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题目和背景信息
登记号 |
CTR20160482 |
相关登记号 |
CTR20160220,CTR20160184,CTR20160196,CTR20160190,CTR20160192,CTR20160194, |
药物名称 |
甲苯磺酸多纳非尼片
曾用名:
|
药物类型 |
化学药物
|
临床申请受理号
|
企业选择不公示
|
适应症 |
晚期结直肠癌 |
试验专业题目 |
甲苯磺酸多纳非尼片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多中心Ⅲ期临床研究 |
试验通俗题目 |
甲苯磺酸多纳非尼片治疗晚期结直肠癌临床研究 |
试验方案编号 |
ZGDC3 |
方案最新版本号
|
6.0
|
版本日期: |
2019-05-20 |
方案是否为联合用药 |
企业选择不公示 |
二、申请人信息
三、临床试验信息
1、试验目的
主要目的:评价甲苯磺酸多纳非尼片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有效性。
次要目的:考察甲苯磺酸多纳非尼片在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2、试验设计
试验分类 |
安全性和有效性
|
试验分期 |
III期
|
设计类型 |
平行分组
|
随机化 |
随机化
|
盲法 |
双盲
|
试验范围 |
国内试验
|
3、受试者信息
年龄 |
18岁(最小年龄)至
75岁(最大年龄)
|
性别 |
男+女
|
健康受试者 |
无
|
入选标准 |
1
|
年龄在 18 至75岁(包含18岁和75岁),性别不限;
|
2
|
经组织学或细胞学明确诊断的转移性结肠或直肠腺癌的患者;
|
3
|
转移性结直肠癌既往接受过以下标准方案后治疗失败(包括疾病进展和出现不可耐受的不良反应),且在治疗过程中或末次治疗后3个月内评估为疾病进展的患者:1)化疗方案必须包括氟尿嘧啶类(指5-氟尿嘧啶/卡培他滨/S-1),奥沙利铂和伊立替康; 2)辅助治疗中使用奥沙利铂的患者应该在辅助治疗过程中或辅助治疗全部完成后的6 个月内出现疾病进展;在含奥沙利铂的辅助治疗完成后6 个月以上进展的患者必须再接受过以奥沙利铂为基础的化疗失败才能参加研究;3)患者既往可以接受过贝伐珠单抗和/或西妥昔单抗/帕尼妥单抗;
|
4
|
按实体瘤疗效评估标准RECIST v1.1标准,至少有一个可评估病灶(可测量或不可测量病灶)。如果既往接受过局部治疗(放疗、消融、血管介入等)的病灶是唯一病灶时,则该病灶必须有明确疾病进展的影像学依据;
|
5
|
ECOG 评分≤1;
|
6
|
随机化前7天内的实验室检查显示患者具有良好的骨髓功能、肝肾功能:1)血常规检查标准需符合:HB≥85g/L;ANC≥1.5×10^9/L;PLT ≥80×10^9/L。不允许为达到入选标准而输血; 2)血清ALT和AST≤2.5×ULN(有肝转移者ALT和AST≤5×ULN),血清TBIL≤1.5×ULN,主要电解质(K、Na、Cl、血磷)正常或经过治疗后达到正常;3)尿蛋白=0~1+,血肌酐≤1.5×ULN,Cockcroft-Gault公式计算肌酐清除率≥40 ml/min;
|
7
|
预期生存时间≥12周;
|
8
|
能合作观察不良事件和疗效;
|
9
|
患者对本研究已充分了解并自愿签署书面知情同意书。
|
|
排除标准 |
1
|
有其他恶性肿瘤病史者,但除外达到临床治愈的恶性肿瘤(至少5年以上无复发)、已治愈的原位癌和非恶性黑色素瘤的皮肤癌;
|
2
|
除癌性浆膜腔积液(胸水/腹水/心包积液)或骨转移病灶(包含可识别的软组织病灶)外,无其他可评估病灶的患者;
|
3
|
随机前4周内进行过大的外科手术,有重大外伤或骨折的患者。或在随机前存在未愈合伤口或肠造口、消化道溃患者;
|
4
|
有频繁呕吐、慢性腹泻、肠梗阻、吸收不良等或其他已知会影响药物吸收、分布、代谢或清除的患者;
|
5
|
引起呼吸受限(≥CTCAE 2 级呼吸困难)的癌性浆膜腔积液(胸水/腹水/心包积液);
|
6
|
之前抗癌治疗(包括全身治疗和局部治疗)的毒性反应尚未恢复至1级或尚未从之前的手术中完全恢复。之前抗癌治疗的毒性反应不包括脱发和奥沙利铂引起的1/2级神经毒性;
|
7
|
有活动性出血或凝血功能异常(PT>16s、或APTT>43s、或TT>21s、或INR≥2)、具有出血倾向的患者;
|
8
|
同时服用可能延长QTc和/或 Tdp的药物或影响药物代谢的药物;
|
9
|
疑似对甲苯磺酸多纳非尼片或同类药物有过敏史的患者;
|
10
|
随机前4周内进行过系统的化疗、放疗、分子靶向治疗、生物免疫治疗、激素治疗等抗肿瘤治疗者或随机前1周内进行过有明确抗肿瘤作用的现代中药制剂抗肿瘤治疗者;
|
11
|
既往行抗血管生成作用的TKIs治疗的患者;
|
12
|
怀孕或者哺乳期女性患者,或育龄期男女不愿或无法采取有效避孕措施者;
|
13
|
合并严重心脏疾病的患者,例如II级或以上(NYHA标准)充血性心力衰竭,或II级或以上(CCS标准)心绞痛,或治疗开始前6个月内有心肌梗塞史,或需药物治疗(β受体阻断剂或地高辛除外)的心律失常;
|
14
|
任何显著的临床和实验室异常,研究者认为影响安全性评价者,如:无法控制的活动性感染(>NCI-CTC AE v4.03标准2级)、无法控制的糖尿病、患有高血压且经最佳治疗无法下降到以下范围内者(收缩压
|
15
|
当前有脑转移、脑膜转移或各种精神障碍者;
|
16
|
试验前6月内出现过动脉或静脉血栓形成或栓塞性事件,例如脑血管意外(包括TIA),深静脉血栓形成或肺栓塞;
|
17
|
肾小球滤过率明显异常者(内生肌酐清除率
|
18
|
既往有HIV感染者;
|
19
|
活动性HBV感染且经正规抗病毒治疗后HBV DNA≥103copies/ml者;
|
20
|
活动性肺结核的患者;
|
21
|
接受过器官移植的患者;
|
22
|
在随机前4周内参加了任何药物或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者。
|
|
4、试验分组
试验药 |
序号 |
名称 |
用法 |
1
|
中文通用名:甲苯磺酸多纳非尼片
|
用法用量:片剂;规格100mg;空腹口服,一天两次,每次300mg(3片),间隔12小时早晚服用;用药时程:每28天为一个服药周期,每周期第1至3周给药,第4周休息。治疗直至肿瘤进展、死亡或不耐受。
|
2
|
中文通用名:甲苯磺酸多纳非尼片
|
用法用量:片剂;规格100mg;空腹给药(餐前1小时或餐后2小时),给药方案为0.3g bid,间隔12小时早晚服用。用药时程:每周期的第1至第3周给药,第4周休息,每28天为1个服药周期,治疗直至肿瘤进展、死亡或不耐受。
|
3
|
中文通用名:甲苯磺酸多纳非尼片
|
用法用量:片剂;规格100mg;空腹给药(餐前1小时或餐后2小时),给药方案为0.3g bid,间隔12小时早晚服用。用药时程:每周期的第1至第3周给药,第4周休息,每28天为1个服药周期,治疗直至肿瘤进展、死亡或不耐受。
|
|
对照药 |
序号 |
名称 |
用法 |
1 |
中文通用名:甲苯磺酸多纳非尼模拟片
|
用法用量:片剂;规格100mg;空腹口服,一天两次,每次300mg(3片),间隔12小时早晚服用;用药时程:每28天为一个给药周期,每周期第1至3周给药,第4周休息。治疗直至肿瘤进展、死亡或不耐受。
|
2 |
中文通用名:甲苯磺酸多纳非尼模拟片
|
用法用量:片剂;规格100mg;空腹给药(餐前1小时或餐后2小时),给药方案为0.3g bid,间隔12小时早晚服用。用药时程:每周期的第1至第3周给药,第4周休息,每28天为1个服药周期,治疗直至肿瘤进展、死亡或不耐受。
|
3 |
中文通用名:甲苯磺酸多纳非尼模拟片
|
用法用量:片剂;规格100mg;空腹给药(餐前1小时或餐后2小时),给药方案为0.3g bid,间隔12小时早晚服用。用药时程:每周期的第1至第3周给药,第4周休息,每28天为1个服药周期,治疗直至肿瘤进展、死亡或不耐受。
|
|
5、终点指标
主要终点指标及评价时间 |
序号 |
指标 |
评价时间 |
终点指标选择 |
1 |
总生存时间(OS) |
每8周一次,直至死亡 |
有效性指标
|
|
次要终点指标及评价时间 |
序号 |
指标 |
评价时间 |
终点指标选择 |
1 |
无进展生存时间(PFS) |
每8周一次,直至疾病进展死亡 |
有效性指标
|
2 |
肿瘤进展时间(TTP) |
每8周一次,直至疾病进展死亡 |
有效性指标
|
3 |
疾病控制率(DCR) |
每8周一次,直至疾病进展死亡 |
有效性指标
|
4 |
客观缓解率(ORR) |
每8周一次,直至疾病进展死亡 |
有效性指标
|
5 |
不良事件和实验室检查异常的类型、发生率、严重程度、发生时间、严重性以及相关性 |
每4周一次 |
安全性指标
|
|
6、数据安全监查委员会(DMC)
有
7、为受试者购买试验伤害保险
有
四、研究者信息
1、主要研究者信息
1 |
姓名 |
毕锋 |
学位 |
医学博士 |
职称 |
主任医师 |
电话 |
028-85423203 |
Email |
bifeng@medmail.com.cn |
邮政地址 |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国学巷37号 |
邮编 |
610041 |
单位名称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2 |
姓名 |
徐建明 |
学位 |
医学博士 |
职称 |
主任医师 |
电话 |
010-66947176 |
Email |
jianmingxu2014@163.com |
邮政地址 |
北京市-北京市-丰台区东大街8号 |
邮编 |
100071 |
单位名称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〇七医院 |
2、各参加机构信息
序号 |
机构名称 |
主要研究者 |
国家 |
省(州) |
城市 |
1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毕锋 |
中国 |
四川 |
成都 |
2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〇七医院 |
徐建明 |
中国 |
北京 |
北京 |
3 |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
郭伟剑 |
中国 |
上海 |
上海 |
4 |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
刘天舒 |
中国 |
上海 |
上海 |
5 |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
白玉贤 |
中国 |
黑龙江 |
哈尔滨 |
6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一医院 |
秦叔逵 |
中国 |
江苏 |
南京 |
7 |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 |
邓艳红 |
中国 |
广东 |
广州 |
8 |
江苏省人民医院 |
束永前 |
中国 |
江苏 |
南京 |
9 |
北京协和医院 |
白春梅 |
中国 |
北京 |
北京 |
10 |
浙江省肿瘤医院 |
应杰儿 |
中国 |
浙江 |
杭州 |
11 |
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
赵洁敏 |
中国 |
江苏 |
常州 |
12 |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
李薇 |
中国 |
吉林 |
长春 |
13 |
浙江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
郑玉龙 |
中国 |
浙江 |
杭州 |
14 |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陈振东 |
中国 |
安徽 |
合肥 |
15 |
中南大学湘雅三院 |
曹培国 |
中国 |
湖南 |
长沙 |
16 |
柳州市工人医院 |
陈海辉 |
中国 |
广西 |
柳州 |
17 |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
崔成旭 |
中国 |
北京 |
北京 |
18 |
广东省中医院 |
范小华 |
中国 |
广东 |
广州 |
19 |
河南省肿瘤医院 |
王居峰 |
中国 |
河南 |
郑州 |
20 |
河南省肿瘤医院 |
罗素霞 |
中国 |
河南 |
郑州 |
21 |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
王树滨 |
中国 |
深圳 |
深圳 |
22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
袁瑛 |
中国 |
浙江 |
杭州 |
23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
袁响林 |
中国 |
湖北 |
武汉 |
24 |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吴金明 |
中国 |
浙江 |
温州 |
25 |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
廖旺军 |
中国 |
广东 |
广州 |
26 |
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军区总医院 |
郑振东 |
中国 |
辽宁 |
沈阳 |
27 |
江西省肿瘤医院 |
万以叶 |
中国 |
江西 |
南昌 |
28 |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
金川 |
中国 |
广东 |
广州 |
29 |
福建省肿瘤医院 |
范南峰 |
中国 |
福建 |
福州 |
30 |
南通市肿瘤医院 |
杨磊 |
中国 |
江苏 |
南通 |
31 |
福建医科大学协和医院 |
施纯玫 |
中国 |
福建 |
福州 |
32 |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
邱文生 |
中国 |
山东 |
青岛 |
33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 |
杨平 |
中国 |
北京 |
北京 |
34 |
湖南省肿瘤医院 |
殷先利 |
中国 |
湖南 |
长沙 |
35 |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刘基巍 |
中国 |
辽宁 |
大连 |
五、伦理委员会信息
序号 |
名称 |
审查结论 |
批准日期/备案日期 |
1 |
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药物临床试验伦理委员会 |
同意
|
2016-07-26 |
2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临床试验伦理分委会 |
同意
|
2016-08-18 |
3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临床试验伦理委员会 |
同意
|
2019-06-26 |
4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〇七医院药物临床试验伦理委员会 |
同意
|
2019-07-18 |
六、试验状态信息
1、试验状态
进行中
(招募完成)
2、试验人数
目标入组人数 |
国内: 510 ;
|
已入组人数 |
国内: 536 ;
|
实际入组总人数 |
国内: 登记人暂未填写该信息;
|
3、受试者招募及试验完成日期
第一例受试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日期 |
国内:2016-12-23;
|
第一例受试者入组日期 |
国内:2016-12-28;
|
试验完成日期
|
国内:登记人暂未填写该信息;
|
七、临床试验结果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