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题目和背景信息
登记号 |
CTR20160213 |
相关登记号 |
|
药物名称 |
甲苯磺酸多纳非尼片
曾用名:
|
药物类型 |
化学药物
|
临床申请受理号
|
企业选择不公示
|
适应症 |
晚期(不可手术或转移性)肝细胞肝癌 |
试验专业题目 |
甲苯磺酸多纳非尼片治疗晚期肝细胞肝癌的开放、随机、平行对照、多中心IB期临床研究 |
试验通俗题目 |
多纳非尼片治疗晚期肝细胞肝癌IB期临床研究 |
试验方案编号 |
ZGDHIB |
方案最新版本号
|
3.0
|
版本日期: |
2014-05-30 |
方案是否为联合用药 |
企业选择不公示 |
二、申请人信息
三、临床试验信息
1、试验目的
主要目的: 在较大样本中观察临床拟推荐剂量下甲苯磺酸多纳非尼片治疗肝癌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次要目的: 观察甲苯磺酸多纳非尼片在晚期肝细胞癌患者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点,观察不同肝功能状态对甲苯磺酸多纳非尼代谢的影响。 初步观察甲苯磺酸多纳非尼片在晚期肝细胞癌患者中的疗效。
2、试验设计
试验分类 |
安全性和有效性
|
试验分期 |
其它
其他说明:IB期
|
设计类型 |
平行分组
|
随机化 |
随机化
|
盲法 |
开放
|
试验范围 |
国内试验
|
3、受试者信息
年龄 |
18岁(最小年龄)至
70岁(最大年龄)
|
性别 |
男+女
|
健康受试者 |
无
|
入选标准 |
1
|
年龄在 18 至70岁,性别不限
|
2
|
经组织/细胞学确诊的晚期肝细胞肝癌(不可手术或转移性)并缺乏标准治疗或不具备标准治疗条件的患者
|
3
|
Child-pugh肝功能评级:A级
|
4
|
有至少一个可测量病灶(按RECIST1.1标准,经过TACE治疗的病灶不能作为靶病灶)
|
5
|
入组前患者接受上一次抗肿瘤治疗(化疗、放疗、生物治疗或激素治疗)后至少4周或大于5个半衰期;手术治疗大于3个月;末次介入治疗结束时间大于1月
|
6
|
预期生存时间≥3月
|
7
|
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9分
|
8
|
能合作观察不良事件和疗效
|
9
|
无其他抗肿瘤伴随治疗(包括类固醇药物)
|
10
|
ECOG 评分≤2
|
11
|
血清白蛋白≥35g/L,血清ALT和AST≤5.0×ULN,血清TBIL≤1.5×ULN,电解质正常或经过治疗后达到正常,蛋白尿=0~1+,血肌酐≤1.5×ULN
|
12
|
血常规检查标准需符合:HB≥85g/L;ANC≥1.5×109/L;PLT ≥70×109/L
|
13
|
患者自愿签署书面知情同意书
|
|
排除标准 |
1
|
严重肝硬化,肝萎缩,门静脉高压,中等量以上腹水
|
2
|
既往有肝移植病史
|
3
|
弥漫型肝癌,门静脉主干出现癌栓或肝阻塞性黄疸以及肝功能衰竭,出现难以控制的肝性脑病
|
4
|
二重癌及多重癌患者
|
5
|
有活动性上消化道溃疡、明显呕吐、慢性腹泻、肠梗阻、吸收障碍等或其他已知会影响药物吸收、分布、代谢或清除的患者
|
6
|
之前抗癌治疗的毒性反应尚未恢复至I级或尚未从之前的手术中完全恢复
|
7
|
有活动性出血或凝血功能异常(PT>16s、APTT>43s、TT>21s、INR≥2)、具有出血倾向或正在接受溶栓或抗凝治疗
|
8
|
之前7天内服用过中草药的患者
|
9
|
同时服用可能延长QTc和/或 Tdp的药物或影响药物代谢的药物(镇静剂、抗糖尿病药物等)
|
10
|
疑似对甲苯磺酸多纳非尼片或同类药物有过敏史的患者,或既往服用索拉非尼且进展的患者
|
11
|
怀孕或者哺乳期女性患者,或试验期间不愿意避孕者
|
12
|
任何显著的临床和实验室异常,研究者认为影响安全性评价者
|
13
|
脑转移、脑膜转移或各种精神障碍者
|
14
|
肾小球滤过率明显异常者(内生肌酐清除率
|
15
|
HIV、HCV、HDV感染者
|
16
|
在试验前3月内参加了任何药物或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者
|
17
|
活动性乙肝:血清HBsAg阳性、HBeAg阳性持续24周以上,HBV DNA>105copies/ml;或HBeAg阴性持续24周以上,HBV DNA>104copies/ml
|
|
4、试验分组
试验药 |
序号 |
名称 |
用法 |
1
|
中文通用名:甲苯磺酸多纳非尼片
|
用法用量:片剂;规格200mg;口服;一天两次,每次200mg(一片200mg),每4周为一个用药治疗周期;用药时程:连续用药直至疾病进展或不能耐受。200mg剂量组。
|
2
|
中文通用名:甲苯磺酸多纳非尼片
|
用法用量:片剂;规格50mg;口服;一天两次,每次300mg(1片200mg+2片50mg),每4周为一个用药治疗周期;用药时程:连续用药直至疾病进展或不能耐受。300mg剂量组。
|
|
对照药 |
序号 |
名称 |
用法 |
1 |
中文通用名:不适用
|
用法用量:不适用
|
|
5、终点指标
主要终点指标及评价时间 |
序号 |
指标 |
评价时间 |
终点指标选择 |
1 |
安全性:与研究药物有关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
每四周一次 |
安全性指标
|
|
次要终点指标及评价时间 |
序号 |
指标 |
评价时间 |
终点指标选择 |
1 |
肿瘤进展时间(TTP) |
每四周一次直至肿瘤进展 |
有效性指标
|
2 |
客观有效率(ORR) |
每四周一次直至肿瘤进展 |
有效性指标
|
3 |
疾病控制率(DCR) |
每四周一次直至肿瘤进展 |
有效性指标
|
4 |
症状缓解率 |
每四周一次 |
有效性指标
|
5 |
药代动力学特征 |
给药第1天,给药第2周、4周、8周、12周以及给药16周 |
有效性指标
|
|
6、数据安全监查委员会(DMC)
无
7、为受试者购买试验伤害保险
有
四、研究者信息
1、主要研究者信息
1 |
姓名 |
毕锋 |
学位 |
医学博士 |
职称 |
主任医师 |
电话 |
028-85423203 |
Email |
bifeng@medmail.com |
邮政地址 |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国学巷37号 |
邮编 |
610041 |
单位名称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2 |
姓名 |
郑莉 |
学位 |
医学博士 |
职称 |
主任医师 |
电话 |
028-85422114 |
Email |
18980601950@163.com |
邮政地址 |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国学巷37号 |
邮编 |
610041 |
单位名称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2、各参加机构信息
序号 |
机构名称 |
主要研究者 |
国家 |
省(州) |
城市 |
1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毕锋 |
中国 |
四川 |
成都 |
2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郑莉 |
中国 |
北京 |
北京 |
3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
申屠建中 |
中国 |
浙江 |
杭州 |
4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
于世英 |
中国 |
湖北 |
武汉 |
5 |
湖南省肿瘤医院 |
古善智 |
中国 |
湖南 |
长沙 |
6 |
南京市第一医院 |
樊宏伟 |
中国 |
江苏 |
南京 |
7 |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
徐平声 |
中国 |
湖南 |
长沙 |
8 |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
丁艳华 |
中国 |
吉林 |
长春 |
9 |
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新桥医院) |
汤建林 |
中国 |
重庆 |
重庆 |
10 |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
白玉贤 |
中国 |
黑龙江 |
哈尔滨 |
五、伦理委员会信息
序号 |
名称 |
审查结论 |
批准日期/备案日期 |
1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临床试验与生物医学伦理专委会 |
修改后同意
|
2014-03-25 |
2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临床试验与生物医学伦理专委会 |
同意
|
2014-03-27 |
3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伦理委员会 |
同意
|
2014-12-08 |
六、试验状态信息
1、试验状态
已完成
2、试验人数
目标入组人数 |
国内: 106 ;
|
已入组人数 |
国内: 108 ;
|
实际入组总人数 |
国内: 108 ;
|
3、受试者招募及试验完成日期
第一例受试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日期 |
国内:2014-04-28;
|
第一例受试者入组日期 |
国内:2014-06-17;
|
试验完成日期
|
国内:2016-12-28;
|
七、临床试验结果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