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题目和背景信息
登记号 |
CTR20170364 |
相关登记号 |
CTR20200072,CTR20192472,CTR20201672 |
药物名称 |
重组全人源抗RANKL单克隆抗体注射液
|
药物类型 |
生物制品
|
临床申请受理号
|
企业选择不公示
|
适应症 |
肿瘤骨转移 |
试验专业题目 |
一项多中心、开放、剂量递增的Ⅰ期临床研究评价JMT103在肿瘤骨转移患者中安全性、耐受性及PK/PD研究 |
试验通俗题目 |
评价JMT103在骨转移性实体瘤患者中的Ⅰ期临床研究 |
试验方案编号 |
JMT103CN01 |
方案最新版本号
|
2.2
|
版本日期: |
2019-11-29 |
方案是否为联合用药 |
企业选择不公示 |
二、申请人信息
三、临床试验信息
1、试验目的
主要目的:评价JMT103在肿瘤骨转移患者的安全性和耐受性,为后续临床研究提供指导剂量;
次要目的:评价JMT103在肿瘤骨转移患者体内药物代谢动力学特征;评价JMT103对肿瘤骨转移患者骨转换生物标志物的影响,以及与PK相关性;观察JMT103的免疫原性;
探索性目的:JMT103对肿瘤骨转移患者骨密度(腰椎、髋骨和股骨颈)的影响。
2、试验设计
试验分类 |
其他
其他说明:安全性、耐受性及初步药代动力学/药效学
|
试验分期 |
I期
|
设计类型 |
单臂试验
|
随机化 |
非随机化
|
盲法 |
开放
|
试验范围 |
国内试验
|
3、受试者信息
年龄 |
18岁(最小年龄)至
75岁(最大年龄)
|
性别 |
男+女
|
健康受试者 |
无
|
入选标准 |
1
|
充分知情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
2
|
性别不限,18-75岁;
|
3
|
经过组织学或细胞学检查确诊的恶性实体瘤患者;
|
4
|
影像学检查显示至少有1处肿瘤骨转移的患者;
|
5
|
具有生育能力的受试者须接受有效的医学避孕措施(无论男性或女性患者,试验期间至末次研究给药后6个月内);
|
6
|
有足够的脏器功能,符合以下实验室检查标准(以临床试验研究中心正常值为准):1)血液学(接受治疗前2周内未经输血,1周内未使用G-CSF、GM-CSF等集落刺激因子):中性粒细胞计数≥1.5e+9/L;血小板≥75e+9/L;血红蛋白≥90 g/L;2)肝功能:血清总胆红素≤1.5×ULN;ALT、AST≤2.5×ULN,或ALT、AST≤5×ULN(肝转移患者);3)肾功能:血清肌酐 ≤1.5×ULN或血清肌酐清除率(CrCL)≥50 ml/min (当肌酐>1.5×ULN 时,需要确定肌酐清除率,Cockcroft-Gault公式*计算);4)凝血功能: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或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1.5×UNL;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PT)≤1.5×UNL;
|
7
|
血清白蛋白校正钙浓度≥1×LLN且≤2.9 mmol/L(11.5 mg/dL)(筛选期血清钙测定前,至少8小时内不得应用钙补充剂;校正钙浓度(mg/dL)=血钙测量值(mg/dL)+[0.8×(4–白蛋白(g/dL)],若白蛋白浓度≥4.0 g/dL,校正钙浓度等于血钙测量值(mg/dL));
|
8
|
ECOG 体能状况评分为0或1分;
|
9
|
预期生存时间≥7.5个月。
|
|
排除标准 |
1
|
既往或正患有颌骨骨髓炎或颌骨坏死;牙科手术或口腔手术未愈;需要口腔手术的急性牙或颌疾病;计划在研究期间进行有创牙科手术者;
|
2
|
计划研究期间对患者进行治疗性放射疗法,或计划对骨进行外科手术;
|
3
|
已知的活动性脑转移或软脑膜转移。有神经系统症状的受试者应接受脑CT/MRI检查,以除外转移;
|
4
|
存在骨代谢性疾病(佩吉特病(Paget)、库兴综合征和高催乳素血症),类风湿性关节炎,以及当前有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或甲状旁腺功能紊乱的患者;
|
5
|
未控制的并发疾病,包括但不限于:未控制的糖尿病(>2级,NCI-CTCAE 4.03)、症状性充血性心力衰竭、高血压病(经标准治疗后血压仍>140/90 mmHg)、不稳定型心绞痛、需药物或仪器治疗的心律失常、既往6个月内的心肌梗塞病史,超声心动图显示左室射血分数<50%;
|
6
|
筛查前7天内患有需要系统治疗的活动性细菌或真菌感染;
|
7
|
患者有HIV感染或活动性肝炎;
|
8
|
妊娠(经血清β-HCG结果阳性)或哺乳期;
|
9
|
25-(OH)维生素D浓度
|
10
|
既往接受过狄诺塞单抗(Denosumab)或其他同类药物治疗;
|
11
|
入组前6周内使用过双膦酸盐;
|
12
|
入组前6个月内使用以下任一种抗骨代谢药物:1)甲状旁腺激素(PTH)或衍生物2)降钙素3)骨保护素4)光辉霉素5)锶盐
|
13
|
研究治疗开始时,既往治疗仍有的毒性反应>1级(NCI-CTCAE 4.03分级)(脱发除外);
|
14
|
入组前2周内接受过骨放射治疗,或8周内接受过骨的放射性核素治疗,或2周内接受过细胞毒类化疗药物;
|
15
|
已知对JMT103处方具有变态反应或超敏反应;
|
16
|
研究者认为患者存在其他不能参加本研究的理由,或者依从性差。
|
|
4、试验分组
试验药 |
序号 |
名称 |
用法 |
1
|
中文通用名:重组全人源抗RANKL单克隆抗体注射液
|
用法用量:注射液;规格120mg/1.6mL/瓶;皮下注射,设4个剂量组0.5mg/kg、1.0mg/kg、2.0mg/kg和3.0mg/kg,首次用药,经洗脱期后进行多次给药,Q4W,连续3次。
|
2
|
中文通用名:重组全人源抗RANKL单克隆抗体注射液
|
用法用量:注射液;规格120mg/1.6mL/瓶;皮下注射,设3个剂量组1.0mg/kg、2.0mg/kg和3.0mg/kg;Q4W,连续3次。
|
3
|
中文通用名:重组全人源抗RANKL单克隆抗体注射液
|
用法用量:注射液;规格120mg/1.6mL/瓶;皮下注射,1.0mg/kg、2.0mg/kg和3.0mg/kg剂量组,首次用药,经洗脱期后进行多次给药,Q4W,连续3次。
|
4
|
中文通用名:重组全人源抗RANKL单克隆抗体注射液
|
用法用量:注射液;规格120mg/1.6mL/瓶;皮下注射,设3个剂量组1.0mg/kg、2.0mg/kg和3.0mg/kg;Q4W,连续3次。
|
5
|
中文通用名:重组全人源抗RANKL单克隆抗体注射液
|
用法用量:注射液;规格120mg/1.6mL/瓶;皮下注射,设3个剂量组1.0mg/kg、2.0mg/kg和3.0mg/kg,首次用药,经洗脱期后进行多次给药。多次给药用药时程:每4周一次,连续3次。
|
6
|
中文通用名:重组全人源抗RANKL单克隆抗体注射液
|
用法用量:注射液;规格120mg/1.6mL/瓶;皮下注射,多次给药设3个剂量组1.0mg/kg、2.0mg/kg和3.0mg/kg;用药时程:每4周一次,连续3次。
|
7
|
中文通用名:重组全人源抗RANKL单克隆抗体注射液
|
用法用量:注射液;规格120mg/1.6mL/瓶;皮下注射,多次给药设3个剂量组1.0mg/kg、2.0mg/kg和3.0mg/kg;用药时程:每4周一次,连续3次。
|
|
对照药 |
序号 |
名称 |
用法 |
1 |
中文通用名:无
|
用法用量:无
|
|
5、终点指标
主要终点指标及评价时间 |
序号 |
指标 |
评价时间 |
终点指标选择 |
1 |
安全性+最大耐受剂量 |
治疗后4周内 |
安全性指标
|
|
次要终点指标及评价时间 |
序号 |
指标 |
评价时间 |
终点指标选择 |
1 |
药代动力学行为特征 |
剂量递增研究阶段:首次用药到第225天。
扩展研究阶段:首次用药到第141天。 |
有效性指标
|
2 |
初步疗效生物标志物分析 |
剂量递增研究阶段:首次用药到第225天。
扩展研究阶段:首次用药到第141天。 |
有效性指标
|
3 |
免疫原性分析 |
给药前至末次或退出访视。 |
安全性指标
|
4 |
双能X线吸收测定法(DXA)测定腰椎、髋骨和股骨颈骨密度 |
治疗后3、6和12个月 |
有效性指标
|
|
6、数据安全监查委员会(DMC)
无
7、为受试者购买试验伤害保险
有
四、研究者信息
1、主要研究者信息
1 |
姓名 |
李进 |
学位 |
医学博士 |
职称 |
主任医师、教授 |
电话 |
021-38804518 |
Email |
lijin@csco.org.cn |
邮政地址 |
上海市-上海市-浦东新区云台路1800号 |
邮编 |
200123 |
单位名称 |
上海市东方医院 |
2 |
姓名 |
秦叔逵 |
学位 |
医学硕士 |
职称 |
主任医师、教授 |
电话 |
025-80864499 |
Email |
qinsk@csco.org.cn |
邮政地址 |
江苏省-南京市-杨公井34标34号 |
邮编 |
210002 |
单位名称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一医院 |
3 |
姓名 |
李惠平 |
学位 |
医学博士 |
职称 |
主任医师、教授 |
电话 |
010-88121122 |
Email |
huipingli2012@hotmail.com |
邮政地址 |
北京市-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52号(定慧寺) |
邮编 |
100142 |
单位名称 |
北京肿瘤医院 |
2、各参加机构信息
序号 |
机构名称 |
主要研究者 |
国家 |
省(州) |
城市 |
1 |
上海市东方医院 |
李进 |
中国 |
上海市 |
上海市 |
2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一医院 |
秦叔逵 |
中国 |
江苏省 |
南京市 |
3 |
北京肿瘤医院 |
李惠平 |
中国 |
北京市 |
北京市 |
五、伦理委员会信息
序号 |
名称 |
审查结论 |
批准日期/备案日期 |
1 |
上海市东方医院药物临床试验伦理委员会 |
同意
|
2017-11-27 |
2 |
北京肿瘤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 |
修改后同意
|
2018-03-06 |
3 |
北京肿瘤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 |
同意
|
2018-06-08 |
4 |
上海市东方医院药物临床试验伦理委员会 |
同意
|
2018-06-28 |
5 |
上海市东方医院药物临床试验伦理委员会 |
同意
|
2018-09-27 |
6 |
上海市东方医院药物临床试验伦理委员会 |
同意
|
2019-01-23 |
7 |
北京肿瘤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 |
同意
|
2019-02-26 |
8 |
上海市东方医院药物临床试验伦理委员会 |
同意
|
2019-08-22 |
9 |
北京肿瘤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 |
同意
|
2019-10-23 |
10 |
上海市东方医院药物临床试验伦理委员会 |
同意
|
2020-01-22 |
11 |
北京肿瘤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 |
修改后同意
|
2020-03-10 |
12 |
北京肿瘤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 |
同意
|
2020-05-12 |
六、试验状态信息
1、试验状态
进行中
(招募完成)
2、试验人数
目标入组人数 |
国内: 计划入组约36 ;
|
已入组人数 |
国内: 59 ;
|
实际入组总人数 |
国内: 登记人暂未填写该信息;
|
3、受试者招募及试验完成日期
第一例受试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日期 |
国内:2018-04-19;
|
第一例受试者入组日期 |
国内:2018-05-21;
|
试验完成日期
|
国内:登记人暂未填写该信息;
|
七、临床试验结果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