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776-356 出国就医服务电话

免费获得国外相关药品,最快 1 个工作日回馈药物信息

出境医 / 临床实验 / 口服Ixazomib治疗初诊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

口服Ixazomib治疗初诊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

登记号 CTR20170038 试验状态 进行中
申请人联系人 王珺 首次公示信息日期 2017-02-24
申请人名称 Millennium Pharmaceuticals, Inc./ Haupt Pharma Amareg GmbH/ Fisher Clinical Services GmbH/ 武田药品(中国)有限公司
一、题目和背景信息
登记号 CTR20170038
相关登记号 CTR20130906;CTR20130908;CTR20171165
药物名称 Ixazomib胶囊
药物类型 化学药物
临床申请受理号 企业选择不公示
适应症 未接受过干细胞移植(SCT)治疗的初诊多发性骨髓瘤(NDMM)
试验专业题目 一项未接受过SCT治疗的NDMM患者在初始治疗后接受口服Ixazomib维持疗法的III期、随机、安慰剂对照、双盲研究
试验通俗题目 口服Ixazomib治疗初诊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
试验方案编号 C16021 修正案03 方案最新版本号
版本日期: 方案是否为联合用药 企业选择不公示
二、申请人信息
申请人名称
1
2
3
4
联系人姓名 王珺 联系人座机 010-84687162 联系人手机号
联系人Email jun5.wang@takeda.com 联系人邮政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新源南路8号启皓北京西塔2层 联系人邮编 100027
三、临床试验信息
1、试验目的
主要目的:在经初始治疗后有显著缓解(完全缓解[CR]、非常好的部分缓解[VGPR]或部分缓解[PR])和未经过SCT的NDMM患者中,确定Ixazomib维持治疗与安慰剂相比对PFS(定义为从随机化至发生PD或任何原因死亡的时间)的影响。
2、试验设计
试验分类 安全性和有效性 试验分期 III期 设计类型 平行分组
随机化 随机化 盲法 双盲 试验范围 国际多中心试验
3、受试者信息
年龄 18岁(最小年龄)至 无岁(最大年龄)
性别 男+女
健康受试者
入选标准
1 根据标准条件确诊为症状性NDMM的18岁或以上成年男性或女性患者。
2 完成了6至12个月(± 2周)的初始治疗,患者在该期间接受治疗至最佳缓解,定义为在达到M蛋白最小值后保持2个周期的最佳缓解。
3 在该初始治疗后按照IMWG统一反应标准2011版记录的显著缓解(PR、VGPR、CR)
4 女性患者:在筛选访视前绝经至少1年,或接受手术绝育,或若为有生育能力的女性,同意从签署知情同意书至研究药物末次给药后90天内同时使用2种有效的避孕方法,或同意实行真正的禁欲,该方法应与受试者首选及一般生活方式一致。男性患者,即使已手术绝育(即输精管结扎术后):同意在整个研究期间至研究药物末次给药后90天内使用有效的屏障避孕法,或同意实行真正的禁欲,该方法应与受试者首选及一般生活方式一致。
5 进行任何不是标准治疗一部分的研究相关程序前必须获得自愿的书面知情同意书,患者可在任何时候撤回知情同意,不影响未来治疗。
6 可提供下列项目的完整记录:初始疾病状态、初始治疗和缓解的详细情况;诊断时的细胞遗传学评估(诊断后进行的细胞遗传学评估必须经Millennium项目临床医生或指定人员批准);诊断时的ISS分期(需要β2-微球蛋白和血清白蛋白结果)
7 东部肿瘤协作组体能状态0至2级。
8 用于研究要求采血的适当静脉通道,采集特定量样本的知情同意。
9 患者愿意且能够遵守研究访视计划及其他方案要求,包括血样采集和骨髓穿刺。
10 患者进入研究时必须满足以下临床实验室标准:未经生长因子支持,中性粒细胞计数(ANC)≥ 1,000/mm3,血小板计数≥ 75,000/mm3。在随机化前3天不允许血小板输注以帮助患者达到合格标准。总胆红素<1.5 x 正常范围上限(ULN)。丙氨酸转氨酶和天冬氨酸转氨酶≤3 x ULN。计算的肌酐清除率≥ 30 mL/min(采用Cockroft-Gault公式)。
排除标准
1 多发性骨髓瘤在初始治疗后复发或对初始治疗无反应。
2 既往SCT。
3 随机化前14天内进行放射治疗。
4 在随机化前5年内进行另一种恶性肿瘤的诊断或治疗,或既往诊断患有另一种恶性肿瘤且有残留病灶的证据。任何类型非黑色素瘤皮肤癌或原位癌患者若进行完整切除则不排除。
5 在筛选期间处于泌乳期和哺乳期或血清妊娠试验阳性的女性患者。
6 随机化前14天内进行大手术。
7 中枢神经系统受累。
8 随机化前14天内需要静脉抗生素治疗的感染或其他严重感染。
9 诊断为Waldenstrom巨球蛋白血症、POEMS(多发性神经病变、脏器肿大、内分泌失调、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和皮肤改变)综合征、浆细胞白血病、原发性淀粉样变性、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或骨髓增生综合征。
10 目前未控制的心血管疾病,包括未控制的高血压、未控制的心律失常、无法控制的充血性心力衰竭、不稳定型心绞痛或过去6个月内心肌梗死的证据。
11 研究随机化前14天内使用CYP3A强诱导剂(利福平、利福喷汀、利福布丁、卡马西平、苯妥英、苯巴比妥)全身治疗,或使用圣约翰草。
12 仍在进行的或活动性感染,已知人免疫缺陷病毒阳性,活动性乙型或丙型肝炎感染。
13 伴发全身性疾病或其他严重并发疾病,研究者认为患者不适合进入此研究,或显著干扰规定的治疗方案的安全性和毒性的适当评估(如伴疼痛的1级,或任何原因的2级或更高级PN)。
14 限制患者依从研究要求的精神疾病/社会状况。
15 已知对任何研究药物、其类似物,或任何药物各种剂型的辅料过敏。
16 无法吞咽口服药物,不能或不愿意遵守药物给药要求,或可能干扰口服吸收或治疗耐受性的GI手术操作。
17 随机化前30天内接受任何在研产品治疗。
4、试验分组
试验药
序号 名称 用法
1 中文通用名:Ixazomib胶囊
用法用量:胶囊;规格4.0mg;口服,在每28天周期的第1天、8天和15天口服盲态Ixazomib或匹配安慰剂胶囊。起始剂量为3mg,如果在前4个周期内可耐受,则在第5周期第1天开始将其递增至4mg,根据治疗相关毒性调整剂量;用药时程:治疗阶段大约为24个月或直至患者出现PD或无法接受的毒性,以先发生者为准。
2 中文通用名:Ixazomib胶囊
用法用量:胶囊;规格3.0mg;口服,在每28天周期的第1天、8天和15天口服盲态Ixazomib或匹配安慰剂胶囊。起始剂量为3mg,如果在前4个周期内可耐受,则在第5周期第1天开始将其递增至4mg,根据治疗相关毒性调整剂量;用药时程:治疗阶段大约为24个月或直至患者出现PD或无法接受的毒性,以先发生者为准。
3 中文通用名:Ixazomib胶囊
用法用量:胶囊;规格2.3mg;口服,在每28天周期的第1天、8天和15天口服盲态Ixazomib或匹配安慰剂胶囊。起始剂量为3mg,如果在前4个周期内可耐受,则在第5周期第1天开始将其递增至4mg,根据治疗相关毒性调整剂量;用药时程:治疗阶段大约为24个月或直至患者出现PD或无法接受的毒性,以先发生者为准。
4 中文通用名:Ixazomib胶囊
用法用量:胶囊;规格0.5mg;口服,在每28天周期的第1天、8天和15天口服盲态Ixazomib或匹配安慰剂胶囊。起始剂量为3mg,如果在前4个周期内可耐受,则在第5周期第1天开始将其递增至4mg,根据治疗相关毒性调整剂量;用药时程:治疗阶段大约为24个月或直至患者出现PD或无法接受的毒性,以先发生者为准。
对照药
序号 名称 用法
1 中文通用名:安慰剂胶囊
用法用量:胶囊;规格4.0mg;口服,在每28天周期的第1天、8天和15天口服盲态Ixazomib或匹配安慰剂胶囊。起始剂量为3mg,如果在前4个周期内可耐受,则在第5周期第1天开始将其递增至4mg,根据治疗相关毒性调整剂量;用药时程:治疗阶段大约为24个月或直至患者出现PD或无法接受的毒性,以先发生者为准。
2 中文通用名:安慰剂胶囊
用法用量:胶囊;规格3.0mg;口服,在每28天周期的第1天、8天和15天口服盲态Ixazomib或匹配安慰剂胶囊。起始剂量为3mg,如果在前4个周期内可耐受,则在第5周期第1天开始将其递增至4mg,根据治疗相关毒性调整剂量;用药时程:治疗阶段大约为24个月或直至患者出现PD或无法接受的毒性,以先发生者为准。
3 中文通用名:安慰剂胶囊
用法用量:胶囊;规格2.3mg;口服,在每28天周期的第1天、8天和15天口服盲态Ixazomib或匹配安慰剂胶囊。起始剂量为3mg,如果在前4个周期内可耐受,则在第5周期第1天开始将其递增至4mg,根据治疗相关毒性调整剂量;用药时程:治疗阶段大约为24个月或直至患者出现PD或无法接受的毒性,以先发生者为准。
4 中文通用名:安慰剂胶囊
用法用量:胶囊;规格0.5mg;口服,在每28天周期的第1天、8天和15天口服盲态Ixazomib或匹配安慰剂胶囊。起始剂量为3mg,如果在前4个周期内可耐受,则在第5周期第1天开始将其递增至4mg,根据治疗相关毒性调整剂量;用药时程:治疗阶段大约为24个月或直至患者出现PD或无法接受的毒性,以先发生者为准。
5、终点指标
主要终点指标及评价时间
序号 指标 评价时间 终点指标选择
1 无进展生存期 每4周一次,从随机化至首次发生PD或任何原因所致死亡时,以先发生者为准。 有效性指标
次要终点指标及评价时间
序号 指标 评价时间 终点指标选择
1 总生存期 从随机化至死亡时,在分析时未证实死亡的患者将删失至最后已知存活的日期。 有效性指标
2 治疗期间和CR持续期间获得或维持(包括PR、VGPR和CR)的最佳缓解 治疗期间和CR持续期间。CR的持续时间定义为从随机化日期(对于在随机化时获得CR者)或CR日期(在治疗阶段获得CR者)至首次记录PD日期的时间。 有效性指标
3 至疾病进展时间 从随机化日期至首次记录到PD日期时 有效性指标
4 无进展生存期2 每12周一次,从随机化至下一线治疗期间客观疾病进展或任何原因所致死亡时 有效性指标
5 研究治疗后至下一线治疗结束的时间 从随机化日期至研究治疗后的下一线抗肿瘤治疗最后一次给药的时间 有效性指标
6 新发原发恶性肿瘤的发病率 从研究药物给药至患者死亡或申办者终止研究 有效性指标
7 采用八色流式细胞术,由MRD阳性至MRD阴性的转换率,或者MRD阴性的维持 对于进入研究时获得证实CR的患者,将在筛选时收集用于MRD的BMA样本。对于所有其他患者,当怀疑患者获得了CR时,将在研究期间的任何时间收集用于MRD的BMA样本。 有效性指标
8 以单个或多个细胞遗传学异常为特征的细胞遗传学高危人群的总生存期和PFS,包括但不限于携带del17、t(4;14)或t(14;16)的患者 将采用与ITT人群中PFS和OS相似的方法分析高危人群的总生存期和PFS 有效性指标
9 由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体能状态测量的长期安全性和耐受性、AE、严重不良事件(SAE)以及临床实验室值的评估 研究药物首次给药至研究药物最后一次给药后30天 安全性指标
10 通过EORTC QLQ-C30量表整体健康领域测量的健康相关生活质量 筛选时及开始研究后每四周一次 有效性指标
11 虚弱状态与PFS和OS之间的相关性 筛选时 有效性指标
12 Ixazomib血浆浓度-时间数据 第1周期第1天给药后1和4小时,第1周期第8、15天给药前;第2和5周期第1、8天给药前;第3,4,6-10周期第1天给药前。 有效性指标
13 在后续每月一次访视时分级的PN事件的痊愈时间和改善时间 每4周一次,从随机化至1)PN缓解,2)开始二线替代性抗肿瘤治疗,或3)发生PD后6个月,以先发生者为准。 有效性指标
6、数据安全监查委员会(DMC)
7、为受试者购买试验伤害保险
四、研究者信息
1、主要研究者信息
1 姓名 陈文明,医学博士 学位 职称 主任医师
电话 010-85231000 Email 13910107759@163.com 邮政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工人体育场南路8号
邮编 100020 单位名称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2、各参加机构信息
序号 机构名称 主要研究者 国家 省(州) 城市
1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陈文明 中国 北京 北京
2 浙江大学第一医院 孟海涛 中国 浙江 杭州
3 上海长征医院 傅卫军 中国 上海 上海
4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刘彦 中国 北京 北京
5 北京协和医院 李剑 中国 北京 北京
6 上海瑞金医院 李军民 中国 上海 上海
7 Centro de Educacion Medica e Investigaciones Clinicas Dardo Riveros 阿根廷 Ciudad Autonoma de BuenosAires Buenos Aires
8 Hospital Iturraspe Daniel Bar 阿根廷 Santa Fe Santa Fe
9 Sanatorio Allende Gustavo Jarchum 阿根廷 Cordoba Cordoba
10 Hospital Universitario Austral Gustavo Kusminsky 阿根廷 Ciudad Autonoma de BuenosAires Buenos Aires
11 Hospital Italiano de Buenos Aires Dorotea Fantl 阿根廷 Ciudad Autonoma de BuenosAires Buenos Aires
12 The Alfred Hospital Andrew Spencer 澳大利亚 Victoria Melbourne
13 Frankston Hospital John Catalano 澳大利亚 Vic Frankston
14 St Vincents Hospital Melbourne Hang Quach 澳大利亚 Vic Fitzroy
15 Klinikum Wels-Grieskirchen GmbH Thomas Kuehr 奥地利 Wels Wels
16 Paracelsus Medizinische Privatuniversitat Richard Greil 奥地利 Salzburg Salzburg
17 Medizinische Universitat Wien Hermine Agis 奥地利 Wien Wien
18 Cliniques Universitaires Saint-Luc Marie-Christiane Vekemans 比利时 Brussels Bruxelles
19 Mae de Deus Center – Hospital Giovanni Battista Marcelo Zanella Capra 巴西 Rio Grande do Sul Porto Alegre
20 Instituto de Ensino E Pesquisa Sao Lucas Laura Garcia 巴西 Sao Paulo Sao Paulo
21 Hospital Das Clinicas Da UFMG Sergio Silva Araujo 巴西 Minas Gerais Belo Horizonte
22 Liga Norte Riograndense Contra O Cancer James Maciel 巴西 Rio Grande do Norte Natal
23 Hospital Moinhos de Vento Dani Laks 巴西 Rio Grande do Sul Porto Alegre
24 Hospital das Clinicas da Faculdade de Medicina da Universidade de Sao Paulo Fernanda Seguro 巴西 Sao Paulo Sao Paulo
25 Faculdade de Medicina Do ABC Daniel Gomes Cubero 巴西 Sao Paulo Santo Andre
26 Hospital Israelita Albert Einstein Nelson Hamerschlak 巴西 Sao Paulo Sao Paulo
27 Hospital Das Clinicas UFG Danielle de Farias 巴西 Goias Goiania
28 Hospital de Base Da Faculdade de Medicina de Sao Jose Do Rio Preto Carlos Miguel 巴西 Sao Jose Do Rio Preto Sao Jose Do Rio Preto
29 Liga Paranaense de Combate Ao Cancer Eduardo Munhoz 巴西 Parana Curitiba
30 Instituto Nacional de Cancer Adriana Scheliga 巴西 Rio de Janeiro Rio de Janeiro
31 Fundacao PIO XII Iara Goncalves 巴西 Sao Paulo Barretos
32 Hospital Da Cidade de Passo Fundo Nicolas Lazaretti 巴西 Rio Grande do Sul Passo Fundo
33 CEHON - Centro de Hematologia e Oncologia da Bahia Ltda Edvan Crusoe 巴西 Bahia Salvador
34 Hospital Santa Marcelina Jose Salvador Oliveira 巴西 Sao Paulo Sao Paulo
35 Fundacao Antonio Prudente Hospital A C Camargo Garles Vieira 巴西 Sao Paulo Sao Paulo
36 Hospital de Clinicas de Porto Alegre Cristiane Weber 巴西 Rio Grande do Sul Porto Alegre
37 Associacao Hospital de Caridade Ijui Fabio Franke 巴西 Rio Grande do Sul Ijui
38 Instituto Joinvilense de Hematologia E Oncologia Gabriela Gastal 巴西 Santa Catarina Joinville
39 Universidade de Caxias do Sul Rita de Cassia Costamilan 巴西 Rio Grande do Sul Caxias Do Sul
40 Universidade Estadual de Campinas Gislaine Oliveira Duarte 巴西 Sao Paulo Campinas
41 Hospital Amaral Carvalho Ederson Mattos 巴西 Sao Paulo Jau
42 Universidade Federal do Rio de Janeiro - UFRJ Angelo Maiolino 巴西 Rio de Janeiro Rio De Janeiro
43 HEMORIO - Unidade de Pesquisa Clinica Antonio Guimaraes 巴西 Rio de Janeiro Rio De Janeiro
44 Hospital Sirio Libanes Celso Silva 巴西 Sao Paulo Sao Paulo
45 Hospital Sao Lucas da PUCRS Mariza Schaan 巴西 Rio Grande do Sul Porto Alegre
46 Princess Margaret Hospital Vishal Kukreti 加拿大 Ontario Toronto
47 McGill University Health Center Chaim Shustik 加拿大 Quebec Montreal
48 William Osler Health Centre Philip Kuruvilla 加拿大 Ontario Brampton
49 Instituto Clinico Oncologico del Sur (ICOS) Eduardo Yanez Ruiz 智利 Temuco Temuco
50 Centro de Investigaciones Clinicas Vina del Mar Christine Rojas Hopkins 智利 Vina Del Mar Vina Del Mar
51 Instituto Nacional Del Cancer Carmen Cao Pochintesta 智利 Santiago Santiago
52 Hospital Pablo Tobon Uribe Kenny Galvez 哥伦比亚 Antioquia Medellin
53 Instituto Nacional de Cancerologia Columbia Carlos Bermudez 哥伦比亚 Cundinamarca Bogota
54 Hospital Universitario San Ignacio Maria Herrera 哥伦比亚 Distrito Capital de Bogota Bogota
55 University Klinichki Bolnicki Centar Zagreb Damir Nemet 克罗地亚 Zagreb Zagreb
56 Clinical Hospital Dubrava Vlatko Pejsa 克罗地亚 Grad Zagreb Zagreb
57 Fakultni nemocnice Brno Ludek Pour 捷克 Brno Brno
58 Fakultni nemocnice Kralovske Vinohrady Evzen Gregora 捷克 Praha, hlavni mesto Prague
59 Vseobecna fakultni nemocnice v Praze Ivan Spicka 捷克 Praha 2 Praha 2
60 Fakultni nemocnice Olomouc Vlastimil Scudla 捷克 Olomouc Olomouc
61 Fakultni nemocnice Ostrava Roman Hajek 捷克 Ostrava Ostrava
62 Fakultni nemocnice Hradec Kralove Vladimir Maisnar 捷克 Kralovehradecky kraj Hradec Kralove
63 Regionshospitalet Holstebro Robert Schou Pedersen 丹麦 Holstebro Holstebro
64 Odense Universitetshospital Niels Abildgaard 丹麦 Odense Odense
65 Arhus Universitetshospital Arhus Sygehus Niels Andersen 丹麦 Aarhus Aarhus
66 Herlev Hospital Carsten Helleberg 丹麦 Herlev Herlev
67 CHRU Lille Thierry Facon 法国 Lille Lille
68 Universitatsklinikum Essen Jan Durig 德国 Nordrhein-Westfalen Essen
69 Pius Hospital Oldenburg Frank Griesinger 德国 Niedersachsen Oldenburg
70 Charite - Universitatsmedizin Berlin Igor Blau 德国 Berlin Berlin
71 Universitat Des Saarlandes Michael Pfreundschuh 德国 Saarland Homburg
72 Klinikum rechts der Isar der Technischen Universitat Munchen Florian Bassermann 德国 Munchen Munchen
73 Schwarzwald Baar Klinkum Villingen-Schwenningen GmbH Christof Burkart 德国 Baden-Wurttemberg Villingen-Schwenningen
74 LMU Klinikum der Universitat Munchen Helmut Ostermann 德国 Bayern Munchen
75 Georgios Papanikolaou General Hospital of Thessaloniki Achilleas Anagnostopoulos 希腊 Thessaloniki Thessaloniki
76 University General Hospital of Ioannina Evangelos Briasoulis 希腊 Ioannina Ioannina
77 University of Athens Medical School - Regional General Hospital Alexandra Meletios-Athanasios Dimopoulos 希腊 Attiki Athens
78 Evangelismos General Hospital of Athens Sosana Delimpasi 希腊 Athens Athens
79 University General Hospital of Larissa Georgios Vassilopoulos 希腊 Larissa Larissa
80 Debreceni Egyetem Klinikai Kozpont Arpad Illes 匈牙利 Debrecen Debrecen
81 Semmelweis Egyetem Zsolt Nagy 匈牙利 Budapest Budapest
82 Szegedi Tudomanyegyetem Szent-Gyorgyi Albert Klinikai Kozpont Zita Borbenyi 匈牙利 Szeged Szeged
83 Rabin Medical Center Hila Magen-Nativ 以色列 Petah-Tivka Petah-Tivka
84 Meir Medical Center Izhar Hardan 以色列 Kfar Saba Kfar Saba
85 Tel Aviv Sourasky Medical Center Yael Cohen 以色列 Tel Aviv Tel Aviv
86 Baruch Padeh Poriya Medical Center Shay Yeganeh 以色列 Tiberias Tiberias
87 Hadassah University Hospital Ein Kerem Dina Ben-Yehuda 以色列 Jerusalem Jerusalem
88 Bnai Zion Medical Center Tamar Tadmor 以色列 Haifa Haifa
89 Chaim Sheba Medical Center Arnon Nagler 以色列 Ramat Gan Ramat Gan
90 Soroka University Medical Centre Ory Rouvio 以色列 Beer Sheva Beer Sheva
91 Assuta Medical Centers Ofer Shpilberg 以色列 Tel Aviv Tel Aviv
92 Azienda Ospedaliera Citta della Salute e della Scienza di Torino Sara Bringhen 意大利 Torino Torino
93 Ospedale Santa Maria Delle Croci Claudia Cellini 意大利 Ravenna Ravenna
94 Azienda Ospedaliero Universitaria Pisana Mario Petrini 意大利 Toscana Pisa
95 AORN A Cardarelli Felicetto Ferrara 意大利 Campania Napoli
96 ASST Grande Ospedale Metropolitano Niguarda - Presidio Ospedaliero Ospedale Niguarda Ca' Granda Anna Maria Cafro 意大利 Lombardia Milano
97 Ospedale Casa Sollievo Della Sofferenza IRCCS Nicola Cascavilla 意大利 Puglia San Giovanni Rotondo
98 Azienda Ospedaliera S Maria Di Terni Anna Marina Liberati 意大利 Umbria Terni
99 Ospedale Infermi di Rimini Patrizia Tosi 意大利 Emilia-Romagna Rimini
100 IRCCS Azienda Ospedaliera Universitaria San Martino Istituto Nazionale Per La Ricerca Sul Cancro Marco Gobbi 意大利 Liguria Genova
101 Azienda Ospedaliero Universitaria Di Bologna - Policlinico S Orsola Malpighi Michele Cavo 意大利 Emilia-Romagna Bologna
102 Azienda Ospedaliera Universitaria Careggi Alberto Bosi 意大利 Firenze Firenze
103 Azienda Ospedaliero Universitaria di Parma Nicola Giuliani 意大利 Parma Parma
104 Azienda Ospedaliero Universitaria Policlinico Vittorio Emanuele Francesco Di Raimondo 意大利 Sicilia Catania
105 Japanese Red Cross Medical Center Kenshi Suzuki 日本 Tokyo Shibuya-ku
106 Niigata Cancer Center Hospital Takaaki Chou 日本 Niigata Niigata-city
107 Toyohashi Municipal Hospital Isamu Sugiura 日本 Aichi Toyohashi
108 Kobe City Medical Center General Hospital Takayuki Ishikawa 日本 Hyogo Kobe-City
109 National Hospital Organization Okayama Medical Center Kazutaka Sunami 日本 Okaya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