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776-356 出国就医服务电话

免费获得国外相关药品,最快 1 个工作日回馈药物信息

出境医 / 临床实验 / 评价普那布林+多西他赛治疗NSCLC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评价普那布林+多西他赛治疗NSCLC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登记号 CTR20150883 试验状态 进行中
申请人联系人 吴艳平 首次公示信息日期 2016-08-01
申请人名称 大连万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BeyondSpring Pharmaceuticals, Inc./ Pharmaceutics International Incorporated (Pii)
一、题目和背景信息
登记号 CTR20150883
相关登记号 CTR20160297,CTR20171050,CTR20171049,CTR20180713,CTR20182252
药物名称 注射用普那布林浓溶液   曾用名:
药物类型 化学药物
临床申请受理号 JXHL1400213
适应症 适用于既往采用1种或2种非紫杉烷化疗方案治疗后出现进展的、至少有一处可测量肺病灶的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患者可能也经先前的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检查点抑制剂免疫疗法治疗失败。一线治疗方案应是以铂剂为基础的方案
试验专业题目 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比较二线或三线化疗多西他赛+普那布林与多西他赛+安慰剂的随机盲法III期试验
试验通俗题目 评价普那布林+多西他赛治疗NSCLC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试验方案编号 BPI-2358-103 (方案修正案:10.0) 方案最新版本号 11.0
版本日期: 2021-03-19 方案是否为联合用药 企业选择不公示
二、申请人信息
申请人名称
1
2
3
联系人姓名 吴艳平 联系人座机 0411-87566008 联系人手机号 13998546956
联系人Email yanping.wu@beyondspringpharma.com 联系人邮政地址 辽宁省-大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双D港双D四街19号 联系人邮编 116620
三、临床试验信息
1、试验目的
比较多西他赛+普那布林(DP组)与多西他赛+安慰剂(D组)二线或三线化疗晚期或转移性NSCLC患者的总生存期、中性粒细胞减少症、DOR、生存质量、RR和PFS。 分别比较DP与D的安全性和不良事件特征,以及两治疗组因安全性问题导致的多西他赛给药延迟、剂量调整和/或剂量中止。 评价在中国和西方国家受试者的群体药代动力学。
2、试验设计
试验分类 安全性和有效性 试验分期 III期 设计类型 平行分组
随机化 随机化 盲法 单盲 试验范围 国际多中心试验
3、受试者信息
年龄 18岁(最小年龄)至 无岁(最大年龄)
性别 男+女
健康受试者
入选标准
1 年满≥18周岁的男性和女性
2 ECOG体力状态≤2
3 经组织病理学或细胞学证实的非鳞状或鳞状非小细胞肺癌(NSCLC)
4 采用一种或两种治疗方案治疗过程中或之后出现疾病进展。晚期(IIIB 期)或转移性疾病(IV 期)的治疗方案可以是化疗、靶向治疗、生物治疗或免疫疗法。为使用不同药物控制毒性而对方案所做的改动不构成新的治疗方案。基于铂剂的化疗之后的维持治疗不视为独立的治疗方案。早期疾病的辅助或新辅助化疗和/或放化疗不能算作既往系统治疗。既往放疗不能排除在外。既往接受过PD-1/PDL1抑制剂免疫疗法不构成排除标准。既往治疗晚期或转移性疾病必须包括以铂剂为基础的方案(采用含铂疗法治疗早期疾病[IIIA 期或更早]不计算在内)
5 没有控制住的脑转移或软脑膜受累的脑转移患者,现无症状且影像学检查显示病灶至少已经稳定且中间至少有4周未出现新病灶的患者可以入组。需要甾体类药物继续治疗脑转移的患者可以入组;随机化之前其给药剂量必须保持稳定至少4周
6 患者必须有至少一处经过CT或MRI检查证实为符合RECIST 1.1标准的≥10 mm的可测量肺病灶。肿瘤影像学评估在随机化前28天内进行。
7 所有非鳞状NSCLC患者必须接受第19号外显子缺失、21号外显子L858R置换突变检测。只有那些未出现EGFR敏化突变的患者才是合格的,且其必须在以铂剂为基础的化疗之后出现疾病进展。已知ALK重排患者在进入研究之前应接受适当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治疗。TKI治疗方案算作一条治疗线
8 任何既往系统治疗、手术或放疗的所有不良事件必须已经消退至不良事件通用术语标准(CTCAE)(4.03版)≤2级,但是神经学不良事件除外,其必须消退至≤1级
9 在第1周期第1天研究药物给药前的14天内,来自中心实验室的下述实验室检查结果:无论是否给予输血或生长因子支持,血红蛋白≥9 g/dL;无论是否给予生长因子支持,绝对中性粒细胞计数≥1.5×1000000000/L;无论是否给予输血或生长因子支持,血小板数≥100×1000000000/L;血清总胆红素≤正常上限(ULN),除非患者被确诊为Gilbert疾病,在这种情况下,血清胆红素≤3.0×ULN;AST和ALT≤2.5×ULN(≤1.5×ULN,如果碱性磷酸酶>2.5×ULN);血清肌酐≤1.5×ULN
10 预期寿命超过12周
11 具有生育能力的女性患者基线时妊娠试验结果呈阴性。具有生育能力的女性定义为既往未行子宫切除术的性成熟女性或者有证据表明过去12个月内有月经的女性。但是闭经12个月及以上的女性如果闭经很可能是既往化疗、抗雌激素或卵巢抑制引起的则仍认为具有生育能力:a.具有生育能力的女性(即有月经的女性)在研究药物首次给药前24小时内尿液妊娠试验结果必须呈阴性(尿液妊娠试验结果呈阳性需要通过血清妊娠试验进行确认);b.入组研究的具有生育能力的性活跃女性必须同意在研究过程中和研究药物最后一次给药后3个月中使用2种认可的避孕方法。有效的生育控制包括(a)宫内节育器(IUD)加一种屏障法;(b)稳定剂量的荷尔蒙避孕至少3个月(例如,口服、注射、植入、经皮给药)加一种屏障法;(c)2种屏障法。有效的屏障法有男性或女性避孕套、子宫帽和杀精子剂(含有杀精化学品的乳膏或凝胶);或(d)伴侣切除输精管;c.男性患者性活跃且其伴侣为绝经前女性:同意治疗期间和研究药物最后一次给药后至少3个月使用上述入选标准11b中的2种避孕方法
12 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
1 在接受研究药物前3周内接受化疗、免疫治疗、生物治疗、靶向治疗或放疗或研究药物(治疗性或诊断性)。在首次研究药物给药前4周内接受除诊断性手术外的重大手术
2 重大心脏病史:在研究药物首次给药前1年内(时间窗18天内),曾有心肌梗塞或缺血性心脏病病史;未得到控制的心律失常;有先天性QT延长病史;符合活动性缺血性心脏病表现的ECG结果;纽约心脏病学会III级或IV级心脏病;未得到控制的高血压:尽管接受抗高血压药物,但是血压一直大于150 mmHg(收缩压)和100 mmHg(舒张压)
3 既往接受多西他赛的患者
4 在过去的一年内(时间窗18天内)既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脑血管意外。随机化前3周内任何神经学毒性≥2级
5 有出血性腹泻、炎症性肠病或未得到控制的消化性溃疡病史(雷尼替丁或其同等药物和/或奥美拉唑或其同等药物的伴随治疗是可以接受的)。有肠梗阻或其他已知导致易患肠梗阻或慢性小肠运动减弱的严重消化道疾病病史
6 未得到控制的、需要全身治疗的活动期细菌、病毒或真菌感染
7 已知感染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或患有活动性甲型、乙型或丙型肝炎
8 已知既往对含有聚山梨醇酯80、聚氧乙烯15-羟基硬脂酸/聚乙二醇15羟基硬脂酸(Solutol HS 15/Kolliphor HS 15)的药品发生过敏反应的患者
9 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受试者
10 其他部位肿瘤,除非缓解已经超过5年时间(接受根治性治疗的非黑色素瘤性皮肤癌或原位宫颈癌也不能排除)
11 研究者认为会对患者构成过高风险的身体异常。此类异常的例子包括无法控制的糖尿病、需要肠外抗感染治疗的感染、肝衰竭、精神状态的变化或可能干扰患者理解知情同意书的精神异常
12 不愿意或无法遵守方案中规定的程序
4、试验分组
试验药
序号 名称 用法
1 中文通用名:注射用普那布林浓溶液
英文通用名:Plinabulin Concentrated Solution for Injection
商品名称:NA
剂型:注射液
规格:80mg/20ml/支
用法用量:静脉输注(IV);在每个周期第1天和第8天以30 mg/m2剂量给药,输注时间为60min,给药治疗周期为21天
用药时程:持续治疗直至影像学检查确认疾病进展、出现无法接受的毒性、患者退出研究治疗或研究者的临床意见为继续治疗不安全
2 中文通用名:注射用普那布林浓溶液
英文通用名:Plinabulin Concentrated Solution for Injection
商品名称:NA
剂型:注射液
规格:80mg/20ml/支
用法用量:静脉输注(IV);在每个周期第1天和第8天以30 mg/m2剂量给药,输注时间为60min,给药治疗周期为21天
用药时程:持续治疗直至影像学检查确认疾病进展、出现无法接受的毒性、患者退出研究治疗或研究者的临床意见为继续治疗不安全
3 中文通用名:注射用普那布林浓溶液
英文通用名:Plinabulin Concentrated Solution for Injection
商品名称:NA
剂型:注射液
规格:80mg/20ml/支
用法用量:静脉输注(IV);在每个周期第1天和第8天以30 mg/m2剂量给药,输注时间为60min,给药治疗周期为21天
用药时程:持续治疗直至影像学检查确认疾病进展、出现无法接受的毒性、患者退出研究治疗或研究者的临床意见为继续治疗不安全
4 中文通用名:注射用普那布林浓溶液
英文通用名:Plinabulin Injection
商品名称:NA
剂型:注射液
规格:80mg/20ml/支
用法用量:静脉输注(IV);在每个周期第1天和第8天以30 mg/m2剂量给药,输注时间为60min,给药治疗周期为21天
用药时程:持续治疗直至影像学检查确认疾病进展、出现无法接受的毒性、患者退出研究治疗或研究者的临床意见为继续治疗不安全
对照药
序号 名称 用法
1 中文通用名:多西他赛注射液
英文通用名:Docetaxel Injection
商品名称:泰索帝
剂型:注射液
规格:20mg/0.5ml/支
用法用量:在每个周期第1天给药,稀释后进行静脉输注(IV)给药;治疗周期为21天
用药时程:持续治疗直至影像学检查确认疾病进展、出现无法接受的毒性、患者退出研究治疗或研究者的临床意见为继续治疗不安全
2 中文通用名:多西他赛注射液
英文通用名:Docetaxel Injection
商品名称:泰索帝
剂型:注射液
规格:20mg/0.5ml/支
用法用量:在每个周期第1天给药,稀释后进行静脉输注(IV)给药;治疗周期为21天
用药时程:持续治疗直至影像学检查确认疾病进展、出现无法接受的毒性、患者退出研究治疗或研究者的临床意见为继续治疗不安全
3 中文通用名:多西他赛注射液
英文通用名:Docetaxel Injection
商品名称:泰索帝
剂型:注射液
规格:20mg/0.5ml/支
用法用量:在每个周期第1天给药,稀释后进行静脉输注(IV)给药;治疗周期为21天
用药时程:持续治疗直至影像学检查确认疾病进展、出现无法接受的毒性、患者退出研究治疗或研究者的临床意见为继续治疗不安全
4 中文通用名:多西他赛注射液
英文通用名:Docetaxel Injection
商品名称:泰索帝
剂型:注射液
规格:20mg/0.5ml/支
用法用量:在每个周期第1天给药,稀释后进行静脉输注(IV)给药;治疗周期为21天
用药时程:持续治疗直至影像学检查确认疾病进展、出现无法接受的毒性、患者退出研究治疗或研究者的临床意见为继续治疗不安全
5 中文通用名:多西他赛注射液
英文通用名:Docetaxel Injection
商品名称:泰索帝
剂型:注射液
规格:20mg/0.5ml/支
用法用量:在每个周期第1天给药,稀释后进行静脉输注(IV)给药;治疗周期为21天
用药时程:持续治疗直至影像学检查确认疾病进展、出现无法接受的毒性、患者退出研究治疗或研究者的临床意见为继续治疗不安全
6 中文通用名:多西他赛注射液
英文通用名:Docetaxel Injection
商品名称:泰索帝
剂型:注射液
规格:20mg/0.5ml/支
用法用量:在每个周期第1天给药,稀释后进行静脉输注(IV)给药;治疗周期为21天
用药时程:单次给药,3周为1个给药周期,持续治疗直至影像学检查确认疾病进展、出现无法接受的毒性、患者退出研究治疗或研究者的临床意见为继续治疗不安全
7 中文通用名:多西他赛注射液
英文通用名:Docetaxel Injection
商品名称:泰索帝
剂型:注射液
规格:20mg/0.5ml/支
用法用量:在每个周期第1天给药,稀释后进行静脉输注(IV)给药;治疗周期为21天
用药时程:单次给药,3周为1个给药周期,持续治疗直至影像学检查确认疾病进展、出现无法接受的毒性、患者退出研究治疗或研究者的临床意见为继续治疗不安全
8 中文通用名:多西他赛注射液
英文通用名:Docetaxel Injection
商品名称:泰索帝
剂型:注射液
规格:20mg/0.5ml/支
用法用量:在每个周期第1天给药,稀释后进行静脉输注(IV)给药;治疗周期为21天
用药时程:单次给药,3周为1个给药周期,持续治疗直至影像学检查确认疾病进展、出现无法接受的毒性、患者退出研究治疗或研究者的临床意见为继续治疗不安全
9 中文通用名:多西他赛注射液
英文通用名:Docetaxel Injection
商品名称:泰索帝
剂型:注射液
规格:20mg/0.5ml/支
用法用量:第1天给药,经百分之五葡萄糖稀释后,进行静脉输注(IV)给药;治疗周期为21天
用药时程:单次给药,3周为1个给药周期,持续治疗直至影像学检查确认疾病进展、出现无法接受的毒性、患者退出研究治疗或研究者的临床意见为继续治疗不安全
5、终点指标
主要终点指标及评价时间
序号 指标 评价时间 终点指标选择
1 比较接受多西他赛+普那布林(DP组)与多西他赛+安慰剂(D5W)(D组)二线或三线全身治疗的晚期或转移性NSCLC患者的总生存期 12个月 有效性指标+安全性指标
次要终点指标及评价时间
序号 指标 评价时间 终点指标选择
1 比较接受DP 与接受D 作为二线或三线化疗治疗的晚期或转移性NSCLC患者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发生率和严重性以及临床后遗症)、缓解持续时间、生存质量、缓解率和无进展生存期; 12个月 有效性指标
2 分别比较DP 与D 的安全性和不良事件特征,以及两治疗组因安全性问题导致的多西他赛给药延迟、剂量调整和/或剂量中止。 12个月 安全性指标
3 评价在中国和西方国家入组的患者中的群体药代动力学。 12个月 有效性指标
4 比较接受二线或三线全身治疗多西他赛+普那布林的NSCLC患者(DP组)和接受多西他赛+安慰剂(D5W)治疗晚期或转移性疾病的患者(D组)的ORR,PFS,1年OS率,DoR 12个月 有效性指标+安全性指标
5 比较EORTC QLQ C30总体健康状况/QoL和综合症状量表/项目(不包括经济困难) 12个月 有效性指标+安全性指标
6 比较DP组和D组患者QoL(QLQ-LC13) 12个月 有效性指标+安全性指标
7 比较NSCLC的DP患者组与D组患者作为晚期或转移性疾病的二线或三线全身治疗时在第1周期第8天(±1天)的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ANC] 第1周期(21天) 有效性指标+安全性指标
8 比较NSCLC患者接受多西他赛+普那布林(DP组)与接受多西他赛+安慰剂(D5W)(D组)作为晚期或转移性疾病的二线或三线全身治疗时的24个月OS率 24个月 有效性指标+安全性指标
9 比较NSCLC患者接受多西他赛+普那布林(DP组)与接受多西他赛+安慰剂(D5W)(D组)作为晚期或转移性疾病的二线或三线全身治疗时的36个月OS率 36个月 有效性指标+安全性指标
10 比较DP组与D组患者中根据生存质量调整的无疾病和毒性症状时间(Q-TWiST)的平均值差异 12个月 有效性指标+安全性指标
11 比较接受多西他赛治疗>8个周期、>10个周期和>12个周期的患者比例。 12个月 有效性指标+安全性指标
12 比较NSCLC患者接受多西他赛+普那布林(DP组)与接受多西他赛+安慰剂(D5W)(D组)作为二线或三线全身治疗时的18个月OS率。 18个月 有效性指标+安全性指标
13 比较两个治疗组在前4、6、8、10和12个周期内多西他赛的相对剂量强度(RDI;其中剂量强度定义为以mg/m2/周为单位的剂量,而RDI定义为给药剂量占计划剂量的百分比) 12个周期 有效性指标+安全性指标
6、数据安全监查委员会(DMC)
7、为受试者购买试验伤害保险
四、研究者信息
1、主要研究者信息
1 姓名 孙燕 学位 医学博士 职称 主任医师
电话 0411-87566008 Email suny@csco.org.cn 邮政地址 北京市-北京市-北京朝阳区潘家园南里17号
邮编 100021 单位名称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2 姓名 石远凯 学位 医学博士 职称 主任医师
电话 0411-87566008 Email syuankaipumc@126.com 邮政地址 北京市-北京市-北京朝阳区潘家园南里17号
邮编 100021 单位名称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3 姓名 韩宝惠 学位 医学博士 职称 主任医师
电话 0411-87566008 Email 18930858216@163.com 邮政地址 上海市-上海市-上海市淮海西路241号
邮编 200030 单位名称 上海市胸科医院
2、各参加机构信息
序号 机构名称 主要研究者 国家 省(州) 城市
1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孙燕 中国 北京市 北京市
2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石远凯 中国 北京市 北京市
3 上海市胸科医院 韩宝惠 中国 上海市 上海市
4 江苏省肿瘤医院 冯继峰 中国 江苏省 南京市
5 山东省肿瘤医院 郭其森 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
6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胡春宏 中国 湖南省 长沙市
7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刘哲峰 中国 北京市 北京市
8 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刘春玲 中国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乌鲁木齐市
9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罗锋 中国 四川省 成都市
10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姚煜 中国 陕西省 西安市
11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潘宏铭 中国 浙江省 杭州市
12 天津市人民医院 王华庆 中国 天津市 天津市
13 浙江省肿瘤医院 张沂平 中国 浙江省 杭州市
14 北京肿瘤医院 赵军 中国 北京市 北京市
15 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 掲志军 中国 上海市 上海市
16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周建英 中国 浙江省 杭州市
17 辽宁省肿瘤医院 李晓玲 中国 辽宁省 沈阳市
18 Blacktown Cancer Care Centre Adnan Nagrial 澳大利亚 New South Wales Blacktown
19 Fiona Stanley Hospital Andrew Kiberu 澳大利亚 Western Australia Murdoch
20 Perth Oncology Guy van Hazel 澳大利亚 Western Australia Perth
21 SJOG Subiaco Tim Clay 澳大利亚 Western Australia Subiaco
22 Epworth Hospital Ross Jennens 澳大利亚 Victoria Richmond
23 Peninsula and South East Oncology Vinod Ganju 澳大利亚 Victoria Melbourne
24 Cairns Hospital Ritwik Pandey 澳大利亚 Queensland Cairns
25 Barwon Health Madhu Singh 澳大利亚 Victoria Geelong
26 Gosford Hospital Matthew Wong 澳大利亚 New South Wales Gosford
27 Mater Research Vikram Jain 澳大利亚 Queensland South Brisbane
28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王馨 中国 福建省 厦门市
29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石远凯 中国 北京市 北京市
30 临沂市肿瘤医院 石建华 中国 山东省 临沂市
31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 操乐杰 中国 安徽省 合肥市
32 徐州市中心医院 孙三元 中国 江苏省 徐州市
33 东南大学附属江阴医院 茅卫东 中国 江苏省 无锡市
34 河南省肿瘤医院 吴慧娟 中国 河南省 郑州市
35 厦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叶峰 中国 福建省 厦门市
36 烟台毓璜顶医院 张良明 中国 山东省 烟台市
37 江西省肿瘤医院 刘智华 中国 江西省 南昌市
38 贵州省人民医院 张瑜 中国 贵州省 贵阳市
39 Pacific Cancer Medical Center, Inc. Veena Charu 美国 California Anaheim
40 U. California San Diego (UCSD) Moores Cancer Center Lyudmila A. Bazhenova 美国 California La Jolla
41 NICR: Synergy Hematology Oncology Levon Qasabian 美国 California Los Angeles
42 Innovative Clinical Research Institute Eddie Thara 美国 California Whittier
43 Memorial Health Care System Robert Hoyer 美国 Colorado Colorado Springs
44 Peachtree Hematoloy-Oncology Consultants Trevor Feinstein 美国 Georgia Atlanta
45 Carle Cancer Center Krishna Vasireddy 美国 Illinois Urbana
46 United States Karen Carter 美国 Kentucky Louisville
47 Hattiesburg Clinic Hematology/Oncology John Hrom 美国 Mississippi Hattiesburg
48 Cookeville Regional Medical Center Cancer Center Paul Jacquin 美国 Tennessee Cookeville
49 南通市肿瘤医院 陆俊国 中国 江苏省 南通市
50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 姜达 中国 河北省 石家庄市
五、伦理委员会信息
序号 名称 审查结论 批准日期/备案日期
1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 同意 2016-02-01
2 浙江省肿瘤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 同意 2016-02-23
3 吉林省肿瘤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 同意 2016-02-24
4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 修改后同意 2016-02-25
5 北京肿瘤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 修改后同意 2016-02-29
6 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 同意 2016-03-01
7 江苏省肿瘤医院伦理委员会 同意 2016-03-02
8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伦理委员会 同意 2016-03-02
9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伦理委员会 同意 2016-03-03
10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临床试验伦理分委会 修改后同意 2016-03-16
11 上海市胸科医院伦理委员会 同意 2016-03-25
12 天津市人民医院临床试验伦理委员会 同意 2016-03-26
13 北京肿瘤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 修改后同意 2016-03-31
14 辽宁省肿瘤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 同意 2016-04-05
15 辽宁省肿瘤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 同意 2016-04-05
16 山东省肿瘤医院药物临床试验伦理委员会 修改后同意 2016-04-15
17 山东省肿瘤医院药物临床试验伦理委员会 同意 2016-04-15
18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临床试验伦理分委会 修改后同意 2016-04-19
19 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伦理委员会 同意 2016-04-20
20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 修改后同意 2016-04-21
21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 同意 2016-04-29
22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 同意 2016-04-29
23 吉林省肿瘤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 同意 2016-05-05
24 山东省肿瘤医院药物临床试验伦理委员会 修改后同意 2016-05-06
25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临床试验伦理分委会 同意 2016-05-11
26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伦理委员会 同意 2016-05-16
27 辽宁省肿瘤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 同意 2016-05-17
28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伦理委员会 同意 2016-05-17
29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伦理委员会 同意 2016-05-18
30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伦理委员会 同意 2016-05-18
31 北京肿瘤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 同意 2016-05-23
32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 同意 2016-05-24
33 浙江省肿瘤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 同意 2016-05-24
34 天津市人民医院临床试验伦理委员会 同意 2016-05-24
35 江苏省肿瘤医院伦理委员会 同意 2016-05-25
36 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伦理委员会 同意 2016-05-27
37 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 同意 2016-05-31
38 上海市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