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指标 |
评价时间 |
终点指标选择 |
1 |
RBC-TI≥16周(RBC-TI 16):连续16周内无RBC输注的受试者比例 |
随机化开始至第24周(含)得任何连续“滚动”12周周期 |
有效性指标
|
2 |
RBC-TI持续时间 12:RBC-TI反应的最长持续时间 |
随机化至治疗结束 |
有效性指标
|
3 |
降低输血负荷:任何连续12周期间,输血负荷较基线降低≥50%和≥4个单位/12周的受试者比例 |
随机化至第24周(含) |
有效性指标
|
4 |
输血负荷减少的持续时间:任何连续12周内输血负荷较基线降低≥50%和≥4个单位/12周的RBC输血依赖性受试者的最长持续时间 |
随机化至治疗结束 |
有效性指标
|
5 |
治疗期间RBC-TI≥12周(RBC-TI 12/TP):连续12周内无RBC输注的受试者比例 |
随机化至治疗结束 |
有效性指标
|
6 |
治疗期间RBC-TI≥16周(RBC-TI 16/TP):连续16周内无RBC输注的受试者比例 |
随机化至治疗结束 |
有效性指标
|
7 |
RBC输血负荷的变化:输血负荷(RBC单位)较基线的平均变化 |
随机化至第24周(含) |
有效性指标
|
8 |
RBC输血非依赖性的累积持续时间:达到多次RBC-TI 12的受试者的累积反应持续时间 |
随机化至治疗结束 |
有效性指标
|
9 |
平均血红蛋白(Hgb)升高≥1 g/dL:在未行RBC输注的情况下,任何连续12周期间达到平均Hgb较基线增加≥1 g/dL的受试者比例 |
随机化开始至第24周(含)得任何连续“滚动”12周期;
随机化直至治疗结束 |
有效性指标
|
10 |
血清铁蛋白的较基线变化:血清铁蛋白变化 |
随机化至第24周(含);
随机化直至治疗结束 |
有效性指标
|
11 |
安全性,包括:不良事件(AEs)的类型、频率、严重程度和严重性,以及AE与luspatercept/安慰剂的关系:AE的频率/严重程度/严重性 |
筛选至末次给药后42天 |
安全性指标
|
12 |
向急变期转化:转变为急变期的受试者例数和百分比(例如,急性髓系白血病[AML]) |
随机化至首次给药后至少5年或末次给药后3年(以较晚发生者为准) |
安全性指标
|
13 |
抗药抗体(ADA):ADA频率 |
随机化至首次给药后48周(含) |
有效性指标+安全性指标
|
14 |
药代动力学 (PK):luspatercept的血清浓度 |
随机化至首次给药后48周(含) |
有效性指标+安全性指标
|
15 |
总生存期:从随机化日期到任何原因死亡之间的时间 |
随机化至首次给药后至少5年或末次给药后3年(以较晚发生者为准) |
有效性指标
|
16 |
暴露-反应:描述luspatercept PK暴露量和相关变异性的PK模型。选定疗效终点和关注AE的暴露-反应。 |
随机化至首次给药后48周(含) |
有效性指标+安全性指标
|
17 |
症状总分:通过骨髓纤维化症状评估表(MF-SAF 4.0版)评估的总症状评分的平均变化 |
第1周期第1天直至第24周(含);第1周期第1天直至末次给药后42天 |
有效性指标+安全性指标
|
18 |
欧洲五维五水平健康量表 (EQ-5D-5L):通过多项选择项目和EQ-5D视觉模拟量表测量的健康效用评分和一般健康状况 |
第1周期第1天直至第24周(含);第1周期第1天直至末次给药后42天 |
有效性指标
|
19 |
癌症治疗功能评估-贫血(FACT-An):贫血相关生活质量评价 |
第1周期第1天直至)第24周(含);第1周期第1天直至末次给药后42天 |
有效性指标
|
20 |
RBC输注相关经历指标:采集红细胞输注特定的健康相关生活质量 |
第1周期第1天直至第24周(含);第1周期第1天直至末次给药后42天 |
有效性指标
|
21 |
患者对治疗满意度的总体印象(PGI-TS):受试者对其输血经历总体满意度的单项指标 |
第1周期第1天直至第24周(含);第1周期第1天直至末次给药后42天 |
有效性指标
|
22 |
总体治疗满意度:受试者对研究治疗总体满意度的2项指标 |
第1周期第1天直至第24周(含);第1周期第1天直至末次给药后42天 |
有效性指标
|
23 |
医疗资源利用率:研究期间与试验用药品(IP)相关的医疗资源利用评价(例如,住院、门诊访视、药物、诊断程序、AE治疗) |
筛选至末次给药后42天 |
有效性指标
|