化肿瘤内科 医生办公室 |
邮编 |
100142 |
单位名称 |
北京肿瘤医院 |
2、各参加机构信息
序号 |
机构名称 |
主要研究者 |
国家 |
省(州) |
城市 |
1 |
北京肿瘤医院 |
沈琳 |
中国 |
北京 |
北京 |
2 |
天津市肿瘤医院 |
巴一 |
中国 |
天津 |
天津 |
3 |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
白玉贤 |
中国 |
黑龙江 |
哈尔滨 |
4 |
湖南省肿瘤医院 |
陈建华 |
中国 |
湖南 |
长沙 |
5 |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
李琦 |
中国 |
上海 |
上海 |
6 |
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 |
郭亚兵、许重远 |
中国 |
广东 |
广州 |
7 |
湖南省肿瘤医院 |
殷先利 |
中国 |
湖南 |
长沙 |
8 |
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 |
王思阳、彭培建 |
中国 |
广东 |
珠海 |
9 |
福建省肿瘤医院 |
潘建基 |
中国 |
福建 |
福州 |
10 |
北京肿瘤医院 |
孙艳 |
中国 |
北京 |
北京 |
11 |
湖南省肿瘤医院 |
古善智 |
中国 |
湖南 |
长沙 |
12 |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张国俊 |
中国 |
河南 |
郑州 |
13 |
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
路平 |
中国 |
河南 |
卫辉 |
14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
曹邦伟 |
中国 |
北京 |
北京 |
15 |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陈丽 |
中国 |
江西 |
南昌 |
16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佑安医院 |
闾军 |
中国 |
北京 |
北京 |
17 |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
章龙珍 |
中国 |
江苏 |
徐州 |
18 |
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 |
蒋鸥 |
中国 |
四川 |
内江 |
19 |
北京肿瘤医院 |
宋玉琴 |
中国 |
北京 |
北京 |
20 |
天津市肿瘤医院 |
张会来 |
中国 |
天津 |
天津 |
21 |
天津市肿瘤医院 |
李兰芳 |
中国 |
天津 |
天津 |
22 |
中国人民解放军307医院 |
苏航 |
中国 |
北京 |
北京 |
23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
张利玲 |
中国 |
湖北 |
武汉 |
24 |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研所 |
齐军元 |
中国 |
天津 |
天津 |
25 |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
张凤 |
中国 |
安徽 |
蚌埠 |
26 |
江苏省人民医院 |
王莉 |
中国 |
江苏 |
南京 |
27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
姜永生 |
中国 |
湖北 |
武汉 |
28 |
贵州省肿瘤医院 |
欧阳炜伟 |
中国 |
贵州 |
贵阳 |
29 |
厦门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徐兵 |
中国 |
福建 |
厦门 |
30 |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
叶定伟 |
中国 |
上海 |
上海 |
31 |
浙江省人民医院 |
董海鹰 |
中国 |
浙江 |
杭州 |
32 |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
王翔 |
中国 |
上海 |
上海 |
33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马潞林 |
中国 |
北京 |
北京 |
34 |
湖南省肿瘤医院 |
韩惟青 |
中国 |
湖南 |
长沙 |
35 |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
郭剑明 |
中国 |
上海 |
上海 |
五、伦理委员会信息
序号 |
名称 |
审查结论 |
批准日期/备案日期 |
1 |
北京肿瘤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 |
修改后同意
|
2017-04-11 |
2 |
北京肿瘤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 |
同意
|
2017-04-24 |
3 |
北京肿瘤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 |
同意
|
2018-10-08 |
六、试验状态信息
1、试验状态
进行中
(招募中)
2、试验人数
目标入组人数 |
国内: 84 ;
|
已入组人数 |
国内: 登记人暂未填写该信息;
|
实际入组总人数 |
国内: 登记人暂未填写该信息;
|
3、受试者招募及试验完成日期
第一例受试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日期 |
国内:2017-07-13;
|
第一例受试者入组日期 |
国内:登记人暂未填写该信息;
|
试验完成日期
|
国内:登记人暂未填写该信息;
|
七、临床试验结果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