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题目和背景信息
登记号 |
CTR20160234 |
相关登记号 |
CTR20160233, |
药物名称 |
英文名:Apalutam
|
药物类型 |
化学药物
|
临床申请受理号
|
企业选择不公示
|
适应症 |
转移性前列腺癌 |
试验专业题目 |
一项评估雄激素受体(AR)拮抗剂Apalutamide 治疗中国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受试者的I 期研究 |
试验通俗题目 |
治疗中国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受试者的Ⅰ期研究 |
试验方案编号 |
56021927PCR1013;INT2 |
方案最新版本号
|
修正案2
|
版本日期: |
2018-12-28 |
方案是否为联合用药 |
企业选择不公示 |
二、申请人信息
三、临床试验信息
1、试验目的
评价中国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受试者接受240 mg apalutamide 单次给药和多次给药后的药代动力学特征。
评价中国mCRPC 受试者接受240 mg apalutamide 的安全性。
2、试验设计
试验分类 |
药代动力学/药效动力学试验
|
试验分期 |
I期
|
设计类型 |
单臂试验
|
随机化 |
非随机化
|
盲法 |
开放
|
试验范围 |
国内试验
|
3、受试者信息
年龄 |
18岁(最小年龄)至
NA岁(最大年龄)
|
性别 |
男
|
健康受试者 |
无
|
入选标准 |
1
|
每个受试者或其法定代表必须签署《知情同意书》(ICF),表明理解研究的目的和程序,而且愿意参与研究。
|
2
|
受试者须为年满18周岁(含)的男性
|
3
|
ECOG体能状态评分≤2
|
4
|
经组织学或细胞学证实的前列腺癌,无神经内分泌分化或小细胞癌特征
|
5
|
经骨扫描确诊的转移性疾病或经CT或MRI扫描发现有转移病变(内脏或淋巴结病灶)。根据PCWG2改良的RECIST 1.1标准,骨盆内淋巴结的短轴必须超过1.5厘米,才可视为靶病灶
|
6
|
持续ADT期间出现的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定义为3次PSA检查(至少间隔1周)显示PSA值升高且末次PSA≥2 ng/mL
|
7
|
允许既往用于前列腺癌治疗的内分泌干预措施(包括第一代抗雄激素[氟他胺、比卡鲁胺、尼鲁米特],类固醇,雌激素,非那雄胺和度他雄胺)。除了GnRH类似物以及泼尼松/泼尼松龙之外,在研究药物首次给药前,这些治疗药物必须已停用至少4周(仅氟他胺、尼鲁米特或非那雄胺为2周)
|
8
|
因既往化疗或放射性治疗引起的所有急性毒性恢复至≤1级(脱发或≤2级的神经病变除外)
|
9
|
经手术或药物去势,睾酮水平<50 ng/dL(<1.7nM)。如果受试者正在接受GnRH类似物治疗(没有接受过双侧睾丸切除术的受试者),那么这项疗法必须在研究药物首次给药前至少4周前开始,并且必须在研究期间继续使用
|
10
|
充足的骨髓储备和器官功能定义为:a. 在前3个月未输血和/或使用生长因子的情况下血红蛋白≥9.0 g/dL b. 在前3 个月内未使用生长因子的情况下,中性细胞绝对计数(ANC)≥1,500 细胞/mm3 c. 在前3 个月未输血和/或使用生长因子的情况下,血小板计数 ≥100,000/μL d. 血清白蛋白≥3.0 g/dL e. 血清肌酐<1.5 ×正常上限(ULN)或计算的肌酐清除率≥50 mL/min/1.73 m2 f. 血钾≥3.5 mmol/L g. 总胆红素<1.5 x ULN(证实患有吉尔伯特氏病的受试者除外,不超过10 x ULN 即可) h.天冬氨酸氨基转氨酶(AST)和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2.5×ULN i. 心电图(ECG)显示校正后的QT 间期(QTc)≤450 msec。
|
11
|
能够整片吞服研究药物
|
12
|
为了避免药物通过射精(即使是已行输精管切除术的男性)暴露,受试者用药期间和研究药物末次给药后3 个月内,发生性行为时必须使用避孕套。不允许在服药期间以及研究药物末次给药后3 个月之内捐精。
|
|
排除标准 |
1
|
已知发生脑转移
|
2
|
在研究药物首次给药前2 周内或5 个药物半衰期内(以时间较长者为准,最长4 周)进行过化疗或免疫治疗
|
3
|
既往接受过第二代抗雄激素治疗(比如:恩杂鲁胺)
|
4
|
在研究药物首次给药前2 周内或5 个药物半衰期内(以时间较长者为准,最长4 周)接受过研究型治疗药物。在研究药物首次给药前12周内,受试者使用过放射性药物(如锶-89)或研究性免疫疗法(如sipuleucel-T)
|
5
|
既往使用CYP17 抑制剂(如,醋酸阿比特龙、orteronel, galeterone, 全身用酮康唑)进行过治疗
|
6
|
在首次研究药物给药前至少4 周未停用或取代的治疗药物包括:a. 已知可降低癫痫发作阈值的药物 b. 可降低PSA 水平的草药和非草药产品(如锯棕榈、石榴)c.CYP3A4的强效诱导剂
|
7
|
已知对apalutamide 过敏、超敏或不耐受的受试者(参见JNJ-56021927 [apalutamide]的《研究者手册》)
|
8
|
研究者认为患者参与本研究并非最佳选择(例如损害健康),或者患者存在影响、限制或混淆研究方案评估的病症
|
9
|
有以下病史:a. 癫痫发作或出现可能诱导癫痫发作的状况(如研究药物首次给药前1 年内出现中风、脑动静脉畸形、神经鞘瘤脑膜瘤或其他良性中枢神经系统[CNS]或脑膜疾病,且需要手术治疗或放疗)b. 研究药物首次给药前5 年内曾患有任何恶性肿瘤(除经充分治疗的基底细胞或鳞状细胞皮肤癌、浅表性膀胱癌或其他任何已完全缓解的原位癌)c. 在研究药物首次给药前12个月内曾出现过严重或不稳定心绞痛、心肌梗死、症状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动脉或静脉血栓栓塞(如肺栓塞、脑血管意外,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具有临床意义的室性心律失常,或纽约心脏协会的III 级至IV 级心脏病d. 研究者认为将妨碍参加本研究的任何状况
|
10
|
影响对QT 间期进行解释的任何ECG 变化(如左束支传导阻滞、频发室性早搏)
|
11
|
有下列任意一项证据:a. 未控制的高血压(持续收缩压≥160 mmHg 或舒张压≥100 mmHg)。b. 患有影响药物吸收的胃肠道疾病
|
12
|
已知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乙型肝炎病毒(HBV)或丙型肝炎病毒(HCV)血清反应呈阳性的受试者:a. 对于乙型肝炎,受试者的1)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和HBV脱氧核糖核酸[DNA]定量测定结果均呈阳性;或者2)抗HBc抗体和HBV DNA定量测定结果均呈阳性(不论抗HBs抗体是否为阳性)。b. 对于丙型肝炎,受试者的抗丙型肝炎病毒(抗HCV)抗体呈阳性(HCV 核糖核酸[RNA]定量测定结果呈阴性除外)。
|
13
|
有证据表明患有除CRPC 之外的严重或未受控制的系统性疾病。
|
|
4、试验分组
试验药 |
序号 |
名称 |
用法 |
1
|
中文通用名:英文名:Apalutam
|
用法用量:片剂,规格60mg,口服,一天一次,每次240mg。用药时程:PK周第1天口服给240mg 一次,随后从第1 周期第1天开始,每日一次连续给药。PK样本采集日给药前2小时及给药后1小时内禁食。其他日期,药物可单独服用或与食物同服。
|
2
|
中文通用名:英文名:Apalutamide (ARN-509)
|
用法用量:片剂,规格60mg,口服,一天一次,每次240mg。用药时程:PK周第1天口服给药240mg 一次,随后从第1周期第1天开始,每日一次连续给药。PK样本采集日给药前2小时内及给药后1小时内禁食。 其他日期,药物可单独服用或与食物同服。
|
3
|
中文通用名:英文名:Apalutamide (ARN-509)
|
用法用量:片剂,规格60mg,口服,
一天一次,每次240mg。用药时程:PK 周第1天口服给药240mg 一次,随后从第1周期第1天开始,每日一次连续给药。
PK样本采集日给药前2小时内及给药后1小时内禁食。 其他日期,药物可单独服用或与食物同服。
|
4
|
中文通用名:Apalutamide(ARN-509)
英文通用名:ARN-509
商品名称:NA
|
剂型:片剂
规格:60mg
用法用量:口服, 一天一次,每次240mg
用药时程:PK 周第1天口服给药240mg 一次,随后从第1周期第1天开始,每日一次连续给药。 PK样本采集日给药前2小时内及给药后1小时内禁食。 其他日期,药物可单独服用或与食物同服。
|
|
对照药 |
序号 |
名称 |
用法 |
1 |
中文通用名:NA
|
用法用量:NA
|
|
5、终点指标
主要终点指标及评价时间 |
序号 |
指标 |
评价时间 |
终点指标选择 |
1 |
Apalutamide的血浆浓度。 |
给药前,给药后至168小时
(C1D7),第2周期(给药前,第1天,第15天)及第3周期(给药前,至给药后第24小时)。每个周期28天。 |
有效性指标+安全性指标
|
2 |
AE 的特征及发生率 |
从收到注明日期且署名的ICF 之日起到研究药物末次给药后30 天内。 |
安全性指标
|
|
次要终点指标及评价时间 |
序号 |
指标 |
评价时间 |
终点指标选择 |
1 |
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 在第4周及第12周较基线期的变化 |
基线期,第4周及第12周或更早(针对提前退出的受试者,最多约4个月) |
有效性指标
|
2 |
PSA 最大值下降情况 |
从收到注明日期且署名的ICF
之日起到研究药物末次给药后30天内。 |
有效性指标
|
|
6、数据安全监查委员会(DMC)
无
7、为受试者购买试验伤害保险
有
四、研究者信息
1、主要研究者信息
1 |
姓名 |
叶定伟 |
学位 |
医学博士 |
职称 |
主任医师 |
电话 |
86-21-64438640 |
Email |
dwyeli@163.com |
邮政地址 |
上海市-上海市-上海市东安路270号 |
邮编 |
200032 |
单位名称 |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
2、各参加机构信息
序号 |
机构名称 |
主要研究者 |
国家 |
省(州) |
城市 |
1 |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
叶定伟 |
中国 |
上海市 |
上海市 |
2 |
江苏省肿瘤医院 |
邹青 |
中国 |
江苏省 |
南京市 |
3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马潞林 |
中国 |
北京市 |
北京市 |
4 |
北京医院 |
万奔 |
中国 |
北京市 |
北京市 |
5 |
北京肿瘤医院 |
杨勇 |
中国 |
北京市 |
北京市 |
五、伦理委员会信息
序号 |
名称 |
审查结论 |
批准日期/备案日期 |
1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伦理委员会 |
同意
|
2018-03-07 |
2 |
复旦大学
附属肿瘤
医院医学
伦理委员
会 |
同意
|
2018-03-27 |
3 |
北京肿瘤
医院伦理
委员会 |
同意
|
2018-04-23 |
4 |
北京医院伦理委员会 |
同意
|
2018-07-10 |
5 |
江苏省肿瘤医院伦理委员会 |
同意
|
2018-07-31 |
6 |
北京肿瘤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 |
同意
|
2019-04-02 |
7 |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 |
同意
|
2019-04-15 |
8 |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 |
同意
|
2019-05-08 |
9 |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 |
同意
|
2019-05-14 |
10 |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 |
同意
|
2019-08-06 |
11 |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 |
同意
|
2019-08-27 |
12 |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 |
同意
|
2019-09-19 |
13 |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 |
同意
|
2019-11-26 |
14 |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 |
同意
|
2020-01-02 |
15 |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 |
同意
|
2020-03-31 |
16 |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 |
同意
|
2020-03-31 |
17 |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 |
同意
|
2020-05-12 |
18 |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 |
同意
|
2020-09-02 |
19 |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 |
同意
|
2020-10-21 |
20 |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 |
同意
|
2020-12-02 |
21 |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 |
同意
|
2021-03-22 |
22 |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 |
同意
|
2021-07-02 |
六、试验状态信息
1、试验状态
进行中
(招募完成)
2、试验人数
目标入组人数 |
国内: 17 ;
|
已入组人数 |
国内: 19 ;
|
实际入组总人数 |
国内: 登记人暂未填写该信息;
|
3、受试者招募及试验完成日期
第一例受试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日期 |
国内:2018-09-14;
|
第一例受试者入组日期 |
国内:2018-10-29;
|
试验完成日期
|
国内:登记人暂未填写该信息;
|
七、临床试验结果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